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时间:2022-08-28 07:18:31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摘要]大学语文是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极其丰厚的人文基础学科,因它具有广泛包容性、具体化、形象化和多元互渗性等特质,使它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内涵 特质 优势

在字典中,“人文”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解释为“社会科学”。所以,“人文科学”应包括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宗教学等,而“人文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语文教育的载体主要是文本,即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作品,而正是这大量的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显著的特质蕴含了人类科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知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评情感人生、体验闲适人生、浇铸道德人生、创造审美人生从而实现价值人生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如何通过文本教、学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转化,将人类社会各种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人格、气质和修养,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为他们的幸福美好人生和他们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追求。

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构成当代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特质,决定了它在学生人文素质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更具有优势。

一、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广泛包容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教材所选内容几乎能涉及人类所有的学科知识,能够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只是大学语文更突出和重视涵盖人文社科知识。大学语文课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畛域的壁垒,极大地开阔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冲动;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心智的历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大学语文课能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审美与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是非、识真假、懂美丑、知荣辱的道德判断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帮助他们养成健全而有魅力的人格。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就是体现这一特质的最好一例。品读《红楼梦》,除了吸纳其中无所不包的各色人物、医药、文学、园林建筑、衣饰美食、游艺收藏、民俗风情等知识以外,更有意义的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理解现实和人生,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和人生,同时感受、体验中国文明的博大、丰富和深邃,领悟真、善、美,获得无可比拟的审美收获和享受,从而在思想道德 、知识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得到浸润、滋养,修炼。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大学语文课的这一特性,在担当此重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具体化、形象化特质

这一特质表现为,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蕴涵的人文都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它是具体、灵动、可感的,且这其中多以塑造人或物的具体形象来体现,因而它也容易引发学习者对它体味和吸收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人生、思想的角斗场。例如,对于勇敢,苏轼在《留侯论》中写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由此,对勇敢便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像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才是真正的勇敢。又如,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上古神话中,能让人具体感知和体验中国远古时期人们的英雄崇拜的精神内涵。“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远古时期人们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和执着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附着、融透在夸父这个艺术形象中,就栩栩如生起来;而“事物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哲学思想,又通过“弃其杖,化为邓林”得到通俗而灵动的表现。

三、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多元互渗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叙写着人间世事,展现着现实世界,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渗透着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学、宗教甚至自然科学等多元的知识和义理,而且这些常常以交汇、融合、相互渗透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之中,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在同一个作品、或同一个事件、或同一个形象中可以获得多种知识,品味多个事理,体验不同精神品格的影响和感召,获得多样的审美感受和收获,且这些东西之间彼此影响,以它现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因为在现实中的人文往往都不是单一、孤立存在的。

以诗经《蒹葭》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这个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为大家所喜爱,就因为它既有文学美又有艺术美,更有思想情感美。这多元的美相互交汇、融合、渗透着,以一个充满美丽、朦胧、神秘的现实环境,和一个不畏险阻、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的企慕者形象带给读者深刻而长久的震撼和影响,本诗就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又如,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这也反映了文学、史学、哲学是紧密联系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哲学内涵,鲜活地反映着历史,且在现实世界中,这三者也几乎是不可割裂并相辅相成的。

如何把人文内涵较为有效地内化为人文素质,这是目前我们教育教学的难题,但依据“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特质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是让大学生拥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最佳学科,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使他们“精神成人”的最优势学科。

参考文献:

[1]曹来义.高职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构成分析.中国教育创新,2007,(9).

[2]中 国 大学人文启示录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 二 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许苏民.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对未来英语教学的猜想 下一篇:浅谈以目标为导向优化技校政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