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2:01:26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学习自主(1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提出,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关于终身学习技能的发展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Henri Holec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他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即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Holec 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要“确立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的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并将这一观点引入到外语教学中,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全权负责,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

自主学习是“自我选定目标”、“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可分为几个方面:具体包括:1、确定学习目标;2、计划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监察、评估和反馈学习效果;6、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的特点,学习者个体的认知、情感等因素,允许学生自由采取学习方法,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发动者、学习资料和学习行为的自我组织者、自我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学习效率的自我评价者。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问题的咨询者,以及学生材料的提供者。

然而,“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绝对自由”。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已无存在的必要,把自主学习理解成 “自学”,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曲解,自主学习是有赖于教育资源、学习者双方的良性互动。自主学习只是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经常的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高职高专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笔者对所在学院2012级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02人,女生10人。调查结果表明,在语文学习中,71%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不知道为何学学语文;仅有29%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另外,仅有15%的学生有明确的大学语文学习计划;30%的学生不能专心听课,13%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85%的学生不会进行课前预习,10%的学生有课外的语文学习。这些数据表明,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状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高职高专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高职高专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生自开始学习语文以来,就一直被“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左右,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效率很低。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过于依赖老师,一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策略及方法不当。学生几乎都是对知识的检查,很少考虑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方法探讨

针对高职教育的现状,单靠教师单方面的教学是无法提升学生的大学语文水平的。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与学生角色上的转变

高职高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教师有责任更多的考虑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高专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这种状况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尽可能创造各种仿真的语言环境,提供多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始终保持主动状态。另外,教师教师还应从感情、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入手,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对学习方式、策略等做出及时反馈,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

2.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营造英语学习气氛

自主学习不只是个人化的,也是社会化的。互相影响,互相协商,小组合作是促进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境界,对激发动机起着主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决定角色,内容,找出适合自己的角色。

3.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为大学语文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素材。网络和多媒体使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利用计算机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实现学习者自主。这有助于推动大学语文的教与学,真正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为社会造就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彦斌.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375.

[2]李国祥.古汉语常用词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06:266.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强调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诚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加容易做出突出性的成果。本文关注的视角是从大学生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出发,探讨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本文将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探讨能实现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思维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国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学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提供充足的能力培养,而且还可以使得当前的教育模式逐步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校的相关的教职人员都应该加强自己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着重从大学生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实现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并能使得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大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

1、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家对语文课程一贯的观点就是只要欣赏和记忆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但是,语文教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古今中外的大量的学者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以及精神食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整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当前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一个简单的语文知识和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把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当成理所应当的合理的现象而不去思考观点或者是结论揭示的过程。这种现象是导致当前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缺乏的最主要的因素。

2、大学生在语文领域的事业不够开阔

语文这门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因此要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话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在语文这门课程相关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积累和视野。在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由于大学生刚刚经历了高强度的高考从而使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有一定程度的懈怠。无论是之前的学习生活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还是在大学期间较为懒散的学习方式都使得学生在语文这一领域中的视野比较狭窄。要使得大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话,如果没有保证坚实的基础其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二、大学生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办法

1、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需要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出发。在以往的传统的大学生语文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的大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层出不穷。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程本身,由于语文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只需要记忆而不需要严谨思考的一门学科。所以,大学生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从来都没有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大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能力入手。大学语文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料中的主要内容都显示语文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古往今来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形式而是需要每个学习的大学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理解从而更加理解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这样才会使得大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具体的思考从而为社会发展的进步作出自己的创新。在大学生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受到学校相关机构部门以及相关的授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大学生还处在一个被引导的阶段,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的相关学习计划的强制规定以及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循循善诱。具体的做法就是学校在进行对学生的具体培养模式的讨论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课老师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学期间,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时的在随机班级进行听课并对老师的相关工作作出具体的监督和给出合理的建议。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老师可以针对具体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全体同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老师不定期地给出相关的思考题目并要求同学完成相关的书面报告等模式。例如:请学生思考自己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哪部著作最具时代意义,并结合该著作讨论自己的看法以及该作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存在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思考结果将受到老师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奖励。这样,从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两面出发可以有效保证大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考能力的培养。

2、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

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培养,除了学生本身要有独立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之外,保证学生在这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所以,根据我国的大学生在语文这个领域基础薄弱的具体问题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逐步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对语文领域相关知识的积累,大家普片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一点从大的方面来讲具有一定的可行意义,所以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阅读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来实施。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首先保证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及积累。所以,要让学生尽量多去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大家都忽视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还会提高学生在将来其他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的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扎实以实现未来的创新。第二种可以高效扩展学生语文视野的活动即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每个学生关注的方面不一样所以猎取到的知识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上或者是专门的讨论课程或者私下举办的讨论会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每个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到的有趣知识,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语文视野的拓展。实现大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视野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得保证在学生自身积极的情况以及老师要求和管理的条件下。所以,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组织学生参加某些具体的活动来实现自身视野范围的扩展。

三、结束语

本文从大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在当前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本文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相关的教师或者是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作者:杨翠平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智霞.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1):94-95.

