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畅写精彩的新天地

时间:2022-08-26 11:40:04

给学生一片畅写精彩的新天地

摘要: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就是让学生写最想说的话,放飞童心,放飞思绪,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学生写作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我认为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立足生活,积累素材。二、创作情境,激发兴趣。三、课外“视”读,读写结合。

四、丰富修改,驾驭成功。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点燃学生写作灵感的火花,给学生一片畅写精彩新天地

关键词:积累素材 创作情境 读写结合 丰富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那么,如何将学生领进写作之“门”,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写作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立足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叶圣陶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向着求实的路上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走到这条路,就能完成这件事。”然而,一个不善于观察生活或者说不热爱生活的人就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热情洋溢的好文章来。因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并将所见所闻有选择地以日记、周记、个人随笔的形式记下来,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另外我还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外出踏青、参观调查、读书报告、诗文演讲等,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对学生来说,习作时有内容可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

二、创作情境,激发兴趣。

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识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功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想表达、欲抒发的需求。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感情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会生动感人,读来如潺潺小溪永不干涸。例如:我在教学作文时,就善于通过各种方式“以境激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亲身体验对动植物、对大自然的认识,感受油菜花的清香,捕捉活蹦乱跳的鱼蟹,寻觅扑朔迷离的小精灵,从而使他们深深感受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激发自豪之情去写作文,自然笔下生花,水到渠成,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同时,结合校园活动、节日氛围,我还开展班队活动、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如《难忘的第一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材,我先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实践一下,指导习作时,学生的头脑中就再现出当时的情景,个个神采飞扬。一个学生在《我第一次煎鸡蛋》中这样写道:“我把打好的鸡蛋倒进油中,鸡蛋好像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描写得多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啊!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才能写出情感真挚的文章来。

三、课外“视”读,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词汇量,丰富语言积累,厚积薄发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亲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积累下来,学校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当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达到能信手拈来时,学生对作文就不会再“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了。

为此,每学期开学之初,我就注意营造班级的读书氛围,经常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介绍阅读方法,指导做好读书笔记,并开展相关读书活动。如引导学生将自己读过的好文章推荐出来,标注它的主要内容、精彩语句及推荐原因,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师生共同推荐筛选出精美文章和大家共同品味赏析,既拓宽视野,又丰富情感,提高素养。我还精选报刊上的优秀学生作文,指导阅读,让学生从命题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欣赏揣摩,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丰富修改,驾驭成功。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任何一个人要写出好的文章都必须精心修改。修改出精品,大作品如此,小学生的作文也如此。在整个习作自改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首先,要求学生在写作结束后,试着进行自我评价,既可评出自己作品中的闪光点,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共赏,又可评出自己习作中的一些缺憾,希望哪些具体语段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什么帮助。同时,在文章末尾,让学生对整篇作文写一段写作心得,在写作心得里,学生既可给自己的习作评分,也可把自己的整篇习作的得意之处与他人分享,更可以向老师提一些建议和问题。

组织学生讲评时,我一改以往学生写、老师评的单向交流模式,而采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具体方法是“读—评—赏—议”的教学模式。读——由作者读自己的习作,评——由组长先评议,其他同学再补充意见,赏——由学生赏析佳作的闪光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议——找出自己文章中的差距,最后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互相共议同学的文章,如果是你来写你会怎样写,引导全班进行交流,让每个学生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品味身为老师的喜悦。

以上做法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浅显之谈,能够让学生克服恐惧写作的心理,真正将写作作为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还需很长的时间摸索和努力,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点石成金的良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点燃学生写作灵感的火花,给学生一片畅写精彩的新天地。

上一篇:高中生游泳心理障碍的分析 下一篇:读书—语文教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