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1 06:01:36

大学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完美的人格、独立自由的精神、勤奋好学的习惯、正直善良的情感为终极目标的。与直接服务于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的专业化教育任务不同,通识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在独立思考、品行操守、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这些目标是不可能像砌砖、炒菜一样在课堂之上立竿见影就能实现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非功利性的,它追求的不是当下的功效和利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是具有博雅的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而非功利于当前。

(二)教学过程的非操作性

专业化教育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有实践操作环节。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数钱,在教授“手持式点钞法”时,教师就要针对持票的左手和捻票的右手各手指的姿势与动作,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建筑类专业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经纬仪、水准仪操作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训练甚至是教师手把手地教授才能完成。这种操作训练与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但就某一个动作环节来讲,没有学过书本知识的人仅凭眼睛观察、动作模仿也可以完成。一些学历较低的工厂师傅,照样可以成为高级技工,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则不同,它的教学过程是非操作性的。比如,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小说,学生写不下去,教师再讲写作要领,并示范写作,一堂课结束,学生就能掌握要领、写出小说。一些学生写了十几年作文,仍然文不通字不顺,错字病句连篇,这就证明没有人文素养的储备,单凭操作训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一首宋词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通过操作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文学修养瞬时提高。语文课程(尤其是《大学语文》)对人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它不可能通过操作化的手段达成。

(三)教学内容的非实用性

专业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一技能关系到职场就业,它往往成为学生未来谋生的手段。因此,专业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实用性。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会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岗位实习,以便毕业即可上岗。为切实保证就业,学校还会进行订单培养,直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比如汽车维修与检测、城市燃气等专业。这一切都在说明专业化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这种以实用性教学内容训练而出的学生,往往思想单一、思维机械,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生产流水线上重复制造的产品。通识教育则不然。如果说专业化教育要做的是对实用性内容的“教”,那么通识教育要做的则是对人文素养的“育”。通识教育要去开发、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的潜质,塑造他们的精神气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培育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该为了服从于实用性的专业化课程而变成“实用语文”。语文课再实用,也不会使烹调专业的学生因学了几首描写美食的诗词就能炒出好菜;建筑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因读了刘心武的《四合院》就能建出四合院。大学语文教育所重视的是通过对文史脉络清晰的传世经典之作的赏析,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索规律、获得见解的能力,进而提高美学品格和人文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而一旦养成,就必将受益终生。无论受教育者将来干不干本专业,不管未来职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

当国学热潮扑面而来时,各种各样的“国学班”也应运而生。人们敬重国学、仰视国学,以为国学高深玄妙,曲高难和。其实,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幼儿园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到小学朗诵的古诗词,到中学作文引用的《论语》名句,再到大学鉴赏的经史子集,语文教育一直是国学传扬的重要平台。

(一)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

“国学”有两层含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太学、国子监是古时候国家的最高学府,现代含义上的国学内容恰恰是这些最高学府必开的课程。由此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而是自古如此。在语文单独设科之前,古人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先秦的人伦之学,还是后来的四书、五经、六艺以及诗、词、赋、策论,都与后世的语文课所包含的国学内容同音共律。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虽经文学科、国文、国语、语文等课程名称的改变,但课程内容从未偏离“涵盖文史哲、侧重文学性”这一方向,而这恰恰也是历朝历代高等教育所重视的。国学和语文从历史渊源上就是同根同脉,虽经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但它们始终就像拥有同一颗心脏的连体婴儿一样难以分割。

(二)语文是国学传扬的担大任者

尽管语文不是传扬国学的唯一学科和渠道,但是二者同源共流的史实,足以说明语文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无法否认语文教育是国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探寻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人们会惊异地发现它几乎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意识形态如何变化,担当传播国学之大任者始终是语文教育。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经世致用,使得国学地位再次凸显。以语文为名、以国学为实的语文教育,自然要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以此为契机,责无旁贷地担起传扬国学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被削减,还应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

1.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

近代教育家陆费逵说过:“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尽管语文教育不能拘泥于国学,还要兼顾中西文化的会通,但是承担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材,必须以国学味道为主。体例要表现古今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学呈现出各自的时代风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应清晰地表现文史发展脉络。在这方面,传统的“以史为经、以文为纬”的编写体例一时还不可取代。这种体例可以将历史发展的纵线和不同时期文学之胜的横线相互交织,让学习者边洞悉历史的变迁,边欣赏历史长廊中不断涌现的文学盛景。从而在每个人的国学知识体系中,架构起历史的完整性和文学发展的系统性。内容要涵盖文史哲多元。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国学文化集文史哲于一身,尽管历代的高等教育教材总要向文学侧重,但那些出自经史子集的经典文章,通常都是既抒发着文学情致,又饱含着历史底蕴,又散发着哲理光芒。比如《史记》,鲁迅就称其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再比如《论语》,文学家称其为文学名著,哲学家名其曰哲学经典。文学使人深思,历史使人深沉,哲学使人深刻。因此,以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多选一些传统名篇。那些以服务专业为借口,选用既缺少文学性又没有史学价值、哲学意味文章的做法,不仅会毁了语文课,更会影响国学的传扬。篇目要侧重文学经典。自先秦以来,高等教育教材的选文从未离开过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目,经典的才是历史的、民族的,才是厚重的、持久的,才能担当起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激励志向的人文重任。作为语文教材,篇目必当要向文学经典侧重。梁启超先生曾开列过国学入门书目,《诗经》、《楚辞》、《昭明文选》、《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元曲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众多文学经典都在其中。当年胡适先生应邀为清华学生开列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被质疑书目过多时,他曾说:“我暂认思想与文学两部为国学最低限度。”先贤大师之所以将文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是因为文学具有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可以润物无声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因此,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要沿着历史的纵贯线,多遴选文学经典篇目。那些简单粗暴地砍掉诗词曲赋,牵强附会地拉凑“专业篇目”,任由建筑语文、烹调语文、服装语文……乱象产生的做法,既是对语文课程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2.教学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与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不同,大学语文不再将疏通字词句作为授课内容,而是专注于对选文的分析鉴赏。其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在弱化,而人文性在增强。因此,像众多通识课程一样,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或缺。文学作品是有气韵的,这种由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揉发酵而成的气韵,很优美、很高贵、很玄妙,但也很矜持、很清高,它需要懂它的人去寻觅、领悟、欣赏、讲评、赞美;否则它就会被看做古奥晦涩而横遭白眼。这种气韵还具有一贯性、完整性的特点,如果被随意折断、割裂、分解,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将被破坏。对于文学修养还不尽人意的学生来讲,古圣先贤的经典之作,需要有人为他们启发、点拨、解读、赏析。在教师或舒缓、或愉悦、或沉郁、或悲愤、或激昂的讲解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被共鸣,作品的艺术形象被再度塑造,文学之美悄然呈现。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方可以于文学殿堂之上感受经典之魅力。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的叶嘉莹教授,正是凭借传统的讲授方法,将人们引入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古典文学的艺术化境,她也因此赢得了海内外无数学生的尊敬与厚爱。很难想象,如果叶教授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讲授古典诗词,要求学生学会写情诗、制作诗词动画,我们的国学瑰宝还能否有跨越国界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当然,在对传统的国学讲授方法予以继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意味着与传统的割裂、告别,而是与传统的一种融合、一种对传统的补充。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对传统经典正确解读、引导的一贯性和系统性,让整堂课的文化气韵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概括能力。再比如,为使授课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大脑维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国学相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授课内容更加多元,授课境界更加高远,其终极目标直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希望培育出的学生不仅有专业化的谋生手段,更要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有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泠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秦绍德等.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N].解放日报,2008-3-7.