[2]张成.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4):123-125.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416-01

语文教学是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高职开设语文课的意义重大。现在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开设大学语文课,而且设置了语文教研室,要求理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文科课程,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高职语文教学仍处于徘徊状态,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1.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升学率指挥棒的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围绕升学考试转,到了大学,语文教学也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脱节,尽管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整个教学氛围有了极大的变化,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虽然语文在许多高校被定为公共基础课,但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下降,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以至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文史知识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不能联系起来,搞不清楚作家所处的年代。二是文学鉴赏能力较低。对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三是文言文知识浅薄。对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子也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四是写作能力较差。对于通知、启示、个人简历等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文体,写作上不是格式不对、行文不流畅、表达不清楚,就是错别字和病句很多。

1.3 重理轻文现象严重。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较多,由于学校的性质,多数院校不重视文科教学,尤其是将语文学科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对语文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和工具,在人的学习和工作乃至一生中,发生着润物无声、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加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竟上过高中或中专,语文基础尚可,无须耽搁有限的时间挤压专业课的学习,这种偏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高职语文教学中做出的对策

2.1 转变教学理念。针对高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一个对策就是要求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这个对策主要是针对老师的,高职学校的老师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要转变以前那种不重视的理念。大学语文的课堂不仅仅是为学生讲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了解到更深更远的教学含义,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敏锐的观察力等等这都是大学语文所要求的,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让去学习,培养起学生一个会学习的能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人格。老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来更好地进行和开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

2.2 端正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先端学习态度,正确地认识到吴文德重要性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处理日常甚或中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要想学好大学语文,高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子在上课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端正学学语文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们意识到学习语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的交流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端正了学习语文的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能学好语文。

2.3 合理安排大学语文课程。学校要特别的重视这一对策,在大学语文的课时安排上要合理、恰当。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要求在期末的时候进行考试,转变大学语文由原来的考查课到考试课的地位。大学语文的学习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涵养,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有很大的积极地作用的。通过学习语文可以使大学生深深地了解到中文身后的文化底蕴与民族背景,可以发展大学生的思维。学校在设置这一门课的时候要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尽量为大学语文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并且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的时候,可以尽量设置一些与大学语文相关的课程,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和重视程度。所以,为了提高高职语文的教学实际情况,需要合理安排大学语文课程。

2.4 改变教学方法。改变高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对策就是改变教学方法。高职老师在进行整个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学模式,不可以一味地讲授枯燥的语文知识,而是要借助多媒体或者是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美好的道德情操与审美价值。老师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与学生的写作水平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拥有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老师还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课堂充满乐趣与活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2.5 探索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也即考试体系。不仅反应出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试体系还透露出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态度。首先是教师要在态度上有改变。其次是调整考试目的第三,改革考试方法,应变静态考试为动态考查。应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往的考试方法很难测试学生的实际能力,应把平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与"学"、"练"的过程给予一定的比例分数。把学生的考试和平时的课堂表现联系起来。考试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平时分,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这样做的结果既激励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练"的教学过程,又达到培养各种能力的目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另一部分则为试卷考试分。这部分同样可采用多元形式。除以往考试形式外还可采用论文形式,让学生查资料,给一定时间撰写论文,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运用,着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时时注重教学课题,以学生为核心,认真发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才能搞好、搞活"大学语文"教学,实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宗旨,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玉祥。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后经萨尔曼•汗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的大力推动,“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授课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研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012年以来,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设计模式以及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具体实践反思方面。纵观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特点是: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涉及高校教学应用研究较少。特别是有关于高校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及实证研究还相对空白。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全国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尽管很多教师和学校为此目的做出了努力和尝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在信息输入和学生内化吸收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信息输入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由于内容多,学时有限,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其次,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学生缺乏对语言反复探究、品味、使用的群体性合作环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然后学生在课下进行“吸收内化”。而“翻转课堂”则翻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音视频等材料自主学习课程,完成“信息传递”,原本课下的“吸收内化”则被放置到课堂上通过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活动完成。“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根本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意义重大。

三、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确立“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流程

