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2:19:35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大学语文教学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此后,大学语文课就扮演着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角色。三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门课程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而且渐渐地变得面目全非,或被取消(不开),或被瘦身(压缩课时),或被改头换面(由文学欣赏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代替)。当前,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语文能力的低下,大学语文教育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讨论也在各地迅速展开。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是这些改革思路与改革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写教材。总的来说,各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基本上都以教材为突破口,体现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模式。近几年,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教材或者推陈出新、或者另辟蹊径,在选文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体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代表了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最高水平,并在各重点大学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注意改革教学方法:由一言堂式的单方面说教,转变为群言堂式的有目的引导;由传授知识、明确观点转变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教师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的探索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三,更新教学手段。目前很多大学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为大学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些改革全都只是在《大学语文》这样一门课上做文章,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受制于有限的学时,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二、突破惯有模式,探索大学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综合分析历年来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应该重新解读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绝不等同于一门《大学语文》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该树立“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为此,在对已有大学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将大学语文的内涵扩展为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核心,以其他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为辅助,与语言、文学、艺术类讲座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体,使大学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意义更加深远。

(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突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仅仅局限于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份试卷。又因受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极为有限,很难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如果在已有大学语文课及教材的基础上借助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就会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语言、写作、艺术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承,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接受比较全面的文学、语言、写作和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强化母语意识,提高人文素质。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构建立体化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十学时,而是伴随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而是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对接在这一教学体系中各门课程首先面向全校学生,以培养和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同时也兼顾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例如《经济文书写作》选修课主要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倾斜,《世界文学名家名作赏析》选修课主要向英语、日语、俄语等专业的学生倾斜,《职场口才》选修课主要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自2007年以来,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始在我校实施并逐渐加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在2007级至2013级学生当中试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均有了显著提高。例如在“朗诵会”、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全国及全省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屡创佳绩,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

目前,由大学语文课和几门选修课及其他形式构成的立体化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我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讲座的举办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每个学期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是我校的一项创新之举,既然是创新,就可能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我们不断论证、讨论、调研,并利用各种方式深入学习,2010年至2012年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就《大学语文》、《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史》、《语言学》等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将全国最新的课程内容、课程发展趋势等与我院大学语文体系整合,使这一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工具性

大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另外,大学语文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共通性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结语

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实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同时,有效节约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教学方式,可以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推广应用。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论文琳琅满目,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向发意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一文“立足于现代教育学理念,以及对于实际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现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呼吁,对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就社会对于人的素质的具体要求作了一定的分析,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研究,分别从学生、教师及教学与教材等多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成长,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在具体分析中,本文注意了不空谈道理和规律,将教学中的文本及教法相结合,做到有实例,有求证。辩证地看待各种在教学中运用的新方法,既注意吸取其长处,同时也努力做到保持大学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避免失去大学语文自身的特色”①。邵龙青、关春芳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赜》一文“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分析大学语文的困境、原因与出路,阐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对教材类型、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改革中几种矛盾关系的处理,提出建议和对策”②。 张绍红张俊《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③。蒋雪艳、付成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而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又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④。此外还有:朱媛的《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⑤;张松竹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研究》⑥;佘丹清、张曦微的《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杨坤道的《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⑦;曹正勇《试论媒介变迁中的大学语文教育转型》⑧等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大学语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越来越突出,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愈来愈浓,如何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有利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但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大多强调专业教学,大学语文正为各种专业技术课“让路”,课时不断压缩。即使在公共基础课中,地位也不如英语和政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最重的是英语等级考试和技能证书,因为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和将来找工作的问题。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盛行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根基受到冲击,已被挤向了边缘。而且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还被一再强调要大力提高应用文授课的比重。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是两者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大学语文不应仅仅停留在工具性教学上,而且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太可能。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语文的人文性,既通过学习、体会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品格、审美意识等,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经过实习、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初步与社会有了接触,体味了一些人生真味,这使他们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虽然大学生们感情奔放,好强、好胜、敏感好奇、对未来充满幻想,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在表面的自信之下,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讲究实惠,注重个人奋斗,不善于与人相处、协作做事,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易走极端。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都喜欢上网,网络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不少学生上述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教学中影响学生思想最大的除了班主任外就应该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的人文知识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且这个重视不只是简单的一些实际应用能力教育的重视。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潜力都将被发挥出来。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除了大环境要改善外,更重要的就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探究、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尽量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用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启发、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不迷信老师和课本,敢于向老师、向课本质疑,也不迷惑于众人的意见。让学生在心情愉快、无压抑感的情况下轻松听课,主动发言,积极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进行交流,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在教学中要逐渐让学生学习、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宗旨并非知识的积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不停的吸取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淡化标准化的答案和统一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自己去体会、感悟课文为什么是好文章,具体好在哪儿。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感受到它讲的有道理,被它的道理所折服,然后再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讲明道理的,自己以后在写议论文或说服别人时,可以借鉴到什么;如果是散文,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后自己在叙事或抒情时可以借鉴多少。经过这样长期、反复的教学,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人类的生活与情感。对课文的解读,必须做综合整体的关照,要全方面的考察课文与社会、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内容所浸润的思想内涵、文化价值、艺术情操,学生才能全方面的接受各种知识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比如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可以学习兼怀天下的宽广胸怀;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可以感悟崇高的牺牲奉献精神;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体会不怕挫折,直面打击的坚定信念。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成就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崇尚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道德诉求,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和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是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的。

注释:

①湖南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毕业论文。

②《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③《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④《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⑤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毕业论文。

⑥燕山大学2013级硕士毕业论文。

⑦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毕业论文。

⑧《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参考文献:

[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西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版.

