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风景这边“读”好

时间:2022-08-29 03:17:46

语文教学,风景这边“读”好

1 读进去,山就是山

语文教学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要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当作人人要做到的保底工程。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这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

试想,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现代文的阅读如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今日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能求其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 味其意义。”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

我国古代还没有语文这一类的专门学科,但以封建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主要是通过儒家经典、神话故事和诗歌文选来传授的,而教学方法基本上又是以诵读为主,即使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用于识字的启蒙读物,也都是用琅琅上口的韵文编写的,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朗读、感知、领悟。古人仅凭这一传统教法不知培养出了多少的大诗人、大文学家,真可谓“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如今,教学方法数不胜数:有的精心指导学生“标准化”命题的圈圈画画;有的强化“篇章结构”的机械分解和组合;有的试图对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层次进行全面而具体的量化;更有甚者几乎抛开课本大搞“题海战术”……使原本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变成了白水萝卜汤,成了学生厌烦头痛的课程,如此“纷繁芜杂”的教学方法下,能让学生觉得“语文”她美,她可爱吗?能够培养出多少大诗人、大文豪?悲夫!这正是语文的不幸,更是学生们的大不幸!由此不难看出,“诵读”在语文课堂中何其重要。

山就是山,在语文课堂上,任何表面的热热闹闹都替代不了事物还原原本的过程,惟有读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

2 读出来,山不是山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书读到这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山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书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欣赏应是多元的,多解的。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高谈阔论。只有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才会在语文课堂上乐起来、读起来、动起来。如此一来,语文课堂自然便“美”从中生,“趣”从中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妙趣横生、其乐融融。

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精髓是学生读出来的。“情境”悟真情,教师要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匠心独具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情境,引导学生陶醉于其中,品味其情韵,从而悟得教材的真情。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手法,如单独或综合运用语言、音乐、绘画、具体事物、多媒体等等,都能创设出逼真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他们多种感官乃至全部心灵,悟出文章的真情和真意。

3 读开去,山还是山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读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无数次”与“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凭借这种蒙太奇的作用,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的顿悟,产生与老师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仔细听,山还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经有了另一种内涵。

语文阅读拒绝官僚化的思想,伪圣化的情感和程式化的套话,学生从来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阅读,才能释放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语文有趣有味,从而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读开去,山还是山。

有位语文大师曾经说过:“语文就是语文,不需要加许多定语。我追求的是一个实字。”是啊,语言教学的精髓在于散淡,在于简洁,在于阅读。读进去,山就是山;读出来,山不是山;读开去,山还是山。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风景这边“读”好。

收稿日期:2007-11-08

上一篇:重视聋生的礼仪教育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