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时间:2022-08-30 04:02:39

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健康水平紧密牵动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发展。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2001年至2005年中国青少年犯罪增加六成八,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青少年犯罪总量进一步增加。而青少年暴力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罪;原因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年龄为14至25周岁的犯罪主体利用身体力量或其他工具恶意侵害他人身体或公私财物的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表现为故意杀人、伤害、、抢劫等犯罪形式。此外,放火、爆炸、绑架、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其他犯罪形式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也占据一定比例。本文将从青少年暴力犯罪危害程度出发,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家庭背景方面分析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1.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完善阶段,此时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对其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若接收到的信息多为消极信息,大脑不能予以正确加工,将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行为频繁发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水平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特点的,青少年时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青少年在此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面,判断事物仍是从表象出发,对于事物的评价多从感性认识出发,相较事物的内部特征,外部特征更易影响青少年的判断。

青少年的心理发育较生理发育相对滞后,情绪波动大、认知上的主观片面性、若不能进行正确的信息加工,极易发生暴发性犯罪。尤其在应激状态下无法良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将表现出极端性和冲动性的暴力行为[1]。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暴力犯对社会信息的敏感性高,耐受性也高,对于他人表达出的威胁、愤怒等信息相对敏感,对于外界信息时刻保持警惕性,从而使自己出于安全状态,以获得自我保护;但对于正常人不能接受或做不出来的情景或行为,暴力犯都能忍受或实施,因此较正常人更暴力[2]。

另有研究显示,与普通青少年相比,暴力犯罪青少年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懒散消极、世故狡猾、叛逆、性情冷漠及保守浅薄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女性暴力犯罪青少年更多具有从众现实,功利心强等人格特征[3]。在青少年中,冷酷无情特质相对低的个体容易对情境中模棱两可的刺激进行敌意归因,因而产生冲动性攻击,而冷酷无情特质相对高的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以能够从攻击行为中知觉到更高的奖赏预期为特点,对于情境中的惩罚性线索不敏感,而对攻击行为结果的积极预期促使其实施预谋性攻击[4]。

2.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

任何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一大背景,同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也与社会环境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的发生是青少年在逐步成长并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生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时下最为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即为新闻媒体,但是新闻媒体盛行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也许出于媒体间竞争的压力,或是利益的需要,为了吸引人们关注,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经常会呈现一些不堪入目的血腥场面,同时配以照片或视频对暴力犯罪的整个过程进行详尽描述。一些学者指出,不良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近年来,以大量黄色暴力为内容的书籍、音像制品及影视作品充斥着我们的文化市场,而影视作品中,又出现大量动作片,警匪片,武打片,悬疑片,惊悚片等刺激强度极高的作品种类,面对诱惑,青少年缺乏有效的抵抗力和自制力,价值观发生偏移,意识和思想受到了不良文化的腐蚀,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新鲜刺激有极强的猎奇心理,而这些无不起到了不良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暴力犯罪埋下隐患[5]。

网络游戏,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并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平台,通过虚拟的网络游戏可以使青少年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自身力量,得到极大的自我认可及肯定。在玩网络游戏的同时,青少年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智力、反应能力及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增强自信心。

但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不协调的阶段,有些青少年接触了网络游戏后便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亦在这里结交不良朋友,进而沉迷网络游戏,染上网瘾,而多数网络游戏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青少年一旦迷恋便耽误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达到不眠不休的程度,不仅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对思维活动、情感表现及人格塑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游戏当中充斥着很多暴力和杀戮的场面,色情的成分,对青少年的影响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因常年沉迷网络游戏,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又不能向家里索要,因而可能由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实施违法犯罪过程中[6],又往往用游戏当中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即暴力和杀戮来解决问题,最终走上歧途。也有学者指出,一些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周围交通秩序混乱,社区附近分布着一些非法网吧、发廊、台球厅等,这些地方都为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留下隐患[5, 7, 8]。

3.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家庭因素

3.1家庭不健全

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老师,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一空间,对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单亲或是濒临破裂的家庭,子女长期生活在父母冲突之中,心理发展倍受摧残,长期的压抑极易导致其心理畸变,出现行为偏差[9]。有研究显示:在541户离异家庭中有61.42%的家长离异后产生了消极情绪状态,家长的这种状态必然对子女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家庭的子女心理不健康的占了73.58%,主要表现为喜欢孤独、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与他人或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10]。

3.2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有研究表明[11],男性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多表现为过多干涉与保护;而对于女性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则多表现为母亲过分保护干涉,父亲过分拒绝否认的反差。由此可见,父母对于子女的教养,若出现过多干涉和保护,或是存在不一致,则会造成子女们无所适从、行为偏激。与普通青少年的父母相比,暴力犯罪青少年的父母相对缺乏温暖和理解,多是对子女采取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的不良教养方。父母亲的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存在着正面的影响,而惩罚或否认等拒绝式的教养方式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存在着负面影响。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