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8-27 09:54:14

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的几点做法

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掌握英语成为我国新世纪公民的必备素质,英语教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课程的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各项考试中也着重考察孩子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抓紧课堂仅有的40分钟,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落实考试大纲对孩子该学段的考点要求。教师心中有考核要求,才能围绕考核要求设计出扎实、利于孩子学习、理解语言点的课,孩子们才能不用绕远,简单、直接的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英语课堂教学如果能够紧紧地围绕考核要点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落实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关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把握孩子发展的时间关键期,恰当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如果孩子会听讲,在课上就能抓住教师讲解的要点,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应该在课上关注孩子的眼神、坐姿、神态,通过这些第一视觉要素,教师就能知道那些孩子听讲不认真,并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也决定了教师本节课的教学实效。其实,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也很简单。

1 明确听讲要求,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力要集中,眼神盯着教师或呈现信息的黑板、大屏幕、单词卡片等,嘴不出声,认真倾听。跟随教师快速做出各种动作,发出相应的声音。

2 随时监督,变换形式,不断提醒。除了教师明确的听讲要求,教师还应该注意随时提醒,不断监督。监督的形式可以结合练习题,有变化,讲实效。必要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手势判断,或用yes,no来表达自己的判断。孩子最直接的反应即可反应出孩子听讲的状态,也便于教师去发现,去培养。对于不听讲的孩子,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善于关注,巧妙提醒,提醒的方式也可以多样,比如叫他回答个简单的问题,但千万不要让孩子下不来台,比如走到她的身边,看看他,轻轻的摸摸他,指一指讲读的位置。教师的关注就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听讲的学习习惯。

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突出教学设计的时效性

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更好的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通读全册书,调整教学内容,重组词汇、句型、文章呈现的顺序,活用教材。

1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在整节课堂教学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词、句含义,掌握语法功能,落实教学目标。

例如: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营造漂亮的画面,有些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动一动。在讲述北京版课改教材四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第九课时,我没有像以往教学那样,大量的上网收集动画素材,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本身设计了演一演、动一动、想一想的教学活动。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孩子们掌握寻求别人帮助的句型,能够正确问答,理解使用场合,并借助句型框架学习动词原形引导的动词词组。这些动词词组都是孩子们天天会遇到的。像“开门、关门,开灯、关灯,拿着书,扶着门”等动词词组,没有必要去看图片,只要借助身边真实的道具就可以了。在教授开门这个词组时,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孩子猜出门这个单词,并借助动作演示open the door,又引导几个孩子表演了与open有关的词组,引导其余学生充分在视、听、思的过程中理解动词含义,深刻的体会动词词组的意义。

2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呈现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促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落实教学目标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例如:北京版二年级英语课what day is today?分两个单元,其中第14课涉及与球类运动有关的词组,重点句型是I play…on…,低年级学生对球类运动很感兴趣,喜欢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语言。因此,我决定利用这个时机,让学生在头脑风暴的游戏环节中,识记有关球类的单词,快速掌握所学词汇。学生们很快便在小组竞赛的诱惑下,争先恐后的说起了与球类有关的词组,play football,play badminton等等。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用重点句型表达自己干什么的欲望,我将活动延伸为孩子们可以在讲句子的时候进行简单的抛、接球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在身体放松、心情愉悦的条件下,表达语言,运用语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符合精讲多练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学习模式能够是孩子们在反复的练习中强化对语法点的理解,对句型使用环境的把握,深刻的理解语言,用语言解决问题,落实教学目标中对于写的要求和考核要点。比如:在每个单元的复习课时,我都会引导对相关的句型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语言应用的语法要求,简单的语法公式能够告诉学生重点句型的语言框架,可是,如果教师停留在这一步,就等于做了一锅夹生饭,后进生肯定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出现形式相近,语法点稍有变化的句型,让孩子们辨认对错,在分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进一步加深对于句型结构的理解,哪里使用动词原形,那里使用动词ing,当孩子们分析、观察了句型结构,再让孩子们进行造句练习,就会大大降低学生造句时遇到的困难,提高造句练习的正确率。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第二小学)

(责任编校:辛攀)

上一篇:有效的课堂缘于契机和灵感 下一篇:在坚韧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