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21:08:49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46-0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机制,而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形式,曾有教育文化学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语文的本体构成是文化,文化教育理应是语文的重要教育内容和优良传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注定要担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一、编订校本教材,凸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语文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中指出:“就语文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教材的选编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基本和有效途径。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也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发新课文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编制的本质在于选择文化。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民族文化始终是教材的主流。但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内容大致相同,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缺乏地域差异,以民族地区为例很难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教材的编订在满足国家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吸收主体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在课文的选择上要符合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其中白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最具代表性。然而,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云南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却少有体现。由于受教材篇目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都出现,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应当多少有点反映,否则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淡化,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如《云南的歌会》、《孔雀胆》、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等。

二、培养师资队伍,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师资力量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会渗透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和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做“文化研究者”,而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者。作为文化主体者,除了独立思考、学习之外,还应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和继承。教师对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时不仅了解教材,更提升了课程意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组长钟启泉说:“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校文化。”教师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构建者、体现者。要使语文教师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除了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外,还必须树立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拥有宽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吸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教学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2.研究教材的民族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及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自身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长处与不足,还要研究本校所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认真研究当地的学生文化,根据其特点来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水平。首先,要把教师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鼓励他们加深对所在地民族地区历史及文化的了解,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充分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承担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其次,依托师范院校、民族大学等培训基地,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多渠道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还可以聘请当地的民族艺人、团体等民间力量来指导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

三、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体验式教学来进行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例如,讲授少数民族文化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其历史、宗教、经济、政治、饮食、服装、婚姻、传统节日等文化,还可以借用电影、音乐、美术、旅游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必将置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改变教育模式,尽快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网络教育。教材体现的文化毕竟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浸润、变迁越来越频繁,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必修课,必须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伟大旗帜,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3]于建坤.语文教材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8-15.

[4]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06).

[6]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大学语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给大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方面作些探讨。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 “20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 “经典名著导读”、 “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大学语文教研室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上机考试,文学基础知识部分客观题上机考试和纸介质主观题考试并行。2007年起,为使教考分离的教改思想贯彻实施更为彻底,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使考试内容设计更为科学、手段更为先进,剔除考试评卷中的人为因素,消灭人情分,使考试结果更趋公平合理。我们进行了上机考试的初步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整理,初步建立了机考单选题库,在测试本科生文学基础常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确保此项工作成功,黑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考试系统。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配合计算机考试中心采集了学生的指纹,上机考试时,考生在考场内进行指纹认定后,系统随机为学生分配考场和机位。计算机根据试题库中各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自动抽题组卷。考生在计算机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提交后,计算机完成成绩评定工作。

这种考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机考题库覆盖面虽然更大,考试时间更为紧张,但考试内容设计科学,考试手段先进,考试结果剔除人为因素,更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

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研究探讨机考题库的题型、题量,考核范围,能力层次等问题。并拟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国内大学语文教改先进院校实地考察其机考题库设置、考核具体操作等技术性问题。相继完成《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一期内容,即:设计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人循环上机考试使用的一期题库(含两次考试使用的子题库)。

2012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国内除南开大学建立了大学语文阅读考试机考题库、个别院校在尝试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全部实行机考或部分实行机考外,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

将目前的大学语文同一学期两次期末考试(机考、纸考)合并为一次机考,可以节省大批监考花费的人力物力,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压力。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五)分层次考试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把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针对不同专业未来的就业途径设计教学内容,再进行不同形式的考试。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语言文学素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宽的就业领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输送更合格更优秀的人才。

大学语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0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46―02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阅读、鉴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

中国古代教育中所说的“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学与小学的区别在于,小学主要学习基本的礼仪和技能,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而大学则是大人之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即学习如何“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质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今天的大学教育虽然不像古代那样将终极目标指向参与国家政治,但也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为目标的,以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如果说大学教育中各项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建设做准备,属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畴,那么公共课,特别是大学语文,则更多属于个人素养的教育,即“修身、养性”的范畴了。笔者在近十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略有体会。

一、构建完整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完成人生观的确立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在心理上他们要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在学习方法上要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学习目的上要完成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的转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新生完成这些转变。

最新版的《大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都是国内外的名家名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并分专题做了编排,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笔者就是先从学生人生观的定位人手,逐层深入进行教学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大学生?

1.如何严格要求自己?

在这个主题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先秦诸子百家的修身理论,比较最具代表性的儒、道、法家的异同,以及这些理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哪些内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内容已经滞后于时代,需要将其摒弃。

2.如何宽容对待他人?