[4]马凤岐.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

[5]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王松泉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骆兵.关于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鉴于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大学语文教育现实,使它更好地为发挥自身功能,我们有必要先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及其困境原因进行分析。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技能知识的传授,从而就忽视了大学语文教育。在一些高校,除了语言文学专业,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都很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的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学语文教育形同虚设。最近一则新闻报道声称:“某理工科大学语文课堂中,一半学生翘课,一半学生不带纸笔,80%的学生写错字”。由此可见,目前大学语文教育逐渐别边缘化,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缺失,对学生汉语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严重后果。

(二)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原因。在新时期,大学语文教育发展处于低谷,面临着夭折危机,而造成高校大学语文教育这一困境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代环境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经济一直蓬勃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方面,很多学生更加强调对自己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无关紧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外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热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教育的地位。因为,外语已经成为升学、工作的一个硬性条件,而汉语则很少有这方面的要求。第二,教育体制的影响。教育部并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从而使大学语文处于一个无序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大学都按照自己意愿来安排大学语文教育。有些学校每周设置或者隔周设置一两节大学语文课程,有些学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就没有设置这门课程。这也是导致大学语文逐渐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使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目前虽然有很多大学语文教材可供选择,但是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缺乏针对性、时代性,尤其是没有体现时代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呆板枯燥,也许这是学生翘课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仍然采用传统传授式教学方法,对新媒体和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不够。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有些学生昏昏欲睡,有些学生玩手机,有些学生看课外书,有些学生写作业等。

二、强化大学语文教育现实的措施

面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只有立足社会现实环境,改革大学语文教育,才能使大学语文教育焕然一新,从而使大学语文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现实需要。

(一)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在过去,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和归属不合理也是造成其边缘化和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我们要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育部对大学语文教育表明态度。目前,在市场竞争环境的冲击下,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出现危机。所以,教育部有必要对大学语文教育表明态度,以法律或者规章制度的形式把大学语文作为基础必修课规定下来,正如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一样,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对其进行学习。第二,高校解决好大学语文归属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还是人文性课程的问题,历来高校的具体做法都证明他们把这门课程的工具性放在了第一位。如果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那么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说汉语、写汉字,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但是,如果作为一种人文性课程,它的重要性就突出了。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今后发展影响深远。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生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价值观扭曲等综合素质差的问题,这与大学语文教育缺失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鉴于此,高校要把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增强大学语文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是强化其现实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来讲,第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比如,大学语文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上坚持传统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所以,在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内容基本上全部是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经典文化的熏陶固然重要,但是,大学语文教育要跟随时展的步伐。所以,在新时期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要注意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尤其是代表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例如,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中,除了选取四书五经、四大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化之外,还要选取近现代各个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情,应及时在教材中体现出来,便于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航空、计算机发展等当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我国其他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中,90%甚至全部都是我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较少,在教学内容上也可以均衡中外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不仅是大学语文知识结构的调整,也是顺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第二,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大学语文教育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多中教具,从而增加大学语文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当中,有许多的社团组织,像文学社、戏剧社、诗社、演讲团等,都可以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使大学语文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师生互动频繁,影响逐渐扩大,效果不断显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在对大学语文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只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使大学语文教育与时俱进,脱离过去落后腐朽观念和方法的圈套,才能使大学语文教育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现实需要,才能保证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持久生命力。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一)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认识能力不足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过多地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知识教授,期望利用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文教育方式跟中学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视野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对人文关怀、社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涵进行科学阐释。要想摆脱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就必须从语文素材、语文内涵及语文教育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同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未来行业发展的实用价值。

(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更多的课程安排集中于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其中有半年时间需要到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和实习,留下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较多,各类课程安排比较密集,很难空出多余的时间来扩展语文教育。另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内的“大学语文”教师数量较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将语文教育归类到思想政治学科中,而没有将“大学语文”归到文科类学科中,加上学科课程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综合性,导致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发展滞后,与较为热门的英语学科和现代专业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致使语文教育脱节

理工类高职院校在聘请语文教师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学科的教师聘任,语文教师的聘任数量少之又少,加上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大学语文”教师匮乏,而且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较为年轻,对语文内涵、语文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存在缺陷,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形势之下,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要科目,致使人们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那么重要,进而造成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形成恶性循环,给母语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重新定位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体系

(一)有效补充“大学语文”教育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分科中大多选择理工科,对文科知识的兴趣度和掌握能力有限,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社会通识以及应用写作方面的知识能力。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补充语文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社会实践以及综合写作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专业视野,也能丰富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内容,从而改善他们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配置,以此增强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语文”教育中。

(二)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理工类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大学生语文教育。现代很多企业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职业素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够、全局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等。普及和延伸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写作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准确的专业知识表述以及良好的听写理解能力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身行业领域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这方面的需求。另外,语文教育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帮助理工类学生在自身专业、行业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如撰写文书、专业报告、合同文书等。