[5]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学科属性 教学改革

语文是工具,但是特殊的工具。任何语文形式都负载着人文内容,也只有负载人文内容,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一般来说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最主要功能是“以化成天下”。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在现阶段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其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思想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审美性的,又有发展性与创造性,它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吸取,审美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也有语文的因素……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张文重教授指出大学语文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仁爱精神、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可以说这正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因而,大学语文深深地打上“人文”的烙印,充斥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为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的作用作深入的探讨。当今国外高校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母语教育的专门课程,都明文规定了母语教育必须是必修课。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也这样非常重视母语教育。这些高校都意识到母语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独立人格、审美意识、思维与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我们较为深刻地认识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属性和作用的前提下,针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采用哪些对策来化解当前的危机,使大学语文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是关注高等母语教育人士思考的重大课题。几十年以来,广大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目前尚无成功的模式。根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突破目前的困境:

一、切实抓好大学语文学科建设

自1978年大学语文“重出江湖”以来,其学科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学科研究低水平重复,这是造成大学语文地位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两届全国大学语文教学年会上,与会专家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一致强调大学语文应从组合型的中文专业教育定位转向一个独立型的中文综合教育定位,强调它的学科独立性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惜的是,直至今日,大学语文学科属性依然不明,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研究没有相对独立,理论也没相对完整;既没有领导大学语文建设与发展的强有力的组织,也没有具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员队伍和设施;既没有全国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较权威的公认教材。所有这些,都是重建大学语文学科必须扎扎实实努力的工作,唯如此,大学语文才有出路。

二、优化教材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人文型”、“文学型”、“文化型”。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各种版本的编写理念、原则、内容等差异悬殊。教材是教学的原初起点,教材和教参质量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建议各高校要尽可能选用部级的规划教材。教育部应组织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权威专家编写适合不同层次高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和教辅材料,同时指派相应的专家指导不同省市地方院校根据本地区本院校的实际编写校本教材或补充教材。除了编写纸质教材和读物外,还应开发电子教材,丰富教学资源。各院校都应建立大学语文教学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沟通、教学研讨的互动平台。

三、优化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在高校遭遇冷遇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陈旧,学生望而生厌。在国家日益强调加强文化建设与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明显滞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接受不再是应试教育的紧张准备,而是本着理解、体会、感悟的态度去学习的。他们容易将自己的现实人生、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同文章结合起来,掩卷沉思,对号入座,或认同、或否定,不一而足,从而得出己见。可见,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和接受与中学时代的语文学习是不同的。”探寻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大学语文建设的紧迫任务。以下方法与经验值得我们提倡与借鉴。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本来富有人文性、经典性、审美性的大学语文变得索然无味。倡导以对话为特征的互动式教学是重新焕发大学语文课堂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民主与平等,其基本手段是“沟通”与“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通过对文本的反复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转换教师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是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问题”是互动式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点并设计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多途径的“对话”加以解决。在平等的对话场中,师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反复追问文本,相互提问相互回答,亮出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结果,在不断的相互启发与探讨中,最终达到“视域融合”。大学语文的课堂氛围会在不断的追问不断的对话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品质、人文素养也在反复的沟通与对话中得以落实与提高。

(二)变革课程设置和班级授课方式

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以选文为基本内容,并且不同版本选文重复的几率较大,限制了学生文本选读的空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母语课程专题化经验,会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一线曙光。

所谓课程专题化,就是按教材的知识逻辑关系,打破教材原有的内容组合,以专题的形式整合各章节。最大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大学语文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我们可以按照某一特定的标准,将其专题化。

与专题化相适用的教学方式是小班研讨式。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一般采用的是大班授课方式,一个教学班动辄上百人。在如此大规模的课堂里,师生无法互动,也无法深入研讨问题,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是导致大学生讨厌甚至反感大学语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班研讨的突出优点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赋予学生平等的机会去讨论、探索、实践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优化教学内部环境

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甚至没有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一些省市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这类的组织也没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语文教研活动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有效平台,教研活动无法有效展开,严重地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教研环境,首先要求各高校领导能站在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真正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师资的配置、经费列支、课程建设、课时设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特别是在师资配置上,应该请本校在人文教育方面有威望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次,鼓励大学语文教师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由于我国传统大学语文基本是沿袭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式,致使本来生动活泼的大学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大学语文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高校要创设大学语文教改的环境,并在课题立项、、学术交流等方面适度倾斜。

