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3 01:05:23

垂体后叶素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流动力学,观察组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再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d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心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1d后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感染性休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5-02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系因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侵入机体导致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如不能及时救治,极易引起代谢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临床救治措施以早期液体复苏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药物为主,确保重要组织器官尽快恢复再灌注。但由于大量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存在诱发低血压及增加死亡率的风险,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减少甚至替代儿茶酚胺用量的有效药物极为重要。本研究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使用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并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同病种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92例,均为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18-76岁,平均(68.7±13.2)岁,心率:(106.21±10.26)次/min,感染部位:腹膜感染13例,肺部感染12例,肠道感染8例,血液感染8例,其他感染5例;对照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20-75岁,平均(67.9±14.5)岁,心率:(102.61±9.76)次/min,感染部位:腹膜感染13例,肺部感染20例,肠道感染10例,血液感染6例,其他感染7例。排除下列标准:①入院24h内死亡、中途放弃治疗者;②年龄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小剂量肝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将3mg去甲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至50ml,以0.1ug/(kg・min)的速度深静脉泵入;观察组应用垂体后叶素,将24U垂体后叶素加生理盐水至48ml,以0.03-0.1U/(kg・min)的速度深静脉泵入,如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则逐渐加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其稳定,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则逐渐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d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及心率变化;观察治疗3周后死亡病例数及存活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0程序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χ〖TX-*3〗±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标准: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d后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及心率变化比较 观察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少于对照组(x2=4.684,P

2.2 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死亡5例,存活41例,存活率89.13%(41/46),对照组死亡16例,存活30例,存活率65.22%(30/46),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x2=3.38,P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早期多伴有血管加压素的大量释放,加之血管加压素的代谢,导致血管加压素减少。而机体处于休克状态时,作为内源性多肽类激素的血管加压素具有缩血管效应,可刺激血管平滑肌而促进血管张力的恢复[1],继而升高血压,故而感染性休克患者应采取补充外源性血管加压素的方式来升高血压,还能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剂量。我国并没有专供临床使用的血管升压素,而垂体后叶素同时含有血管升压素及催产素,研究发现[2],催产素与血管加压素对缩血管作用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即能够取得恢复血管张力的效果。催产素能够兴奋迷走神经,从而减慢心率。且垂体后叶素价格便宜,使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韩旭东等[3]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66例,发现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减慢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观察组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替代去甲肾上腺素,结果表明,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明显减少,再次验证了文献的报道结果,有效说明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提高组织灌注压,减少儿茶酚胺药物用量及毒性反应,从而保护重要组织器官。由此可见,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应用垂体后叶素有助于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减慢心率,同时可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玉敏,章华萍,丁刚,等.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乳酸及肾灌注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06-2208.

[2] Russell JA.Walley KR.Vasopressin and its immune effects in septic shock[J].J Innate Immun,2010,2:446-460.

[3] 韩旭东,孙华,黄晓英,等.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比较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33-37.

上一篇:185例门诊患者中药咨询情况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1624例嘉峪关地区儿童全血铅的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