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8:11:24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大学语文的课程转瞬就已宣告终结。心里真的有点遗憾,在我兴趣渐浓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它已落幕的事实,在此我想先谈一下在这个课堂的所得以及由其引发的所感。

我必须提出自我批评,在课堂上我的积极性确实是不高的,处于“比上极其不足,比下亦不盈余”的尴尬地位。就其原因的话,不尽然又是什么比较羞涩,不够大胆,事实上我就及其厌恶自己这幅德性,明明知道这样的模式早就不该存在了,但就是没有勇气,太过懦弱。现在想想,不免觉得特别遗憾,只能说我又错过了一个改变自我的好机会。无疑,老师您所营造的课堂氛围和建构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值得称道的,这是全班这么多同学的集体反映,并非我的一家之言,当然也就不存在恭维您的嫌疑。在我看来,您的教学模式区别于大多数的老师,因为您真正贯彻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方针,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在您的课堂上,我真正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

孔子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充分说明了过程的重要性,而在此我觉得,过程把握的好的话,收获自然随之到来,而这种收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恰恰是我们大学生现在最需要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越到能力、情感、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急功近利地对此忽视。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这个学期我深刻地感觉到您的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学习,语文教学上不忘让我们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除此之外,我也感受到了您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当我听你评价这么多学生的作业并给出指导时,纵使对象不是我,我依旧很感动。从小到大,我见过的特别尽责的老师并不多,而您毫无疑问算是一个,同时,你们又有所不同,因为在您身上,我看到了您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至高的热情,我想或许正是这种热情,您把它延拓到学生身上了吧,也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您不遗余力地把它做到最好。对于我自己的学习,我还想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课堂上并不积极,对待这门课程态度也比不上别人端正,当我真的觉得它很有价值,我也真诚地感激它,总体而言,我在大学语文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作业虽然借鉴了网上一些资料和书籍,但都是我一点一点搜集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编辑出来的,而对于出勤方面,我也是比较积极的。对此大概老师也是知道的,我也不多谈。接下来我就说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结束但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有关方面的观点。

自古有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可见学习也应是无止境的。而语文作为一项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须技能,诚然,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离不开语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文,看电影、看杂志、读报、读书、浏览新闻都离不开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但是如若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怀着沉甸甸的心情迷茫地盯着书本发呆,道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简而言之,语文是无处不在,在任何一个行业,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不可或缺,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这无疑也昭示着语文的学习也应是发展化的,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上述所言,针对的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那它的思想性方面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妨来说说。

古人一直坚信:“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今,很多家庭也依旧强调并践行,我也始终觉得书香门第自是有一种独特的傲人气质。学习语文有着接受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开阔视野、彻悟生命、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鉴赏力的作用。我们知道文学艺术在激发人的精神丰富性、保存和发展人对世界的多样性想象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在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呈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灵都日趋粗鄙,压力感和抑郁感日趋强烈,这时候,语文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渊明的冲虚高原、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苏轼的遗世独立、李清照的凄凄切切。还有栏杆拍遍泪湿衣襟只为国的辛弃疾、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

大家都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当你因人性而彷徨无助时,不妨来领略一下他们的人格魅力,我相信这人格的圣光会为你答疑解惑,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你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舍、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健全你的人格,并努力臻于完美。同样,当你对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乏了、失望了,你想稍作休息再上路,也不妨来这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优雅品味的陶冶。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我们自此学会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人率真,处世朴拙,这在人心被铜臭所浸染之时,不啻为一剂良方。此外,假若你对这快节奏,鸭梨山大的生活倦怠了,疲倦了,你也可以来这里小憩一下,想象一下这些美好而隽永的画面,假设自己在这幅图画中,放松、放松、不断地放松、忘我地放松。你是否体会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恬静。诸如此类,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图。

这就是语文,它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眼球,以它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的绚丽多彩让人无法忽视。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谢谢老师对我的作业认真地阅读与评价,也谢谢老师在这个学期辛勤地付出,希望老师能保留现在教学模式的总体轮廓并不断加以改进,用饱满的热情与激情继续教育后面的学生,我相信您将会带给他们惊喜,同时也收获到敬重与赞美的。真心是如此,发现有点舍不得这个课堂了。

大学语文学结(二)

有人说:语文是一国文化的代表,包括语言和文学艺术,以及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同时,学习语文还有着接受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开阔视野、提升审美鉴赏力的作用,语文学习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有着其它学科不能取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文素质。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丢失母语,就是丢失民族文杨叔子先生说得好:化,就是丢失民族灵魂;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个实质上不存在的民族。”著名数学家杨乐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基础课比专业课更重要些。基础决定素质和发展。北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说:我一向认为老师带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要给他职业的培训,而是为了教会他怎样去做人,使之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慧能力是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语文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知能力。他认为这七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构成真正的智慧。显而易见其中多种能力与人文修养有关,而其中最重要、放在首位的即是语文能力。我以为,学学语文,首先是为了培养我们对美的感受力,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文学艺术修养。而文学艺术在激发人的精神的丰富性、保存和发展人对世界的多样性想象方面,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在这个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尘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心灵越来越粗糙化和粗鄙化,而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大学语文就是一门带领大家赏析文学经典的课程,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陶冶情趣,提升境界,彻悟生命。同时,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想成为什么专业的人才,必须先学好语文;语文不仅是生命的工具,而且是提高人的气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启发的正是这样一种发散思维,多角度,多立场地看问题。以前,虽然学了那么多年语文,但从未这样深入的分析,体会鬼文学这种立体的美感。应试教育束缚了我们斯文的翅膀,而在大学里,我们幸好有找到了那些遗失的美好。

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还有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栏杆拍遍泪洒衣襟的辛弃疾,拼将热血力挽乾坤的秋瑾……真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哪,滚烫的诗篇正是他们人格的显现。这人格的圣光会照亮我们,使我们摒弃为—己私利而营营苟苟的庸碌生活,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与,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并努力使之臻于完美。同时人格会告诉我们: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爱它、欣赏它,才不会推残和掠夺它。而与之相协调,相沟通,才算得上是一个有艺术品味和生活情趣的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生气盎然的“盛唐气象”,还可以遇到命运坎坷却终身歌唱土地与太阳的艾青,以及乡愁浓郁而坚守中国文化传统的余光中……坚强乐观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基调,虽然有些作家个人面临黑暗世事,个人命运多舛,但他们并不悲观颓唐,“入世”则建功立业,“出世”则拥抱自然。戴望舒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借助古典诗词的意境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作者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东西,她是愁怨的化身,是哀愁,是一个象征意象。