五、优化教学外部环境

大学生在求职时,不会写求职信,不能流畅地自我介绍者较为多见,这也是社会对当今大学生认同度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

第一,强制各高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规定了大学语文必修课的地位,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院校没有切实贯彻会议精神,大学语文仍处于难堪的境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监管与考核,把其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强制各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

第二,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母语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已把繁荣文化,发展文化软实力,共建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给高等母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大学母语教育的大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社会重视外语轻视汉语的现象依然存在,用人单位看重外语轻视母语素养的选人标准,对高校母语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败坏了大学生学习母语的胃口,伤痛难以一时治愈,使大学生对母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功利性的社会心态,就业竞争的激烈等迫使大学生专注专业,疏于母语素养的提高,诸如此类,对大学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要排除这些不利因素,营造优质的大学语文教学外部环境十分必要。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认识到母语在民族兴旺发达、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突出作用,从而形成珍爱母语尊重母语的社会氛围。企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应把母语运用能力作为考核的内容。教育部可在各高校推行汉语等级考试,并把它作为毕业、就业的参照要素,以此推动高校师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

总之,英语过度强势,网络语言泛滥,母语受到冷落,大学生人文素养下滑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困境的突出表现。唯有内部锐意改革发展,外部争取政策支持,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学科属性,优化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内外环境,大学语文才能冲出重重困境,发挥其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徐四海.论大学语文的属性与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3]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9-3-21.

[4]刘欣.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例谈[J].教育探索,2012(5).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精神教育课。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要着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所以国家教委高教司把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围绕人为中心,以人为指向和尺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泛指人对自然、人类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所以大学语文在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优秀传统的继承等方面,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缺失。市场经济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缺乏信心和奉献精神。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只是以经济尺度为坐标,目光短浅而粗陋。

2、文化传统等民族精神的匮乏。如今更多的外国人在关注着悠久的中国文化,而我们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看不在眼里。

三、大学语文的教育特征

1、定位――人文关照。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更多的专家学者认同大学语文课程应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大学生思维能力为基础,以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研讨为渠道,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内涵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语文能力;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国家教委高教司已经把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材――侧重经典。大学语文教材近几年的探索多种多样,琳琅满目,但教材总的不脱离课程定位。故基于此,大学语文选文以本国为主,国外为辅,重视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这些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方面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出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想和审美价值。

3、课堂教学设计――综合多样。无论是构建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课内教师指导学习、课外学生“开卷有益”;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音乐、美术相关学科结合;还是从内容到形式,思想到手段革新,增加课程与生活及其它社会实践的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等等都是兼顾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知识上、能力还是人文素养上,对学生有强有力的提升。

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校长和南京大学校长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应当读“大学语文”,某种程度上已经看到了大学人文缺失的严重性。经过多年努力,专家学者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大学语文的教育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故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在爱国情怀的培养方面

爱国情怀就是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屈原、李白的故国情怀,辛弃疾、陆游等的诗词歌赋,通过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启发教育学生,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励他们热爱祖国,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的坚定信念。

2、在高尚人格的健全方面

大学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环境,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作家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人格操守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学生要阅读、思考、讨论,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的体验、感受,以此潜移默化的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也会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和影响。所以大学语文亦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进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增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在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心理素质,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铸造宽容、大气的风度,树立多元文化理念方面有很大的成效。

3、在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

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大学语文课不能单单是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大学语文也不是孤立的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而是由文学、哲学、科学、历史和艺术等组成,涉及文学知识、文化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文化要素的复合体,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审美情趣的文化、文学课。大学语文的教学通过以史带文,以文述史,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进而通过以赏促读、读赏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位学者曾指出:“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传承的有修养的中国人”。通过这样一种课程,不仅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也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创造条件。

大学语文,在传承人类精神遗产,在弘扬人的基本人格和操守,在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能够积极面对现实,面对种种挑战,兼顾人文教育和审美需求,一定能走出一条改革新路,培养出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杜时忠,《人文素质教育论》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

[3]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现状;对策

大学语文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目前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地位。针对这种现状,本人就大学语文课的地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语文水平等方面对广西某高职院校2008级会计电算化和工商企业管理两个专业的两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本人结合该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大学语文教改对策的初步探索。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现状

如今,汉语言文学在国际上魅力四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钻研这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可是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却不断受到其它课程的挤压,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本次所调查的会计、工商两个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一学期,周课时两节。对于这门课程的开设,许多高职院校都有共同的感触:当今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对学生的培养、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学校一般注重专业课的培养,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即便开设了,其处境也是很尴尬。据调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大三的学生基本都在校外实习,因此学校就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则能减就减,这也成了大学语文课受到挤压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重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大量专业课程和英语考级的压力,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学生们花在外语上的精力和热情也是远远超过了母语。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却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调查中,有35%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许多高职毕业生与人沟通交流词不达意,写份简历都抓耳挠腮,即使有个人的观点也苦于无法表达。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应正视问题、积极探寻解决的对策。