这个流程是:学生提前观看教学微视频或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如表1)。

(二)做好课前知识输入——创建教学微视频

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微视频。事实上,教师可以借助国家精品课程网和相关大学语文资源网络等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视频材料;同时还要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视频内容。例如录制《雷雨》教学微视频,在15分钟内教师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戏剧冲突,还要提供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链接;针对看过话剧的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第一,《雷雨》的剧名有什么含义?第二,你如何理解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第三,这是一出什么性质的悲剧?学生在观看视频和话剧链接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留言板、聊天室等交流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对于同学间无法互动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解答。在教学实践探索初期,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在安排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时只需要把一小部分(如20%)课程内容设计成“翻转课堂”,及时总结、反思和交流,不断完善视频材料和相应的习题,逐渐形成一个“翻转课堂”微视频资源库。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教师需要借助教学管理平台,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教学平台向老师请教;教师还要在进入课堂之前整合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课堂重点讲解并适当调整课堂活动。

(三)完成课堂内化吸收——构建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

语文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用其所学的内容。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翻转课堂”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大量增加,针对个体写作所出现的问题的修改会大量增加,阅读探究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合作交流增多,教师讲析剧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作为导师的适时的点拨和方法的指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观全局,确定全班探究的共同性问题。这就要求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确定问题,独立探索。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教师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第二,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协作学习是个体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习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间相互包容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应该加强协作交互学习的设计。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分享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并可以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后,完成各人或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喜悦。再以《雷雨》为例,课堂上将对教学微视频中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进行分组探究。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小组重点解答,最后分组整合;也可以是每个小组三个问题都要解答,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学生还可以把自己或小组的最终解答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大家共享。第三,反馈评价。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体制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老师、同学、学习者,甚至专家、学者来共同完成。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评价内容包括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总之,在“翻转课堂”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能够使学生成为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可协作学习环境中发生的学习而不是整齐划一地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可以将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研讨,并观察学生间的学习互动,教师也可以加入到研讨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主学习者。

(四)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

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预习往往是单一的朗读、背诵,并不能将知识系统串联起来。而翻转课堂通过教师的微视频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多样,同时又有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动画、图片、知识链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就跃升为师生间深度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场所,使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既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又强化了面对面课堂互动、进行知识传授与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在中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这一全新模式,还面临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素养、学生素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教师制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以及学生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前期支持。在“翻转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录制视频、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和组织课堂活动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语文教学;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86-02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高校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实践,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特别是借助于高科技的辅助教学用具,语文课堂顿时变得具体化、人性化,是具有时代活力的大学课堂,这对高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意义

高校语文教学具备着传承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感、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它是延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纽带,也是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在完整掌握了一篇文章的精髓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文化修养的目的。因此,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意义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归纳。

1.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融合

高校教学实施过程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模式。语文学科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形成这样一种科学、有效且可以和其他学科互通的思维模式。有了这样的过程作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便于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语文教学的实用价值。

2.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语文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高度总结,包含了巨大了精神文化价值,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作为思想性和知识性统一的一门课程,高校语文教学以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篇章为输出手段,在讲述文章内容的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灌输,让学生在文章中自己找出闪光点,并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学生的高尚人格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愈发提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我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高校语文教学恰好能在思想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优秀篇章的讲授,将其中的美好蕴意和道德思想传达给学生,并与自身的人格相结合,达到促进和优化的目的。高校语文教学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培养学生塑造高尚的精神层面,这也是高校管理职能的很好体现。

4.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

我国崇尚道德情操的高尚和品德修养的完善,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仍然具备这一功能。语文教学的最终意义不在于理论知识的增长,不在于考试得分的高低,而在于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高校语文教学着重在情感上给学生一定的冲击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这一切往往是通过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诗歌来体现的,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被感染。同时,大量优美篇章的输入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浑身充斥着正能量。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审美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二、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应该被合理利用,同时,一些尚存在的弊端也应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如何针对当前高校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重视问题,及时找出对策,方能解决问题,这也才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同时,对高校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索与思考,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1.提高高校语文教学的地位,提高关注力度

拒绝高校语文教学“边缘化”,是近年来高校语文工作者共同的呼声。随着对高校语文教学的日趋重视,有关教育部门也提高了对高校语文教学的关注力度,认识到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作,同时高校也增加了对语文学科的投资力度,力图提高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作用。在高校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是重整旗鼓,并开发出了一批适合高校本身的语文教材,力图实现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使高校语文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2.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整体素质