在这里,我们可以还受到优雅品味的陶冶。

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艺术品味高的人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人率真,处世朴拙。这在人心被铜臭所浸染、社会被假货充斥之时,不啻是一剂自救的良方。要自救还可以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净化灵魂。许多文学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欣赏和热爱大自然:例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平沙茫茫黄入天”的苍茫,“玉鉴琼田三万顷”的澄澈,“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清,等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紧扣,春江花月夜的题目挥毫泼墨,以月为中心来统摄广阔的自然景物,使得所描绘景物在时空上无限扩展,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无人初见远,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夜的温馨宁静,春江的浩瀚,春花的光鲜艳丽,全都在明月的笼罩下透漏出飘渺朦胧的韵味。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心都融入了宇宙自然,体验着永恒和无限。

在这里,文学作品里还常常描写一些日常生活图景,有的充满生活智慧,有的蕴含人生哲理,而有些只是带有某种生活趣味,淡淡的,却隽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吟诵这类诗作,人就不会情趣枯竭,同时能将对偏于实用的真与善的追求转化为美感活动,将求知的艰辛过程赋予艺术趣味,一首《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追寻的恍惚迷离,诗意的朦胧唯美,仿佛是棉纱线的神秘女郎,仿佛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个人读后都各自诠释着心中的向往。在年少轻狂的青年人眼里,伊人是心中美好的恋人;在求贤若渴的政客眼里,伊人是宝贵的助手,遥远而美丽。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情故事,在唐玄宗思念杨这种适于抒情的地方,用了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暮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来表述。

在这里,想在短短的大学语文课内就达到培养美感、陶冶情趣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中国古典到外国经典,语文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更传承着中华厚重的文化和经久不衰的思想之光。我惊叹于先哲们睿智的头脑,被无数文人墨客恨意的才气说震撼,更沉醉于流传万世而不灭的经典之中。我赞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钦佩,华夏儿女才智惊人;我迷醉,千古美文精妙绝伦。然而,这就如同培育花木,只要在它们的根部培上了肥沃的泥土,它们就能渐渐地从中汲取养份,抵抗病虫害,蓬勃生长。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就如广袤丰腴的土,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从语文能力来看。一个人是否有智慧主要体现在思维上,而思维是指运用语言来表达观念到形成新的构成的过程。神经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说:在我看来,科学上的造诣和语言文字功底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思维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强弱;文学修养又能影响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科研成果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连语言都不能很好运用的人是决难写好科学论文的。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的使用本国的语言。著名科学家苏步青先生说数学是理工的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语文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中起着基础平台的作用。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也说过:语文可以分为语言和文学两方面,语言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美的理解力、欣赏力和创造力。名家之论足以说明语文能力对人才创新智慧的巨大意义。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门人才;素质培养;公共必修课

一、定位科学文化基础课

(一)大学是培养应用型、岗位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大学中文系的《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实际能力。国家将《大学语文》定位为科学文化基础课。着眼于大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提高语文学习应用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有基础地位和特殊价值作用,应该进一步的加强,更不应该忽视、削弱;大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是必须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应该妥于现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则是我们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点是“教学语”,“学语文”,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应推荐选用好的活教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大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应该让学生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年代后期出生的青年学生,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教材就应该着眼于生动活泼、创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并且能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基础教学目标实施上,都比较重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的差异与衔接,部应该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再对中学语文进行功能,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梳理、激活、总结功能。特别强调大学语文教育,坚持深化与浅化相结合,开思维与多元相结合,体现了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的知识性、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的特点。有利益体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四)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日渐明显。我们的大学教育,顺应这种趋势,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个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执政党和国家意志的重视。

二、语文学习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传承性。

(一)回顾国内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演变,它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演化而来,经由50年代的短暂开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都重新设置这门课程;但其后一段时间里,却有减无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借素质教育的东风,经过高校同人的努力及往届中文“教指委”和大学语文研究会等组织的大量工作,“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大多数高校都能够开设,有的还定为必修课。

(二)中文系语文教学课,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感传承性。贯彻语文本位学习思维

(三)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提升有目共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以汉语为载体走向世界,国家历来都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在一些英语统一考试的推力下,无形中占据了大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主攻”内容,而对自己的国家的汉语学习,则因缺乏有效的督导机制和学习动力,高等教育中的汉语学习曾经遭到挤压和冷遇。基础语文教育没有能够达到的水准教学目标,语文素养培养出现了下降。对于语文学习课程重设开始,就出现了不同意见,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多年来,已经成为文化素质教育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门课程。比如,课程的教学目的,能够实现的教学效果,对教材如何编法、课堂教法如何评价。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与当大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状况,颇为突出。大学语文已经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教育,应该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

(四) 现在,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克服困难,合理调配专业计划和学时安排,比如,我们应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规定为40学时和2学分。教育部高教司的张尧学司长、杨志坚副司长,都曾专门就此发表过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门,也应该出台有关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定,更好地推动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切实落实《纲要》精神,确保汉语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我们应该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就其我们语文教学自身来说,不应该安于现状,应该尊重师生意见。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举行相应的调查研讨活动,讨论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定位大学语文课程,开好这门课,对有的问题,需要统一见解和作出教学规范。

(五)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问题。

我们应该弄清楚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内容是什么?哪些问题应该首先解决。我认为,应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应该区别于中学语文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而且要确证大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确实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参与。

(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训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也就是流畅的听、说、读的能力,以及高超的表达能力。我经常与大学生们讲,什么是“语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这样认为,语文是“口头语”(语)和“书面语”(文)。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语文的学习,还有更加广泛的内容―这就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文化的学习,以汉语为媒介的思维方式的锻炼,以及以汉语为主体形式的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对个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

(七)但是,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比如,我们这一学期,中文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号召学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报告”。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了指导和评价。使活动圆满成功,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课程组教师还多次举办论文指导专题讲座,并将个人简历写作,申论写作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学生积极响应和参与,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中文系大学生的思辩能力。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一)语文教学定位不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各大高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将大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性工具,其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阅读分析技巧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重视语文的工具。这种观点未能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容易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学习目的。采用这种教学定位的高校往往都没有重视语文的结构性特征,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二种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人文性质的学科,其重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将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和价值作为主要的探索内容,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这种观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容易导致学生语文基础性知识的缺失。第三种观点则将语文定位为一种文学性质的学科,其以语文的发展历史和经典的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种学科教学模式容易陷入纯理论化、纯文学化的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语文学科设置不合理,导致语文学科边缘化

