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和深化

时间:2022-08-27 09:35:24

大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和深化

内容摘要:针对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不足,大学语文教学应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主题与内涵等多重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人文

语文是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因受高考制度制约,中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片面强调语言文字的应用功能,对文学意义的阐释不够丰富和深刻,进而造精神关怀的缺失。因此,在大学阶段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展大学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从人文精神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

一.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人文历史视野。

中学语文教育对课文作者一般仅做个人履历式的介绍,如某作家生于何年何地,代表作为何,地位影响如何,担任何种重要职务等,学生对作家仅具概念化的认识。大学语文教学要从丰富的人性和独特的人格等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的作家。如沈从文的生平,就是讲解一个人的绝好题材。沈从文少年辍学从军,二十岁时痛下决心,为改变个人命运,他毅然脱下戎装,只身奔赴北京,投身于文学创作。最初他一再遭遇失败,被大学拒收,被报刊拒稿。郁达夫于寒冬某日去探望,他正裹着被子蜷缩在桌前写作,且几天没吃饱饭了。沈从文早年的奋斗经历能让学生真切认识到,一位大作家当初的境遇比如今的大学生更远远不如,而他就是从这最底层的境遇中成长起来的。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恋爱佳话,更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张兆和为大家闺秀,名闻遐迩的“合肥四姊妹”之一,上海公学的一枝花。小学尚未毕业的沈从文受聘教授大学生写作,对课堂上的张兆和一见倾心,随即写情书给她。张兆和先是置之不理,后告到校长胡适那里,沈从文却以乡下人的执拗劲依然每天给她写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终于结成伉俪,白头偕老。恋爱中的沈从文可爱、甚而可笑、终而可羡,使学生看到一个鲜活的个人形象,这比履历式的生平介绍显然更利于学生认识一位作家,并且认识一个人。

时代背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也会提到,如讲《纪念刘和珍君》,必然涉及三・一八惨案这一具体事件。但中学语文教育缺乏对时代和历史的纵深把握,这必然有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如关于《红楼梦》,如何理解宝黛关系,以及贾宝玉对众多女孩子的感情,就必须联系时代的本质面貌和特征。明清社会实行典型的文官统治制度,纳入官僚系统的主要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通过读书进入仕途是公认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以八股取士的僵化机制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由思想,进而造成知识阶层整体的迂腐之风。正是出于对整套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清醒认识,贾宝玉表现了可贵的反叛精神,他最不愿读乏味的圣贤书,最喜和一众女孩子厮混。宝黛志趣相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黛玉体现了极富性灵的才华,她对迂腐士人的轻蔑比宝玉更有过之;而宝钗与贾宝玉不能契合的关键一点也在于此,她总是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正经路,这正是宝玉深恶痛绝的。事实上,包括科举制在内的封建专制体制扼杀了社会精英阶层的活力与创造力,造成了集体的人格萎缩与人性堕落。看一看大观园中那些代表统治力量的男人们,从贾政、贾赦到贾珍、贾琏再到贾蓉、贾芸等,没有一个表现出正面的价值,没有一个可称得上真正的男人。因此,贾宝玉只能把理想和信念寄托于大观园一众女子身上。于是,他才说出那句著名的,“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如果不对时代背景进行准确把握,对《红楼梦》人物与主题的理解不免流于肤浅。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讲解文学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作品以外的见识。

二.深入探讨作品主题和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对于理解一个作品的主题,中学语文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一种设定的观点。如把《哈姆雷特》的主题理解为:主人公迟迟不能为父报仇,是因为他的力量弱小,而敌人的力量强大,他又不相信群众,孤军奋战,所以必然失败。这就把一部名著简单化了,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简单化了。大学语文教学要打开学生的思维,教会大学生从多重角度理解作品主题的多样性。如关于《哈姆雷特》,西方有句谚语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歌德以“大树胀破花盆”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哈姆雷特的悲剧在于他肩负的责任超过其能力;屠格涅夫把哈姆雷特联系堂吉诃德,指出他们分别代表人类天性的两个极端,一端为行动,另一端为思考;叔本华以哈姆雷特面临的终极困境,印证其关于人生虚无的哲学观;阿尼克斯特依据社会历史观念,从哈姆雷特的延宕性发现文艺复兴后期社会发展何去何从的迷惘心态。对《哈姆雷特》的理解没有定论,随着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现,还会出现全新的主题阐释。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以俄狄浦斯情结分析《哈姆雷特》,得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新观点。哈姆雷特内心具有人类根深蒂固的“杀父娶母”情结,但他不可能突破人类的道德伦理界限,以实现其隐秘的目的。克劳狄斯谋杀了他的父亲,娶了他的母亲为妻,做到了哈姆雷特始终想做而从不敢去做的事情。因此,克劳狄斯成为哈姆雷特欲望的化身,是哈姆雷特的另一个自己。他要为父报仇,就等于要杀死自己,这才是哈姆雷特迟迟不能下手的根本原因。这样的主题理解也许超过了许多学生的承受程度,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确能自成其说。它证实了文学作品主题理解的开放性,从更深的意义上说,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意见的包容精神。对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观念,就像对待一种文学作品一样,存在多种理解和判断的可能性。每一种观点都难免是片面的,只有从历史、人生、文化、哲学等多重角度全面考察,才可能得到对事物的合理认识。

对于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中学语文教育不可能挖得很深,学生也不可能吃得很透。如关于《阿Q正传》,学生惯于把阿Q当作一个滑稽笑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阿Q的生存哲学,赞同人是要有点精神胜利法的,而阿Q的革命性更受到正面肯定。其实,这些都违背了鲁迅创作的本意,他塑造阿Q,绝不愿以这样的方式为国人接受。对这些学生有所了解、却又一知半解的作品,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深挖,使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获得启迪。鲁迅是把阿Q作为国民劣根性的代表来刻画的,要理解阿Q,必须理解鲁迅关于国民性的探讨。鲁迅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的重要特征是“吃人”,把人降而为奴,阿Q正是奴的集中代表。处在奴的地位,阿Q备受欺压,但他能用种种精神胜利法把种种屈辱消解,为的就是“坐稳了奴隶”。阿Q精神胜利法最恶劣的表现在于:他在强人面前吃了亏,却在弱小者身上报复,以取得心理平衡。这正体现了国人奴性的两面性:即不仅自己甘于为奴,而且一有机会,就要奴役他人。鲁迅提出狼与羊的奴性双重人格,即在狼面前表现为羊,在羊面前则表现为狼,奴性社会就由一级一级从上到下的压制关系而构成。至于阿Q的“革命性”,则并不含有进步的意义。阿Q拥护造反,先是因为“做奴隶而不得”,再是为了实现私欲,占有他人财产,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取而代之的观念。阿Q之流如果成功,只会以原压迫者的方式去压迫人,维持的依旧是造就奴性的社会,这样的“革命”并没有进步意义可言。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涵,理解鲁迅对国民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做不到这点,那作为“民族魂”的鲁迅还能被多少国人真正理解呢?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应针对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不足,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作品外在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从主题、内涵等作品内在方面深化学生的理解,从历史、人生、文化、哲学等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推动校园以及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校教学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科学性研究”(项目号GJY11020063)研究成果。

周凌枫,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常州大学中文系讲师。

上一篇:例谈外国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 下一篇:《一面是金一面是铜》:人性深度与复杂性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