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文课堂审美活动的延伸

时间:2022-08-28 06:51:46

课外――语文课堂审美活动的延伸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将审美由课堂延伸至生活;展开阅读成果交流,将阅读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以此拓展学生的审美领域,使语文美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拓展审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师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课内外相结合,适度地引进课外语文资源,与课内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就会使课内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从而拓展课内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的审美领域正是通过一系列有益的语文主题活动而得到延伸的。

一、开展班会活动,将审美由课堂延伸至生活

由于笔者所教的学生身处在“人间天堂”苏州,对水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受“吉林省毓文中学赵谦祥老师将《东方时空》节目与‘主题班会’引进课堂”的案例启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水乡歌》这篇课文后,笔者也在班内开展了一次“姑苏桥上看苏州”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延伸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对家乡的热爱,由书本所得延伸至生活感悟。课堂上,学生品词酌句,体会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想象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感受水乡的秀丽景色。课后,班会活动的开展,更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水乡如诗如画的桥梁,感受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以此拓展学生的审美领域。

活动分为三个篇章,依次为“苏桥之最”、“桥的文化”、“桥的设计”。由于笔者班里的学生多为土生土长的苏州孩子,对水乡有深切的感情,所以此次活动自筹划起就得到了他们的全情投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通过实地游览,翻阅书籍、报纸,查询网络等手段,自行搜集姑苏桥梁的有关资料,拍下照片或录象,并附以说明。然后再把搜集到的资料分别以三个篇章为主题,制作成展板。各小组还分别准备了不同的材料,用于班会活动中设计制作桥模。此外,笔者还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的美育作用。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各种学生搜集到的姑苏桥梁照片及相关简介,并展览了“姑苏桥上看苏州”的大型海报。

这次活动的第一篇章是“苏桥之最”。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了苏州最有名的桥――枫桥,欣赏优美的诗朗诵《枫桥夜泊》,领略了钟声悠悠情思长的意境。游览了苏州最古老的桥――塔影桥;攀登了最高的桥――吴门桥。聆听歌谣朗诵,还探访了苏州最小的桥――引静小石桥。玩对句游戏,积累关于桥梁的诗句。最后,还古今对照,分别了解了古代最长的桥――宝带桥,和现代最长的桥――太湖大桥,感受古今桥梁文化的差异。

第二篇章是“桥的文化”。学生通过评弹欣赏《苏州的桥》,了解到苏州的桥不但多,而且名字丰富多彩,富有诗情画意。通过竞赛抢答――“桥名由来”,拓展知识面,了解了以货物命名的桥;以建筑命名的桥;以自然景象命名的桥;以花草动物来命名的桥。再通过看答诗词典故了解苏州桥上的楹联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

第三篇章是“桥的设计”。通过“构建彩虹”――桥梁模型创新设计比赛,请学生自己来设计、制作桥梁模型。学生通过比赛,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设计出各种桥模,他们制作的模型普遍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通过此次班会活动,学生分别以小记者、小导游、小小桥梁设计师及小观众的角色,欣赏了精妙绝伦的苏州桥梁,了解了苏州桥梁的悠久历史,对苏州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这样的班会活动,让学生的审美活动由课堂延伸至生活,审美领域得以拓展。

二、阅读成果交流,将阅读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众所周知,“阅读是个体化的行为,每个人所获得的阅读成果也是异于他人的。教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活动,以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独特阅读感受,汇聚不同的思想火化,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开拓阅读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设计一系列的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展示成果。

“课外阅读成果交流活动分为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的阅读成果交流活动和以书面语言表达为主的阅读成果交流活动两类。”笔者目前所带班级的学生比较喜欢朗诵会和阅读随笔评选活动。前者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能慷慨激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既得到语感上的锻炼,更得到美的熏陶。笔者每学期都要在班里开展“古诗诵读大比拼”活动,学生由开学第一周起每周要积累一首古诗,到期末的时候进行诵读比拼。通过活动,学生对古诗的喜爱被激发起来了,朗诵古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得到了锻炼,甚至有些学生将所积累的古诗运用于说话中、写作中,成了大家眼中的“小文人”。而其后的随笔评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写、评读后感的过程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有的学生满足于当小老师的感觉,经常对同学的读后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笔者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读后感发表到报刊杂志上,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不但爱读,而且乐写。在活动中教师还要运用恰当的评价语来激励学生。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开展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将审美由课堂延伸至生活;通过组织阅读成果交流,引导学生将阅读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教师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展示学生文才的活动,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其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促使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以此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外主题活动,拓展语文审美领域,使语文美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96.

[3]《姑苏桥上看苏州》于2002年12月获苏州市平江区少先工作委员会队活动方案评比一等奖。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01.

上一篇:以兴趣引导人 用爱心培育人 下一篇: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