二、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正确定位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总结出,大学语文面临尴尬地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技能、技艺,从而使得各类培训考证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就产生了功利的思想,对人文教育的认识也就有了偏差。其次是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存在问题。由于受到其它课程的挤压,教学课时少,导致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少、无法走进文化内核,学生学到的内容少、无法接触文化精髓的局面,致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因此,正确认识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首先,在面对高职教育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相比基础较好的本科生来说,高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低,学习自觉性差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一点很容易形成学生不良的性格因素,他们比起进入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心灵更加脆弱,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自闭、消极悲观、不思进取、贪玩、自私、易怒、好斗等一些让我们看起来很不理解的行为。我们知道,从事任何一种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他所发挥的作用都以其整体的人格表现出来,而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则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教育如果不建立在对高职生的良好心理、人格、人文素养的教育上,那么,所谓的职业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要使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们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需要,强化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蜻蜓点水式的讲座是远远不够的。而思想政治课的说教式教育早已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能够以其独特的人性化、感性化、情理化的特点内化学生的心理,达到宁静其心智,净化其心灵,从而在较短的大学生活中使其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因此,人文素质课的大学语文应当成为各级各类高职专业的必修课。

其次,大学语文课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基础课,是实现学生良好人格教育的基石。华东交通大学布嗣会先生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语文是开发智力的工具,语文水平越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就越高”。优质的大学语文课对学生们的表达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和社会交流。语文课以其综合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是爱的教育。它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健康人格,为大学生开阔眼界的基础课程。因此,大学语文以其课程自身的优势,应当成为各级各类高职专业的必修课。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及教育人的发展观来看,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应该处于素质教育课的地位。

三、进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在所调查学生中有83%的学生认为需要更换目前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现在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语文教材很不统一,但是绝大多数教材的编写体例却是大同小异,无一例外是“范文选读”,选编一些文学名篇,或按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或按诗词、散文等体裁,或按古今文学史年展等作为脉络而编写。课前提供阅读提示,课后附带思考练习。体例与中小学雷同,不能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本应有的给人感性体验、给人审美感受的功效。

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当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后,在他们以后的一生中,便会不断地积累学习,受用无穷。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素质。因此,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注重三点原则:一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二是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的实际需要;三是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这样可保证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指导并帮助其提高个人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并强化其心理与个性品质。因此除了一些传统篇目的选编外,还可以选编一些目前在国内外非常畅销的励志性书籍以及能够体现现代人的生活特点、情感因素的现代优秀作品来作为教学内容。之所以多年以来大学语文不为高职教育教学所接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语文时代感的丧失。所以说在我们的教材中将选择主要针对高职生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文章,通过励志、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通过塑造职业精神再次来影响其形成健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四、探寻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手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学生认为对目前的大学语文课不满意,最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之所以在职业院校中不受欢迎,与大学语文本身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而死板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说是关系到大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归纳所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所期望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有活跃的氛围以及畅所欲言的环境,而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模式;二是教学方法应该更加灵活,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语文与影视、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三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穿演讲、辩论等更多丰富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学生们所提出建议,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在知识的广度、深度、时代性、鲜活性、前瞻性上更加突出,实现与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达到心灵的沟通与共鸣,并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与其个性权利。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课堂在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生动性、深刻性等方面良好结合。要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来认识问题,在故事性、通俗性、趣味性的讲解中让语文学科知识与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文学艺术融会贯通。同时,大学语文必须推行多样式教学,比如可以通过讲座、征文、论坛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益和乐趣,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实现提高学生文化与审美内涵的目的。

因此,要真正摆脱大学语文目前在高职教育中的尴尬地位,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使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同时,还需建设真正能够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大学语文》教材,更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教改对策的探索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将会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俞克新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潘美明.《大学语文》与高职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3).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研究性性教学理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讨论从未停息,众多的教学研究者就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方面,比如教材、课程性质、教学理念等等进行了有益地探索。陈洪老师就曾提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共鸣。然而,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王步高先生在他的论文《大学语文应先行迈入高校研究性教学殿堂》提出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不容小觑,他指出: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应该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当前在教育部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把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理念结合无疑将会有力提高整体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文将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指导,探讨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思路,给同行一个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著名美国女心理学家、人类文化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经把人类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或类别,即“过去导向文化”(Pre-figuration culture)、“同时导向文化”(Co-figuration culture)和“未来导向文化”(Post-figuration culture)。传统大学教育把重心放在“过去导向文化”和“同时导向文化”,侧重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巩固和吸收,然而现代大学教育则致力于“未来导向文化”,眼光放在满足未来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对未来文明社会的引导和推进。现代高校为了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在“21世纪国际网络化教育论坛”上振聋发聩地预言:“近5-10年内,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使教育模式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蒋鸣和研究院则明确指出,网络全新的信息集结和人类交互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资源匮乏和单向传授的局面,孕育着崭新的教和学的模式。

