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09:05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材 结构 体例

近几年,专家们对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张承明认为:“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更为合理、有序的单元编排使语文教学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语文知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语文能力训练,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并认真研究的问题。”①可见,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对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目前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铺天盖地②,但基本属于四种类型,即人文主题类、文学史类、文选类、专题类。从教材结构入手,分析大学语文教材的优劣,对于理想大学语文教材的探讨和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助益良多的。

1.人文主题类

人文主题类的大学语文教材比较多见,也比较普通。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宗旨,此类教材多从几个常见主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是将人文精神和主题提炼成几个方面,把类型教育和主题内容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各个方面。徐中玉第八版《大学语文》教材即本着人文主题的编选理念,将教材分为十二单元,每一单元均用四个字进行概括归纳,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各个主题部分的选文基本上都能做到各体兼备,以品格修养部分为例,其中既有诗词――《离骚》、《饮酒》、《念奴娇》,又有议论文――《孔子论修养》、《以修身为本》,还有散文――《前赤壁赋》、《我的世界观》。就主题而论,每一个主题部分都体现了时代性与通变性的融通,既有古之韵,又有近之美。但此种类型教材,容易产生主题先行的观念,就自主学习而言,也不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2.文学史类

文学史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选编方面体现了编选者对文学史乃至历史的高度重视。此类教材虽然在编选体例上仍然以文选为主,但增加了很多高附加值的东西,比如对历史和文学背景的介绍,相关人物的介绍,以及文学和史学发展的分析。以南大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教材选取了自诗经以来的名家名作,共四十一个单元,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中的优秀作品。如先秦的散文、汉魏六朝的赋文、唐代的诗歌、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古代小说、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新诗、现当代戏剧、当代散文、当代小说、当代新诗等。这种方式比较易于提纲挈领地抓住事物的对象,能够使教材内容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的掌握。这种编写模式“改变了传统大学语文课的讲解单篇作品为主的习惯做法,实行文史与作品并重,创建了以历史文化带文选的编排模式,以拓展并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与文史知识,进而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③但深入分析,这种教材也容易犯主线不清,重点不突出,知识细碎的问题。如唐代的文学研究缺少一定的统筹,主要分为初盛唐诗(上)、初盛唐诗(下)、李白、杜甫、唐代散文、中唐诗(上)、中唐诗(下)、晚唐诗、唐五代词几部分。全似乎是全了,但从整体体例上来看,就显得不那么整齐划一,编选者的主体思想也不是很突出。如果编选者不能高屋建瓴地对所选之内容进行统编的话,就会造成主线不清、一盘散沙的后果。

3.文选类

中国的文学研究历来有文选的传统。从萧统的《文选》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以文代评的观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亦不例外。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从现当代文章、古代文章、诗歌、西文汉译角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了选编,每一类别当中涉及的文学史和文体方面的文章也是非常丰富的。以诗歌为类,教材的选编贯通古今。

文体类大学语文教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材编写模式,从数量上来看不占少数,但相对于文学史类、文选类、人文主题类教材,非常出名的不多。这类教材主要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议论文几方面对选文进行划分,所体现的体裁特点多与现代文写作相关。如孙昕光高职高专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以第三单元小说类为别,选取了《红楼梦》、《风波》、《围城》、《百合花》、《春之声》、《绳子》、《老人与海》七篇作品。这种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文体的写作,但是对于自主学习来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地学习某一种文体可能会产生枯燥的感觉。集中对某一文体的学习,会固定某种思维,不易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深度和思路来看,此类教材的编写并不十分突出,比较适合文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文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比较浅显,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学能力的提高。

4.专题类

专题类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现有大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此类教材多能从横纵两个方面,对文学发展史上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就是采用此种“专题”型的方式,对以往传统大学语文的编选模式――选文+解释的方式进行了重新的审定。该教材共选取了二十五个专题。这二十五个专题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兼顾了文学艺术的普及性,如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由此可见,专题型的教材突出了专业性,专题的选择彰显了作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选取的角度也比较多元化,关注的是学生的高层次文化修养。“应该说该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有较强的学术性,但由于专题内容都是由著名专家执笔,因而内容太专太深,涉及面也不够宽,比较适合于综合性名牌大学使用”。④正如上文所述,专题类的教材确实适合文学素质比较高的学生,或者对此话题比较感兴趣的人群。因此,它在教学中会受到一些限制,不适合一般的普及性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选体例中并不常见。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四种类型教材各有优长,从理想教材角度出发,对四种教材类型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大学语文教材层次与口味的提高,有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注释:

①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修订版).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68.

