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28 08:03:25

【摘要】中专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重技能、轻文化”,对技能课程教学比较重视,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基本教育,即使是对口单招班的学生也仅仅是按照对口高...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以中高职对接学校化工专业为例,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了整体的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课程四个模块构成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框架,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98-02

一、两校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两校基础课存在脱节问题

中专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重技能、轻文化”,对技能课程教学比较重视,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基本教育,即使是对口单招班的学生也仅仅是按照对口高考的要求进行基础课的教学。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降低了,致使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

(二)两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

我们对两校的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发现两校的课程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甚至雷同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中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色,然而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教材是一样的,没有考虑到对口单招学生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既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又造成了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两校职业资格考证不衔接

对口单招的中职学校要求学生在中职阶段取得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中级证书,我院要求学生获得化工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训练内容也有很多的重复之处,很多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已取得了中级证书,然而到了高职学习阶段依然要学习相关的内容。两校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衔接,将造成教学资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我院与中职学校对口单招的机会,双方组织相关教师,经过多次研讨,确定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良好的衔接中高职的课程,我们要从建设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作好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衔接,为高职生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重新整合两校的课程机构,及时撤销重复的课程内容,规定好中职的课程内容和高职的课程内容。通过整合、撤销,让课程的脉络更鲜明,更有层次感。清晰的课程体系有利于中、高职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两校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好课程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实践基本技能,使其了解化工工艺、化工设备的生产以及控制,具备化工产品的分析与检测的基本能力,是定位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第一线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目标是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精化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和设备使用技术,具有精细化工生产操作、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产品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工艺改进能力,同时让高职生具备生产一线需求的能力,让他们掌握高端的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高职化工专业课程设置与衔接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我们对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技能四大部分组成,同时让各个课程之间形成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并作好中、高职的衔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更重要的是有效开展选课制度,将实行弹性学分制代替传统的学年学分制,避免两校课程内容重复出现的现象,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是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教委有关文件精神,保证中、高职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并为专业学习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职学校的生源多为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人是“长短腿”,绝大多数不是数学差就是英语很差,对数学或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较重。此外,中职教育类型多样(职高、中专、技校),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同,面对就业和升学两大任务时,各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部分学校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随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造成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困难。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高等数学、英语两门课程学习普遍比较吃力,不能适应高职高层次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在中职学校课时安排上适当增加了这两门课的课时。

2.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因此,在制定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时,应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针对专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要求,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相衔接。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上,中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初步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应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教学内容要达到一定的深化与提升,在专业能力方面要侧重岗位技术领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使学生得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融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单招的学生,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高职的一些课程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为“无机与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课程前置,放在中职阶段,避免进入高职后重复学习。

3.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鉴于实际工作中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会较多地涉及到其他专业较浅层次的一些基本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目的是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和相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地了解和掌握。例如中职阶段的分析仪器常见故障排除、化工维修基础等课程;高职阶段的化工制图与CAD、环境保护与化工安全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解决工作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并具备一定的设备保养知识,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相应的实验实训基础上进行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中、高职阶段,我们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中高职的实践性教学基础立足于校内,以校内技能实操作为主体,为学生校外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其中,学生毕业前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与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我们重新界定了中高职顶岗实习内容,高职阶段顶岗实习应该是中职阶段的深化拓展与技能提升。我们采用“政府参与”的顶岗实习模式,在南通海门临江开发区管委会有效的调控、协调下进行校企合作,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有机地结合,确保了顶岗实习质量。

针对两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不统一的现象,我们明确规定精化专业中职毕业生必须获得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化工总控中级等级工”证书或“化学检验中级等级工”证书;高职毕业生须取得“化工总控高级等级工”证书或“化学检验高级等级工”证书。

总之,随着全国参与“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高职院校不断增加,规模在逐年增大。很多学校实现了中高职学制和形式上的衔接,但在课程体系衔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什么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均应由浅入深。中职阶段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阶段课程应重实践,强创新,侧重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在中职、高职阶段的具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有层次,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顶岗实习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得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敬代和,尹存涛,周玉丰.关于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2,(26).

[2]黄乾平,俞林.中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5).

上一篇:践行励学躬行校训的认识与思考 下一篇: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教学流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