大学语文一般被设置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高校将语文课程作为学分考核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专业课程是各专业的教学重点,而语文学科则一般作为考查科目出现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因此,当前的大学语文学习常常被束之高阁,学生们的主要精力集中于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其学习语文的目的则是为了修满学分。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也不重视自身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学科设置容易造成语文学科的边缘化,也不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语文教学方式和手段创新不足,不能适应学生需求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也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仍然以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既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创新和改革,也不愿意从当前的问题出发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方案,而是采用固定的、原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来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或者探讨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严重的影响到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探索

(一)立足实际强调人文性和基础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学科精神

随着新形势下国内语文教学标准的制定,各大高校也开始思考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模式。从语文的专业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上进行分析,语文学科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学习技能和语文基础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探索语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定位应当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市场需要为基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另外,鉴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学语文还应当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情感交往素质培养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感受为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思路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转变不仅需要明确的定位,还需要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思路设置。高校需要从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联系性出发,根据专业学科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合理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思路和考核方式。对于那些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的人文学科,高校可以将语文的应用能力为重点,以人文素养的培养为辅助,首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对于那些对语文基础能力要求较低的专业,高校的教学思路可以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础,以实际应用能力为辅助。通过这种差异性的语文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路安排,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时代性,重视学生的需求

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引进先进的语文教材和教学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教材设置为基础,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为途径,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大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时代性,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利用合作方式、师生讨论方式、课题方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人文性。

三、总结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从人文角度出发,积极探索语文的学科价值,并通过科学的认知合理定位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以更加符合学生需要和素质培养要求的教学思路为指导,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中华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作为高校公开课的大学语文,日趋走向“边缘化”的学科队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高职高专技术型人才的基础,面对低压的社会环境和强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以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以应对时代变迁,展现自身优势,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各高职高专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现实不容乐观,学校以培养“速成人才”为教学准则,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突出在专业技术课和证书的考取,往往忽视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紧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1.文学的活动要求

文学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有机部位组合而成,文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相互渗入和理解的过程。考察一个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着对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做理解,以发现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普遍风气、情况,读者在细腻的分析文学作品,感知作者的情感的同时吸收了作品的精华,丰富了文学知识,对当代社会风貌有了全新的感知。如此一来,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大要素构成了一个流动着的,相辅相成的文学活动互动体。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丰富文学理论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在对文章文体、结构准确定位的同时,便于学生对文章和文章的作者以思想上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鉴定能力和积极地坚定态度,帮助学生客观真实地看待世界,了解文学的本质。

2.文学理论的教学需要

大学语文是为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做存储的最重要的时期,恰当的文学知识存储对学生作品鉴定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把握作品,感官、细腻的分析作品,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包括以文学理论为线索引导,以生动、形象、具体的阐述性语言为铺垫,将文学理论的精华贯穿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始终。正确的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注重对作品语言和文字特色的分析以及对文学理论系统、全面、多角度的贯穿,以便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然而现阶段中的高职高专语文课堂往往只对第一点有所重视而忽略了第二点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的教学偏好使得高职高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过于受到局限,不能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文学鉴定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系统性的贯穿,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文学鉴定水平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3.文学在社会现状中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要求我们要在学生学校阶段提高其自身素质,让学生达到在社会需求中的基本素质水平要求。而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习面试,到工作之间的基本交流,都基本的文学素养为其奠定基础,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人与人沟通中的表达。在高职高专中,对于大学语文的短板,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在高职高专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氛围,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轻视这种最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在原本缺乏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不主动接受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缺失,则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高要求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在文学上的熏陶,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其的重要性,让其主动接受,并学习。面对社会的现状,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现状

1.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

新编《大学语文》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和单一,采取减少写作练习,降低对文史知识的集中性重视,采用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结构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科的单一性,但也导致了学生不能以历史时间和作者作品为线索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中。语文模块支离破碎,学生对流派、风格、思潮等历史潮流不能做前承后接的分析和理解,使得语文的系统化、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往往更偏重于对教材中的基础语法知识的指导和教材圈定重点范文的解读,忽视了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2.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

从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高专语文老师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素养偏低,语文学习能力不足,重专业轻基础。这样的思维定视让高职高专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所懈怠,老师往往教语法、教基础、教文体后便草草了课,恰恰与学生追求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背道而驰。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能力并非表面的如此浅显,在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学生渴望在浓重的文化熏陶,文学的优美审定中得到精神的娱悦,身心的释放。老师对文学理论的过分拘谨、约束不利于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理解文学内涵,提高人文素养。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本上的文学理论知识看来,其安插生硬、尴尬,不能在上下文之间起到起承转合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既不明白理论内涵,又不理解作品真正表达的含义,文学理论失去了自身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既不能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过分的拘谨和约束,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程度范围,老师在全面、系统的解读文学理论的同时恰当的安排文学理论教学进程。

3.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

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即过分的采纳嗟来之物,使得自我的理论体系和文学思想没有成型的规定,本土理论过于松散。大学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老师与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创设我国具有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缺乏的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学生单一的吸收基础知识,解读文学理论,学习进程往往只停留在“吸收”过程,学生连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都不具备。能否真正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设富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文学理论体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措施

1.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

科学的文学理论需要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来保障,因此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所要走好第一步便是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主要方法包括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对作品的文体进行准确地把握,以实现学生对作品的针对性分析理解;古文学习中教导学生查明每一个文言词字的表象含义,承接上文,启程下文,在上下文的结合中再对古文言词字进行深层解剖,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理论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前境况、遭遇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解读,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后,便是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文学人文素养的升华。如何以基础为前提,提高语文素养呢?便是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对文学理论的深层次剖析需要充分的背景资料支持和坚定地思想支撑,在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把握真理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实践中发现理论核心,老师与学生在文学实践中调整理论方向,把握主体要领的同时做适时地文学延伸,以应对文学活动的时代变迁。在树立正确的意识目标后,便是对实践中发现的理论核心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实现系统、全面、一体化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促进文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学理论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

2.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评估。为了实现高效、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在课下本着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具有文学理论指导目的性的教学准备。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编《大学语文》注重古文言的学习,此外也将外国小说和西方古典文论包含其中,在中外理论一体化的教材设定上实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古文言文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又该怎样做到科学和充分呢,首先需要老师对我国传统的文论结合自我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归纳教材古文言章节中出现的集中性理论、时代线索、背景概况,以直接归纳和直观综合为教学准备的指导基础。然后借鉴我国古文言文理论鉴定体制,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可依赖的范本。

在外国文学史及其文学理论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应该持“在肯定中适时批判,在批判中采其精华”的备课态度,总结19世纪至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体制,结合时代背景,对例如“唯美派”、“象征派”的文学派别予以精神分析,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加强了对现代文学史的理解,以更好的授之学生,加强学生对教材中文学理论的理解。