②参看童自樟,张国强.民族振兴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时代教育,2.008,(4),31.从上世纪80年以来,我国各种大学语文教材有1402种,全国各大专院校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达100多种。这还不包括一些学校组织编写的自编教材。

③彭书雄.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改革简述.中国大学教学,2007,(3),34.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刘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学科定位模糊、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大学语文教材,更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把大学语文定位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9]。阎颖则认为要有效改善和推进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改革教材、教法、考试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多元性结合,使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0]。总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术界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课程性质与定位、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和教学中来,为深化和完善我国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3篇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强烈的时代感。语文和政治是有着共同性的,但大学语文绝不是大学政治课。大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应该突出言语经典,没有必要一定选取迎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物质化的宣扬。当然,传统文化的文章思想也不都是正确的,但只要是文章好,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把错误思想指正出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选进教材之后,就说文章哪里都好,要让大学生学会思辨思维,既知道传统经典言语技巧的精妙,也知道这些文章思想的不足。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办法

一、令人担忧的现状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学科, 本来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 而大学语文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成了学生感到最厌烦和枯燥的一门课。这是值得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因此,就应该了解一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1、教学定位低。由于过多地强调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大学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定位偏低, 许多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不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其次, 在教育界的评价体系导向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社会对大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系之一是专业的质量与数量, 致使许多大学都在努力完成科研成果的任务。对中文专业教师来说, 如果不发表专业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再高, 也难以晋升职称。因而, 很多教师就不会专心致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上,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工作。当下, 许多大学生选课着重考虑的是就业的需要, 除了专业课和要求必选的英语、“ 两课”, 多数学生都可能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如“ 演讲与口才”、 “ 公关礼仪”, 等。如果大学语文不属于必修科,许多学生是不会有兴趣的。

2、教学内容陈旧。目前, 纵观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 也或多或少存在弊端。首先, 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选的框子, 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 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 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选取太少; 其次, 在许多大学语文教材中, 体例往往是课文前面作家作品介绍与文体介绍, 结尾做个阅读提示, 然后就是问答题, 这与中学语文教材并无多大区别, 大学语文因而被称之为“ 高四语文”。

3、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专业课程教学受到更大的重视, 专业课的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从事专业课教学, 评硕、博导比较容易, 其待遇也高。使得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 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 刚刚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要达到大学语文教学高质量, 就很难了。

4、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针对以上的问题若要激发学生兴趣,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应采取以下对策:

二、积极应对的策略

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把这样的敏锐意识及时传达给我们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

2、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应该在广泛地征求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具体组织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优秀教师、知名教授共同修订大学语文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建设一套自成体系、特色鲜明、涵盖面广、兼容性强而又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大纲、经典教材、科学教辅资料系列,为未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教师学者化。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此外,还应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勤勉的治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1)、转换教学主体。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发挥教材方便自学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特点。每节课都要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任务,每节课也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本课的一些难点,然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要弄懂、记住。让学生多讲,多回答,允许和鼓励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2)、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手段。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要有满足正常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一套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大量的教学光盘和优秀的教学课件;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制课件,以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重视方法教育,教育学生把新老知识融会贯通。例如有这样两句词“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要查其出处,排除其为唐诗、宋词中的句子后,不用苦苦翻检,运用音韵学及诗词格律知识,可以判定其是《朝中措》或《清平乐》的结句,根据目录学知识,一查《历代诗余》马上可断定其为元好问词《清平乐》中的句子。(4)、重视写作教学。选择若干创作点,与散文结合写议论文或驳论文,与诗词结合写赏析文章,与戏剧小说结合写人物分析或读后感,让学生有许多练笔的机会。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21.

[2]中国教育报[N]2004 年5 月14 日第4 版.

[3]徐凤云.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3):33.

[4]倪文锦. 语文教育展望[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类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办学理念课程定位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中,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专业课程建设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线构建。然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师也纷纷从各自的专业进行改革。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它在培养高职生人文素养中发挥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结合,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

一、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学院对《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理解过于功利化,造成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就保留,能帮助学生成就一技之长的课程就开设,即用对学生就业是否有直接作用作为标准的“实用”原则来对专业和课程进行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首要和重要任务。因此,专业课程建设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线构建。受“实用”原则影响,承担文化传承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课程成为“课余”的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主干课的大学语文处于这样的尴尬地位,无疑使学校的人文教育进一步受到削弱。学生方面,迫于就业压力,多数高职生认为到职业学院就是来学技术的,只要学好技能就万事无忧,放松或完全放弃了自身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感兴趣,不关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近几年部分高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看,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水平不低,人文素质却不高,他们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功利化。具体表现在:首先,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到生活实际中,人际交往以利己为重,行为的出发点看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在工作中不爱岗敬业,更不会为企业奉献、牺牲。其次,民族、国家、社会等概念模糊。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大公无私”的崇高人格,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情怀,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一代身上有所淡化。

