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药师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7 01:22:07

儿科临床药师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科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和体会。

方法:加强临床药师对儿科治疗药物的监测,通过对药物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毒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从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结果:儿科临床药师在治疗药物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儿科临床药师在治疗药物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师 儿科用药 药物监测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4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49-02

儿童是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特殊群体,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许多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如脏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因此,儿科用药更加需要根据年龄、发育水平、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测定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特别是患者用药后血浆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随着药师的工作重心向临床药学转移,在临床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的基础上,解释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药物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毒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药师重要的工作内容。

1 工作模式

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我院临床药师坚持每日参与临床查房,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用药方案,参与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并将典型病例书写成药历,全面分析患者的用药问题,优化治疗方案;积极参与临床会诊,与临床医师讨论药物治疗问题,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用药监护。

1.1 参与每日交班会。临床药师参与交接班,不但可以了解特殊病例情况,而且可以与医师讨论该病区所共有的用药问题,是临床药师与医师交流的难得机会。儿科主任安排临床药师在每周交班会上以幻灯形式专门为本院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学生讲解大家当前迫切想了解的、最近所遇到的、共有的药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1.2 坚持每日查房。临床药师要想成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就必须坚持每日查房。这样,既可学习到许多临床的技能,又能使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理论知识真正转变为实用的临床药学技能。医师查房注重的是病情的诊断、检验等,这对临床药师理解药物治疗很有帮助。临床药师则应更多关注药物方面的问题,如药物的选择是否正确,药动学与药效学、药物剂量、给药方式、疗程等方面是否合理,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力争在制订给药方案时,发挥协助医师合理用药的目的。

1.3 坚持书写药历。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药历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步地提高,每书写一份药历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目前,每月抽取2~3份典型病例书写成药历,在书写过程中及时掌握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及目前的用药情况,随时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使用药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目的。

2 临床药师在儿科药学服务中具体解决如下问题

2.1 合理制订给药频次。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儿科最常用的,为保证药物在体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杀灭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应1日多次给药。我院儿科抗菌药物通常采用每日1次给药方式,主要原因是考虑患者经济负担问题,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正是通过每日多次给药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目的。如某患儿,6岁,体重21kg,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呋辛1g,qd,ivgtt,用药2d后患儿体温未降,症状未见缓解;药师建议改为0.5g,tid,ivgtt,第2日患儿体温下降,症状好转,继续治疗后康复出院。另一患儿,女,3岁,临床诊断为发热,急性感染。处方:头孢克洛缓释胶囊0.1875g×0.60粒,每日2次;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多酶片0.5片,每日3次,均连用3d。因缓、控释制剂一般不宜掰开服用,头孢克洛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缓释胶囊剂型破坏后可能破坏缓释作用,必须应用时建议增加给药次数;多酶片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剂型破坏后胰酶在胃内易失活,建议3岁患儿可适当增加剂量或改选他药。

2.2 合理选择给药方式。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采用每日多次给药方式,导致护理部工作量加大,对此,护理部要求每晚给药方式由静脉滴注改为静脉推注,临床药师不建议采取该方式,并解释原因:静脉给药常用于病情较重、较急的病例,抗菌药物同样如此 [1]。静脉给药通常有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2种方式。可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应避免静脉推注,尤其是儿童,因静脉推注给药量大、进药快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其后果不堪设想;而静脉滴注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调低进药滴速或夹管终止给药,可以显著降低用药风险,并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待好转后序贯治疗。护理部接受了临床药师的意见。

2.3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开展TDM工作,不仅意味着要提供准确的血药浓度监测值,而且需要将测定结果和临床症状及合并用药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并做出合理解释,血药浓度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高效、安全的治疗患儿,而不是仅将血药浓度保持在推荐的治疗窗口内。

2.4 根据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医师往往对药物的主要疗效比较了解,而对其他比如药动学、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了解较少,临床药师可以从这方面给予帮助。

3 体会

治疗药物监测为优化药物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科学的途径,TDM不仅仅是治疗药物监测,它还是一种多学科临床行为,包括临床药理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化学、毒理学、分析化学和内科学等多种学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医师、药师、护士的共同参与,临床药师只要坚定信心,坚持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善于发现临床用药问题,认真分析,主动解决,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寻找药学监护的最佳切入点,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必定会受到临床医师和护士的理解和欢迎。

参考文献

[1] 吕晓丹.临床药师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84-685

上一篇: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