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僵尸企业”

时间:2022-08-28 03:36:47

如何盘活“僵尸企业”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商业银行法案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管指标。此举实则意味着维持了20年的存贷比指标硬性考核将终结。

存贷比制度设立的初衷是监管者不希望银行过度放贷致使风险敞口加大。通常来说,存贷比较高的银行由于充分使用了存款资金所以通常盈利会较好,但相应对不良贷款管控能力要求较高,而存贷比较低的银行由于存款资金并未获得“充分”使用,其盈利能力往往会较为落后。

然而,存贷比监管红线的取消未必真能缓解企业融资难这一顽疾。一方面,“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依然存在,即便监管者希望存贷比指标取消后能够向市场释放足够的流动性,但实际信贷需求端乏力,流动性依然无法注入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存贷比指标的取消根本上并没有解决资金价格“制”扭曲的问题,偏向于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的银行信贷授信额度问题才是推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始作俑者。

银行的授信额度是中外皆有的制度,是指客户向银行申请额度类贷款时,银行会根据客户的征信、经营状况和抵押物价值等因素,在一定期限内授信给客户一个额度,客户在额度有效期内有权支取额度内一定期限的贷款。在国内,获得授信额度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在所谓“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它们又往往能够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

事实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企业将获得银行的授信额度作为企业对外宣传其实力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授信额度应该根据客户实际征信情况、经营情况和抵押物价值等市场化方式来审核,实际情况却是大量“授信额度”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被政府部门和国企机构所把持,甚至被迫流向一大批“僵尸企业”。

早在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曾向外界表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都处于僵尸状态,但他们已经占有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这些有名无实的“僵尸企业”占用授信资金却不产生效益,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使得当前大量“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占用了“廉价”的信贷资金,周而复始地拆新换旧来输血已经成为常态。银行为了补偿利差收益损失,不得不向中小企业提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这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久拖不决、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正是由于信贷资金价格“双轨制”的原因存在,特别是地方政府力量对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力的存在,使得部分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低价获得信贷额度高价倒卖给房地产企业或中小企业的案例频频见诸于报端。只有真正理顺信贷资金价格“双轨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信贷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下一篇:投资黄金价值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