二、围绕专业推进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也为改变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成为广大高职学院语文教师最迫切的使命。高职学院大学语文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创新办学理念和课程定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这一纲要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爱因斯坦在《教育的神圣职责》一文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科学前辈提醒我们,职业教育使学生成为“精神人才”比“技术人才”更重要。目前,我国土建工程类高职学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人文素养提升倾向比较突出,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窄,有一技之长,但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更是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偏差与人文教育缺失。作为职业学院的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强调“以专业为主,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应进一步强化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础。教学实施时,协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在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中强化人文性,将人文素质理念渗透于各个环节。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结合专业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新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兼具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能否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632016.2创新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二)以学生为主体,协调发展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

土建工程类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高职语文学科的共性,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又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同时必须具有个性特色即与专业结合、与学生将来就业结合、与职业教育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使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协调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虽然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跟随教师兴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和兴趣的陶冶。为此,语文课教师主动改变自己,由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切实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主动满足自己学习欲望,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

2.突破时空限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更多元化。大学语文课教学不应局限于有限的时间与有限的空间。应通过互联网或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即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自由的吸取知识滋养,翱翔于知识海洋的活动平台,主动获取知识,扩大视野,提升素质能力,为可持续发展蓄备力量。

3.激发学生创造性。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指高职学生不但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有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要使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未来新技术、新工艺、新发明的创造者,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独立思考后勇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4.培养和谐发展素质与能力。

从近年来的市场调查发现,社会及用人单位认为人文素质,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力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学生的形象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人文素质对个体也是决定个人行为、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能力的习得,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课堂教学的熏陶培养是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的主渠道。大学语文课既能充实学生文化底蕴,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含量,能提升人文素养,因而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干课。将高职学院大学语文定位为专业教育服务,应立足职业,突出应用、实用,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和谐发展。

(三)以学生能力为主线,结合专业构建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都是通过教材去实施的,没有好的语文教材一切都无从谈起。”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高职学院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及内容选择,应突出语文学科特色,结合职校生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色,与专业、就业岗位结合进行建设,达到既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也为学生“成人”服务的目的。

1.当前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学院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模式主要有:沿用本科院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和各学院自编的语文教材或读本。本科院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大多以文学发展为主线和以文体分类为主线。按文学发展编写的教材强调系统化,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各个时代的文学流派、文学风格,在阅读选文的同时也是对文学史的一次梳理,不足之处大多限于名家名作,忽略学生学习兴趣与现实性。按文体安排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文体特点的把握,有利于提高写作各种文体的水平及鉴赏能力,但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同一体裁文本,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乏味的感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习效果。高职学院自编教材有的以语文人文性为主线或工具性为主线,有的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有的将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结合,然后按模块组合编排。这些自编教材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内容具有一定可操作性,时代性和弹性。不足是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同一套教材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用,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大学语文教材文本的选择,是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工作。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除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有关,更与教材的质量及教材选择什么篇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历年来教材的编写者们对选文特别用心。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主要的不足有:一是注重传统经典名篇,而缺乏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文章。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因此,对于当代优秀作品应该广泛地选用,而不应厚此薄彼。二是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与中学教材选文重复篇目多。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是从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要求都应比中学高。如果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重复,会降低高职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教材在要求上应该有较大的不同。三是外国文学作品入选太少或未选入。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融合。外国文学作品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外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有利于高职学生开阔眼界,面向世界。

2.与专业结合建设大学语文教材。

目前高职教学中,课程改革方向是围绕专业设置课程。公共课中的英语、数学与专业结合取得很好的实效。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与专业相结合是可能的。为实现高职学院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专业结合,应以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迁移为突破点,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素质能力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构建教学内容。针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笔者结合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对现有的优质大学语文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根据土建类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分模块编写教材。具体内容有土建类工程应用文写作、水文化导论、建筑文化导论、实用口才、文学欣赏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内容分册编写,其中土建类工程应用文写作模块内容是必修内容,其他模块内容作为选修,各专业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教材选文注意传统经典与现当代美文结合,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结合。

3.构建立体化教材。

教材是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一切用于教和学的包括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语文材料。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辅助教学的光盘、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等资源。通过多介质,多种手段有机配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将会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的会有什么要求,这一切都难以确定。因此,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要走出困境,走出特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与专业结合,将人文素质理念渗透于整个课程体系中,为实现职校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服务。这是大学语文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是教学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家碧.大学语文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的更新[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4)

[2]朱方琼,潘仁炎.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4)

[3]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选编的策略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金伟.大学语文教学的模式化改革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5)

[5]周文.对高职教材编写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汪小艳.面向专业群的高职大学语文开发[J].文教资料,2009(9)

[7]王茜.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J].网络财富,2009(22)

[8]李田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危机及对策[J].现代语文,2014(11)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4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过分侧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忽视写作能力培养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正确认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1.1 大学语文的定位: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理应承担起这种责任,即既要立足于陶冶学生情操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又要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为目标。因此大学语文应定位于:人文性与工具性(或实用性)并重,“务实”与“务虚”相互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以上海某民办高校为例,用人单位反馈到学校的相关信息表明,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但是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能力表示担忧。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在工作中经常要写应用文,而在校时又没系统的进行各种应用文文体的写作训练,导致无法得心应手地胜任工作。这是为大学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而敲响的警钟。