前国家教委在《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中指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名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貌,提高汉语阅读、理解及写作水平,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实现。杨志坚同志也有过同样内容的表述:“我把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供大家参考。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工具性的实现是最基础的层面,基本可以通过传统的灌输、强记,反复的练习来获取。作为更高层面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是让学生理解、领悟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人格,丰富精神世界。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实现相对来说更加的复杂,这也是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大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与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改革高度合拍的一个概念,大规模地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学者对研究性教学研究很多,但观点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相关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全面了解和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情境,以此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自主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清华大学汪惠等人将大学研究性教学概括为:“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接触科研前言,形成探索未知的事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才有相互交流等。”我尤其同意缪红燕同志的定义:“研究性教学是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它突破单一传授既定的知识内容与经验,将学生引入广阔的现实世界,让有限的教学过程成为他们思考、质疑、探究、追寻、解读世界的开始。”我们认为,通过把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到大学语文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自己提出创新性与实践性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性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思考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讲授式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对该课程配套的评价考核方法也呈现新的特点。

进入大学的学生,不管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已经是成年或即将步入成年,如果说“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他们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专业;而进入大学,他们应该站立起来并环顾四周。”这个阶段“他们所处的教育阶段和智力水平已经不能允许他们满足于记忆和模仿,而是要站在别人的肩膀或踩在别人的‘脸’上认识世界。”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展开教学,,以更高的学术品味、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即使是选取在中学已经学过的文章,也要技高一筹。举例来说,《蒹葭》一文,中学、大学教材里普遍都有收录,笔者在讲解前都会事前做个调查,当了解了大多数学生都学过或知道这首诗之后开始提问,《蒹葭》选自《诗经》,《诗经》在她面世时就是这个名称吗?学生大多数都能回答,然后进一步发问:“你凭什么知道她曾经叫过《诗》或《诗三百》的?这时个别同学知道,但讲不全,笔者就启发学生,进入大学,大学生应该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随后把《论语》里孔子的著名言论抛出,进而详细讲解《诗经》及用《诗经》里的诗解释六义。《蒹葭》讲解完后,笔者给出五个版本今人对《蒹葭》的解读,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蒹葭》的意境,学生非常踊跃参与的同时也给了笔者很多惊喜。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在大学语文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在贴近学术前沿,引进学术问题时也要考虑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

“如果说,15世纪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独占和教会对教育的垄断,那么,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毫无疑问将打破学校、教师对教育的垄断。”学生将不只是被动地坐在教室接受老师知识的传授,学生是主角,他们在开放、拥有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将体现四个方面的发展:(1)走向创新性学习,(2)走向自主性学习,(3)走向个性化学习,(4)走向基于技术的学习。大学语文的课堂不仅仅只是你老师可以讲,老师也可以出个题目或是专题让学生走向讲坛,学生来当一回老师的瘾,这无疑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知识储备也是一种检验,反过来又能很好地促进以后的学习。笔者每学期都会挑选一篇课文让学生来讲,讲完后笔者进行点评,老师在这时只是作为引导和答疑的作用。例如:《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许多同学都讲得很精彩,比如,有同学国画基础好,他用国画的技法来分析《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有同学非常喜欢动漫,他用动漫的技术来传达他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还有同学非常喜欢歌手许嵩,他把许嵩和张若虚做了对比,让大家既了解了张若虚,又喜欢上许嵩。

在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以往,对该课程的评价考核也应该有所不同,不然教学理念就很难落到实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其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决定了大学语文的考核不能只用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因为学生各方面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他们对优美母语的感知能力很难就凭一张考卷较出高下。研究性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内,学生大量的学习还在课外。根据卡耐基原则,学生的课内学时数与课外的学时数比例应该达到1︰2,这一点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得到了贯彻,但在我国还没有达到普遍共识。在大学,对学生的考核,可以用多种方式,考核的内容既可以包含思考能力的考核,阅读能力的考核,书面、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应该包括社会调查能力的考核,对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考核点既可以体现在试卷中,也可以体现在上台讲课中,更可以体现在小组讨论中、调查报告中。大学语文的考核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考核体系,实际这在操作上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所规定的总成绩是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按比例构成,比例由老师自己决定,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笔者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主动学习、参与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锻炼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16-18.

[2]王步高.大学语文应先行迈入高校研究性教学殿堂[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1,(1):5-8.

[3]创建信息时代的教学新模式[EB/OL].http://.2008-3-16.

[4]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

[5]辛志成.研究性教学解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6]沈杨,任慕兰,江峰.试论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育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2004,(4).

[7]缪红燕.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8][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7.

[9]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10]杨跃.网络时代与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A].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13.

