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8 05:48:4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 要: 通过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从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等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食品安全;高校食堂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几年来,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高校的食堂运营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

㈠ 对象

对某市辖区内高校的3所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

㈡ 方法

制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调查表,通过逐一走访、查看现场、询问形式,现场评定。14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参与打分,评分结果见表1、表2、表3。检查内容包括25项指标,即:1、食堂周边卫生;2、清洁工具;3、食堂卫生死角;4、主副食库内各种物品存放;5、库房整洁卫生;6、餐厅设施摆放整齐;7、餐桌面、地面卫生;8、残食车卫生;9、餐具卫生;10、消毒、防蝇等措施;11、窗台、锅台、墙壁、水池洁净、地面卫生;12、水道通畅;13、冰箱内食物存放;14、食物加工操作;15、蔬菜库堆放;16、食物加工用具生熟分开;17、工作台柜摆放;18、厨具干净;19、炊事机械干净;20、不同类食品加工;21、炊事人员着装;22、售饭人员卫生;23、炊事人员卫生行为;24、炊事人员持证上岗;25、卫生间设施。每项指标在0~5分中取值,0代表不合格,1代表很差,2代表差,3代表一般,4代表好,5代表很好。

㈢ 结果与分析

第一,共性问题。首先,通过对各餐厅25项指标的考核、评分。各餐厅各项指标均没有超过4分,说明各餐厅对待食品安全卫生上虽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仍需要提高。其次,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问题。A餐厅略高于3分,B、C餐厅低于3分。说明各餐厅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在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落实不到位。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是保证食品安全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食品的二次污染。

第二,突出问题。卫生管理上,食堂周围卫生区域保洁不到位、有垃圾及废弃物。清洁工具随意摆放,人员意识不强;刀具、灶具、面案、菜墩、菜筐清洗不及时。窗台、锅台、墙壁、水池有污垢。餐桌面、地面不干净。仓贮管理上,库房卫生有待改善。主副食库内各种物品存放时,标签不清。有的冰箱内生熟食混放,加工好的食物与正在加工的食物混放,各类蔬菜混放。残食车摆放不到位。从业人员管理上,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存在问题。随机抽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并持证上岗的情况, 部分从业人员体检率未达到要求, 特别是临时工。炊事人员虽穿戴整洁,但佩戴工作牌不到位。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对策

㈠创新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特点,采取分段式监管有利于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积极解决,包括:(1)全天反复巡查,于晨检时找重点人员谈话,回复学生意见,并记录检查、处理情况;(2)每天上午抽查,包括原材料、留样、凉菜加工间,记录检查、处理情况;(3)每天4餐售卖时间 (晚上加餐),包括留样、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学生就餐意见收集,以及记录检查、处理情况。食堂内部监管重点:(1)从业人员。应对临时参加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加强健康证明查验,并对身体、心理及情绪进行晨检和记录。(2)采购。采取"农校对接"的方式。食堂米、面、肉、油、食用盐等重点物资的采购验收应记录并经常抽查(夏季重点是肉类)。(3)留样。留样应记录经常抽查(留样品种、数量、具体时间、放置及处理等记录)。(4)凉菜间。夏季凉菜加工间的整体消毒、剩菜的处理应记录及经常抽查。(5)加工过程。土豆、四季豆、豆浆等特殊材料加工经常抽查。(6)售卖过程管理。所有售卖安全环节要有专人负责。(7)特殊岗位员工 (采购、留样、凉菜加工间)相关食品安全知识要现场进行问题抽查。

㈡加大监管力度

对学校饮食服务部门实行规范化、程序化、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把住进货源头关口,最大限度地避免采购到不安全的食品,注重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食物污染。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只有在所有人都重视得情况下才能建立起来, 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证, 这样才能组织落实, 人员落实, 责任落实, 形成一个食品安全监控网络体系。国家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 高校师生也要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对不法行为予以举报。

㈢加快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严格卫生行政许可准入门槛,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监督部门注重学校食堂新、改、扩建工程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与许可前的现场卫生学审查。各高校应符合开办学校食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重要环节的操作规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齐抓共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组织体系、日常检查制度、培训机制和奖惩措施;大专院校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行高校食堂后勤化管理。

㈣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主动承担对学校饮食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责任,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同时,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营养与膳食平衡,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配备专兼职营养师。通过发挥营养师的作用,发挥各食物间相互作用,达到营养的最大化,科学合理饮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饮食观,还可以避免因为搭配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关系重大。近年来,虽然高校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高校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解成威,等. 基于农校对接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89-91.

作者简介: 解成威( 1982- ) ,男,山东胶州人,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上一篇:基层守押人员如何学会“自我调节” 下一篇:打造优质军校校园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