1.2 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各类人才招聘和考试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应用写作和面试的内容。从市场需求来看,许多公司招聘者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英语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还将应聘者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纳入考察范围,这无疑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味的忽视应用文写作训练,学生毕业后连最简单的通知、请示这些应用文体都不能掌握的话,势必会造成工作上的困扰甚至阻碍其职业发展道路,而这种结果显然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大学语文原有的人文特色,还要立足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侧重提升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2 切实提高应用文教学水平及效果

2.1 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和未来的职业人。其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为学生完成学业服务,并努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术素养。这需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开展有关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训练。第二,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适当侧重某些应用文体,突出重点,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的应用文体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他们最需要的知识。

2.2 选择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

笔者发现,现在各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很多教材在编写时,过于侧重文选部分,相比之下,应用文写作部分则显得异常单薄,有的甚至完全省略。这一现象也恰恰印证了开头所述应用文写作教学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大学语文教材普遍“畸形”的前提下,要想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因此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

经过仔细筛选,笔者发现由黄美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符合要求。该教材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四大部分,围绕培养目标,从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表达等能力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全书中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部分既独立成编,又相互交融,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配需,同时还不忽视应用写作和口才表达技能的培养,不实为一本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这里,笔者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优秀教材越来越多,以适应新时期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需要。

2.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对教学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们是决定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大学语文中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第一,自主学习,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第二,加强与同行或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各种大学语文师资培训,从而达到互通有无、拓宽视野的目的。

2.4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与文学作品欣赏相比较而言,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免有些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调动一切手段,丰富应用文写作课堂氛围和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首先,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倾注其热情和活力,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技巧,调动学生情感和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完成知识的传输与接受。另外,在具体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结合具体范文或病文,适当讲解相关文体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冉小平,毛慧.浅论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甘肃科技纵横文化教育,2006,(3).

[2]王丽华.试论大学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3]刘小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西教育,2004,(2).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7篇

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多程度上体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要以应用为主,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当中是切切实实用得到的。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也毫不例外要打上以应用型为主的烙印。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实用性是指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今后会用得上的教学内容来讲授,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另一方面,这些实用性的内容大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它可以避免出现很多枯燥的、与他们专业联系不大的且难以用得着的纯理论的内容,这是三本学生很反感的。实践性是指通过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在课后通过各种机会去多实践,去锻炼自身,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这是学生很喜欢参与的内容。比如,讲完演讲与口才的内容后,学生可以借助学院展开的各种主持人比赛、辩论大赛和演讲比赛等去锻炼自己;讲完应用文写作之后,可以结合需要在学生会、在社团各种信息等。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不能整本教材都是属于文学鉴赏性质的内容,这不符合三本学生的特点。考虑到三本学生的语文基础还比较差,所做的作业,还有很多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有使用错误的地方等,以及所写的毕业论文通篇散文式的道来,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材要有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这两部分的体现。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而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是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希望借助大学语文这个课堂想要学到的内容。或许有人会认为应用文写作应该另外开设一门课,但是真真正正在独立学院另设应用文写作课是很少见的,除非是应用文写作与本专业联系很紧密。而且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老师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将各种类型的文书,通过报纸、学院发的公文等讲1~2范例,其他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多媒体、视频等自学。

演讲与口才,也是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的,尽管和应用文写作一样所占的比例少,课时少,但是不可缺少,这一部分重点在锻炼,通过课堂上的少许时间的讲述,让学生在课后抓住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去实践,去锻炼。市面上的教材很多都只有文学鉴赏部分,针对的都是本科院校,所以在独立院校的学生看来,这些教材不符合他们实际需要。教材的各大主体部分,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哪个时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及作品,便于学生了解整个文学的来龙去脉。文学鉴赏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和演讲与口才部分,文学鉴赏要占大部分,而文学鉴赏中的现代文要占主要部分,古文占少部分。相比文学鉴赏部分来说,应用文和演讲与口才占小部分,但不能少,且在教材后面应当附有常见错别字、正音表等。这是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的重要体现。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尽管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都有体现,但是偏离了大学语文学习的主旨,主次不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鉴赏处于同等地位等,这是在编写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时需要主要的地方。

教材在选材方面一定要新,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不能老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文学类的文章放到里面,特别是拿一些现实意义不强的文章放到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本来,大学语文是一门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各大专业的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具有大众性,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专业,要让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接受它,就必须做到在选材上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切,与他们的思想动向相贴切,所以选材一定要有新意,与时俱进。比如,可以选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一些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思想反应了当代“80后”“90后”的主流思想,也是“80后”“90后”崇拜的对象;同时,可以选入最具中国风的歌手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词的创作以及它是如何配乐的,从而学会这首歌。总之,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不能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要有新意,符合学生主流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要兼具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要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要附有常用错别字、正音字表等,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作者:钟柳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现有的教学困境,不仅与高等教育的功利化意识有关,也与教师自身课程意识的落后有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需要决策层面的政策引导,更需要教师自身从课程认同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上加强自我转变和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课程意识

