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军校校园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22-10-16 09:49:03

打造优质军校校园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创新发展先进军校校园文化,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院校文化积淀,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不断促进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军校;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党的十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同志对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这些战略思想,既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也为加强军队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军校作为军队文化建设的强军劲旅,强化前列意识,推进文化发展,就要更加重视和坚持培育能够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和本校特征的校园文化。

一、现实需求呼唤军校校园文化

军校校园文化是军队院校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校历史传承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院校精神的综合反映。军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顺应时展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己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未来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文化为校园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发展动力。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充实着先进文化,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发展先进文化,就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优良传统、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意识多元变化、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传授科学知识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召唤。

(二)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学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崇高的精神追求具有鼓舞斗志的重要激励作用,浓厚的政治氛围具有统一意志的导向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净化灵魂的重要熏陶作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具有砥砺品格的重要教育作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具有引导言行的重要规范作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青年学员成长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实现学院建设不断跨越的内在要求

"培养合格的防空兵指挥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兵种中级指挥院校,把学院办成防空兵指挥人才培养中心、防空兵作战理论研究中心、防空兵建设咨询中心。"是学院的办学定位。建设一流的院校必须有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彰显学院个性和特色,展示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对一流院校形成发展、培育一流人才、孕育一流成果产生根本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院人员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可以为创建一流院校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此外,建设一流的军校校园文化,也是加强我军军事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增强我军的凝聚力、威慑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具有极大作用。

二、军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精髓。另一方面,要保持和发扬军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践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军校和谐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军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社会其他文化发展的前列。而军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引领着军队文化的发展潮流。建设军校校园文化,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先进"下功夫,建设既具有军队特色又体现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

(二)以提高学院建设质量为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文化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军校校园文化是院校建设质量的重要参数。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院校建设质量为标准,在提高官兵士气上做文章,不断加强文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地筹划文化工作,突出重点,兼顾全局,推动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增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文体设施和娱乐设施的物质条件,提高官兵文化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水平。

(三)以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学员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学员最关心、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员之所急,想学员之所想,服务于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打牢学员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努力践行"四个新一代"的要求,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立足点和归宿点;把是否有利于学员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从学员的任职需要和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改进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组织方法。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对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这既是对我军文化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以文"化"人,充分关注学员及官兵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摘 要:对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供给客体和供给内容的公共性进行分析,揭示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主体应以公共性作为其理念指导,供给目标应以公共性作为其价值标准,供给客体应以公共性作为其实现基础,供给内容应以公共性作为其约束条件。

关键词:高校行政权力 公共性 高校权力主体及客体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学术机构,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通过发展学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发展而日益扩大的高校内部行政服务组织逐渐异化为高校内部的行政衙门,使高校学术权力让位于行政权力,高校官本位盛行,使其公共性丧失。 中国高校行政权力公共性的缺失阻碍了高校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因此高校内部行政组织要树立服务理念,充分实现其公共性,发挥其公共价值,这是解决中国高校内部管理问题的关键。

一、高校行政权力的概念界定

通常,人们把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系统(其成员是师生和研究人员)所拥有的教学和学术活动权力称为学术权力,而把保障教学和学术活动的非教学和科研系统(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行政人员)所拥有的行政活动权力称为行政权力。也有人认为,学术权力即指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学术权力的主体指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客体指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大学组织学术性的特质,使得它应是一个"底部沉重"的结构,自下而上是学术权力的运行方式。高校行政权力是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而赋予大学科层制结构中各管理层次的,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对高校中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能力或力量[1],过去一些被"公认"的私人产品逐渐进入公共产品的清单,比如越来越多的教育活动已经被纳入公共服务内容。国家和政府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承担者,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私人机构和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时(例如"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全球致力于提高健康、医疗和教育水平方面的卓越贡献),当对于高校行政权力的理论阐释和认识已然存在不少问题的情况下,寻找新的认识角度和理论支撑成为必然的选择,公共性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二、公共性的源起及其理论运用

"公共性"的概念出现了很长时间,但对于该概念的使用也并未统一,阿伦特认为,公共性一词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公共性意味着公开性,即公共世界是一个所有人共同的聚会场所,每个出场的人在里面有不同的位置,每个人都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和听的。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2]。再次,公共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的。公共性意味着在一个敞开的公共领域因他者的存在而获得自我在场的真实体验。公共性是以凸现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公平正义为基础,是为了消解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对立。自主性、多元性和共同体是现代公共性的核心概念。在公共经济学中, 公共性却被作为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均衡的手段[3],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性是一个非常宽泛并且具有多个层次的概念和理论,哲学领域的公共性概念无疑最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而在其他领域公共性主要被作为一种理性的态度和价值的观念来加以运用。

三、高校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分析

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供给客体和供给内容构成了高校行政权力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供给客体和供给内容的探讨有助于把握高校行政权力概念。因此在对高校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进行分析时,我们认为公共性是高校行政权力的根本属性,是贯穿高校行政权力的一条主线,它既是高校行政权力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理解高校行政权力时必须始终以公共性作为基础,而在高校行政权力的实践中也必须以公共性作为指导。

1、 供给主体的公共性---以公共性作为其理念指引

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高校是参与主体、高校领导是重要主体。公共组织(政府和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从根本上也是一种公共组织[4])从根本上来说是公益性的组织,其组织目标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因此其对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公共组织的公共性特别是政府的公共性,在这种公共性理念的指引下,现代政府担负起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它能够满足社会公民的个体需求而且能够促进社会的总体发展。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主体主要是负责在公共性的指引下安排公共行政权力的生产任务,而高校行政权力生产者则主要负责完成行政权力的生产任务。

2、供给目标的公共性---以公共性作为其价值标准

高校行政权力需求的公共性价值标准,首先是来自于行政权力机构行政权力需要的共同倾向。正是这种共同的权力需要倾向构成了高校行政权力需求的公共性价值基础[5]。其次,高校行政权力需求的公共性价值标准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高校行政机构对于权力的需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行政权力主体的供给能力,行政权力需求与行政权力供给能力之间的差距也不能太大,脱离行政权力供给水平的行政权力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3、 供给客体的公共性---以公共性作为其实现基础

高校行政权力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力是每个高校均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而要实现行政权力从应然权力向实然权力的过渡就需要一定的制度设计。法律和政府是现代社会使应然行政权力向实然行政权力转化最重要的制度[6],法律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后盾对行政权力的内容进行规定使行政权力取得强大的权威和效力,政府则依靠国家权力通过调配资源以保证行政权力的真正实现。

4、供给内容的公共性---以公共性作为其约束条件

目前对于高校行政权力"公共产品"属性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公共产品理论,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技手段已经使公共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实现成本大为降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内容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作为公共产品天然属性的认识需要进行修正[7]。所以高校行政权力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正在发生变化,出现了行政权力泛化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混淆等问题。

四、高校行政权力公共性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高校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视角突破了政府职能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的视域局限,对于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供给客体和供给内容的公共性分析,使我们能够更为准确的理解高校行政权力。以公共性作为理念指导的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虽然公共组织的运行者在某些时候并不完全能够完全恪守公共性,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目标是使高校能够充分利用行政权力,实现其提高行政效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明确划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高校的行政权力需求偏好相适应。高校行政权力的供给内容应当以公共性作为其约束条件并为其带来公共收益。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演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5。

[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538

[3]曹鹏飞. 公共性理论研究[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 37,38。

[4]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 体育科研,2008,29(2):37- 41。

[5]高培勇.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0。

[6]唐立慧,郇昌店,肖林鹏.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7- 11.

[7]范冬云.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6- 12

作者简介:米日亨(1987.7-),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