3.多探寻教育创新之法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上,做好教学素材上的准备,我们可以适当的尝试突破课时的局限,以用来增加大学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文学上的竞赛,让学生在参加竞赛的同时,主动地去吸收更多的文学知识,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在思想表达与沟通上的能力。还可以布置下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们浏览中国传统的名胜古迹,以及一些历史博物馆,通过思想上的洗涤,也可以达到文学上积极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针对学上在课堂上精神状态的反应,以及在课堂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要求,来进行课堂上的实时改变。针对高职高专课堂上的不同,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达到课堂上可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4.从学生思想上着手

高职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基本将课程安排在学生一二年级,而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还处在没有全面接触课程,对自己的职业,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都知之甚少,毫无职业意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科目的原因及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变的盲目,而无目的性,只是僵硬的学习,而不求甚解。因此,我们应当从学生的思想上着手,首先让其了解社会对自己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文学素质的要求,在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科目的重要性之后,学生会重视起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并且会主动补充自己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有前瞻性的学习,让其在面对将来的求职与工作中,可以从容面对,并且在品德上进行陶冶,成为高素质人才。

5.以实践为基础

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我国文学研究工作长久以来的一大弊病便是过于在宏观上进行理论把握,集中于理论和社会文化意蕴的探索和揭示,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同样有次弊病,过分注重理论内涵,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实践为基础探索文学理论的科学教学法包括引导学生对语言、修辞、文体做精细的论析,课下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资料查阅,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填补传统知识积淀的漏洞。学生自我翻阅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西方文论发展史的同时,加强自身文学理论建设,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文本学的研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个人素养是学好专业学科,未来做一名成功的社会人的基础和保障。

6.公平对待中西方文学理论

大学语文课堂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不可以过分的批评和纰漏西方文学的弊端,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学有着平等的认知。老师以西方文学为参考基础和理论资源,引导学生突出本土文化底蕴。中国文学语境讲究“和而不同”,西方则更注重“鞭笞”,在两种思想理论的冲击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需要从实践出发,结合中西方文学理论,将经典与文学精髓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持目的性、实用性的教学准备为完美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增加文学理论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卉,黄铖.浅谈高职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J].职业圈,2010,(07).

[2]胡亚娟.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点――教师的激情[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困境;突围方法

伴随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工作实施的不断深入,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暴露出了新的问题,在诸多方面上都面临着困境,如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等。这些困境严重制约了部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影响了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尽快将其突破。

一、部队院校大学语文面临困境

引导部队学员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文化素养,综合素养,培养部队学员良好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是部队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而且,自部队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语文确实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在部队院校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最近两年,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却逐渐处于尴尬境地,发展困境变得越来越。如大学语文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部队院校教学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日渐下降,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语文学科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多样等。这些困境导致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应有的价值得不到正常的利用,语文课程初衷得不到实现。

二、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困境的突围方法

(一)保留一定空间,提高课程设置合理性

留白是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借鉴这一技巧,将留白技巧迁移至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这一技巧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使内容课程保留一定空间,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又有利于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由于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比较注重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中国文化的学习,而对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学习不足,加之课时的有限,往往造成重要内容,精彩内容讲解过于匆忙。针对这种现象,对语文课程保留一定空间,利用这一空间增设文学欣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语文写作、演讲、阅读等多种课程,一方面提高课程种类与内容丰富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对各种文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各种辅助课程的开设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必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多样性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多样性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冲破困境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形成正确的、深刻的认识,明确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改变以往教学态度,教学观念。着眼于当下,培养自身先进思想与创新思维,提高对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认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知识储备量。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革创新,或利用自身经验创造崭新的教学方法,或借鉴国内外有效教学方法对现有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同时,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教学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优势,结合语文教学具体内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使用,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

(三)加强显隐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隐性课程逐渐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所认识和了解。诚然,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缺陷,但其在知识传授传播和学生知识学习丰富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大发展,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的当代教育之下。隐性课程伴随显性课程而生,两者相辅相成,部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应提高对隐性课程的重视,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C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实现在同等时间内语文知识向学生的更多、更高效传授。另外,为了改变以往学生错误的态度和认知,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应发挥隐性课程在课外知识传授上的巨大优势,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学习任务,如写作文、阅读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将读后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等。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部队院校大学语文当前还面临着较多的困境,需要院校全体工作者加强合作,不断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程,强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合作,最终实现各个困境的逐一突破,实现部队院校大学语文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危璐Z.英语热潮下语文学科的突围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袁媛.军队院校大学语文困境与突围[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92+117.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6篇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处于各种困扰之中,涉及的学科定位、课程项目,教学形式和目的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如何发挥高等学校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从而确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享受语文精华的浸润,这需要我们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变革大学语文教学的模式,对高校语文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引领学生体验,让他们感悟,让学生充分体会大学语文学习带来的价值。

一、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它同思想政治、外语一样,基本上是每一所高校的首选课程,这无形中就显示了语文课程的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一些知名教育专家的倡导下,全国所有的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当时提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用以夯实大学生汉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同时,向世界各地展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的确,一定时期内,大学语文教学承载了这样的目的。

但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处于各种困扰之中。大学语文课程虽属于学校的公共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高校重专业思想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尴尬的位置,甚至被边缘化。深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很多学生在内心深处认为语文课程自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对其早已失去了新奇感,也产生了腻烦心理,再加上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新意,让学生颇有“高四语文”之感,因而造成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丧失兴趣,在内心深处轻视大学语文课程,将其视作负担。更何况在现实中,就业是硬道理,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和学生难免会产生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让路的现象,再加上大学语文不像英语课程,有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其弱势的地位更让其在学校课程体系的安排中处于尴尬境地。是否真的大学语文课程就可有可无呢?纵观当今大学生驾驭中文的能力、文学欣赏的水平等诸多方面,暴露出大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不容小觑。固然,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事实,一些大学生语文水平低得让人侧目,语句不通,错字连篇,文章语焉不详,文学修养低下……这些问题,很多有识之士早巳发现,并且为之大声疾呼,但效果差强人意,其深层原因既与应试教育有关,更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不无关系。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一边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相对低下的现状,一边却是大学语文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事实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教师也饱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手段滞后,研究方法呆板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以大学语文课程目前的生存现状,要想真正能够担当起开启学生智慧、培育学生素养、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的确让人忧虑。