在传统的西方大学观念中,大学是高贵的精神隐修院,往往承担青年精神成长的社会功能。随着近年来就业逐渐成为大学教育成效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后,当代中国大学似乎出现了人才流水线与市场订单培养的趋向。大学的市场化乃至功利化导致了大学课程设置的市场化和实用性。而一批传统的人文类课程,由于尚未有效地与现实、市场结合,逐渐走到边缘状态,这其中就有大学语文课程。统观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形势,尽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但由于行政方针解读的多方向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具体操作过程走进一种混乱状态,无论是课程地位、课程学时、开课范围都在逐渐萎缩。

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除了上述教育环境的改变、经营策略的调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承担者――任课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的落后甚至缺乏。一门课程要得到新生乃至繁荣,不仅仅需要外部条件的有效支撑,更需要课程执行者如何从自身的角度去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从而确定课程自身的学科价值和教学规律。因此,转变教课课程意识就成为当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为迫切的工作。

一、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认同意识

现今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其实并没有职业的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的教师。通观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分配,往往有两类人群在从事这门课程教学:一是刚刚从事高等教育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在被主观认定其专业素养尚未稳定的前提下,相关院部会安排其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二是教学课时不满的教师,在一些院校,教师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课时的要求,教学量的达标与其职称评定、评优分配有一定关联,这就促使教师在专业课程不能完成其教学工作量时会暂时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由于这种独特的介入特征,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在任课教师的课程意识上出现了偏差。在第一种情况中,年轻教师在尚未完全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的前提下,大学语文成为其逐渐成长、磨合的试验田。然而,作为一门以“语文”为内容的课程,需要复杂的知识结构和成熟的教学方法。除了淡薄的教学理念之外,导致年轻教师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时最大的弊端就是其教学心理。大多年轻教师往往会将此课程作为跳板,当其教学年限或经验达到一定程度,其专业课程会成为其教学的主项工作,因此年轻教师势必不会产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同意识,也不会积极去探索其课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课程认同意识的缺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师层面就缺乏热情,也缺乏一种课程事业心。在第二种情况中,出于追求课时量达标的现实目标,加上教师本身并不是职业从事大学语文相关教学,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会从专业性上去思考教学和研究,不会对课程有归属感,自然也不会产生良好的课程认同意识。以此,大学语文教学在现实基础上往往变成年轻教师在科研能力未成熟和职称未晋升前的跳板,也往往变成资深教师完成课时要求的工具。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大学语文教学必然走向看似自由而实是不规范的道路,因此,从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情况看,大学语文教改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改变师资,促成课程认同意识的产生。

解决以上问题,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要形成固定的专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就是学科归属的问题。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中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可以说,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在母语危机和人文危机的背景下逐渐为行政部门所认同。2008年,南开大学首次将大学语文教育作为高等中文教育的研究方向列入其博士招生计划。这应该说是大学语文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定位上的一个飞跃。但是,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应该界定在哪一门类中,应该归于文学类课程,还是归于教育类课程,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而这种学科归属的模糊带来的一个很现实的后果就是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学术性含量的否定,导致在现有的职称评审体制中,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无法以大学语文为学科去晋升相应的职称。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他们一方面从事具体的大学语文教学,而另一方面在科研上又必须选择别的学科来进行理论研究。因此要形成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队伍,最关键的是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而让每个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学科性质和要求的引领下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和研究。

二、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

一门课程的成熟、完善、发展,离不开任课教师的课程自觉意识,同时也和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一方面是指任课教师能视课程为学术研究的载体,由此延生自己的学术道路,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能从课程原则、规律、内容和方法的角度自觉进行学术思考。良好的课程研究意识是促成课程走向系统性和科学化的重要条件,是提高课程品质的重要保障。

通观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处于淡薄状态。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所收录的与大学语文相关的论文进行统计,2000年论文总数为66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2001年论文总数是82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2002年论文总数99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2003年论文总数107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2004论文总数125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2005论文总数158篇,核心期刊论文17篇;2006年论文总数211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2007年论文总数355篇,核心期刊论文35篇;2008年论文总数310篇,核心期刊论文14篇;2009年论文总数243篇,核心期刊论文21篇;2010年论文总数293篇,核心期刊论文29篇。从上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语文研究论文数量虽消长不定,但总体上是处于增长的状态,但这个数量和其他课程教学论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同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所占比例却非常低,并没有出现生长增加的趋势。再看论文的作者,通过不完全统计,发现现在从事大学语文课程研究的往往是在工科性、职业技术类的院校工作的学者或教师,很少有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撰写的大学语文课程论文,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工科性或职业技术类学院没有中文专业,中文教师大多从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公共课程的教学,而综合性大学往往具有中文专业或与中文相关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仅仅是一种“副业”,因而也就很难进入到其研究视野。

