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费实:辗转十五年

时间:2022-08-29 09:31:22

农民工费实:辗转十五年

第十二个,又一个富士康员工跳楼了,数字也许还会攀升。这个事件深深刺激着农民工费实(化名),同样在大城市打拼的他,时刻关注着农民工这个他最熟悉的群体。

费实年龄其实不大,才35岁,但现在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80、90后,所以大家都习惯喊他老费。老费老家在四川农村,如今在上海一家小车床广上班。

1995年,年仅20岁的老费就已经出来打工了,第一站就在温州。那时候身边出来打工的人还不多,所以在老家他还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每年都会有人托他带老乡出来。

和其他人不同,虽然这些年换过很多地方,但是一直在做车床工,这在90年代末是个不错的工种。来温州后,老费跟着他师傅学习了两年,一个月就给200元钱的生活费,过年过节还得送礼物给师傅,这也是拜师学艺的行规,所以基本上没存什么钱。

到了1997年,手艺学的差不多后,老费离开了师傅,单独找了温州一家车床厂上班。因为手艺过硬,加上干活卖力,老板每个月给他1800元钱的工资。突然一个月挣这么多钱,老费一下子还有点不适应。那时候,每年回老家过年他会感到很风光,谈起他的工资,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那几年是温州发展最快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涌入这个城市。老费还是当车厂工,期间换过一家工厂但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劳动力大量增加,也就越来越低廉,另外就是在温州车床工也越来越多,老费已经没有什么优势。

到了2001年,四川老家那边开始兴办小煤矿,工资也不错,离家也近,很多老乡选择回老家工作,加上老费已经结婚,和爱人长期两地分居也不合适。

回老家?老费还真有点心动了。转眼,已经来温州六年,虽然从一开始,老费就觉得这里不属于他,但这个城市还是有他眷恋的东西。

回老家后,老费找了一家熟人开办的小煤矿,当绞车司机,不用井下作业,相对比较安全。月工资1200元钱,虽然比在温州时挣得少,但是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至少心头少了一份牵挂,老费觉得还是有奔头。闲暇的时候,还可以干点农活,粮食、蔬菜不用花钱买了,也节省了不少开支。

四年后,老费又得面临一次选择。因为事故频发,全国掀起了整治小煤矿的风暴,老费所在的地方也难幸免,绝大部分煤矿都被关闭。老费失业了,如果还留在老家,就只能种点粮食,没什么其他的收入了。

经过和家人商量,老费和爱人还是选择一起出去打拼。2005年,他们来到了上海。老费还是做起了老本行车床工,现在月薪2800元,有双休日、年假,还算比较轻松。爱人在一家鞋厂,月薪2000元,很辛苦,得经常加班。两个人和老乡一起合租的房子,月租金500元,还得扣除伙食费每月800元,寄给父母300元,每个月可以省下3000元钱左右。这其中还不能有其他大的开销,要是碰上生病,这个月就白干了^

在外打拼的日子总是很辛苦,特别孤独、没有归属感。老费觉得这也是富士康员工频繁跳楼的最大原因。老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老家上学的儿子和父母,因为常年不在他们身边,他时常感到很内疚。

去年,老费用自己这些年在外打工挣来的钱,在老家镇上买了一套房子。对于以后,老费也已经想好了。再过5年,等到40岁的时候,他会和爱人一起离开上海,回到四川老家,做点小生意,那里才是自己的根。

辗转十五年,老费成了城市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上一篇:农民老宋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教师张响:幸亏有了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