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字词教学,抓住语文的本

时间:2022-08-27 03:56:36

加强字词教学,抓住语文的本

摘要:作为提高语文素质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阶段,应从一而终不折不扣地加强字词教学,努力从朗读和写作方面加以训练,如朗读比赛、互改作文中的错别字等等,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认识,打造高效课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加强;字词教学;抓住;语文;本

一、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有

上学期的一天,我偶然发现一个学生写的请假条,不足50字的假条,竟有5个错别字:“X老师:我应(因)忘戴(带)反(饭)卡,须(需)请假办(半)天回家一趟,请你批准。”作为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字词规范状况不容乐观,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同时,这一现状又引起我的深思: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初中生字词不规范的普遍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字词掌握的滞后呢?经过一个寒假的冥思苦想,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初中语文教师没有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字词教学任务未能完全落实到位。课标指出“初中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这里,课标明确了初中识字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识字数量。而实际上初中三个年级段用字量增幅明显偏低,初一到初二只增长40余个,初二到初三仅增长70余个,初一到初三的几年也才增长10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识字教学从小学到初中1000个常用汉字的增长要求。但有些老师不能认识到初中字词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课堂上误读的词语未能及时纠正,对课文中出现的难念难写的字未能及时地强化巩固。

(二)学生不重视课文预习,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更不重视字词的积累。我曾在一个教学班级做过调查:60多名初中学生中,有预习习惯的仅有15人;遇到生字词能主动查工具书的只有10人,没有购买工具书或工具书不在身边的占60%,;会对生字词抄写强化的学生寥寥无几。当然有些老师没有认真细致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前也没有仔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行中只有少数语文老师能坚持生字词的听写。

(三)网络对教学的冲击。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操作电脑。有些家庭拥有电脑,家长对小孩的监控不严,接触网络易如反掌,家里没有电脑的,也利用课余时间泡网吧。目前玩手机的学生司空见惯,有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抵制不住诱惑,午睡、晚睡甚至课堂上都在玩网络游戏、聊QQ、发微信,达到如痴如醉的的地步,久而久之,无心向学,逐渐形成一种惰性,语文学习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也不愿查工具书,打字时拼音也不过关,网络语言错字连篇。长此以往,学过的字词就得不到积累。

二、加强字词教学,抓住语文的本

基于上述原因,我感到初中阶段应加强字词教学,正如一些语文专家说:“不论课程怎样改革,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对字词的音、形、义的理解、掌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那么如何加强初中阶段的的字词教学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注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学一篇课文前,最好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预习,特别是难读难写的字词,讲完课后尽量抽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听写生字。当然,确实没有时间时,也可要求同座间相互听写,还可让课代表组织同学集体听写。对于听写错的字词,还得像小学生一样多抄几遍。只要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我相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二)多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学生的朗读和作文中出现错误时予以纠正,更应多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问题。我曾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牌上的错别字进行大清查,比一比谁能找出更多的错别字,参与的学生都有浓厚的字词学习兴趣。还比如利用猜谜比赛,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去琢磨字的间架结构,理解一下字的形、音、义,从而就能多积累一些字词。也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晚读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读书、读报,然后让同学找出读错的字音,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加强了字词的教学。

(三)加强家校联系,密切配合家长,有效控制学生健康安全的上网,避免学生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比如,发现有学生缺课,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即使是请假的学生,也要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弄虚作假去泡网吧;教育家长别让小孩带手机入校,特殊情况非带不可的,必须签订手机承诺书。特别要预防网络语言对字词教学的冲击,可教育学生,面对网络上不认识的字词,必须查字典,有错别字的要修改过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必须把好字词教学关,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三、加强字词教学的体会

(一)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理解字词。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十分突出语文汉语言文字教学特点,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贯”的含义。由于“贯”的含义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教学是,结合造字法,讲解字形、字义,使学生理解了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感受了古代造字的规律方法,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让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二)辅助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性理解字词。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我们在注重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依然可以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依照汉字的规律组织学生学习汉字。让汉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感受、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在教学中还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上述案例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贯”字的延伸含义,教师还运用了电脑课件制作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或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感悟“贯”字还有“通过、穿过”的的意思,学生理解了“贯”字的含义后,对“横贯江面”的理解就容易了。

(三)根据句子的上下文的意思理解字词。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字词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识字,单纯地了解字的音、行、义。而是对文章的措词造句,句、段,篇的整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教学,从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横贯江面”再让学生把词语放在原句中品读、感悟,很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语文阅读字教学要体现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

在学生理解词义后还让学生运用。要体现字词教学的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还要组织学生回到文中,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横贯”等词语来表达意思的。进一步理解词语是怎样恰当运用,表达思想情感的。才能做到感悟、积累和运用。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提高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树斌.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7)

[2]王峰.中学语文字词教学感悟[J].中学教学参考.2011(07)

[3]汤晓丽.给它一席之地,还你千顷家园――对初中字词教学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09)

[4]周小英.初中语文的字词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1(49)

[5]柴敏璐,姚郁会.四次“没想到”――《风筝》教学片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1)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引导策略 下一篇:高校体育训练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