要强化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不仅仅需要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主观接受和主动思考,更需要在大环境背景下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推进。我国当下的科研基金资助形式往往是偏于专业学术研究而弱于教育教学研究,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资助的金额上,同时也反映在不同机构的重视程度上。教师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对专业学术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得到科研支持进而职称晋阶,而教育教学研究在当下背景下并不很受高校教师重视,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因此,在大环境下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政策宣传和资金扶持,在小环境中加大对教学教育论文的重视甚至激励,都有可能激发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热情,也会因此带动大学语文教师对于本课程研究的自觉行为。

三、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

创新是任何事物生命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教师对于学科、政策的期待永远是被动的,唯一能够主动去掌握的是如何从根本上将这门课程上好,如何能让课程学习者认同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通过自身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创新意识。

通观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往往具有三个缺陷,就是重知识教学而轻思维训练;角度的单一性和陈旧化;方法的单一性和庸俗化。这些缺陷一方面使大学生内在的接受期待和课堂教学的单调呆板形成需求受挫,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过于熟悉而使之对课程缺乏基本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会推动学生走向课程的旁观者位置,甚至会走向教师的对立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倡课程教学原则创新,即大学语文教学要以合作的精神调协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和接受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声音共响的课堂环境。大学语文合作教学首先应遵循平等原则。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是以单篇的文学文本构成的文学名著选本为载体(现有的教材大多是以文学选本的形式出现,如徐中玉版、王步高版)。学生以其原有的语言知识与文学知识基本上都能理解文本的基础含义,他们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来作出个性化甚至私人化的解读。这种课程教材的特点会使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基础。而使合作教学具备平等原则的必然性则在于学生内在心理的发展。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的过渡其重要的嬗变在于高等教育对学生自主精神和自由意识的潜在暗示和呼唤,如果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权威者的话,那么高校的教师就有可能成为学生怀疑和批判的对象,学生已经开始用属于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是非,用属于自己的声音去发表观点,这种内在心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是无法也不可能被忽视的。因此教师单一的传授或自我的表演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甚至成为学习批判的对象,自由阐释和平等言说是学生内在心灵最大的声音。大学语文合作教学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开放原则。基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性质,大学语文上的互动,大都是没有既定答案的,所有经过讨论而得出的结果都有可能是最真实的答案。教师的观念与学生各自的观念构成了对互动问题的开放理解,彼此互存。这种开放原则一方面使课堂教学获得一种自由活泼的风格,使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从厌恶走向亲近,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活跃思维和辨析选择,促使他们进一步融入课程教学而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是简单传授具体知识和实际技能,而应是师生以课堂为空间,以文本为载体在平等而开放的场所去感知、思考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语文观念和母语意识”[2]。

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也可以表现在教材创新上。现在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众多,作为通用性的教材也很多,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等。这些影响度高和使用范围广的教材在体例上往往有两种:一种是以主题的方式分类,这以徐中玉版《大学语文》为代表,一种是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分类,以温儒敏版的《高等语文》为代表。但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分类,其最终都是以单篇文章为载体,以一种文选的形式来反映其体例。因此,选什么样的文章为大学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问题,也因此衍生出众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如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大学语文课程选文的经典性和创新性等。其实,就具体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给予学生最大的困惑或者说学生反馈来的最多的意见就是选文与基础语文教育的重复。在已有的讨论中,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重复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尽管与基础语文教育课文重复,但高等教育教师在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更多元的甚至更创新的阐释,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选文重复会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丧失对课堂的兴趣,加之任课教师也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对学生熟悉的选文作深入的挖掘,因此选文重复不仅不会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情,反而会加重大学语文边缘化的趋势。二是选文的经典性问题也是值得深入反思的。确实,在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洪流中,经典文学成为文学史最璀璨的符号,也是文学史魅力的主要来源。但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只是文学长河中最响亮的主唱,而真正支撑文学发展乃至文化流变的是普通文人的合唱。因此,经典作家和作品代表某一时代文化与文学的高峰状态,其他类型的作家和作品确实也是这个高峰产生的平台和基础。经典作家和作品确实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乃至教育意义,而所谓不经典的,或者普通的作品也依旧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就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在既有的阅读史和教育史中未曾熟悉的作家和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引起他们注意和好奇。如,我们在介绍中国传统政治发展时,可以引入一些诏书,如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在讲授传统文人精神时,如果引入一些古人的自荐书,如东方朔自荐书,这些别致的文章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神。它们尽管不是常见大学语文选文的对象,但其课堂价值或者说其所产生的课堂效果并不亚于经典性的作品,而且它们很具有新颖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在兼顾经典性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忽视教材的出新求变,只有这样,大学语文课堂才可能从死气沉沉中走出来,使其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还可以表现在实践内容的介入上。大学语文课程很重要的精神是培育和提升学生对于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感知能力。如何提升其感知能力,除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形式、如文本联想引导等,还可以加入实践性内容。也就是说,大学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被局限在狭小的教室空间,而可以拓宽教学环境,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第二空间,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更广阔更生动的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学生通过接触更生动的社会和自然空间,就有可能在历史真相发生地去感受文化和文学的深沉内蕴。如,可以进行区域文学调查,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产生的民间地域,去了解民间文学的生成机制,同时也掌握野地调查的原则和精神;可以在文本解读时,通过登临观览来引导学生获得与文本创作主体相似相近的视野空间和心灵境界,从而尽可能使阅读者和创作者之间产生沟通和共鸣,这比在物质教室更具有教学效果。当然,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其实还可以引入文学创作环节,尽管文学创作内容往往由应用写作和普通写作课程来承担,但古典文学创作却是当今文学课程罕有关注的领域。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曲赋的创作好奇和热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体认和接受。

