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改革的设想

时间:2022-08-27 04:47:30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改革的设想

【摘要】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通过整合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是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文件精神好和《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 14号)文件精神,我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又对机电类企业和人才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与企业交流。根据机电设备行业的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和附加产业对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细分人才市场,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下面我谈一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通过整合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使教改取得新突破,使专业建设水平有新提高。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它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相同之处,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其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准市场定位,突出高职特色,以就业为中心,一定不能把高职教育办成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和普通专科教育的“克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变现在各学校普遍采取的以学科为主开设课程为以任务驱动与项目为中心设置课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上。

3 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践教学环节

在“一条主线、三个层面”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开发“教-学-做”融为一体的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课程,创建有利于进行产品或样品制作的“教学车间”( 精心设计一组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任务驱动课程或项目导向课程,学生在类似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车间或修理车间――“教学车间”中,进行“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学习,最终制作出一实物样品或产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变目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图纸到图纸,老师说了算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和环境及总体教学要求,开发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与“顶岗实习”同步进行的配套课程;开发“双证融通”课程,将目前机电类专业中面面俱到的“轮换工种”实习改造成与职业资格考证培训要求相结合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融合,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使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项目纽带形式进行展开。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可以开发针对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课程、打工实习配套课程和双证融通课程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

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的设想

在对机电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要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较大的改革,真正体现“以就业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方案是以岗位群为核心将本专业分为三大模块:机电设计模块、机电设备制造模块和机电控制模块。机电设计模块包括工程制图能力、机械设计能力、机电系统设计能力,该模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CAD中级。机电设备制造模块包括技术组织能力、数控加工能力、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能力,该模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车工初级、数控车工中级。机电控制模块包括机电基础能力、机电控制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该模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维修电工初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员中级。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融入各模块教学内容中,同时改变原来以学科为课程基本单元为以能力培养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原来的有关课程按能力培养需求与原来的阶段实训、课程设计有机地融为一体,制定新的教学实施计划,基本达到实践环节占总教学课时比例的50%以上,真正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收稿日期:2008-3-12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建...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