三、改革“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语文教师的管理

(一)开设语文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上述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应该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完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程,为理工类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大学语文”学习氛围。

(二)改革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

结合理工类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归类到应用学科中,即将“大学语文”也作为一种专业课程,主要侧重于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将“大学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满足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能填充大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缺失,达到相辅相成的实际效果。

(三)聘请优秀语文教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基于“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理工类高职院校应该组建一支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由公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在学校人事上应该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以此激励“大学语文”教师更好的投身于语文教学中。

四、结语

当前,要想提高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循序渐进,逐步推动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面对社会各界和高职教育机构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之局面,只有在语文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要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活动,至少应该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施教者(语文教师)、受教者(学生)和媒介(语文教材及其他)。而前二者受外界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作为传播媒介的语文教材,则无法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常常会为某种需要而进行改变,因而稳定性较差。从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来看,基本由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组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材可以看成是不同时空文学作品的集合。因而可以说,大学语文的发展变迁,与中国教育和文学传播的现代化发展同步。它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印刷媒介里孕育完成的,因而与印刷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到目前,大学语文的传播载体仍然处于印刷媒介的统治之下而无法自拔。新媒介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这种统治的根深蒂固。“文字出现之后,文学传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手抄传播阶段,然而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1]因此,文学的大规模传播和交流受到了限制,文学教育成为了少数人特有的权利。而印刷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文学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快就结束了口头辩论的经院哲学的统治。印刷品为过去的著述提供了容量宏富的新型记忆器,这就使个人的记忆力不够使用了[2]。由此可见,印刷媒介的出现,为大学语文教育走向规模化和普及化提供了基础保障,数量不限和个性不一的学生可以拿着同样的大学语文教材来进行学习。由此,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进行文学素质教育的纸质载体得到固定,并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范本和依据。同时,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也成为了大学语文教材的补充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学语文作为文学传播的有效方式的影响力得到增强,传播范围得到扩大。由于大学语文教材都经过专家学者的编著,因而所选文学作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学语文教育活动,解构了传统的“贵族文学”和“精英文学”,使“大众文学”得以了萌生和发展。语文教材内容的包容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白纸黑字的文本固定性取代了过去口耳相传时代的随意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形态相对固定的文本作或深或浅的解读。文本的固定性,使得大学语文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成为了可能。对教师而言,文本的相对固定和教学对象的可变,可以让教师在反复的文本解读和授课效果的对比中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从而提升教师的影响力,巩固教师的权威地位。然而,印刷媒介在对大学语文建设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作为经典文本所依附的相对固定的载体,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编著思路不同、选文标准不同、组元方式不同、教学重点也不同的各种教材。面对教材的无统一性,教师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解读的篇目、解读的深度和解读的方式方法。这种混乱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必要性和必然性。然而,教材的固定化,促成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最终导致教学的无自觉懒惰。学生也会在对比中发出不学“高四”语文的反抗。此外,相对于过去落后的媒介传播时代而言,印刷媒介在扩大了语文教育作为文学传播的有效方式影响和有效保存的同时,也孪生了印刷品携带的不便和话语权的丧失。由此可见,印刷媒介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具有线性和平面性的特点。相较于过去的媒介时代,印刷媒介所特有的优势,在面对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介的冲击时,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可以与新媒介共生共存,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以自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体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New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3]而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他们对“We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4]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说,印刷媒介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是话语权主导人群的代言。因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很难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对这门课,有些高校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有些甚至不开,尤其是一些理工类高校。因此,大学语文教育处于集体话语弱势甚至失语的状态。以自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满足了草根阶层争取话语权心理需求。人人都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而不再是一个单维度的信息消费者。作为草根阶层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随时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相较于印刷媒介,新媒介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无距离交互。这种虚拟的沃土,滋养并强化了大学生追求自由、特立独行、个性表达等的心理需求。新媒介的出现,开放了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拓宽了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话语权的转移,消解了印刷媒介时代大学语文教育的线性和平面性,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视域下的立体感。因此,语文教育内容变得多彩起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也具有了可能性。而科技的发展,又促使作为新媒介时代信息生产和传播工具的电脑、手机等的平民化和普及化。如此,新媒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就具有了必然性和时代感。今天的学生成长在新媒介极速出现和发展的环境里,已经依赖于“知之为知之,不知‘搜索’之”的学习方式。学生早在课堂之外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成为了挑战教师权威的有力砝码。更有甚者,学生拥有的信息优势,改变了其信息接受者和知识消费者的形象,可以在课堂上反哺教师,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优势受到了挑战。所以,新媒介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教师的使命不再是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观点和研究前沿;学生的身份亦不再是单向度的消费者,实现了成为教师教学“合伙人”的华丽变身。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促成了信息源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及冲突,政府辟谣的滞后造成了负面新闻的快速传播。主流媒体代表的主流价值观遭受到了新媒介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自媒体的强烈冲击,语文教育培养和强化的政治信念、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主流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媒介的出现,为学生表达诉求提供了宽阔无比的平台。信息传播过程完成的迅速化和自由化,促成了信息生产主体道德标准的下滑,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学生很容易固囿于自己营造的世界里,并挑战教师的传统权威。传统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了学生前所未有的怀疑和反抗。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快餐式文学大行其道,文学审美被退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媒介的视域下,大学语文教育目前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一是印刷媒介影响的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实现在新媒介时代的变身。二是以自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介的强势“入侵”,很难允许印刷媒介时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坚持和坚守。怎样在坚持坚守与吸收融入里寻求一个平衡点,值得我们思考。

三、大学语文教育转型:从印刷媒介到新媒介的路上

媒介变迁的历史表明:“我们经历了许多的革命,深知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突出人的一套潜力,同时又牺牲另一套潜力。每一种表达媒介都深刻地修正人的感知,主要是以一种无意识和难以逆料的方式发挥作用。”[5]可见,大学语文教育要在这种媒介变迁中既要做到坚守,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唯有转型这条路可走。