大学里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过集体生活,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学习、生活当中难免有磕磕碰碰,而且大学生活在给学生提供了诸多锻炼机会的同时,也将学生推向了更多的竞争当中,现在的学生又大都自我意识强烈,教师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偏激情绪。那么,如何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就从《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经典篇目,让学生学习如何宽容待人,懂得“和而不同”,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结合时政新闻,将学生感兴趣的、新近发生的或是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现象、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

3.大学生活与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哪些不同?

大学生活与以前的学习生活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要从“致知”到“修身”,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大学语文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做人。中国古代有男子“加冠”之礼,现在虽然没有成人礼的仪式,但大家都知道十八岁是一个人从孩子跨入成人的分界点,大学新生的年龄多在十八岁左右,面对这个跨越,教师必须让他们明白成人与孩子的区别,让他们懂得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二、大学语文教学要实现让学生从“有所得”到“有所悟”

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说过:“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养,因为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仅有一些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对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前言)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要是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的过程更倾向于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满足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作业的完成。大学生需要的却是独立自主的学习,需要广泛涉猎,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吸收知识,最终将其表达、展现出来。大学语文课堂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自我的机会。

笔者认为,相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来说,大学语文的学习在“有所得”的基础上,更应该“有所悟”,与其让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不如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应该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名篇佳作或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中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让他们在课堂上静下心来思索、感悟,从“有所得”到“有所悟”,最终将“所得”和“所悟”实践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

三、搭建轻松的教学平台,将课堂交给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逐渐减退。小学阶段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到了初、高中阶段,愿意配合老师教学的基本只有性格外向和学习相对轻松的学生,多数学生只是埋头苦读,到了大学阶段,能够站起来主动回答老师提问、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简直是风毛麟角。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本身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考察目的的,它更注重的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不存在考试能否过关的压力;其次,大学语文的课时虽然不多,但涉猎面十分广博,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等都有所涉及,历史、地理、自然等各项知识也都囊括其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所以,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应搭建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平台,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习、理解、鉴赏,更要思索、分析、表达。

大学语文范文第4篇

在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选择使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基于此,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提出了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影像资料;大学语文;影像手段;影像元素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必修公共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辽宁师范大学所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自主出版,由张庆利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读本》。该读本中所包含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到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方便教师传达文本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来,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步提高。因此,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重视。

一、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影像手段,即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艺术作品,发挥其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以期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影像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延伸,有着众多区别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势。

(一)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学实验得出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听觉。此外,该研究还证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感知和接受的感官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好。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视艺术作品是作用于多种感官的多类型信息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运用影像资料所带来的多维度、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课堂表现形式极具感染力,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文章进行理解。

(二)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对知识的感知指的是对知识表面或者外在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课文文字中所阐述的内容,所具有的逻辑性的认识。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像资料,可以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感性材料。例如,在讲解贾平凹的《秦腔》这一课时,播放一段秦腔表演,让学生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便于教师课堂内容的进一步讲解。

(三)播放并讲解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性记忆的持续

心理学中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有这样的结论:从听觉获取的知识人们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信息传递工具,人们能够记忆65%的知识。这一实验表明,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记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

虽然影像手段的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种种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倚重影视作品,限制学生思考

影像手段作为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具有区别于传统文本的传播优势。在课堂上的使用,会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但是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产生模式化认识,限制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例如,在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引入一段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应片段,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戏剧文本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形象由文字描写一跃成为视觉上可见的直观人物形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文学形象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影视艺术作品中统一出现的人物形象由独一的演员来饰演,这样的演绎方法抹杀了不同人心中的具体人物形象,势必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其次,除了人物具体形象差异外,部分影像资料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原有情节,影像资料内容有别于教材,易对学生造成误导;最后,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课堂文本有一定的阅读思考与分析,直接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会定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探寻止步于初级阶段。换言之,一些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的文学接受与独立思考。

(二)淡化文本阅读,喧宾夺主

教师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作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材料时,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影视作品的音乐、图画、色彩等视听效果上。此时,过多地使用影视艺术作品,会减少学生对文本的精读和理解。影像资料的使用,虽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也容易使课堂关注点从课文的内涵偏移到外在表现,冲淡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浅尝辄止,对文章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内涵止步于画面感对视觉的冲击,乃至从影像资料回到教材文本时,思路仍然留在播放过的视频中不能自拔,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占用课堂时间,容易本末倒置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虽然极为重要,但是课时安排受种种条件限制,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一个学期里仅有的32个学时对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的大学语文来说完全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量的影像资料势必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被迫压缩或侵占其他课堂项目的时间。同时,引入课堂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涵盖大量内容,除了教材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之外,往往还包含了众多题外因素。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播放影像资料在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大学语文教学负担,甚至使课堂的教学中心由教材转向影视艺术作品,从而忽略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的,造成本末倒置。例如,在讲到辽师版《大学语文读本》中《侠客行》一文时,有的教师会选取一段有关“侠”文化的影视片段来引入课堂主题。这样的方法虽然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同时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次要内容误推到教学重点,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传递人文关怀与文学素养的大学语文课变味成了历史课、哲学课。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影响元素作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出影像手段有别于其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根据文章内容量权衡相应的影像资料使用幅度