[11]钟志贤.促进学习者发展:知识时代教学设计的主旨[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教学 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过,“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作为母语课程的“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因此,探讨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课程定位不准,地位不高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外,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是作为对大学生要求不严的公共课存在,逐渐被边缘化。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率,学校更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自身也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获得外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上标准定位的不准确,融入传统文化很困难。

(二)教W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只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够采用灵活的教法,不能够因材施教,也缺乏因人施教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对于教授的内容是被动接受的,没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不更新,没有结合当展的特点和优势等问题,使得课程单板枯燥,进而导致大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三)师资队伍文化素养不高

由于种种原因,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被认为是“万金油”,缺乏必要的专业深入,导致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队伍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情况,且教师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并不乐观。大学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平台,提升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是重要前提。

二、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的主要策略

(一)确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按照近年来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专业课的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的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语文的属性应是综合性的人文素养课:“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融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同时,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国家教育层面来看,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既符合《纲要》对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属性。大学生经历初高中的洗礼,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阅读、分析和思考能力,与其它课程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特色,这是一门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课程,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的赏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

(二)加强“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

定位了“大学语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载体,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群体,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的水平,还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同时还必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有辩伪存真、取精去粗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总之,不论是在文化涵养、专业储备、教学观念,还是在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都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也建议高校为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提供条件,组织开展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各类进修活动。

(三)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主角是教师,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只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学能力上,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本门课程的属性和特点,尤其是对于古老晦涩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既不能卖弄,也要避免肤浅。只有不断研究,以研促教,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采用以行为导向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启发引导法、比较分析法等,不搞一言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第三,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慕课、微课等新型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的学期评定方式,制订以课堂讨论、读书报告、论文写作、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四)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大学语文的课时又相当有限,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有所选择地选取教学内容。首先,要结合时代特点,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析简化,有针对性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拉进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其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选取通俗易懂并且适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比如刚入校的大学生,尚处于迷茫阶段,对如何规划短短几年的大学时光较为关注,笔者时常引用孔子谈自己生平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引导学生做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再如,大学生对爱情问题十分关心,而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爱情婚姻的经典数不胜数,可选取有关作品与他们共同探讨。比如从《诗经・周南・汉广》篇我们看到了单恋者的形象,从乐府民歌《有所思》里我们又看到了失恋者的形象,由此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得不到和已失去的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总之,大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它所蕴含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仁、义、礼、智、信、孝”等思想和精神,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实际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缔造新历史的源泉和动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文学典籍、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生活习俗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发挥效用,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了极大的必要性。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又存在诸如定位不明、教法单一、内容陈旧、师资队伍素养不高等问题,要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就必须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这首先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并支持大W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作为传承传统文化主角之一的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转变观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和创新,确实有效地利用好大学语文课堂这一阵地,真正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2]王铁良.大学语文教学应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

[4]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5]郭爱涛.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6,(1):95-96.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无论教材还是教学,大学语文都不应成为“高四语文”,高中课文中的名家名篇没必要刻意回避。能不能让学生感兴趣,关键看是否抓住了精华,解读是否有新的角度和深度,是否善于找问题。大学生为何喜欢易中天和于丹?因为他们非常善于用问题来吸引学生。所以,大学语文课受不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以教师为主体”的保守传统的教学理念,缺少新颖和启迪的教学内容、缺少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灵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大学语文教育的致命杀手。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在超越传统中寻求一条创新之路。

1.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

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不同的氛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刺激和情绪振动,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及审美体验。课堂氛围主要指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和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这种群体心理状态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之成为传递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很显然,如果教师心不在焉,毫无激情,整个教学进程平平淡淡,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教学效果低微。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实践证明,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调查中,物电08级4班的张伟说大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语文课应有愉快欢乐的气氛,老师应有欢快的心情”,这代表了很多学生的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创新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2.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灵动教学形式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被塑造、被施加影响的受教育者。由于颠倒了主客体的关系,所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充分地进行师生互动。

首先,提倡经典文化诵读。

何为经典?“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那浓缩着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浇灌着民族灵魂的作品,就是经典。