1.课程定位转型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对大学语文教育作出了这样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表明,语文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大学语文更加强调它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纪要中把大学语文教育定位为“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徐中玉先生认为:“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6]而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则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综上所述,国家层面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要求,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功能的特殊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学语文课时不足,使得实现兼顾二者的目标困难重重。于是出现了“不能取优则选次”的观念。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介的介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显得更加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细化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而不是空喊口号。例如,学生的媒介接受和批判能力、发表文章的数量、参加报告会、研讨会的次数、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情况等等,走数量到质量的变化之路。

2.教材形式的转型

长期以来,由于印刷媒介的局限性,语文教材的呈现形态显得过于单一,文本之间大小不同、厚薄不一、内容相异,缺乏多元化,丰富性不足。在内容的选择上,文本的政治倾向过于浓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脱离了学生的思想现实。在结构编排上,基本都采用“母题组元”的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单元教学目标明确的特点,但从纵向上统观语文教材,又很容易落入单元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窠臼。新媒介的渗透,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对教材转型提出了要求,也成为了可能。教材编写者可以在以印刷教材为主的同时,顺应从读纸到读屏的发展趋势,开发教材的其他呈现形态。例如电子教材、邮件教材甚至微博微信教材,实现教材形态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可变性。如此,学生可以参与教材编写,实现教材与学生的无缝对接。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介的超时空特点,将“母题组元”编排下的各单元内容链接起来,实现教材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3.教学观念的转型

印刷媒介长期统治语文教材的现实,形成了师生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线性思维和固定思维,即教师“独舞”,学生“赏舞”,演员和观众之间很少有互动的环节。语文教材没有成为联系师生的纽带,反而成了隔阂师生的鸿沟:教师只求按照大纲将教材内容讲授完毕,而学生也只求按照教师要求做好考试准备。这种教师主导权威,唯教材中心论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而要改变大学语文在学生意识里是“高四语文”的印象,教师就不能局限在中学语文强调知识性的框架里,要重视研究性教学、发散性教学和审美情趣教学。发挥新媒介的优势,实现大学语文从线性和平面性到立体性的质的飞跃。真正让学生领会到文学的价值,文化的魅力,领会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与人生的息息相关。

4.教学方式与形式的转型

印刷媒介主导语文教育活动一切的时代,教师一切教学的依据,都来源于由语文教材、教师用书和其他参考资料构成的教案。而教案的形态,也由过去的教师亲自书写变成了后来的电脑打印甚至是集中出版的讲义稿。对印刷资料的过于依赖,不仅导致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即统一按照大纲要求、计划安排、教师教案,或许还配以教师的板书,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方式下处于被遗忘的状态,学习语文成为了一种被强迫的消费行为。课堂的生动性、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无从谈起。新媒介的出现,为丰富教学形式提供了技术条件,教师不仅可以坚守教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转换成生动多彩的PPT、音频或视频课件等。印刷媒介时代的语文教育活动,强调师生与教材共处于同一时空,但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教师是否有可能改变时空对语文教育活动的限制,尝试着开创新的教学形式,例如音频、视频、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将声音、文字、图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以互联网为基础,创建了“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学生可以在网站里进行学习和交流。师生的互动在虚拟的自由空间里会得到极大地释放,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近。

5.传播方式的转型

与基于现代科技的传播方式相比,印刷媒介时代语文传播的路途显得过于狭窄,一元化、小众化和区域化严重,基本都是通过印刷资料在学生群体间进行传播。这种方式虽然树立了语文教材及相关资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普适性价值比较明显,分众化、个性化和专业化不足,无法适应读者分层、分化愈加强烈的现实,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而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大语文”的发生和传播已成为迫切需要。过去语文教育受众只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视角必须向全民倾斜。要充分利用好以日志、微博、微信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自媒体,实现语文传播方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小众化向大众化、区域化向全局化的转变,最终实现语文教育受众由上到下再到上下共存,实现“大语文”的构想,推动全民素质的提升。

6.考核方式的转型

加拿大的埃里克•麦克卢汉和弗兰克•秦格龙在《麦克汉精粹》一书中这样说道:“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因为这是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要使学校不至于成为没有铁窗的监狱,惟一的办法就是用新技术和新价值另起炉灶”。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这样说过:“人文学科是守护精神家园的学科,它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以价值,赋予社会经济发展以精神动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很多类似的表述都提醒我们,基于印刷技术的语文标准化考试是不可取的,它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而现实中,大学语文考试不仅毫无犹豫地选择了这种方式,各高校还自己出题,各自为政,沿用中学阶段的试卷结构和考核标准。这种静态的、死板的考核方式,更加强化了大学语文在学生心中是中学语文的重复的印象,最终只能将大学语文推向更加边缘化的境地。笔者认为,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依靠大学一年级一学年的语文教育(有些高校只开设一个学期甚至不开)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学生的学习也需要长久的坚持,甚至是终身的学习。既然是一个过程,就不能以试卷的分数衡量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标准,况且标准都还争议不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介,搭建起语文学习的各种平台,重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性评价。例如南开大学,不仅改变了语文授课和学习的方式与形式,还摒弃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考核方式几乎由平时作业和写作实践构成。而考核内容又由电脑随机出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并达到一定的质量才能过关。如此一来,学生只有对语文教材文章熟悉在心,方有完成测试的可能。而测试内容所依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电邮、短信、微博、微信等。这种尝试可谓意义深远。当前,面对印刷媒介的深固难易与新媒介的来势汹汹,怎样顺应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潮流、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变化,推动以印刷媒介为基石的大学语文教育逐渐适应以自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体的冲击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大学语文教育转型做些有益的尝试,以此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然而,在转型道路还未明朗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书籍、报刊等,仍然是知识信息存储的主要形态,师生与教材共处同一时空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还将存在很长时间或者说与新的理念、新的考核方式互补互长。但笔者坚信,新媒介的发展进步,虽然使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关系里,大学语文教育如能对新媒介进行批判性借用,将为自身的发展壮大赢得资本,从而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地位。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一)大学语文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高中教育是一条流水线,生产着大批雷同的产品,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是教材、大纲里规定的教学要求、目的及考点,即使一些博学多才的教师在授课时情之所至,想要将课文内容扩展开来,进行发散性的引申,也还得要考虑课时限制和学生消化这些课外知识要消耗的精力。而大学语文教育不在应试的压力,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个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人为目标。它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考试的教育。个性教育是提升学生优良个性的教育。”