为了确保选取的影像资料发挥最大的效用,就要保证所选影像资料长度能够在教学计划安排内完成。在逻辑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需要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逻辑性分析论证。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缜密思考、严谨表达的能力,此时如果选取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的组成部分,难免会打断学生文本分析的连贯性思路,使学生思维陷入肤浅化的瓶颈。因此,在讲解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减少甚至避免影视艺术作品的课堂使用。在一些文言文、诗词、说明文和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影视艺术作品便能够发挥其优势,将文章讲解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加深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理解。由此,教师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影视资料。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受教能力,简短有力的影像资料能够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像资料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上,就能自觉进行思维活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选用拖沓冗长的影像资料,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避免造成影像资料喧宾夺主的情况。

(二)选取恰当的影像资料,使影像教学手段与大学语文课堂相适应

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对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影像资料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在使用的时不要喧宾夺主;其次,所选取的资料要长度适中,不能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应该用来交给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再次,选取的影视艺术作品应具有代表性,可采用剪辑的手段,截取影像素材中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片段,切忌通篇播放。对于一些较为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可布置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欣赏分析。总体而言,在选用影像资料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语文课程的特色,有效发挥影像资料的优势。譬如,在讲解《长恨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不仅能够让作品内容形象化,还能比较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借此让学生分析两种不同表达效果的特别之处,实现大学语文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内容相适应。

(三)注重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

在运用影像手段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被影视艺术作品所牵引。当影像放映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很难短时间内重新回归到课堂中。为此,在运用影像手段时,要注意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所谓“联动”,就是有目的性地安排影像资料播放,以提高课堂语文学习效率为根本目标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放映影视艺术作品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问题预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欣赏与分析。在放映结束后,教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点评学生回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联动,引导学生将思路重新转回课堂。在选取较长的影视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按层次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对各部分依次进行播放与讲解,通过这种模块分析的播放方式,把控课堂节奏,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对未来影像资料在未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原则进行一定探究,以期引发众多一线教师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作者:李帛芊 迟琳玉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恩.文学类公选课教学原则之管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3(5):58-61.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3]樊星.文学教育应该注重趣味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1(3):4-7.

[4]郑君.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6-257.

[5]林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9):38-40.

[6]杨辉.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思考[D].扬州:扬州大学,2012.

大学语文范文第5篇

首先,要从语文的概念谈起。语文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文文字学家王力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可以等同于语文。那么,语文课主要就是学习语言,并且是以学习书面语言为重。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以语言文章来解释较为贴切。语文的口头表达即是语文之语,书面表达则是语文之文。所以语指的是语言,文指的是文章。因此,语文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将文章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核心特征,就是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随着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个举措明确了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语文课程最初的设置目的与涵盖内容,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范畴,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所以,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比如,对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今天的大部分读者往往都停留在对诗歌文本文字的解读,去体味诗歌中或言志或抒情的文学魅力。但古人的学习却并未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而是透过字面去感知诗歌的原创背景和表达主旨。因此,历来的儒生将他们的解读与认知集中体现在对诗小序和诗大序的写定与观念的传承上,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吟咏所忽略的。