二、大学语文学科的定位

针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学科本身的地位,目前有很多学界人士提出,取消大学语文课程,换之以人文课程。但笔者拙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陶冶个体道德情操,培养提升大学生文学修养,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助推学生口头表达与写作水平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现实作用还是学科重要性都不容置疑,也是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放眼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即使是理工类院校,也都将本国的语文课纳入学校教育的必修教学体系中。

1、本国语文是个体思维、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试想,一个连本国语文基础都不能牢固掌握,对自己语言掌握都支离破碎的个体,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科技人员。哈佛大学将本国语文规定为“核心基础课”,如若不及格则必须重新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则将本国语文纳入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体系,将其贯穿在整个本科教学体系的始终;巴黎理工学院则在新生入学之初就为学生开设文学艺术课,专门设置口头或书面表达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这些发达国家对国语的重视程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2、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语文”一词,从词汇学的角度理解本身就蕴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书面语言与文章;其次是语言以及文字;此外即语言与文学。这几个方面囊括了语文学科的精髓: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语文课程所涉及的也正是这些。那么,语文学科应具有哪些教育功能,语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如何确立其地位呢?

(1)语文学科要理所当然的承载知识与技能教育。在教学中,语文要传授给学生字词、语法以及修辞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将悠久的文学发展史知识渗透给学生,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将这些知识上升为技能,内化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助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善于表达,善于创造,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品质。

(2)大学语文要担起传播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的重任。人文精神,是指建立在人性、人格、人道基础上的知识意向与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以人格教育为主旨,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从而唤醒学生的灵魂,激发他们不断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程的大学语文学科在超越知识传播外的另一任务。同时,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教育,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相应的德育功能,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一作用尤为显著。很多教育专家也都指出,语文绝不能简单的将其看做是一门“学科”,语文可以说是涵盖在所有学科之上,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渗透到极致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必然也涉及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必然会发现语文的影子。“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所以,对大学语文学科的定位,我们应将其提升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构建完善有效的体系,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

因此,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将大学语文课程演绎成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不断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教学双方共同的需求。当全社会的有识之士早已发现大学生急需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亟待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我们也有必要仔细倾听来自学生群体本身的呼声,青年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激情,他们怀揣梦想,渴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然而每每提及语文,很多学生对其总会流露出遗憾,尤其是中学阶段那种对文学作品“庖丁解牛”式的解读,让学生面对的是毫无生命意义的文字,让学生早已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教师要力图通过启发引导,让语文学习回归本源,追回本真,让学生产生对其发自内心的兴趣。也有许多实践的先行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了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许多学生产生了“原来语文是这样的,学习语文还可以这样学”的心境。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强化引导,学生的这种新奇感很快就会丧失,学生的这种美好感受也会随之丧失殆尽。近年以来,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摆脱高中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束缚,真正将语文教学演绎成提升学生素养,构建学生良好精神家园的阵地,这的确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实践,及时总结,从而及时推广。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浅见

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教学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不去着力变革,不仅会导致学科愈来愈陷入尴尬的境地,弱化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将给大学语文学科建设带来致命的影响。为此,对大学语文学科的改革变得尤为迫切,笔者以为,当前,有必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正确认识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单单是高中阶段汉语知识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填补课程设置,为了让学生取得学分而开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更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分析问题,精准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大学语文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其塑造成为心智健全、文理兼修,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工具性和基础性,而大学阶段,语文教学则更注重审美性和人文特质。所谓语文中的审美,即将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在深度挖掘文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欣赏和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具有灵性的个体。所谓人文特质,即将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将其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去审视,从文章的表象中发现其人文内涵和文化意义,体会其深层价值。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要突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观点,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之上,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升对各种作品的写作水平的感悟,从中学语文学习中对字、词、篇、句的支离破碎的机械式掌握提升到培养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断吸引他们浸润在人文精神的世界中,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感知人类丰硕的精神产品的魅力,同时,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融汇古今中外文化的意识,这是当前中国高校大学语文学科改革的关键,也应是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受当前高考体制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将短期目标定在“重新激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只要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习,而长期目标可定位为塑造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具有感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学会欣赏,吸收精华,摒弃糟粕,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让阅读成为陪伴终生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汲纳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使其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升腾起民族自信心。

2、优化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

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情况各异,可谓混乱无序。在近百份的调查问卷中,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近六成,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近两成,而将大学语文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近两成,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的不到一成,各校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缺乏相对规范的管理。在课程定位上,有些高校侧重综合文化素质,有的侧重写作训练,而有的则侧重文学鉴赏,有些侧重中国传统文学阅读。

在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背景下,还要给大学语文教学一定的空间。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它领域则相对较少,让人有厚古薄今,厚中薄外之感,有的学生指出,课时相对紧张,这也导致原本教师精彩的讲解,对文本的阐述被“缩水”,许多独特的见解也未能充分得以展示。一些学生饶有兴趣的内容,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得不走马观花的一带而过,学生没有时间去感知、体会,就进入了下一个话题。因此,如果将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分解,设立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的门类,更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细致的开展研究。学校还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将课程细化,再划分出诗歌欣赏、语林漫步、名著阅读、文海拾贝、实用文体写作、新闻采写、演讲口才等。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这样,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效果要远远优于目前一刀切的课程安排,更大限度的发挥中文教师专业性不同的有利特点,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时安排,很多学生感觉课时相对偏少,不少学生觉得需要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配置时要根据学校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课时。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出版机构一共出版各级各类的大学语文教材共计几十种,但各种教材,选取的内容各异,结构林林总总,大相径庭。现行教材的编制,体例不一,侧重点方向千差万别,有的在几大文体阅读与分析上着力,有的注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则借助范文开展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也有的包罗万象,广泛涉猎。诚然,学校不同,整齐划一的选择教材不可取,也不现实,学校必须要有教材选择的自,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教材的多样化,同时也必然会遭致教材内容选择的混乱,而作为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课程――大学语文,怎样统筹兼顾,适应时代的变化,编织出对各类学生都有指导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的确是我们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关键。