笔者主张在每次上课之初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集体诵读。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沉浸在经典文化的感悟中。用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平和,释家的慈善,法家的尊严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空间;用秦汉的厚重,大唐的庄严,两宋的美丽与哀婉来充满学生的情感世界。当今的大学生之所以在心理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美好的东西来净化他们的心灵。大学语文教学则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要用“心”去诵读,学生就会通过文学语言这一媒介与作家的心灵去碰撞,与作家的思想去沟通,与作家的发现去交流。在诵读中,学生们可以感受那跳动着的作家的美好心灵,以及崇高的风范,这样快乐便会在学生心底涌现。08级物电谭云强同学认为,“语文是理工课程以外的心理释放。”08级数学2班黎成芳同学喜欢大学语文,认为可以“让疲惫的自己放松、舒畅。”09级生工的胥润权同学认为,“是您让我们在这个水泥浇铸的城市中,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放飞,让我们的心得以驰骋于天地之间!课堂上《论语》集体诵读,让我们重温那儿时的感觉,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痴情于这样的境界……”应该说,学生都有着渴望学习的心,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份纯净的美丽。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的经典文化诵读中也会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那是无声的榜样,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具有无穷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正如老子所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其次,改变传统的主客体关系,一改过去教师一唱到底,教案一用到底的现象。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比如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不是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而是首先组织学生观看龙应台先生的讲座《全球化的我在哪里》,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讨论。在教师充满激情地导入中,聆听了龙应台先生睿智的讲解后,学生们踊跃发言,而且思考很深入,对我们民族文化也颇感骄傲。龙先生说:“传统,它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当代的人有没有那个新鲜的眼睛跟活泼大胆的想像力,去重新发现它,找到它。”同时,龙先生提出了灵魂语言和工具语言的问题,对于这些引人深思的话语,学生不会无动于衷,整个课堂都很严肃、和谐,为整个学期大学语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也会在思考中乐听乐学乐得。最后,当教师缓缓地引入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的时候,当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在学生们的血液中流动的时候,他们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对于民族文化最高的致敬!

第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文献资料、影视资料、网络资源三者互相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上课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机械操作;是生命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不要以为大学语文教学不需要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更不要以为教师有教材、教案,外加一支粉笔就可以了。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希望有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利用课件把文献资料、影视资料和网络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受到传统的阅读训练,又可以欣赏到以前只能通过教师用语言描绘的图片、影视片断,更充分地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当然,对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作出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产生了可乐的影响。比如,杭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师何二元的大学语文教学网站“大学语文研究”。

3.创新大学语文教师动态开放的立体知识结构

华东师大谭帆教授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课程专业化,不是说把大学语文课程变成专业课,而是说教师要有专业的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深入浅出,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文学类等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著名学者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20世纪前期大学语文就有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如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新时期的北大、华东师大等高校保持了这一优良传统。二是已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当以成为著名学者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如何做到学者化、专业化?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动态开放的立体知识结构。所谓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当今科学文化日新月异,知识和信息“大爆炸”,大量已有的知识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陈旧和过时。谁不更新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使教学永葆青春。这个话题,可以说人人都知道,但未必人人都能做到。中学教师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先有一桶水,这是量的积累。而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如果真心地想把教学搞好,那就不仅是量的积累,而应该是构建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那如何理解立体的知识结构呢?可以概括为启功先生给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笔者很欣赏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语文教学,比如讲授奚淞的一篇散文《姆妈,看这片繁花!》。在对文本本身的掌握上,设计两个习题,一是在和母亲的互动中,你是否体验过她可爱或者脆弱的一面,请以小品文的形式,尝试描绘出来;二是这篇文章中用了一些对偶、排比及迭叙的技巧,试分析并仿作之。而这两个习题的设定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文体的欣赏,已经延伸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两个思考题,一是文章中,作者在与母亲互动的生命历程中,记忆最深的是母亲的那一双手,你对自己的母亲,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地方?二是每一个父母亲都是一个独特的人,文章中母亲的自我是在丈夫过世,儿女长大后才释放出来,你是否了解你的父母亲,除了作为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之外,他们是怎样性格的人?这两个思考题的设定是非常高明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有知识上的储备,同时还需要有真善美的储备。当然这种真善美的储备是教师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人性美。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道德和学问,两方面缺一不可。

4.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

传统语文教学的检测模式仅仅是依靠一张试卷、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显然不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原有的考核模式必须改变。首先,创新评价内容。把对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放在突出地位。其次,创新评价方式。考试和考查结合、笔试和口试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规范的考纲和教师自主选择相结合,同时,考核可采用网上答题、闭卷、开卷、写小论文等形式,但切不可搞成从网上下载拼接或互相抄袭的形式。第三,创新评价流程。要引导学生树立学在平时,考在平时的观念。第四,创新评价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一种魅力教育,除了知识教育之外,更多的是以一种灵动的方式,进行精神的熏陶,这就注定了大学语文教育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二、大学语文教学在创新中守正

在调查中未留名的同学对于喜欢大学语文的理由很简单,一句话,“我是中国人。”08数学2班的付丁认为,“文化是我们的,我们要知道那些事,了解自己的根。”事实上,正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一代代学生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基础,知道自己的灵魂放在哪儿了。“因此学大学语文是非常有用的”,孔庆东老师说,“对学生的生活有用,一辈子能够丰富他的人生世界,最后的教学效果是要达到两个自豪,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一个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豪。”现在的大学生,他们都渴望了解自己的文化。调查中有的同学说,“心中的大学语文是能让学生体味文化,提高自身的情操,能让学生把欣赏文学作为人生的一种享受,有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对待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