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熟读的《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无论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从诗歌的文本阅读中感知的,最重要的关注点无疑都落在了爱情主题的表达上。但同样是这首诗,同样是这样的文字,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或是童蒙幼读,理解的重点却不是这样。汉儒毛亨、毛苌就在《关雎》的小序中传递了超越爱情主题的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重在确立一个道德准则,即“后妃之德”,用这个准则来为天下人建立一个道德范式,“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具体到《关雎》的文本,则进一步细化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的诗歌主旨。汉儒郑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德范式构建的依据:“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将诗歌主旨由个体爱情的简单表达上升到家国秩序的王化之道,这就延续了对诗歌产生的原初状态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经学与文学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的关注视角差异。唐人孔颖达吸收了毛传、郑笺的观点,作出了详细的注疏。孔疏更加侧重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揣摩生发,从而弱化了文本的文学审美特征。这种作法与汉儒的解读无疑是一致的。毛传、郑笺、孔疏的经典诠释也成就了诗三百这部充满了文学色彩的作品总集在经学中的位置确立,《诗经》的称谓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掩盖了原本的文学意义,学人因此都将注意力落实在诗歌的社会功用的意义上,即在经学的总体框架内阐述诗歌文字的道德价值而限制其文学价值的生发。宋代是儒学又一次深入发展的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虽然朱熹《诗集传》并不全盘采用汉儒诗序的解读,但在具体的篇章文本中,仍秉承并有意识地加强了汉儒的观点。例如,《关雎》中将诗歌吟咏的对象加以落实:“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又进一步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其实,这也是对《关雎》创作原初状态的再次肯定。有了理解与认知的一致性,我们再读《关雎》,就会理解孔子为何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不会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诗歌文本的艺术表达,古人却执着于文字背后的内在蕴涵。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305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能说你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而不能说你真正读懂了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也不能说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思考,作品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共鸣或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语言的浅层理解如字、词、语句等等,这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而准确理解作品语言所透露出的深层意义,并通过对这些感悟引起的系统思考,是我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应该使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例如,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文章,虽然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这些作品去分析、理解,但我们最基本的功课是通过阅读、书写、背诵、记忆,加强我们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后期学习能力的建立。仍然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通过基本阅读的训练,甚至是相同的作品篇章,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我们从呱呱学语起,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学习,掌握了字词等语言基本构成单位的运用。通过对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渐次分析,建立起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系统理解。同时,听、说、读、写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们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从而对阅读、感知外界事物,逐渐形成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与正确的认识观。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没有间断。一方面,传统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命脉,自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无法全部抹杀;另一方面,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又事实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明显无法指导民族与国家的进步,导致整个国家百年来陷入列强的与战乱的侵袭。那么,究竟对传统文化是取是舍,或者如何取、如何舍,就成为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阅读反映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仅靠文字的读解和简单的鉴赏就能获知的,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梳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士子包括每一个普通人在内的最高道德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如以往单纯明净,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民族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迷茫,无论对社会群体亦或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儒家尊奉的道德准则,无疑是这场巨变中的中流砥柱。儒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最初仅仅是诸多学术门类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指导者与代名词。但是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与发展,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学术体系,在诸多学术门类中成为显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秦帝国后,采纳李斯的意见,焚书坑儒,几乎将儒家所有的文献资料付之一炬,给予发展中的儒学致命性的一击,以至汉室立国之后,虽力图恢复儒学,却发现仅能依靠口耳相传的记忆来延续知识体系。当然汉儒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无论是古文家还是今文家,或是集大成的郑玄,终于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尽管历经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割据战争,儒学从汉代确立的五经发展到唐代的九经,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产生了至远的影响。宋儒对儒学体系的构建远远超越了汉儒,不仅仅是程朱理学自为一体,南宋时期奠定的十三经成为儒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知识架构,也是每一个士子必须学习的著作典范。

当然,宋代的理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人性的自由生长,因此把理学作品放在某个特定时期内阅读就面目可憎起来。明儒和清儒其实是沿着宋儒的路子继续前行,尤其是清儒,将儒学的解析发展到了极致,形成可以和宋学、汉学相鼎足的清学体系。这种极致到了近现代,就成为儒学的原罪。民族的衰败,国家的破亡,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生优势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列强用枪炮狠狠地敲碎了儒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长城。当人们发现天朝上国的自信不复存在时,就必然会质疑乃至否定这千百年来已经是真理的思想模式。所以,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一下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也不是治国的利器,尤其是对利益的极端追逐,对欲望的无休止的宣泄,使得长期生活在东方文化氛围中的人们面对人性的沦丧、道德的滑坡、价值观的混乱,不禁又怀念起儒家充满温馨、彬彬有礼的社会秩序,而儒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修复趋势下的新儒学也应运而生,作为新国学的主要代表再次站到了世界舞台之上。儒学兴衰反复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阅读儒学的经典作品时,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桎梏,作出匆忙的评判。我们应该怀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态度,跳出作品本身,跳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评判,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去思考、去衡量,既不一味地尊高,也不极端地抹杀,而是将其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习惯总结来认知,尽量以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独立思考与辨析。通过这种不带偏见、还原本质的阅读形成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辨的意识,增强正确判断外界事物的能力,加深思想深度,提高道德素养。