教学工作也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拓宽自身的专业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手段上实现创新,积极进行语文教学研究,不断开展课后探讨与自我提问,做到恰当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丰富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应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于重难点的划分都是依据教师用书的规定或是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缺少了教师主观的参与划分,这是不够科学合理的。高校语文教学中,要彻底打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意识的淡化,敢于破除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寻求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手段。比如,开展一些演讲竞赛,或是举办一些优秀篇章鉴赏会等等。在充分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高校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的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为现代化的社会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4.适时、合理地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高校语文教学的课堂实效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妥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多媒体教具具备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辅助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如何巧妙、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工作地有序执行,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多媒体教具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人性化,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着学生视觉和感知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丰富高校语文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丰富高校语文的教学实践、优化高校语文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网页、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重组教学顺序,改变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校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课程自然会受到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影响,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目标,力图推动语文课程的信息化发展,迎接语文教学信息时代的到来。

1.借助网页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点是放在对文字的解读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图像、声音、视频的使用变得如此便利,与文本的教学融为一体,成了思想表达的共同方式。尤其是网页资源的共享,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同时,网页资源的引进,也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文本教学,而变成了以文本为载体,运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创设出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情享用网页资源的优势。此外,由于网络巨大的容量和强大的交互性,可以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材的展示

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屡见不鲜,多媒体教室在高校也是随处可见。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具已经不足以展示教师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学生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感觉新奇有趣。大多数大学语文课堂也顺应了这样一种趋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侧重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样的基础上,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不少教育工作者制作的课件既保留了文章的精髓,又不失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也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消耗,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考验。一个科学有效的课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制作,要求逻辑思维清晰,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学重难点突出。同时作为高科技产品,还必须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才能引人入胜,这就要求教师完全掌握教学内容,熟练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力求为学生展示出更好更新的教学内容。

3.运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微课程;语文教学

在这个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汉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应用于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现在很多医院和卫生单位在招工时,都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来对入职者进行测试,而笔试和面试所考查的又主要是入职者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都对高职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现在大学的扩招,目前我国高职生的生源质量在逐年下降,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并且差别很大,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并且很多学生也对语文学习存在着一个认知的误区,他们对语文并不重视。并且这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足,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合作的逐步加深,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语种――汉语来说,其在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高职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其进一步升学或者是毕业后的就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微课程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微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多媒体平台的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效果极佳。

一、微课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和引导,课堂效率会非常的低下,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利用微课及时地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成倍地提高,因为学生可以根据微课上的内容来多快好省地学习知识,特别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那些内容,学生也能根据语文微课上面教师的讲解而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微课因为其小,而能做许多大事,比如,可以利用几分钟的微课来填补学生零散的时间,也可以利用微课将语文教材中那些零散的碎片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各个突破。

比如,在讲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时候,因为本首诗通篇都在讲述“幸福”,介绍了海子这首诗中其对于幸福的认识:“幸福”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是“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发现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之中蕴涵着幸福。而困苦之中的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幸福以及美好的祝愿献给每一个人,足见他的真诚和善良。这也是一首“感觉的诗”,诗人率真地未加雕饰、不加遮拦地直接展示内心微妙的感觉。这种感觉也直接“传染”给了读者,我们也似乎住在了海子的那所房子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这个微课程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幸福,更理解了海子的死亡。

二、微课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明确自己的任务

有人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用两队水平相当的学生来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内容,唯一不同的是一队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而另一队学生没有学习任务,其实这样的实验,不用想我们都能知道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的一种任务教学法,而语文微课都有一个任务单,这个任务单就是我们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时候,根据这个任务单上的任务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来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最终根据学习计划来学习自己的学习内容,语文微课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有序而又有效地进行。

比如,在学习鲁迅的《药》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小栓吃的“药”――人血馒头上面,并且很多学生也会仅仅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小说来看待,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专门为此设计了一节微课,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来发掘文章的内涵,引导他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来发掘文章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寻找文中“真正的病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药”。

三、微课的实施有利于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次教学

现在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层次不齐、水平不一,而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面对所有的学生,这样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增大了课堂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就更大了。这个时候,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微课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思路和一种方法,并且是对一个知识的深入剖析和讲解,学生通过这个微课能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并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知识系统,对于那些优等生,他们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去探寻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论;那些知识水平稍差的学生在学习微课的时候,通过微课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对知识达到一个基本的理解,能够掌握知识目标所要求的层次。高职生的水平差别很大,在同一个班级中有中考成绩六百多分的学生,同时也有中考成绩五百分左右的学生,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其层次性,实施分层次教学,利用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欣赏的时候,对于《鸿门宴》《师说》《六国论》这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就专门设计了一节微课,微课中介绍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对这三篇文章展开“群文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这三篇文章来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该微课的一开始,我还设计了一个学习任务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我要求他们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这三篇文章,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则在任务单中要求他们熟读这三篇文章,最终达到背诵的地步。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有利的工具来辅助语文课堂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还能照顾学生的层次性,更重要的是微课结合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适应新课改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的,另外,微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节约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更为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健萍.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三性”分析[J].成功:教育,2013(18):125.