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使学生进行有自身特色,独立自主的语文学习。如《管晏列传》的其中一段写了晏子举荐车夫的故事:曾经意气洋洋的车夫被所谓讲究尊卑贵贱秩序的妻子嫌弃他的自得之色,终不堪妻子以离婚相威胁,接受了妻子的意见,从此变得谦卑退让,一副自居人下的样子,遂得到晏子的赏识,升任大夫。如果按照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去分析这段材料,除了赞美晏子唯贤是举,还会称赞车夫的妻子见地不凡,纠正了丈夫不该有的得意的面部表情。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其实这也就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发挥的空间:如何看待车夫的转变呢?也许会有一些学生对鄙薄车夫职业、奴心很重的车夫妻子嗤之以鼻,他们未必认同“为人要谦虚谨慎、要低调”的传统观点,而是想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比如职业无贵贱之分,做个怡然自得的、快乐的马车夫有何不可?对上司低声下气、学会察言观色难道就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吗?容许各种观点交流碰撞,让学生在发言中张扬个性风采,这才是语文教育所期望的吧。

此外,在作业方面,大学语文作业布置改变了高中语文的一刀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的布置作业。比如大学语文的很多问题没有唯一和标准的答案,而是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头查找资料,归并,整合,然后由准备较充分的学生代表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发言。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强的学生既带动了思辨力较弱的学生,也使自己的潜力得到了发展。后进学生则在不断的训练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赶上。此外,教师应当不断地鼓励学生,对于那些无定解的作业,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哪怕你的思维很幼稚,但只要是你自己努力思考的结果,老师就一定会给高分。

可见,受限于学生年龄以及语文教育连贯性的需要,高中语文教育更多地向学生展现他人的观点,教育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别人的观点,可以说是一个“读书破万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特别重视。但是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更注重学生通过学习书本,提出自己观点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下笔如有神”的过程。大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展现,改变了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相对高中语文教育更加的开放,更加推崇学生展示自己。

(二)大学语文教育更具现实意义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可以说语文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教育最为基础的任务就是教文,最终的目标即是育人。不管是高中语文,还是在大学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结合语文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站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以语文知识传授、情感教育、人文情怀等为出发点,进行积极有效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教学生生存的过程;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该注重教学生会学;不应该简单地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法则。针对以上这些目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更加的强烈。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更加侧重学生智力的培养,但是大学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考虑语文的智育功能,对于语文的德育功能、品质修养功能也不能忽视,学生只有更好的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养成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在今后造福社会,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正因为如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用的语言,所流露的感情等,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衔接

(一)推广自主的学习方式自学是指不依赖他人帮助而由个体自觉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科学指导、适当点拨下,主动参与,自我完善。在高中阶段,学生大多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阶段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进行自主的思考与实践。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各自的特点以及自身的需要,有效的调整学习心态、制定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要让学生不仅学好大学语文,更应该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阶段,学生因备考占用过多时间,难以对一些论题有充分的资料准备及思考过程,所以追求深度和广度的语文教学在该阶段是较难施展开来的,把握不当则易使整堂课陷入过沉过累的状况。而大学语文教育具有相对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语文教师应该推进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开展,提高组织教学的合理性,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如《春江花月夜》一诗,教师可先将初唐文学思想进行介绍,明确张若虚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作:《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绝”在哪里?

我们能读出什么新意?接着,给学生打开一个宽阔的阅读视野:中国古典诗歌有关“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源流及演变,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然后让学生细读文本,分析该诗对传统的意象内涵作出了哪些新的开拓。在对诗歌作整体感知之后,围绕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所作的评价“夐绝的宇宙意识”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孤篇横绝”的“绝”之所在。如此这般,在讲授的过程中,补充了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虽然不是每一方面都介绍得非常的详细,毕竟语文课还是要扣着“语文“两个字,尽量带进对于语言文字和文学审美的感悟、分析与表达。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的阅读及思考,使其从中不但领略了诗歌语言文字的精美,还更加注重篇章的经典性价值,提高其文学审美的能力。

笔者针对其他一些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校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设立教学进度和考查形式,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语文教育模式。如举办结合文选的讲座,可以是单独的一篇,也可以几篇结合起来讲解,讲解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材料,当中可穿插有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该模式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语文相关知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活动在浮躁之风盛行的现实社会,不少人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写字,更别谈欣赏什么文辞表达之美。作为国家主流媒体之一的央视科教频道为扭转此种风气作了一个很好的尝试,于2013年暑期推出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邀请权威的语言专家做评委,对每一个要听写的汉字结合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作具体的诠释,引导观众们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情意、思想和精神。听写难度随着比赛的推进而不断加深,如《红楼梦》、鲁迅作品及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词均成为听写内容,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将很难写得准确。节目的高收视率及其所掀起的学习汉字的热潮,表明人们乐于接受多元化的知识传播的方式。同理,语文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不该仅仅是语文课本和考试成绩,而应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是和社会历史文化、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血肉相连的。因此,大学语文作为综合性的课程,应该十分重视课外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活动,比如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名家名篇新解读”学习,或者效仿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等节目的知识竞赛模式,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学生参与及过程评价,轻活动的结果,努力营造一个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如果说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大学语文则不是这样,大学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过程,其核心灵魂正是文学教育。“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只有不断地从民族的精华中吸收营养,才能厚积薄发。提高大学生人文底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只要学生阅读的内容健康有益,不管是文学、科学技术,还是历史哲学作品,都是应该鼓励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阅读计划。这个计划要具可行性,具体至一个学年的目标、一个学期的目标、甚至是每个星期的目标。可将阅读的内容和课本学习相结合。比如,可以进行扩充性的阅读,当学生学完课文中李清照的作品之后,可找来李清照的词集继续学习,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也可以进行评价性的阅读,如学习诗歌《春江花月夜》,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对该文进行鉴赏的文章,在比较判断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自行制定的计划要提出阅读进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检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加强自身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6篇

1.1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文史知识的传授,以及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的语文课堂还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能综合的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生的培养和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难以实现。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机会,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从语文本身实现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承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重视提高语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元化时展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能贴合时代进步的特征,转变教育的理念,加强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