而这种深度,更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冷静思考,用乐观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工作,对读书或工作始终保持责任与担当,对人生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从而能够在青少年时期,不急功近利、不追求肤浅庸俗的所谓时尚,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同时,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也是大学语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思考,也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形成自己开放的思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获取课本中不能体现的知识。而这些习惯的形成,则客观上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语文相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中小学语文课,更注重于素质教育的养成。

大学语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注重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还注重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之所以注重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因为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一个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仅能让一个人的写作内容大放光彩,还能更加清楚和透彻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语文写作方面,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却相当薄弱,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本文接下来将会做一个详细的探讨。

1.大学生语文写作现状

目前,大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着许多状况,首先要说的的就是大学生的基本功。在写作基本功方面,大学生表现的十分不理想,不仅不能正确的使用常用标点符号,还经常在作文中出现错别字,而且有的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的连贯性和语言流畅性都很差,根本就无法清楚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更有甚者,竟然大篇幅抄袭、粘贴他人的文章,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无法表明主体意图,严重缺乏感染力和主体感。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依然在沿用惯用的写作套路和写作模式,不仅在文章内容排版上缺乏个性,还在文章内容上缺乏创新,最终导致整篇文章变得乏味无比、毫无新意。除了写作基本功不达标以外,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比较差。例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不太注意周边事物的变化,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进而导致在实际感知方面缺少经验和积累,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很好的在文章中体现出来,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当然,除了这些现状之外,大学生对写作的淡漠的态度也是造成写作水平低下的一个原因。例如,有的大学生天生就不爱写作,对写作持有一种抵抗的情绪,即使老师要求写作,也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态进行创作,如此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完全没有思想深度,没有值得阅读的价值,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而且是不利的。

2.大学生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分析

2.1教学方面存在漏洞。其实,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与写作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教材建设落后,教材里的内容和飞速发展的时代相脱轨,无法充分反映时代特点,严重缺乏时代感,加上教材杂乱无序,教学内容陈旧,选文重复率高,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对授课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产生了不想学这门课程的想法,这对学生视野的扩大是十分不利的。此外,由于教师对大学语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歹意的教学方式,忽略小组讨论、课内与课外结合等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忽略对大学生写作的实践训练,活生生的把写作教学变成死板的程式训练,变成纯纯的讲授课,不仅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写作需求,还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2.2学生自身努力不够。除了教学方面存在漏洞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有的学生有厌学的倾向,不愿意接受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写作知识,久而久之便抵触写作。而有的学生则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不去长期的进行写作训练,而是什么时候想写就什么时候写,没有养成定期写作、时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使得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无法有质的飞跃。

3.如何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

3.1提高大学生写作教学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写作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引导和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一定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培养大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员主动参与写作训练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大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技能。第二,要指导大学生多多阅读经典篇目,让学生更好的吸收阅读的内容,才能丰富他们的写作积淀,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第三,就是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要鼓励学生们到网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毕竟,没有丰厚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写出来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积累,细心采撷精美的语句,认真记录人物典故,广泛猎取语文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当然,除了重视积累外,还要讲积累到的素材巧妙的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养成长期坚持动笔写作的习惯,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第四,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锻炼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反复分析、归纳、综合、升华的基础上,避免单讲理论的枯燥,避免写出肤浅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2大学生的自我努力。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大学生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不断完善自己。而为了提高语文素养,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大学生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一些好书,多读一些名著,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经验,认真研究别人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文章。此外,还要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深入社会,了解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写作灵感和兴趣,将抽象的教学理论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具体化、详细化、真实化。

4结语

加强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大学语文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变现在大学生的写作现状。

作者:赵琼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语文范文第7篇

大学语文是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的语言素质越来越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同时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基于现状,本文探究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语言素质;大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汉语为载体的汉文化不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大学语文着眼于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作用不言而喻。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学素养进而培养其人文素养。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高校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其现状令人担忧[2]。《光明日报》曾刊登《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一文写道:“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这句话准确概括了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纵观,“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上”是目前大学语文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3]。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由于热门专业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的设置,大学语文这种侧重培养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课程,由于不受重视而被随意减缩课时甚至取消。从课程教授方面来看,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科研方向缺失导致教学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教学手段局限于单一的口述方式。从课程学习方面来看,学生主观上对母语学习重视不够、客观上教材内容与实际缺乏联系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2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分析

2.1专项调查

2.1.1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曾有学者对某高校中文系二年级两个班的9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4],结果不容乐观:(1)语言规范意识缺失,如要求从40个词语中选出规范写法,结果每人每词错误率达19.6%;(2)基础知识环节薄弱,如在20个常用成语中每词有一个错字,没有一人完全改正确;(3)表达能力差,如在500字的自我介绍中有58%的学生出现语句不通或错别字的问题。

