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础年级化学教学达成度浅见

时间:2022-08-29 01:41:18

提高基础年级化学教学达成度浅见

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形成化学基本素养的重要阶段。基础年级化学教学的达成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三化学的复习。在基础年级为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达成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基础年级化学教学达成度范围

所谓达成度,从学科角度来看,包括基础知识的达成度;学生应用知识时阅读、解决问题的思路、答题文字概括等方面规范性的达成度;学习化学基本方法的达成度等。其实初中化学学习与高中有很大差别,初中的知识内容少且难度不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低,通过识记的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进入高中后,化学科目的学习内容多,课时少,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都大大提高了,如果还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高一刚开始就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引导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平时教学、练习、讲评中逐步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答题技巧等。

2.准确设定教学目标

能否提高教学的达成度,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达成标准的前提。在设定同一课时教学内容的目标时,应在表述上各不相同,具有个性化,但目标设定的指向应该是一致的。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可描述为:①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离子反应。②能够根据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反应事实写出离子方程式。③能够说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清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该如何学习,该掌握些什么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往往出现指向不一致,这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考纲的理解不够透彻。虽然现在各地区所用教材版本不同,所引用的材料不尽相同,但其内涵是一致的。可是大部分教师很难把握其内涵,以至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正确,所以我们不能以教材为依据,那么我们设定教学目标时到底以什么为依据呢?我们应该依据考试说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直指将来的高考,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的达成度。

3.教学过程应重体验轻讲学

在学生的认知中,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每一个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积极性都是很高的,可是到后来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了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停地对学生强行灌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少体验过程,没能真正领悟,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从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知识层面上的处理越少越好。例如在《原电池》教学中,学生只要知道根据电极材料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判断电极即可,偏偏有些教师总结了很多规律,如根据有无气泡,电极质量的增、减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内容多了学生记不住,反而出现规律越多学生运用时存在的问题越多的现象。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体验思维互动越多越好。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中离子反应的认识可以先通过Na2SO4+BaCl2=BaSO4+Na2SO4反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从感官上先认识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BaSO4,然后让学生以画图的形式画出反应前后物质在烧杯中的存在形态,进一步体会Ba2+和SO42-结合生成BaSO4沉淀,而Na+、Cl-依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不管是形态还是数目都没有变化。再让学生用文字概括,不仅更深刻地感知离子反应的含义与实质,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要比教师在那边分析或播放微观粒子运动的视频效果要好得多。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是我们教师去告诉他们正确的结论或错在哪,而是在他们需要帮助时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帮助,引导他们去思考、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犯错,并要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体会错误原因,这样才有进步,才能实现高达程度。

4.注重达成度的检测

在教学设计的最后,选择合适的习题检测本节课的达成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般可以每个教学目标选择1~2道题目,这样检测题的题量一般在4~6题,在选题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切忌选择与教学目标脱节、难度过高的题目,这不仅不能体现达成度情况,还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做完检测题后,教师要统计目标的达成度,当低于教师所预设的目标时,就要反思为什么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方法处理不当,环节设计不合理,还是检测题的起点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处理才能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总之,教师只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探讨研究,学习新的理论,在不断的反思与完善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运用于教学中去,就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上一篇:“魅”在课内 “功”在课外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