1.2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对象

多元化文化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学者的思想,面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认为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能与自己的利益产生直接关系,使得语文的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时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的变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对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高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社会当中竞争的资本,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发展的前程,这时,大学生的心态就会产生变化,高校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派生出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课时比较轻松,学习任务也比较少,使学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信功能,学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懈,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就要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1.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显示出专业的师范性、高教性,通过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增加语文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语文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可以独立的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体系的健全目标,以教学生学好语文为基本任务,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实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基本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语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的应用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教育课程,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现,完善教育改革的体系。

二、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目非常多,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设计的专业文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设定合理的课程,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专门的专业训练,加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在课下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2.2高校忽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法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高校渐渐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国高校语文专业的教育模式始终没有改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保持消极的态度,对开设的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提供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典范,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高校的教学水平。2.3教材的选择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随着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我国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语文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材上体现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应用到今后的从业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结合现在时展的特点去选择。

三、多元化背景给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3.1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意识到了教学的误区

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比如: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语文专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的误区,都是导致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出发,探索最适合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3.2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大学的学习经历,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加快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学方法。事实验证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实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教育知识的效果,使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语

教育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重视,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为目标,探索有效的改革方法。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实际的教学材料,使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过程中。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介;大学语文教育;转型;能力提升

当今世界正兴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大学教育由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介(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教育的存在方式。近年来,新媒介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通过网络和微信等方式,师生之间构建了崭新的学习共同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取得较大的发展。下面拟就当前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崭新挑战做具体论述。

一、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新模式

新媒介(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历史上,雕版印刷术、凸版印刷机、无线电广播、黑白电视等都曾是某个时代的新媒介,并且引领着那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但它们都没有永恒地占据这一命名。而今,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媒介的主流和新宠。本文中所指称的“新媒介”,准确地说是“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数字化的编码形态,所以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其首要特征;从功能设计来看,新媒介的功能呈现融合趋势,也即多媒体化;从实际操作而言,互动性是其与传统媒介的重要差异,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中心——边缘式的传播方式;此外,新媒介的出现史无前例地融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几种重要的传播样式于一身,网络和手机即是明证。”[1]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介逐渐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知识信息来源之一,时刻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新媒介与大学语文教育的结合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借助于新媒介的许多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这里试举例说明。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

过去,学生的学习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现在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打开,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在校园网开设在线教学互动窗口,在课前上传讲课提纲、电子阅读材料、参考书目等电子材料;同时以论坛的形式搭建教学互动平台,与授课对象开展交流互动;授课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网上提问和评析的质量给予平时成绩评分。例如南开大学的“大语在线论坛”,它设有“在线答疑”、“教师书斋”、“原创天地”和“自由在线测试”等板块。[2]这种教学新形态,使得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互动式启发、团队式研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双丰收。

(二)微信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作为通识课,学生人数多,专业各不相同,语文基础差异大,在课堂上无法全面兼顾,更缺少反馈互动。一些同学课下想进一步探讨学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或学习的氛围,渐渐地放弃了自学的兴趣。而“微信”这种新兴媒介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某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构建“大学语文课微信平台”,针对一个系的多个班级建构“微信群”,课前在群里预告讲解内容,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图片、影像、文章等相关内容都可以在群里分享讨论。课堂有争议的问题,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在微信中提出来,大家广泛参与,各抒己见。“微信”具备的朋友圈、语音对讲、视频对话、图片分享等功能,新颖独特,正好符合90后大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潮的心理特点。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语音参与讨论,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表达,计算机技术好的学生可以编辑图片和影音分享给他人,随时随地掀起讨论热潮,从而形成头脑风暴,碰撞出思想灵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这种方式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近年来大学语文微课、慕课的出现(如爱课程网“大学语文慕课课程”),也倍受瞩目。它解决了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学生掌握更多新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微课,短小精炼,契合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因而深受欢迎。

二、新媒介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十多年来新媒介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为母语高层次教育带来以下显著变化:

(一)新媒介激发了大学生研学母语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当今的90后大学生都是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而对此有种天生的亲切感。他们喜欢接近新媒介,熟悉并擅长使用新媒介的各项功能,习惯于虚拟空间想象和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介环境下,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利用精美图片、音视频、微信群、微课程等手段辅助教学,呈现教学文本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容易与学生达成心灵共鸣和兴趣契合。丰富直观的新媒介教学手段使教师更容易抓住大学生的眼球,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加自然和深刻,大多数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和深度学习兴趣便由此激发出来。

(二)新媒介拓展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和空间

印刷媒介时代的语文教育活动,师生共处同一时空,教学形式单一。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与演进,教员不断开创新的教学形式,改变了物理时空对大学语文教育活动的限制。比如上文提到,很多大学以校园网或互联网为基础,创建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师生借此进行教学和交流活动。首先是教师课前推送预习资料,把经典篇目的背景知识和基础语言点预先发到网上,减少课堂讲授的负担,课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创新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改变;其次是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新媒介的即时性和便捷性让这种沟通变得很简单,师生的互动在虚拟的自由空间里得到极大的释放,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也越来越近。[3]

(三)新媒介强化了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媒介时代,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渠道基本局限于纸质教材和课堂授课。但处于新媒介时代,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元且增长迅速,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广泛的文学阅读和自我学习,查询探索自己未知、未懂的问题。教师也会在传授核心知识的同时,预留相应的教学内容或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行搜集资料或撰写课程论文,并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集中验收和评价。新媒介的诸多功能,可以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积极而高效,其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都会随之获得显著提高。当然,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它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其消极负面作用。首先,新媒介理论上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而非主体,不能让花哨的形式过分抢夺学生的眼球,而忽略教学内容本身,更不能全面取代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事实上有些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喧宾夺主现象,过分关注新媒介的运用,以眼花缭乱的课件技术掩盖了授课内容的苍白和浅薄。其次,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弱,过多沉溺于手机和网络,迷恋人机对话,热衷网上交往,上课翻网页、打游戏,不认真听讲,失去了对现实课堂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再次,新媒介的海量信息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是迷失,而网络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对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也造成一定的侵害,写作文章更是难上加难,文体意识淡薄,模式化倾向严重,内容空虚,语言缺乏真情实感。

三、新媒介给大学语文教师造成的新挑战

在新媒介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更好地掌控教学过程、更好地利用资源推动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只有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我们才能在新的语境下担负起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任,才能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良好的信息素养

