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8-28 12:34:18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的核心又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敢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创新与学生的创新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新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新的宫殿,使学生发挥新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

数学到底有多大作用?这是学生常提出的疑问。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最简单地说,学习数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能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和它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既有趣又较轻松易学,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有意义,从而能“好学”、“乐学”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中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不再具有首创性,加上其自身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的理性,要求中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必须创设一定情景、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呼唤学习主体能动地参与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探究活动。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而创新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备课、讲课和辅导学生时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使其经历有所发现、创新的体验。其中,启发式的提问、对好奇心的鼓励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局限于教材的思路,还要酌情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越教材内容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加追求高层次的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指导学生探索,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是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法。只有探索,才能有发现;只有探索,才能有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让学生提问

〖HJ0.05mm]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当学生提问发言时,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无论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异疑,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质疑解惑的过程。

2.多鼓励学生

创新能力较高的孩子多数表现为顽皮、淘气、荒唐,行为时逾常规,处世幽默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表现自我、对“不合常理”的思维要疏导、鼓励,表扬,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导致学生成为“师奴”。在辅导学生时应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出时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发言表示否定的态度,这样会挫伤被否定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学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的情绪,甚至有时会浇灭学生创新意识的火种,造成唯老师独是的依赖心理。而如果对回答错了的学生也多些鼓励,表扬他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独到之处,鼓励学生敢想、善想,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想”出来的。

3.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

手脑二者的相辅相成,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趋于协同活动,使两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并结合,这对激发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作用无疑是非常大的。思维是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能冲破旧藩篱、标新立异,发挥其创造性的威力。在培养想象力方面,数学无疑具有独厚的条件,比如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等都可以促进创新、拓延思维空间。

〖HJ0.05mm]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是一种搭建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就一定能促成能动意识的产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动手,就可以使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四、开发习题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一题多变训练,通过变形变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复杂变为简单。特别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进行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不受习惯限制,不受思维定式干扰,打破框框,不要追求学生的思路和教材一致,跟老师一致,甚至可以不有意去引导其思路与教师以及教材一致。勇于创新,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求解题方法,教材中,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但其中不少题却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在备课中尽量挖掘出来,在课堂上通过点拨、暗示体现出来。凡是学生有能力解答的,教师只做评价和总结,为此,对一个问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果。对于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全体,而且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仅要考虑问题的本质,而且要考虑与问题的有关的其他条件。答案可以有个别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学生有可能想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或在众多假设中选择新的想法,使之成为自己的独创。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以兴趣驱动求学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