3、变革课程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人的思想,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我们新时期具有新思维新思想的高校教师,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教育的发展,为此,首先要彻底抛弃那种落后的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换一种思想,换一种角度,将每一篇课文看做一个审美的对象,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去挖掘美,尤其是让学生欣赏文学名著,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同时渗透给学生语言与写作的知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技巧,让学生感知充满灵性与生命的语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对作品的深层剖析应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形式。对作品的分析应充分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此间,一些文学史知识往往会阻滞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需要我们教师适当帮助学生进行补救,一些名人的生平,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鲁迅等等,作为我们高校的学生,虽然有些是耳熟能详,但对他们的生活阅历可能就不甚了解了。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文学史网络,将这些零碎、片面的知识串接起来,帮助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的中国文学史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历朝历代诗、词、歌、赋等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同样,对于外国文学作品,也可适当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进行介绍。将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分析,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表现手法的同时,更让作品的文字、人物形象生动,学生理解起来也更深刻而富有生命。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变得更有活力,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更加灵活,那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课堂在充满朝气,富有思想的新时期大学生面前,早已不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运用电子版教材,给学生展示大容量,动静结合,图文皆茂的课堂,伴随着教师个性化的讲授,师生在课堂上真情流淌,教师用自己炽烈的情感感染着学生,与学生进行激情的碰撞,让学生享受在语文课堂,一节课下来,真正得以心灵的滋润,灵魂的熏陶,有美不胜收之感。

总之,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乎学生的品德修养,内在素质等多维领域,涉及学科的定位、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理论的支撑、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手段的变革等等。虽然千头万绪,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相互信任,高等学校的语文教育课程必然会一改过去的面貌,发挥出其应有的引领作用,而这样的变革也必然会惠及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将指日可待。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7篇

大学语文教学是以汉语作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其精髓,将德智体美劳融为一体,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将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进行教授,同时还要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性的健康进行培养。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学生语文的教学状况来看,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教育者将学时进行了十分严重的压缩,还有一些地方的学院已经将语文教学踢出了教学大纲,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校。及时在学校当中开设了语文课程教学,也仅仅是局限在文科类的专业。因此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师资力量薄弱,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也不是十分的尽人意,有的大学教师已经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信心,不愿意在语文的教学中多费无用的心思,从而使得语文教学的方法十分的陈旧,教学的手段也十分的落后,课堂教学的气氛一直也是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绝大多数因为受到“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的影响,将自身的学习偏向于理科,使得语文的基本教学被忽略。在当今的大学中,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容乐观的,从大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到写一些申请材料时可以明显的发现,在这些作业和申请材料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表达和书写的能力已经在慢慢的退化,信息化设备的通讯已经完全的取代了书信的交流,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学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要与时俱进。

二、网络时代如何构建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1、教学环境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的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目前,怎样能够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好的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者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当今的时代中,大学生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私人电脑,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对任何资料进行查找和翻阅。网络中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对自我构建认知结构有所了解,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得到了丰富,为大学语文教学拓新领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加的活跃,积极的参与到网络中,在进行备课时,网络中的知识可以十分有效的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材料中的内容和网络中的知识进行融合,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利用网络,使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教育者的认知不够,往往使得阅读教学被忽略。学生在进行自我阅读时往往会因为阅读的方法不对使得对于文章很难理解,从而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阅读的效果和效率不高。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有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同时,还可以根据图片、声音以及文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得学生在阅读时不在显得枯燥无味,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构建语文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使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了应有的沟通。在网络中构建一个语文学习专题的网站,教师和学生都进入其中,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说出来,教师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一一作答,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总结

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影响到教学的同时还给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大学中常见的语文教学进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只有将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克服,才能够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8篇

大学语文一纸试卷或一篇文章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基于提高课程实效性的目的,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建立了以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程度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对陕西省4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和4所老牌普通二本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及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试卷型或作文型的传统评价模式所检测的范围、效果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回应课程教学目标、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难以发挥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依托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用实效研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考核方式为杠杆、加强实践训练为方式的课改思路,面向教科、数统、经管三个院系的授课班级,正式进行以考核方式革新为手段的教改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其特点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项目组和大学语文教师共同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及细则,经开课院系讨论通过和教务处同意,在教改班正式实施。1.作业: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训练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2.课堂交流互动:提供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评测学生课堂参与活跃度,同时鼓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3.语文阅读周记:拓展经典阅读范围,接受经典智慧洗礼,感知语言艺术魅力,训练写作能力。4.调查报告: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写作规范,训练学生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5.课外实践训练:深化教学主渠道,完善智能结构,通过社团实践活动,化语用知识为语用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勇于推介自己、珍惜能力锻炼机会的意识。同时评测学生第二课堂的参与活跃度。6.即兴演讲:综合检测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及其所隐含的其他诸如创新、逻辑等能力。7.学结:引导学生反思、校偏自己的大学语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情况,进行价值评价,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规范。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

上述评价体系除了大大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之外,还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开放性、过程化。除了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根据各考核项目建立了相应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及评分依据,充分利用QQ便捷、即时、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在教学群里公布各考核评价观测项目成绩。其中作业、课堂交流互动、课外实践训练、语文阅读周记等四个过程化考核项目的成绩每四周公布一次,其他三个考核项目的成绩待项目完成后公布在群里。这样每个学生根据评价体系随时核算自己、查看他人已获成绩,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投入。2.个体考核与团体考核相结合。团体考核主要体现在调查报告和阅读周记、班级活动以及部分课外拓展训练项目的成绩上。第一次上课即建立4人为一组、由学生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采取相应方式共同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共享小组相应的平时成绩,以此引导学生淡化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纯个体式学习模式以及“为教师而学习”的思维定式,逐步建立“我能怎样,团队成员希望我怎么样”的反思自省式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3.较为公平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常言“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活动只有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方能实现“学”和“用”的有机整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打通了大学语文考核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通道,延展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多方面能力,比如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探索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上,采取问题引领式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交流互动”考核项目。所有精讲课文的教学任务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利用QQ群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在课前2—3天公布给学生,督促其提前准备。教学模式上,采用模块化教学,根据授课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将教材中精讲课文分为古诗文部分和现代诗文及翻译文两个部分,由两名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教学班的课程教学任务,既让每个教师向学生呈现出最优最好的一面,也保证问题引领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第二,完成作业,延续思考。课后作业是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注重文本时代性主题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挖掘的教学思想,在问题引领教学法下难免会因某个问题或话题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讨论热情。但上课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就一个问题持续下去,这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还能将思考深入下去。第三,推行经典阅读和周记写作,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涵养性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建议以教材中非精讲课文为主),撰写不少于200字的阅读笔记,并为作品总结出“关键词”。形式为每组每周至少两篇,鼓励多写,期末取最优成绩。第四,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定了一批适合大一学生进行的调查报告选题,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调查活动,以此训练学生运用语文能力进行策划、组织、参与、执行、沟通;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规范行文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训练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搭建大学语文能力训练实践平台,以训练其语言交际能力和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文言诵读比赛”“古诗词擂台赛”“诗之魅诗歌诵唱比赛”“班级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活动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学生参赛、学生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通过学生做评委、评价同学朗诵、演讲的实践,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项目组成员还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学海纵横主题演讲”“感恩教育演讲赛”“大一学生征文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国学社、大学生演讲所、戏剧社等大学生社团,以及鼓励学生向校内媒体投稿等。上述所有活动均列入“课外拓展训练”项目中来,每月登记一次,期末汇总。第六,写总结做反思,帮助成长。学期末完全结课之后,布置学生反思一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实践情况和自己的知识能力增长情况,除继续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行文规范外,还以此让学生通过内省,清楚地明了自己语文能力上的成长进步情况,以及不足之处、遗憾之处,从而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实践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为检验教学模式、实践训练项目、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影响效果,课程结束后,我们制作了《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对教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两次随机抽样调查。2015年5—6月,在两类班级中各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率100%;2016年1月,在教改实验班发放问卷46份,普通班发放问卷70份,问卷回收率100%。在教改实验班涉及5个专业,普通班涉及11个专业。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提升。两类班级学生在阅读笔记写作、向学校宣传媒体投稿、撰写调查报告及格式规范意识等方面的训练情况判然有别。可见,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考核方式引导下,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广度及投入度差异明显,教改班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更优。