在新媒介语境下,学生不断提升的网络学习能力和海量的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大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大致包括:快速而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如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如站内搜索、精确匹配等,)、有效地整合信息的能力(如判断信息质量、分析信息间逻辑关系、归纳综合各类信息形成新信息等)、使用各种平台技术完成教学功能的能力(如建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和教学BBS、QQ群、微信群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并不需要教师都成为计算机的高手,然而需要教师自觉地培养自己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师应让自己逐步适应网络阅读,让网络阅读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习惯用电脑写作,要掌握超文本结构如教学课件、电子幻灯片、个人教学网站的多媒体写作等等。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使用能力提高了,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信息工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延伸和深化教学过程。

(二)特殊的人格魅力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主要是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而存在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稳固的以教师为中心、上对下的传播结构,教师的权威色彩比较明显,其情感态度、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对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来讲,影响并不显著。然而,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借助新媒介扁平的传播结构和它所赋予的人人都可发言的自由传播权利,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交往氛围,学生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寻找对他们非常重要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在这样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更是网络教学共同体中普通的一员,教师要注意弱化自己的权威色彩,将自己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以一种真正平等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学生,通过自然、活泼、生动的交流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团体讨论才能顺畅进行。在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会进一步凸显,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会更深入地探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复杂交织的情感、生动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贯穿其中的关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教师在互动中通过饱含情感的深刻分析和点拨,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不仅让学生受到理性智慧的启迪,更可以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审美体验、精神境界、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感悟和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格境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跟一个信息的传授者学习知识,更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进行精神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力量、人格特点、价值追求都会更加清晰地显露在学生面前,这无疑对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深厚的学识素养

新媒介语境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学识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首先是因为网络学习资源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面对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时,学生对新媒介具有高度的亲和感和热情,学生通过新媒介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扩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有着特殊的学科性质,它的外延博大而宽泛,与人文社会的许多学科边界模糊,彼此互相融合。学生在多媒介语境下接触的各种人文社会知识或者本身就是大学语文的核心知识,或者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错综复杂的衔接点,它们都可以拿来展开讨论和思辨,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提升自身学识素养的要求自然会具有特别的紧迫感。那么,大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呢?除了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要求的语言和文学知识、读写能力以及读写教学能力,教师还必须着力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提升: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特别是多媒介语境下的特殊教育规律,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了解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交往风格及相应的引导方法。二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普遍适用的思想方法,与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人物的社会伦理价值和人文价值、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蕴。三是文学发展动态、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文化热点和社会思潮等。不排斥流行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分析流行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关系,理性分析网络文学、影视文化等流行文化的精华和缺陷。只有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教师才可以胜任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才能引领学生不断领略大学课文课程的魅力。

(四)出色的组织能力

随着新媒介对大学语文的介入越来越深,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将会受到革命性的影响,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便是一个证明。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无疑将会被提到更加显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演员”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将自己的作用由传授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发兴趣、创设情境、订制规则、组织讨论、引发思考、探究答案。实施新媒介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拥有出色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使讨论始终不偏离正题,一步步将论题引向深入;引发所有学生的兴趣,鼓励原本不够活跃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在出现激烈冲突时果断处理,安抚学生情绪;在关键时候适时点拨,使观点不误入歧途,出现价值观等方面的偏差。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的讨论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讨论有适当延伸,然而教师要始终把握好教学目标,使讨论不远离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这个大学语文的基本宗旨,促进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承载方式,担负着传播中华大地悠久的语言文学和民族文化,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素质和人格精神的重任。新媒介赋予大学语文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4]新媒介的发展和演化,倒逼大学语文教学技术和模式变革,同时不断为其开辟崭新的天地。如何发挥新媒介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从线性和平面性到立体性的质的飞跃,真正让学生领会到文学的价值、文化的魅力,领会到母语的博大精深,是当下所有大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最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勇.新媒介文化的形态及特征论略[J].新闻界,2011,(5):99-100.

[2]金鑫,李广欣.大学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主体性[J].中国大学教育,2016,(4):87.

[3]林莎.浅议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7):141-143.

[4]曹正勇.自媒体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初探[J].语文建设,2014,(8):7-8.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8篇

近几年,大学语文研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局部领域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锐意改革,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说明大学语文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1.教学目的模糊化。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包括中小学语文在内的整个语文学科均为社会诟病。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模糊,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工具性的强化都加诸其上;仅对“语文”的理解就很难统一,或日“语言文字”,或日“语言文化”,或日“语言文学”,或日“语言文章”。无论是长期研究语文的专家,还是扎根一线的教师都难明究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形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混乱的局面。

2.教学内容娱乐化与教材编写的经典化。随着大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时代急先锋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很多高校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例如,湖北某高校大学语文讲周杰伦;北大教授孔庆东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鲁迅不如讲张爱玲受欢迎。此外,教材的编写加入流行元素的也不少见,罗大佑的歌《现象七十二变》进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尽管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无疑标志着大学语文正接受着时代的洗礼,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正日益娱乐化、通俗化。与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化相反,教材编写篇目的选取却日趋回归经典。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这几年硕果累累,几乎每个学校都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材,当然其中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但这毕竟可以视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尝试。翻看这些不断涌现的教材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几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材之外,绝大多数教材传统经典篇目多,现代流行的大众文化篇目少;中国文学选篇多、外国文学选篇少;中国文学中古代部分多,现当代部分少。

3.教学手段电子化。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与当代城市娱乐文化、产业文化相结合,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视为落伍,当前没有进行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学校越来越少,似乎以信息技术与复制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无结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大学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代传媒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确实带来了很多实惠,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的重组,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原因分析

