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目标设计

时间:2022-10-20 04:20:28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目标设计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做?我有幸参与了“构建生命化课堂的深化实验研究”课题,在这里想谈一谈自己对“基于生命化课堂的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中的关于“目标”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目标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我曾经带领学生到校外做观察训练,出发前我告诉一组的同学:“你们要注意观察道路两边的树木。”告诉二组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的神态动作。”回来后我让学生写观察所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具体生动的写出来他们的观察对象,然后我让一组的学生写人的神态动作,二组的学生写路边的树木,极少学生能够写出来,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目标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二.目标的呈现形式

泰勒(R.Tyler)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清楚”说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我听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包括很多的优质课,大家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是在大屏幕上呈现“学习目标”,有的老师请一位学生起来给全班学生读,有的老师让学生齐读,对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这个环节有时用掉三、四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读完了就完了,可以说这三分钟是浪费了。我认为目标的呈现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水到渠成的达到,而非在大屏幕上“告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目标呢?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要掌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钱梦龙老师执教鲁迅《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儿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较成功的局部调整的预设,学生提出“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是偏离原教学预设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因势利导,反问学生:“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启发学生加深对闰土的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看成是教学智慧。在新课标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的“生成”呢?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并且能够把他们真正的融到课堂中,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其次,耐心的倾听是智慧。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开国大典》中的恢弘气势,精心准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录像,也预设了目标,可是当老师信心满满的走进课堂,刚刚开始展示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老师的这种做法,她认为奥运会没法和《开国大典》相提并论,老师的精心设计被她否定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耐心的倾听是一种大智慧。那位老师是具有很高课堂智慧的,耐心的倾听着这个学生的分析:“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也增加了中国的知名度,但是开国大典却是中国独立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开国大典的意义怎么能和奥运会一样呢?”老师认真的听完后,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开国大典和百年奥运那个重要?”在学生们激烈的争论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开国大典对每个中国人的意义,提升爱国情感”。

最后,因势利导是能力。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设计的“留白”和教案中的“弹性”是必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有“撒的开、收得回”的能力,不能随着学生的问题乱了阵脚。曾经听过一节很热闹的语文课,学生们玩的也很开心,从课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因为很好玩,测试一下语文知识,没掌握。这样就偏离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正常轨道,语文的工具性永远都不能忘。老师在课堂上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这节课的目标,所有生成的问题最后都要回到目标上来。

徐东兰,滕晓文,教师,现居山东荣成。

上一篇:《画里阴晴》教学反思 下一篇: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