2.教改班学生对课程认可值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班学生,这主要体现在课程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效果等方面。(1)综合评价:教改班78%的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距较大,普通班60%的学生认为与中学语文差不多,表明课改实践下的大学语文较为有效地远离了“高四语文”,正在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2)课程目标评价:教改班8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启发了自己的思维,并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仅有1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普通班仅47%的学生认可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同时另有高达40%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在启发思维、进行更好的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方面没有帮助。可见走出象牙塔式的文学、文化类理论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改实践,更为学生们认可、接受。(3)课程能力培训评价:教改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训练语文能力的机会,认可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4)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远高于教师们三尺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教改班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获得了更多锻炼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课改思路和实践活动更贴近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要求,实现了以考核方式为杠杆、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预期目标,符合学校“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值得肯定,也鼓励着我们进一步实践和完善、推广。

3.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联合校团委开展的“感恩教育•大一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中,教改班学生数占全校同级学生数的12%,而其参赛学生数占总参赛学生数的35%,获奖学生数占总获奖学生数的31%。在2014年12月安康学院举办的两年一届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初进大学校园、不到一学期的教改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为保证上述考评体系的顺利实施,教师转变了以文学、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观念,立足服务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课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突破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与之相应,老师要不断凝练和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思考和钻研教学艺术和引导方式,从而促使教师不仅加强专业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实践,涉猎补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不断拓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和范围,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从陌生到熟稔到亲厚,并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批新的教学资源。

四、对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反思

教改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教授积极评价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扭转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应试型评价模式,对同类院校的大语教学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除了进一步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并予宣传推广之外,还需特别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应建立一支稳固的师资队伍并有一定的政策保障,使教师能够安心地去关注和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建设。其次,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还必须树立改革与创新意识,通过不断思考“对那些非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我的大学语文课对他们有什么帮助?”促使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加强对课程性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研究,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为社会、时代所需,为专业学习服务,以优质的教学效果,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第二,形成制度保障。多元、过程化的考评体系,既影响着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方式,并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联系;既与中学语文考试不同,也与同类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迥异。这种陌生化的考核形式,难免引起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基于对语文课“反胃”、高校语文课地位下降,少部分学生拒绝参与或消极进行实践活动,甚至鼓吹“法不责众”,在同学间产生了恶劣影响。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性活动,课外学习甚为重要。因此,要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学校教学口、学工口和教师应为课程改革形成合力,教学管理部门应形成明确的考核改革制度,鼓励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学管部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业管理制度和就业能力需求,授课老师帮助学生熟悉评价体系并具体执行。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心无旁骛地接受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改革与实践才可能在意识形态里扎根。第三,必须将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纳入大学语文课程考评体系中来。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着“指挥棒”的功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不能在考核评价上予以体现,必然影响学生的参与心态,改革成效也将大打折扣。要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必须改变以知识性、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传统,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课外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考核,并增加其考核权重值。与此相应,可进一步降低传统的知识性封闭式期末考试的权重,甚至可取消期末考试变为平时测验。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内驱力。第四,考评体系应遵循针对性、指导性的基本原则。如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一样,各考评项目的组成与落实、课文问题的设置与讨论、课后作业布置、调查报告选题及活动开展等,都应该加强与学科、专业的联系,体现大学语文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体现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指导性,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考评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形同虚设而黯然收场。第五,建立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模式,必然要以教师大量的课外付出为支撑。比如,多次反复地批阅学生作业、阅读周记;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制作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包括亲自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开展等等。除了要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还要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多番交流。这些工作数倍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付出。如果只是靠教师无私奉献、项目支撑,无法形成长效、良性工作机制。因此,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自己都应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将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的鼓励政策落到实处,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作者:史丰 单位:安康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赵越英.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81-82.

[2]吴朝辉.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5(20):98.

[3]刘丹柏.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检视与改进思路[J].语文建设,2015(20):8-9.

[4]潘美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9-81.

[5]尹凤芝.基于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5-8.

[6]王卫波.试论大学语文考核体系的优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49-51.

[7]黄霞.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7-110.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9篇

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师资力量薄弱,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也不是十分的尽人意,有的大学教师已经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信心,不愿意在语文的教学中多费无用的心思,从而使得语文教学的方法十分的陈旧,教学的手段也十分的落后,课堂教学的气氛一直也是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绝大多数因为受到“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的影响,将自身的学习偏向于理科,使得语文的基本教学被忽略。在当今的大学中,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容乐观的,从大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到写一些申请材料时可以明显的发现,在这些作业和申请材料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表达和书写的能力已经在慢慢的退化,信息化设备的通讯已经完全的取代了书信的交流,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学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要与时俱进。

二、网络时代如何构建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1、教学环境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的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目前,怎样能够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好的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者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当今的时代中,大学生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私人电脑,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对任何资料进行查找和翻阅。网络中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对自我构建认知结构有所了解,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得到了丰富,为大学语文教学拓新领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加的活跃,积极的参与到网络中,在进行备课时,网络中的知识可以十分有效的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材料中的内容和网络中的知识进行融合,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利用网络,使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教育者的认知不够,往往使得阅读教学被忽略。学生在进行自我阅读时往往会因为阅读的方法不对使得对于文章很难理解,从而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阅读的效果和效率不高。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有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同时,还可以根据图片、声音以及文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得学生在阅读时不在显得枯燥无味,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构建语文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使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了应有的沟通。在网络中构建一个语文学习专题的网站,教师和学生都进入其中,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说出来,教师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一一作答,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总结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影响到教学的同时还给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大学中常见的语文教学进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只有将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克服,才能够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范文第10篇