2.1.2非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笔者选定所教授某非中文专业一年级8个班的340名同学,对其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的课堂情况(口头表达)和作文情况(书面表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诸多问题:(1)口头表达:课堂发言或朗读课文不自信、声音小,磕磕绊绊;不认识常用字;分词断句能力较差;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不准确、精彩语句关注度不够等。(2)书面表达:语言口语化、网络化;随意使用英文单词;字迹潦草,且错别字较多(如:把“心仪”写成“心怡”,“烦琐”写成“烦锁”);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无题目、通篇不分段、乱用标点符号等。

2.2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普遍偏低,中文和非中文专业学生都存在诸多语言缺憾,其语言能力均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文化广泛流行的背景下,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交际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语言交际缺少语法和语义规范的约束,词汇匮乏,词不达意,内容隐晦,表达能力逐渐下降。

3着眼于大学生语言素质提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大学生语言素质提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古今中外经典篇目的学习、理解和鉴赏,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语言素质;语言素质乃至人文素养的提升,反过来又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体会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明确课程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课应贯彻文本本位和语文本位两条基本思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接受、表达能力;连带而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审美能力[5]。

3.2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以口述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和当今大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状况,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传统经典文本为基础,开展知识讲解、情感启发和思想升华,并合理应用现代优秀的文化成果,用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和感悟。

3.3开设其他语言类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语言使用的教育和引导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提升语言素质乃至人文素质的作用。与此相辅相成,学校可以借助开展其他必要的语言教育来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语言。如:设置《基础写作》、《职业汉语》、《普通话训练与演讲》、《书法鉴赏》、《诗词鉴赏》、《口语表达》等语言类公共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4结语

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基于当前课程教学和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始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付出不断的努力。

作者:刘旭鹏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园.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53-56.

[2]蔡建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6(6):42-45.

[3]刘美娟.论大学生语言素质的缺憾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5(1):81-83.

大学语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大语文 教学功能

一.大学语文大语文功能的内涵

1.渗透历史知识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处在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更加强调其学科以外的拓展与延伸功能。从来文史不分家,“文以载史,史以文传。”《战国策》《史记》等著作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并重。学习这些古典乃至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时,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即历史环境,是深入领会作品思想内容的必要前提。如讲解《燕昭王求士》《驳复仇议》等篇章,只有将故事还原回历史脉络里,才能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机衔接起来,最大程度地真实再现人物与情节,进而准确把握故事传达的思想内容。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的渗透,势必造成语焉不详,无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真知识得以提炼升华,最终事倍功半,甚至与作品真谛南辕北辙。

不止如此,不少大学语文的教材所选篇目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普等知识题材,教学过程很自然就能发掘出语文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点、交融点,将语文知识面拓宽的同时使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立体性的特点。

2.发散哲学思维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凝结了文人墨客对人生、社会、生命的最深刻、最精湛的思考,浓缩了事理、哲理的情思。如《先秦诸子语录》在知识论、人生观、宇宙论、道德观的一些具体论述中,使我们能够管窥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顺其自然,墨子的兼爱非攻,荀子的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整体感知各学派博大精深而又丰富复杂的思想特色。同时,教材在节选各家言论片段的基础上,有意将其混编为一课,很自然地形成比较、对比,在对多家学术观点的探讨中,引领我们以科学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理性甄别每家学派的历史进步性与现实局限性。而这些作品的价值还不仅于此,大学语文的哲学教育功能在于指引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一切,不仅对于文学作品,更高的是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培养一种发散的全面的哲学思维方式。凭借一种更清醒的意识、更高的角度跳出一切事件、事物的表象洞悉其理性的实质与内涵,使我们的思维更具整体性和全知的视角。如教材节选的《老子》的几则语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教给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揭示了矛盾互为依存、互相转化的奥妙。

3.启迪生活智慧

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我们学以致用的生活智慧。只有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才能真正释放出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文学即人学”,大学语文教材里的经典文学佳作,本质上是生活的载体,字里行间传达着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对人生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其中不乏源自生活的智慧启迪,写人叙事间教给我们认识人、认识自己与外在世界,并进而处理好一切关系的方法与技巧。如《燕昭王求士》《子产论尹何为邑》等篇章通过臣子向君王劝谏的对话,为我们今天处理“下”与“上”的人际关系作了生动的示范。《管晏列传》中的“知与之为取,执政之宝也”的论断也给今天生活在复杂人际关系网中现代人提供了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为人处世的启发。更有胡适的演讲《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可谓字字珠玑,浓缩着作者的人生心得,语重心长的告诫青年对待工作与学习的正确态度。梁实秋的《钱》描绘出世相百态,论及金钱与人的关系,寓庄于谐,幽默风趣中透出对人生的严肃思索与睿智取舍。