现代教育之父洪堡说,“大学应实施通识教育,而不应涉足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强调有用,实为无用。再说,许多有用的学问已有职业学校及工厂去做了。这就更需要大学去研究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传授那些好像没有出路的学问。一句话,大学教育就应该守住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正如《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谈到,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或者是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首先要办成最受人尊重的大学。大学受人尊重的重要因素之首,就是“德性”。没有德性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大学的德性是大学的生命。实际上,就是一所大学必须建构起自己的“大学精神”。这就是大学之所以为“大”之处,这才是大学的“本”。而大学语文教学就是传承这种“大学精神”的载体之一。所以,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继续,不是新开课,不是“从头学”,而是“接着学”。因此大学语文必须在解决“大中链接”的基础上,有“大”的定位。大学语文将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而应该定位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上。如今,大学生越来越被视为“创收之源”,大学教师则被还原为“打工仔”。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时,必须思考“守正”二字。创新不等于急功近利,而是自然而为的发展过程,是滴水穿石的缓慢过程。所以,应该用正确的心态走在一条“道法自然”的道路上,恰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诱因,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有效促进学生的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守正就显得非常之必要。所以,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新,但是,在创新中更应该“守正”,即守住我们的“根”,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守住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最后,分享一下董桥《给后花园点灯》中的句子,“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经济起飞、科技发达纵然不是皇帝的新衣,到底只能御寒。‘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还是应该试试去领会的”。所以,应该给我们民族文化的后花园点上一盏灯,暖暖的,最相思,最怀旧。

参考文献:

[1]吴小如.我对高校公共基础课——大一语文的浅见[J].文史知识,2004,(11).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裕德.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非[J].中学语文教学,2000,(7):19-20.

[4]王倩.文化变迁、语文改革与语文教育的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6).

[5]余世存.中国人为啥越来越不会说汉语[J].新周刊,2005,(14).

[6]张小龙.大学文学教育迷路[N].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19日.

[7]刘雪梅.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8]张安威,李爱华.经典专书研习——大学语文建设的另一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出发,结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板块课程内容,以及以听说内容、阅读内容、写作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板块课程内容。文章力图通过对两大板块内容的构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基础,也包括培养人格、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质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专业学习才有保证,才能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造成某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随意性、任意性问题严重。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东西南北,什么都往课程内容里塞的现象十分普遍;只开展阅读教学或只开展写作教学,课程内容片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课程内容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言语性出发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一、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言语”是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程性质大讨论中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李海林在其《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教学论要由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转变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这是语文课程言语本质观的前奏。在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他认为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词已不是语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而是一批新生的术语概念,如言语生命、言语潜能、言语动机等。“言语”是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指向。[2]重庆师范大学的薛晓螺在论述语文课程目标时,全文也明确地使用了“言语”概念。[3]还有研究者直接提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和“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的本体”等观点。[4]从上述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诸多观点来看,语文课程早已迎来了其言语性的时代。

那么《大学语文》应当构建哪些以言语性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呢?叶圣陶认为:“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5]这段话中的“语”和“文”,都指的是“言语”。王荣生教授则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达到语文课标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文知识”。[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除了关注大学生“专业成才”外,更关注其“精神成人”。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入选的言语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信仰等皆含其中,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而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作者的影响和熏陶,触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因此只要通过言意的转换,就能让学生增知、获能、染情、悟理,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可以将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的选择不必细致,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泥于虚伪形式的俗套,这样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借助言语作品来品味、咀嚼社会。这样的品味与咀嚼,帮助学生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恢复自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谦谦君子,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能依靠他们富有感染力、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使自己的事业和愿望更加顺利地取得进展和实现。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失败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四者不可偏废。李维鼎教授就认为听读说写之间有三个维度的交叉,这四种能力尽管都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四种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1.听说内容

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有两方面的内容。听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选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样式的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针对语境得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把事物、事理转化成口语的能力,等等。

以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选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接打电话、指路问路、听说新闻、听说故事、听报告、听演讲、参与讨论、争论、辩论、模拟职场等多方面内容。说话水平来自积累,口语表达能力来自实训,因此在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中必定要包含训练,可以是一人说一人听,一人说多人听,两人互说,多人交谈,等等。高职《大学语文》的听说内容的选择还应当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的听说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的目的从繁复的材料中准确、快速地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判断文句是否准确、严密的能力,把书面信息转化成对实体事物进行具体操作等的能力,进而获取和提高自身感悟能力和理解、判断、归纳、演绎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既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古今文章的阅读训练、文化科学著作的阅读训练,又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目标的确定、古今文章思想的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鉴赏品评、文化科学著作的认知研究,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技巧、字词句辨析、品味,篇章的感悟把握、比较鉴别、评论鉴赏,等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大学语文》还应当包括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

3.写作内容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正确选择交际性文种的能力,准确、严密、简括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将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能力,把实体事物、抽象事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主要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写作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课程内容不能支离破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进行教学,而应从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工作等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考虑,设置出适应于《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的、自成体系的、能相对全面的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内容。其次,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不论写何种应用文体,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应用写作的文种要选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切不可让学生接受全部文种,为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任务而写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大学论坛,2003,(5).

[2]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三[j].湖南教育,1999,(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30.

上一篇:农村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语文情感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