首先,要从语文的概念谈起。语文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文文字学家王力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可以等同于语文。那么,语文课主要就是学习语言,并且是以学习书面语言为重。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以语言文章来解释较为贴切。语文的口头表达即是语文之语,书面表达则是语文之文。所以语指的是语言,文指的是文章。因此,语文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将文章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核心特征,就是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随着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个举措明确了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语文课程最初的设置目的与涵盖内容,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范畴,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所以,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比如,对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今天的大部分读者往往都停留在对诗歌文本文字的解读,去体味诗歌中或言志或抒情的文学魅力。但古人的学习却并未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而是透过字面去感知诗歌的原创背景和表达主旨。因此,历来的儒生将他们的解读与认知集中体现在对诗小序和诗大序的写定与观念的传承上,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吟咏所忽略的。

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熟读的《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无论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从诗歌的文本阅读中感知的,最重要的关注点无疑都落在了爱情主题的表达上。但同样是这首诗,同样是这样的文字,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或是童蒙幼读,理解的重点却不是这样。汉儒毛亨、毛苌就在《关雎》的小序中传递了超越爱情主题的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重在确立一个道德准则,即“后妃之德”,用这个准则来为天下人建立一个道德范式,“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具体到《关雎》的文本,则进一步细化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的诗歌主旨。汉儒郑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德范式构建的依据:“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将诗歌主旨由个体爱情的简单表达上升到家国秩序的王化之道,这就延续了对诗歌产生的原初状态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经学与文学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的关注视角差异。唐人孔颖达吸收了毛传、郑笺的观点,作出了详细的注疏。孔疏更加侧重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揣摩生发,从而弱化了文本的文学审美特征。这种作法与汉儒的解读无疑是一致的。毛传、郑笺、孔疏的经典诠释也成就了诗三百这部充满了文学色彩的作品总集在经学中的位置确立,《诗经》的称谓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掩盖了原本的文学意义,学人因此都将注意力落实在诗歌的社会功用的意义上,即在经学的总体框架内阐述诗歌文字的道德价值而限制其文学价值的生发。宋代是儒学又一次深入发展的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虽然朱熹《诗集传》并不全盘采用汉儒诗序的解读,但在具体的篇章文本中,仍秉承并有意识地加强了汉儒的观点。例如,《关雎》中将诗歌吟咏的对象加以落实:“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又进一步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其实,这也是对《关雎》创作原初状态的再次肯定。有了理解与认知的一致性,我们再读《关雎》,就会理解孔子为何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不会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诗歌文本的艺术表达,古人却执着于文字背后的内在蕴涵。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305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能说你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而不能说你真正读懂了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也不能说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思考,作品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共鸣或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语言的浅层理解如字、词、语句等等,这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而准确理解作品语言所透露出的深层意义,并通过对这些感悟引起的系统思考,是我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应该使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例如,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文章,虽然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这些作品去分析、理解,但我们最基本的功课是通过阅读、书写、背诵、记忆,加强我们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后期学习能力的建立。仍然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通过基本阅读的训练,甚至是相同的作品篇章,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我们从呱呱学语起,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学习,掌握了字词等语言基本构成单位的运用。通过对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渐次分析,建立起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系统理解。同时,听、说、读、写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们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从而对阅读、感知外界事物,逐渐形成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与正确的认识观。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没有间断。一方面,传统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命脉,自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无法全部抹杀;另一方面,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又事实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明显无法指导民族与国家的进步,导致整个国家百年来陷入列强的与战乱的侵袭。那么,究竟对传统文化是取是舍,或者如何取、如何舍,就成为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阅读反映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仅靠文字的读解和简单的鉴赏就能获知的,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梳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士子包括每一个普通人在内的最高道德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如以往单纯明净,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民族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迷茫,无论对社会群体亦或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儒家尊奉的道德准则,无疑是这场巨变中的中流砥柱。儒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最初仅仅是诸多学术门类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指导者与代名词。但是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与发展,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学术体系,在诸多学术门类中成为显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秦帝国后,采纳李斯的意见,焚书坑儒,几乎将儒家所有的文献资料付之一炬,给予发展中的儒学致命性的一击,以至汉室立国之后,虽力图恢复儒学,却发现仅能依靠口耳相传的记忆来延续知识体系。当然汉儒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无论是古文家还是今文家,或是集大成的郑玄,终于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尽管历经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割据战争,儒学从汉代确立的五经发展到唐代的九经,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产生了至远的影响。宋儒对儒学体系的构建远远超越了汉儒,不仅仅是程朱理学自为一体,南宋时期奠定的十三经成为儒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知识架构,也是每一个士子必须学习的著作典范。

当然,宋代的理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人性的自由生长,因此把理学作品放在某个特定时期内阅读就面目可憎起来。明儒和清儒其实是沿着宋儒的路子继续前行,尤其是清儒,将儒学的解析发展到了极致,形成可以和宋学、汉学相鼎足的清学体系。这种极致到了近现代,就成为儒学的原罪。民族的衰败,国家的破亡,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生优势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列强用枪炮狠狠地敲碎了儒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长城。当人们发现天朝上国的自信不复存在时,就必然会质疑乃至否定这千百年来已经是真理的思想模式。所以,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一下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也不是治国的利器,尤其是对利益的极端追逐,对欲望的无休止的宣泄,使得长期生活在东方文化氛围中的人们面对人性的沦丧、道德的滑坡、价值观的混乱,不禁又怀念起儒家充满温馨、彬彬有礼的社会秩序,而儒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修复趋势下的新儒学也应运而生,作为新国学的主要代表再次站到了世界舞台之上。儒学兴衰反复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阅读儒学的经典作品时,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桎梏,作出匆忙的评判。我们应该怀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态度,跳出作品本身,跳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评判,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去思考、去衡量,既不一味地尊高,也不极端地抹杀,而是将其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习惯总结来认知,尽量以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独立思考与辨析。通过这种不带偏见、还原本质的阅读形成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辨的意识,增强正确判断外界事物的能力,加深思想深度,提高道德素养。

而这种深度,更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冷静思考,用乐观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工作,对读书或工作始终保持责任与担当,对人生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从而能够在青少年时期,不急功近利、不追求肤浅庸俗的所谓时尚,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同时,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也是大学语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思考,也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形成自己开放的思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获取课本中不能体现的知识。而这些习惯的形成,则客观上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语文相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中小学语文课,更注重于素质教育的养成。

上一篇:漫画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讲课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