4.深化情感教育

文章的终极目的是表情达意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一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与生命。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至情至性的美文,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理。这就决定了阅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效应,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教育。如李白诗《将进酒》流露出“豪、逸、悲”的情感格调,于奔放飘逸,昂扬豪迈之外沉潜着一份深沉的悲怆感。这不是单纯的快乐,不是纯粹的悲伤,更不是消极的颓废,而是充满着令人奋进的力量。再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寄寓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巴金的《怀念萧珊》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欲哭无泪的悲痛,无限深情的怀念,和发自肺腑的自责内疚,以及对“”罪行的谴责,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积淀。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是丰富多样的,只有走进文本,入情入境,才能领略情味、兴味、意味、语味,抵达鲜活的情感世界,获得多维的立体情感信息,受到感染或激励。

5.提升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材的审美性是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有特质。独特的意境、隽永的语言、超拔的风格、周详的逻辑、畅达的思路、透辟的说理、生动的叙事、传神的画人等,教材散发出的艺术魅力正是语文课审美特质的集中展示。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实际就是挖掘美-感知美-传递美的过程。从形式到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直觉到想象,从形、声、色的感官感觉到悲、喜、忧的内心情感,每一篇课文都具备等待我们去发现的美的内涵。如《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的结构特点共同构成了音乐美;李斯的《谏逐客书》采用正反对比和类比喻证,使利害对举、是非昭然。在逻辑关系上由轻到重,由古及今,步步推进,气势贯虹,文意饱满,形成鲜明的逻辑美和气势美。再如《山居秋暝》清新自然的意境美,李煜《虞美人》的感伤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哈姆雷特》的悲剧美,《陈情表》《拣麦穗》中的人性美等。几乎每一篇作品都传达了含蓄的美学概念。

6.完善人格修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人格素养的完善,其内涵涉及品德和操守。大学语文教学是着眼学生人格建塑的重要媒介,教材中的《品格・胸怀》篇、《为政・爱国》篇、《社会・人生》篇、《怀古・咏史》篇等蕴含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特别是文本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浓厚的情感内涵,对学生的灵魂有强大的塑造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地健全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如以《论语》为代表的先古圣哲有关“自省”“克己”“忠恕”“慎独”“力行”等环节的道德修养理论,可有效指导我们树立做人的原则,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确立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屈原的忠君爱国、文天祥的慷慨大义、杜甫的忧国忧民为爱国主义精神做了全方位的诠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傲气,苏轼达观超脱、处厄忘忧的人生态度,《李将军列传》《张中丞传后叙》《左忠毅公逸事》等文中的主人公表现出的刚勇磊落的浩然正气,无形中滋养了学生人格教育之根本,培养了学生自尊自强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品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为人作风以及他“鞠躬尽瘁,努力求完美”为文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为人处事的态度,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标明导向。

二.大学语文实现大语文功能的途径

1.教师要有大语文精神

叶圣陶先生最早倡导“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就是指语文知识不应是孤立的,语文学习也不应是微观的。语文教学应是开放性的,不再只是对字、词、句、段枯燥乏味的肢解,而是让语文真正走进人的情感,走进人的生活,走进人的心里,融进血液,成为一个拥有完善人格和积极精神的人健康生活所需的持续不断的新鲜源动力,甚至就让语文成为我们的生命。这一认识是保证教师教好大学语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指导教师“怎样教”的“定海神针”。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这六个方面的教学功能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牵涉的,而是彼此依存、互为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和谐互动关系。只有在渗透历史知识的教学背景下,结合生活与情感体验,融入理性的思考分析,才能提炼出智慧与哲理、升华出审美价值,从而增强人格力量、人文精神的培育,实现民族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精神。

2.教师要有大语文热情

上好大学语文课,需要教师付出全部的心智和辛苦,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从事大学语文教育需要极大的热情,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严谨的理性思考,更需要饱满的情感投入。往往与教学内容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洞察真谛,通晓深意,进而完整地传达出来,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交流与碰撞,从而激活他们的感悟。也只有从心底里流淌出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才可能感染学生,启迪他们思想与情感的成长。

3.教师要有大语文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是具备一定语文基础和能力的大学生,他们是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探究能力的人,固守常规的教学模式势必只会起到扼杀青年创造性的副作用。只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大语文”功能,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课本教学思路,善于“跳出课本、跳出课堂、跳出教材”,才能培养出大语文人,而这首先要求教师是一个真正的“大语文人”,即富有教育的智慧,善于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探究,常教常新。