总之,一门课程的命运,不仅仅掌握在决策者的制度、政策、扶植和引导上,更掌握在课程执行者的内在认同、研究、创新中,只有通过课程执行者自身课程意识的改造乃至改变,才能使课程在政策薄弱甚至缺失之时获得前行的元气,才能让教学对象产生亲近接受之心,也才能获得决策层面过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6.

[2] 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J].南开学报(哲学社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9篇

一、定位问题

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可大学语文连定位都不明确。该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或者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说法不一。当需要向大学生补语文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高中语文没有拉开应有的距离,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当教育部提倡思想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承载了很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荷,与思想政治课颇为相似;当国家提出人文教育时,它又成了“人文课”。大学语文究竟是基础课,素质课还是人文课?莫衷一是。

定位的不统一,使学生无法明确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教师也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国家也就没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使之得到“法”的保证了。至今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中,大学语文仍未列入“正册”。正因为大学语文课程没得保障,所以在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往往被人忽视,被称为辅助课,校、系领导重视,这门课可纳入正常轨道,课时得以保证;校、系领导不重视,这门课的课时可以很人为地随意减少,甚至砍掉直至停开,总之,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诚然,这种行为是急功近利的,一味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按照传统观念只能培养产业社会所需要的“工具”,而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人文关怀意识的人。而要改变这一种现象,除了让人们在观念上改变外,还必须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让大学语文得到合法的地位,名正言顺地登上大学的课堂。

二、教材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权威教材

1990年以后,许多大学、出版社自发编写、出版大学语文教材,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种,虽然陆续出版了几种全国通用教材,比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曾经一统天下。选文经典、学理严谨,流传广、影响大,历来被人们视为经典。但选文范围有局限、体例陈旧、缺少学生思维空间,因而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权威性。王步高版本的《大学语文》打破了徐中玉编本一统天下的局面,强调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教材具有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等特点。但强调知识层面、学术视野、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性,不适合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于是,许多省或高校都另行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现在全国已经编写出来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下几十种,而这些教材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使人感觉大学语文因校而异,教材纷繁杂乱。教材的杂乱,从侧面反映出大学语文目前这种定位不明的现实。

(二)缺乏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发展的关键是课程的改革,课程的改革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精品教材。而现行高职语文使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存在严重不足和不配套的情况。

首先,体例上往往是课文前面作家作品介绍与文体介绍,结尾做个阅读提示,然后就是问答题,没有体现出大学的特色,这与中学语文教材并无多大区别,从而影响到他们对课程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内容不少学校选择由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出来的教材,其适应对象是大学本科生,从教育规律来说,这样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对于第四、五批录取的高职学生来说,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偏难、偏深、专业性太强、高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范围。

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应以面向学生的职业人生,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强调课堂的师生互动为理念,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

三、教学问题

(一)内容上

一是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如网络文学)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有太少。其实,选择文言文也并不一定错,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是应该的,问题在于讲这些古文时,因为离我们遥远,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古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而这些东西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显得不够实用,一则他们不是中文专业,他们对文言文教学一般不感兴趣,二则他们的古文功底较差,接受文言文的能力也差一些,这就必定促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厌学心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那是封建社会培养传统文人士子的教育模式。不论什么学习成果的取得,都是以时间和精力作为代价的,对高职学生而言,过于强调语言文学,意味着学生必须舍弃职业技能作为代价,这显然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怎么能要求那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专业明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呢?