1.理论研究的缺失。教学目的不明确源于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确。任何人文的任务都可以加在这门课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老师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而理论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如果方向都没有找对,大学语文教师花再大的力气研究教学,都有可能是在原地转圈。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偏低,大学语文边缘化是学界的共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也使大学语文理论研究力量不足,更多老师愿意在专业领域下工夫,而不愿在公共课上花大力气,学校教科研绩效考评对此也缺乏机制保障,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大学语文理论研究的缺失造成当前研究只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性的学科理论建构的局面。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做得都很不够,根本理论建构上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和生机活力。没有大学语文理论的建构,大学语文的长远发展就只能是个美妙的蓝图。布迪•厄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多,但却缺乏理论的指导,这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经典与非经典的两难选择。教材编写缺少科学的序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篇目的选择以及内容的选定上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相关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针对目前语文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所以更多的人选取的是熟悉好讲的内容,经典篇目,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就成为大学教材编订中的重头。同经典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可谓是良莠不齐,充斥着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商业文化”,这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面对大众文化,我ilion何对待经典文学与非经典文学?此外,教学内容的中西结合也是同样难以处理的问题,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占绝对优势,而外国文学多数只是一个装点而已,其篇幅短、数量少,语文教师有Et共睹。这两个教材选篇上的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界对中国传统经典依然抱有很高的期望,重视程度依然很高,但是否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连教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大学生日益“西化”、变得功利化的时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还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维系中国传统经典的传承,困难极大。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局限性导致的结果。大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从中文专业毕业后就从事教学,传统的经典教育、严格的学术训练,练就了他们高雅的文化趣味,他们做教师之后顺理成章地选择经典作教学内容,一方面他们在继承传统经典时有路可循、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对难登大雅之堂的非经典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持观望态度,换言之就是对大众文化不是积极地接纳。大学语文老师难有开阔的眼界,也很难不拘泥于原来专业的小圈子,专业背景使其对中国经典情有独钟。这也导致教材出现中国文学居多,尤其是古代文学占绝度优势,外国文学只是装饰的局面。因此,经典与非经典的选择、中外文学的选篇问题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个两难的抉择。

3.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了很大弊端:视觉形象过于泛滥,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朗读相比,它又有与语文学科相悖的地方。语文学科主张情感的体验与交流,这种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仅仅需要营造氛围,同样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眼神言语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几近绝迹,这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方式,却被我们以多媒体朗读代替,体悟体验被视听觉刺激取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精心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被现代化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过度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忽视人脑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将为我们塑造一代又一代只会复制的学生,思想和感悟是无法通过快捷手段来复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注重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教学资源的继承研究和开发利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中学语文,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互动教学法就是大众化时代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探讨交流到互动生成,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自列强以武力打开我国大门,国人对本民族的东西就丧失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后,国人对外国理论外国文化的崇尚,说明在深层文化心理上我们依然对自己没有自信。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与研究沿用他国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全盘照抄显然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是民族语言文化的悲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上,毕竟这些是经过两三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结晶,更适合国人的接受心理。

三、解决策略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研究虽然很有成效,但使其更快发展还需做根本上的改革。

1.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理论建构。这是当前大学语文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大学语文的改革将很难走远,继而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大学语文局部研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但在关涉整个学科的根本性问题上却还存在太多争议,没有统一思想认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语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资源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利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效融合,提升母语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母语教学研究的本土化。

3.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遴选既要避免盲目排斥非经典,又要防止出现唯经典是从、非经典一律打倒、固守传统经典的一边倒做法。两者兼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到?比例如何把握?经典和非经典又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给学生?如果经典以可憎的面目出现,学生自然就会远离经典;如果过多选取大众流行文化,一味迎合学生口味、哗众取宠,可能使上课热热闹闹,下课脑中空空。这就需要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9篇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强烈的时代感。语文和政治是有着共同性的,但大学语文绝不是大学政治课。大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应该突出言语经典,没有必要一定选取迎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物质化的宣扬。当然,传统文化的文章思想也不都是正确的,但只要是文章好,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把错误思想指正出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选进教材之后,就说文章哪里都好,要让大学生学会思辨思维,既知道传统经典言语技巧的精妙,也知道这些文章思想的不足。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第10篇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度较高的传统学科,其对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强化大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至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国内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很多高校均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大学语文教育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语文的现实功能,以便使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

1大学语文现实功能培养的重要性

1.1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核心教学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充分掌握好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才能使其明确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和职场奠定重要的语言能力基础。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强的竞争力。

1.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人文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具有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也包含了大量博大精深的哲理,以及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内容丰富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使大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确保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形成基本的健全人格,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3改善大学生的思维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经典积淀,还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外国作品,都能很好地融入课程体系中。大学生通过接受这些优秀教学内容的熏陶,不仅有利于丰富个人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在掌握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创造能力。另外,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使东西方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具有大量积极优秀的思想理念,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正能量”。大学生在这些积极思想观念的熏陶下可以培养出更为健全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4传承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精粹已经融入其中。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促使大学生主动背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任。

2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培养的困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发展开始陷入低谷,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是夭折的危机,而很多高校在当前均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危机的后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整理了如下几点:

2.1时代环境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使我国国民经济在20余年中一直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十分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严重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使学习外语成为时尚潮流,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不断削弱。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对应试教育、就职的重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主观上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上述多种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功能不断弱化。

2.2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教育部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没有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所以导致不同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处于无序的状态。高校面对现行教育体制中给予大学语文的不明确课程定位,均按照自身意愿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安排,部分高校每周开设一节大学语文课程,还有部分高校出现了隔周设置一两节大学语文课程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直接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另外,理工科院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担负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很多高校鉴于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地位的不明确,没有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进行开设。

2.3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尽管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但是由于其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性、时代性等弊端。很多教育专家也明确指出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严重脱节,使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各类先进教育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大学生逐渐丧失学学语文的兴趣。上述多种问题不仅揭示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3强化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的策略及措施

3.1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

在过去,由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给予大学语文一个准确的定位,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发展需求。因此,只有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国教育部在新时期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仅要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也要明确大学语文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利用规章制度的方式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必修课程。另外,各高等院校要在教育部各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解决大学语文的归属问题,处理好大学语文应该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还是人文性课程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要站在国家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上,同时也要充分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确保大学语文可以有效发挥出其所具备的现实功能,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大学语文教育和研究经验,建议高校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归属问题的研究上应将人文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出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现实性,才能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汉语言运用能力。

3.2凸显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教育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高校大学语文现实功能薄弱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提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并要及时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术引入其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多种现实问题。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实现传统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将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关键内容,同时也要将近代和现代大量优秀的作品融入其中,让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时代风貌。再者,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高校不仅要将计算机、互联网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等手段来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趣味性,使大学生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大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各种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在发展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其现实功能不断被削弱。我国教育部、高等院校不仅要利用多种措施来推动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改革,同时也要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在任何时期均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上一篇:民事责任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年级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