大学语文课要想上得有声有色,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突破意识。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其“专”与“博”紧密结合的特点,实现多学科的交融、沟通、互补,收放自如,将知识点更新、充实、横向与纵向联系、重新排列组合,教学中才可能挖掘教学内容的丰富内涵,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同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加深对各专业领域知识间联系的认识与把握,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着均衡、合理化方向发展,进而达到知识素质的综合提高与完善――这一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大学语文范文第9篇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维开阔、兴趣广泛,但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极具吸引力的语言,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知识向生动有趣的内容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配合语言练习,可播放一些优秀影片,为学生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中外名著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审美活动,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化陈旧为新颖,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通常包括几大版块,即修辞、语法、文字和语音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全面系统地介绍每一版块的内容,或详细讲解本学期课本中安排的二三十篇文章,反复研讨、细致拆解课文。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炒冷饭”。教学方法陈旧,且大量重复中学语文知识;教师语言枯燥,既没有趣味性,又毫无启发性。这样即使遵循量化的标准、科学的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化陈旧为新颖,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增大信息量,补充新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不应平均用力,而应立足重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新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3.引入语言艺术新形式,确保课堂生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大量新鲜的句法和词语不断问世。一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还应尽量掌握“热词”,涉猎新词,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加以关注,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库。教师只有吸收各种新的语言艺术,并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才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讲解词语时使用一些新鲜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亲近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语言讲授从陈旧、枯燥向新鲜、有趣转化,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确保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进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语言魅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特色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多地感悟语言的魅力,对文学之美有更透彻的感知。

大学语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85-02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对照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但是大学语文又不能忽视中学语文,作为一门阶段性学科,大学语文不是“从头学”而是“接着学”,这样才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学科高度。所以,学学语文,又必须有“大中衔接”的想法。对照高中、大学语文教学要求,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别:一是规范化教学层次方面:语文教学从规范化教学看,有三个层次,小学、中学属基础知识层次,语言、文体、文学的基本常识,高中增加了一点审美鉴赏,但基本还是字、词、句及基本知识应对考试,应对升学率。大学语文属于第二个层次就是审美鉴赏层次;最高层次是中文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理论创新层次。而大学语文这个层次最为重要。二是思维的锻炼:语言即思维,语文课即是训练思维品质的课程,它对其他学科是十分有益的。理工科抽象能力强,文科训练则加强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钱学森说,创新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大学语文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三是从教材来看,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的选文在内容上有衔接,有个别重复的篇目,但大部分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的提升、拓展。同时,加重了文言文教学的比例。这样,一方面,中学时期的理解为大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则从更高的阐释层次和学习层次上学习,从而把握大学语文的学科本质。四是学法方面:高中语文更多的是为升学服务,学生是被动的、被“灌输性”的输入知识,是应试教育;而大学语文是“主情”的,是以情动人,让学生有感悟、有熏陶,让真、善、美成为学生自觉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因此,大学语文是自由学习、研究性学习。五是教法方面:中学语文老师不管文章好不好,都告诉学生只要选入教材的文选就是优秀的,你只需要找出好在哪,并答出为什么好即可。试题都有答题的套路和标准答案,老师说必须这么回答,这是标准,错了就扣分,高考也是这样。这样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的能力。而大学语文老师大多不会告诉学生说只有这个写法,大学语文老师就文章的理解没有统一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去欣赏,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生活经历去品味,产生共鸣。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看法,对自己看法的有力支撑论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并形成善于独立思考、思辨的能力。通过以上比较,笔者认为高中、大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重视

大学语文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各学段的学生由于需求及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就会有不同的教材、教法和学法。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大学语文更加注重人文性、审美性及研究性的学习。早在1981年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就曾说过:“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掌握一种武器。”任何一个民族对其母语都是极其重视的,没有哪一个民族会认为学过一段时间母语,就不用再学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数量最多、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语文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是为了给精神以营养。我们的教学目的与此是完全一致的。“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总结以往学过的知识,并对今后终身自我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

与中学语文不同,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它没有中学语文那么多的课时安排,基本上也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可能是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可能是学习文学史的,也可能是学习语言学的……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可以使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大学语文是一门内容较宽,覆盖面较广的“通识”课,这些相关学科的教师可能会把他所擅长的研究和好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又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综合性的学习和研究。最主要的是大学语文教师要站在一定的视野高度,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深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科的层次,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三、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上一篇:作文素材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