[2]陈林.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J].教育探索,2014(01):32-33.

[3]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涂红梅.高职语文课程的设置定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语文阅读;示范教学;互动教学

不论是大学教育还是技校教育,语文都是一门必修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一改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兴

趣、现有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等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故在技校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要结合最新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

一、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概念

元认知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提出的。元认知是相对于认知而言的,认知的对象是客观的,是对认识对象的认知,而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对认知主体的认知和认知过程的认知。通过对主体的认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究竟是什么,对自己的时间段效率高低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认知过程的认知则是通过这一过程的认识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排除干扰项等不利因素。

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原有的教学方式就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接受教师对某一文章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中心思想的解读。而元认知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这样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段落划分等教师思路的运转过程。

二、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校学生一般都是初中、高中辍学或是在中考、高考中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般都存在文化基础较弱、自学能力较差等特征。在学习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一般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在15~18岁左右,这一时期学生都比较叛逆,喜欢独立独行,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喜欢受拘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弱,甚至出现一些学生所说的“我也想学习,但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现象。

此外,选择上技校的学生一般都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欠缺,父母可能一直都外出打工,而爷爷奶奶的精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能够给予孩子的关注和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踏入技校学习的学生不会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也有一部分选择技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以后只能靠自身的技能生活,所以学生一般都对实践课程较感兴趣,也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

三、元认知策略在技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元认知具体应用模式

在一个人对文字不感兴趣时,再优美的文字看在眼里也是那么毫无生机。从小学一直学到今天,每天都在用语文文字,对于那些本身对理论学习不太重视的技校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和吸引力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如何去保证到勤率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摆在每一位技校语文教师甚至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面前一道大大的难题。而技校和大学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教学的目标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正如前文所说的元认知就是通过学生对认知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经历等都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制订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并适时地根据自身的认知对计划进行调节,阅读后进行一定总结评价的策略。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将其结合到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中,进而实现学生的元认知。

2.元认知下的示范式教学

所谓示范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示范来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这一教学方式原本主要用于理科教学实验中,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适用。以往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主要就是先列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文章段落、中心思想等内容,然后按照教学安排一步一步地讲解,一页一页地翻ppt,课讲完了,可是学生也只是听过就忘,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示范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元认知理论有深刻的认识,能够有效地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语文阅读。在示范式教学中,教师按照元认知理论,将自己对整篇文章理解思路的运行进行一个剖析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教师亲身的示范,明白学习并掌握一篇文章该如何着手,怎样进行正确的归纳总结、分段落。

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家乡是怎么过春节的,年三十的团圆饭吃些什么,有什么意义,引出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其次,按照文章的自然分段,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五个部分。将自己在阅读这篇小说时遇到的问题说出来,看自己是如何去排除解决障碍的,比如:在阅读中,总是被人打断,没办法静下心来,就将阅读的时间调整到夜晚睡觉之前,这样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品味文章,也可以伴随着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忆或者进行联想,别有一番意味。还可以将文章中自己觉得精炼的词语和优美的语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如说文章中“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这一句话中的“咯吱”一词,让人身临其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周围环境的安静。“‘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这里省略号的运用再加上“怯生生”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女人矛盾挣扎的心情――既为三人在大年夜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感到难为情,又怕假如老板夫妇不愿做他们的生意时的尴尬和对孩子们幼小心灵的伤害。跟学生分享这种写法对人物塑造以及整篇文章写作的作用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示范,既让学生对元认知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了解该元认知理论在阅读中的具体应用,又为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打好了基础。

3.元认知下的互动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是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互换,由学生自己先对文章进行一个元认知学习的过程,通过课堂将元认知的每一个步骤或过程进行讲解,让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时要按照教师示范的元认知策略进行阅读,首先,制定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时间的确定、应采用的阅读策略等;其次,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可以采取自我提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主动寻找段落关键句的方式进行,将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材料上,避免注意力分散。最后,就是评价,在这里我觉得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生自我的评价,还有一个就是他人的评价,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对自己表现的心里定位,他人的评价则更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表现,结合二者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不足之处,重新调整阅读策略,为以后的阅读做准备。

在语文阅读中进行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效率,关键在于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学,如何去面对挫折,认清自身的处境,学会如何去排除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不断地在学习中成长,保持一颗平常心。

参考文献:

[1]王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2).

[2]申鹏程.运用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中职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9(14).

上一篇:高三文科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初三学生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