二是教师确定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太大。虽然各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各异,但这些教材总体来讲篇目太多,内容庞杂。而语文课的教学时数有限,不可能将教材的篇目全部讲授,加之高职语文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教学篇目的确定受教师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教学资源影响较大。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写的能力训练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因此,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二)方法上

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要时时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乐意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还比较单一,有不少教师依旧采用着“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老式教学方法,依旧采用从头讲到尾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每一篇文章仔细分析,诸如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欣赏等理论性极强的内容,一板一板地教授。其教学手段除了上课在黑板上留下一些字迹,别无其他。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充满激情地讲,而学生却茫茫然,如坠云雾之中,给人的感觉是执教者好似在空旷的沙漠中呐喊,底下一片死寂,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可如果采取以上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但让学生难以领略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反而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仍是课堂的领导者、知识的传输者,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导致学生重负低效、容器式灌注、单向传输、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重接受轻探索、重划一轻个性。这些弊端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缺失,压抑了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是遏制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成长的空间。

特别是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文化素养不高,连读文学著作都不知从何读起,针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就不能象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那样,教师除了需要渊博的知识、系统的内容外,还得有耐心、爱心,要把主要精力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专家已经提到,应该更多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就可以在同样多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更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大学语文还应该更广泛地采用讨论的形式,对于涉及怎么做人、要做怎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之中让学生辨别事非,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据了解,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演讲、讨论、辩论、团体竞赛、甚至允许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出现。

四、考核问题

评价体系即考试模式是检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大学语文课评价体系即考试模式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一般是一纸分数的单一评价。期末采用笔试,闭卷进行。考试的题型除作文外,多为客观题型,标准答案唯一,缺少促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的考查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只能是把知识的考试放在首位,这不符合当今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而且还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虑到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学生的水平,所以在高职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上,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很多知识,强调学生平时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展示,在动态中判定学生的成绩,如可以采用讨论方式考核,既可在讨论之中进行,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确定其成绩,还可以采用写论文的方式进行。总之,要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不仅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真正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甚至可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高职大学语文教育要紧紧围绕其接受对象即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如果按照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将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从而严重挫伤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按照高中的教育模式,将不称其为大学语文,成了“高四语文”,从而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不管是采用以上所说的哪一种教育模式,其结果都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进一步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2]张玉能,张弓.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江汉大学学报,2003,(12).

[3]彭勃.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4]赵年秀.新课程背景下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4,(6).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业侧重;文史结合;审美渗透;教学实效

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经过教学学者等多方人事的几经讨论、积极倡导和广泛宣传,特别是近些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使得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实效也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和课改项目。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摸索,提出以下促进教学实效提高的意见。

一、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各有侧重,因人施教

大学语文是为培育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科大学生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因此各类教材都侧重在抓住共性,一般选文都以文学名家名作为例,因为文学名家名作涵盖思想内容最广,是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有时也选用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析学、社会科学论文,以及阐明科学精神与研究自然科学的名家名作,从而起到文理贯通的作用。但这种选材方法不可能照顾到各个专业的知识特点。怎样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所教专业的不同,适当地、有侧重地选择有专业特色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同样,对于高校其它的任何专业,我们都可以有侧重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但是,这也就加重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大学语文教学要与文学史相结合,融会讲解,交叉贯通

随着大学语文教学必要性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日前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结构和体例设计方式不外以下二种:一种是以人文话题作为结构方式,一个人文话题作为一个单元,单元之内占今中外杂陈;一种是以文学史为结构线索,占代、现代、外国各占一块;还有一种是以阅读、写作、日语交际作为结构框架。各高校采用的教材也都有所不同,我们说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应立足于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特别是现代汉语文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而文学作品对如何表达的关注超过其他任何问题,因此它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材料。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逐篇讲授,中学语文教学既不将作家置于整个文化史中来认识其历史命运、现实处境和心态,也不结合整个文学史来认识众多作品的内在一致性、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学史的轮廓,只是为了考试而孤立地掌握一篇篇作品的知识点,被动地接受教材和教师的观点,不能与作者、作品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共融,他们也未能获得更多的人文思考。基于这种情况,大学语文工作者应借鉴中文专业讲授文学史的经验,发挥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将某一篇章置于整个文学史中考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作家、理解作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知方式,而目可以让他们由此对历史、文化、人生、文学和审美有更深层的理解,还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心态和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达到素质教育的日的。

当我们讲到具体的作家作品时,学生自己往往就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它们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以李白和杜甫为例,作为唐代诗歌的“双子星座”,各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不会忽略他们的作品。但同时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课时安排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教材中选用同一个人的多篇作品,而仅仅从一两篇作品我们又很难理解到不同作品之间由相互激发而生成的意义,对文学史的讲解则刚好可以填补这一缺憾。通过对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创作成就的了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其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对屈原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要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有机渗透,互利双收

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感受,是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由洋溢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科日,是一门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目能陶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科目。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大学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大荟萃,是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美的典范,它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大学语文教学本质上应是一种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思辨美、创造美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其遣词造句、谋划篇章的工具。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浓墨重彩地开展审美教育应是它的亮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坚定地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

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切实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语文教师应围绕大学语文教学的日标,不断思考并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共同奏出大学语文教学丰富激越的旋律!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西渡.大学语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3

[2]陈迩冬.历代名篇赏析集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265

[3]李喜民.大学语文: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J].新闻大学,2008(1):45-46

上一篇:民办教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