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效贯穿于语文课堂

时间:2022-08-29 09:20:18

让高效贯穿于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指的是教师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之下,利用规定的时间,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学生是否进步是衡量教学是否高效的唯一指标。教学过程高效与否,并不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讲解的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以及学习的质量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把高效渗透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授予学生课堂全过程的质疑权,让许多问题在师生平等合作探究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下面就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做具体分析:

一.导入要有情,是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教育家董政枢先生在《春觉斋论文》中评价美文的凤头说法中曾经说过,好的课堂导入与美文的凤头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节课的导入恰到好处,便能在开课伊始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堂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可以说,恰当得法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圆满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往往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着眼教师课堂教学导入素质的培养,对促进有效课堂的研究和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积极探究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总结在新课标下阅读课,写作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实践,名著导读;精读课,略读课等不同内容或课型的导入特点及方法,寻找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使其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学有所得是语文高效课堂的标志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耳,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解放学生,让学生重新戴上想象的翅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这样做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摒弃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的错误思想,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尤其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多靠课后积累,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飞跃。

语文课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语文。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正确对待学生差异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过程中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健康地发展。

三.课堂最后留下悬念和思考,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

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甲说甲有理,乙说乙有理的情形,长期以来,由于受考试评价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致力于对一些问题作出非此即彼的问答,学生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可实际上,语文不是理科,有时候答案不是独一的,语文学科注重的是价值判断,注重的是情感体验,绝对不可能要求强求一律。习惯于选择标准答案的人会渐渐失去求异思维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不给予答案,体现了一种机智,他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对学生个性差异、认识差异的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状况来理解课文。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值得讨论,自由度大的问题不下结论,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对一篇文章和作者的立意的充分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往往对不确定的事情感兴趣。而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高效课堂的根本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要抓住这个根本,我们的课堂就可以不拘一格,形式就可以多种多样。对于高效课堂采用什么形式,取舍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充分解放课堂主体即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大胆探索,不用担心在新课改中迷失方向。抓住了根本的东西,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向前,我们的课堂也就一定更高效。

徐震,教师,现居河北青龙。

上一篇: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留白让文本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