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08-26 08:46:03

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最令人忧虑的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从根本上讲,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为德育工作解惑,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学校 德育 研究

当前,高校德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德育实效低迷之原因,并不像一些学者表述的可简单地归结于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等德育实践的失误。根本上讲,乃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重新深入、客观地思考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严重缺陷,对德育现状作出科学评估,才能做到扬长弃短,积极应对;才能做到有继承重创新,走出一条科学性强、创新性强、实效性强的高校德育自主创新之路。

一、德育地位认识模糊

邓小平1978年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然而,德育首要、核心、保证的地位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1、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人为地割裂德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学校在经济发展、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德育是“副业”,在学校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德育看作是预防手段和应急措施,德育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原则,政治思想观念淡漠,极大地破坏了德育工作者的形象,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作风不正,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很难落实。

2、“重智轻德”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彰显,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使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读书无用论”思潮不攻自灭。但是,取代“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是另一股更为强劲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知识工具主义,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实用论”的沉渣泛起,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功能,淡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高,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3、学校行动策略的失误。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声誉和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学生,有些学校显得急功近利和缺乏远见,对学生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并未给予真正有效的反击和引导,而是简单地迎合和满足。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的同时,却对人文精神类的课程淡漠。德育地位在这些高校显得更加模糊、弱化。

二、德育目标定位缺陷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无根性。人们在反思以往德育目标“高大全”给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往往也走向了片面的对“大道理”的简单修正。这种反思和修正往往以“德育适应性”的口号出现,强调德育回归现实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水平的现实。它并不建立在对“大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结果导致对德育本身存在的和要求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即德育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根”。打着“适应”旗号的德育并不能适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培养高尚的德性人格。

2、教育目标泛化。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仅注意其高尚性和统一性,而对其确定性,可操作性和行为导向性不够,以致于德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德性培养和人格完善缺乏应有的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等功能,教育认同度较低。

3、德育目标世俗化。有一批人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幌子,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前,热衷于德育目标世俗化的研究,着力于“德育量化考核”,将“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异化为德育的目标。实际上,“规范”式的教育完全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道德完善的激动和冲动,高尚人文精神的关照却经常使我们在感受心灵颤动的同时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德育目标应当超越实用,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盲从,超越利害关系上的简单对比,超越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尊崇,超越人们现实已经达到的德性水平。否则,“现存即是追求”、“德育目标即是德育现存”,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将不复存在。

4、德育目标功利化。各校普遍制定和施行学生综合考评评价机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科学性欠缺和正面引导效益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虽然功利,但如果能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也能成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良性转化,则量化考核的德育除了培养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5、德育目标同一化。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德育内容体系存在混乱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由受教育者的基础道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应由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来甄择。德育内容体系混乱将给德育工作造成严重的、带根本性的消极影响。

1、从时间维度看。德育内容简单重复,陈旧单一,几十年不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严重滞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文化、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进程。

2、从纵向衔接看。德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德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和层次渐进。

3、从横向构建看。德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同志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即是我们所指的“德育”,对于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德育机制僵化封闭

德育机制健全、科学、有活力,是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学校德育机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1、德育全员意识淡薄。德育工作经常只是由固定的所谓“德育工作者”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德育大环境。为此,要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各组成机构间的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为关键,职工队伍为辅助的德育工作结构,要深入研究,拓宽和实践“三育人”的德育理念,形成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德育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未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德性培养的大德育体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3、德育载体单一,方法简单。学校德育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载体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阵地功能明显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尚未完全落实、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生活的工作也做得生硬、肤浅、德育方法简单,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都显得不够,传统方法继承有余,新兴方法创新不足,德育美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较弱,德育工作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家育人需要,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学生思想需要等新情况。

五、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德育工作队伍。然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仍然是德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1、德育队伍政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德育队伍和德育思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发生了一些德育工作者宣扬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现象,来自于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问题,有时更有破坏力,更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和破坏,更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因此,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坚定德育的阶级性本质,是尤其紧迫和重要的。

2、德育队伍的学历水平偏低。一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严格区分,在深造学习的机会上不同等对待。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自己也缺乏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不主动争取机会,也不努力把握机会。除了校方转变观念,为德育工作者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外,德育工作者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事务性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外怠于学习提高,即使解决了学历问题,也解决不了水平问题。

3、德育学科观念较为淡漠。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不是严谨的科学,德育不是一门学科,德育工作不能作为专业。因此,一些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一些自认为在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也喜欢将转向从事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合理的安排或者相对美好的“逃避”。如果德育工作者心存自卑,德育工作就硬杆不硬。转变观念,正视德育地位,科学认识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德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德育研究观念较为淡漠。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搞科研。我们认为,德育科研不仅仅是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促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端正德育科研的观念,培养研究型的德育干部,提高德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德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以科研促创新,既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5、德育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看成是党和政府政策简单的宣传工具,看作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德育工作中的继承意识过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显得较弱。创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动力。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总之,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实效低速的原因,理解学校德育缺陷之真正所在,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

[4] 庞学充:教育的终极目的的论纲[J].教育研究,2001(5).

[5]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2-01.

上一篇:再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下一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难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