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对糖尿病足护理干预的体会

时间:2022-08-30 02:52:57

应用品管圈对糖尿病足护理干预的体会

[摘要]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足护理干预的观察。方法 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治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品管圈;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77-02

品质圈简称质量控制圈(QCC),即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通过选题,组员讨论,寻找导致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执行,取得满意成果[1]。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2],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我科对13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品管圈对观察组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控制血糖和足部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治疗指导与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分别为68.86%和19.57%,截肢率分别为0%和3.68%。体会如下。

1 方 法

1.1 成立QCC小组 我科2013年7月成立QCC小组,设有圈长、秘书、辅导员、组员,成员均认真学习QCC的特点、活动的原则及方法。根据临床调查,通过圈员脑力激荡讨论,用4M选题法(即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按照总分高低排序,最后确定“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干预”为活动主题。本主题活动用6个月完成,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特点,分析导致糖尿病足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并绘制鱼骨图,见图一。

〖TP王递璋.TIF;%60%60,BP#〗

1.2 制定对策并实施

1.2.1 控制血糖 告诉患者及家属控制血糖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有利于创面愈合,可减轻微血管和动脉血管的损伤,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使皮肤的保护能力和防御功能增强[3]。降糖方法采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指导患者掌握胰岛素自我注射方法,准确无误地执行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掌握胰岛素疗法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应对。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药物及甲钴胺等。

1.2.2 饮食护理:护士给患者讲明饮食疗法的意义,根据患者情况将总热量控制按30-35千卡/kg/d,其中蛋白质0.8-1.2g/kg/d,糖类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0.6g/kg/d。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一般按1/5、2/5、2/5比例分3餐进食[4]。多食蔬菜,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每周监测体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劝导戒烟戒酒。

1.2.3 足部护理

1.2.3.1 一般护理 ①足部按摩。②指导患者卧床,抬高患肢。卧位时勤翻身,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③修剪趾甲时应浸泡后较软时修剪。④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是否有水泡、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及弹性等。⑤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创面护理:在护理中可根据溃疡、坏疽及合并感染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敏实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1.2.3.2 皮肤破溃未感染创面 用碘伏消毒3次/d,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受压及负重。

1.2.3.3 浅表感染创面 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每日清创换药,严格无菌操作,庆大霉素纱布湿敷,然后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外涂创面,有利于溃疡愈合。

1.2.3.4 深部严重感染、溃烂较深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用碘伏消毒皮肤及创面后用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逐步剪除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感染较重及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创面清理后局部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混合液无菌纱布和康复新口服液无菌纱布交替湿敷创面1次/d,换药时注意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排脓,对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保持引流通畅。

1.2.4 健康宣教 加强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定期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血糖的控制方法、监测的意义、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等,正确规范用药,指导患者及家属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每日坚持用温水泡脚(37-39℃),选择柔软合适的鞋袜保护足部皮肤,注意保暖。干燥的皮肤用剂或护肤软膏。脚趾出现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及时找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足部按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适当作下肢运动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学会并掌握自我护理知识,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2.5 心理护理 针对糖尿病为终身疾病,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生为一慢性病程、难治愈的特点,再加之经济负担重、疼痛、行为不便等势必会造成患者的悲观绝望、恐惧心理,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患者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2 效果评价

通过QCC活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和减低了发生率,而且护士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也得到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护士自觉学习的精神不断增强,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确保了护理安全。

3 小 结

我科通过6个月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增强了员工自发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护士在工作中遵循PDCA循环,针对导致对糖尿病足难以治愈的各种原因,加强护理,不但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致死率,而且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红玲.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1):39-40.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5-1057.

[3] 杨小平,杨乐冰,王玉珍,等.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行为与代谢控制关系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3,(3):210.

[4] 余宝香.糖尿病足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09(18):169.

[5]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4):233-235.

上一篇:复方紫草油治疗婴幼儿核素32P敷贴皮肤血管瘤导... 下一篇:针刺单穴百会穴治疗尿潴留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