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实效性再思考

时间:2022-08-24 07:39:35

高校德育实效性再思考

摘 要: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从德育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为德育低效归因。本文在专家、学者归因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从高校德育定位、德育目标、德育实践、德育者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

关键词:高校德育 实效性 再思考

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的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目的就是希望在不断的讨论中寻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即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对高校目标的实现程度。[1]

一、高校德育低效归因

分析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德育外部寻找症结,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德育自身来找原因,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系统自身的构成要素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一) 德育外部环境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有学者指出,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正在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在新的德育生态中功能的钝化。[2]任何德育效用的发挥都与其外在的环境息息相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德育者和德育对象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和更新。变化了的环境给既有的高校德育模式带来更多的挑战,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当德育对象不仅受到高校德育的影响,而且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时,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这些力量交互作用所产生合力的结果。我们不妨先把来自高校的德育称为可以代表主流道德要求的主流德育,那么,与此相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因素或者说是没有经过主流德育“筛选”的社会消极因素都会把德育对象拉向另一边,即德育与环境影响力的向性不一,使德育无法产生更大的合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或削弱主流德育的积极效应。

(二) 德育自身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高校德育的低效也源于高校德育内部因素。首先,对高校德育定位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力图把学生理想化为“道德人”,学生就有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义务……也就必然导致了学生反感抵触的情绪……于是学生纷纷戴上了“有道德”的面具,他们成为了一个否定自我、压抑个性的“道德人”……从而逐渐形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性道德人格。[3]其次,高校德育实践的整体性倾向存在偏差。有人认为,当今高校德育实践整体表现为泛政治化倾向、功利化倾向等。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或者以政治教育替代德育,都将大大缩减德育功能。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在“求快、求见效”,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德育今天抓什么,明天就要什么见效,从而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的短视,德育实施过程的盲从甚至疲于应付。最后,高校德育内容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内容设计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再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必将贻误21世纪新人的培养”。[4]还有学者认为德育内容设计相对保守,有些内容甚至于严重滞后社会发展。德育内容的确有它必须稳定的一部分,但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容应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新观念、道德新现象。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思考

(一) 对高校德育低效归因的思考

综上所知,大家无论是从高校德育外部环境层面还是高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层面都对高校德育低效给予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的大多数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高校德育的科学化进程,也从理论层面为高校德育走出低效、增强实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讨论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比如,大家更多地关注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大家更多地感慨德育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如今社会发展经济,那么德育就应该培养“经济人”而遗弃“道德人”,但是,社会瞬息万变,到底高校德育是志在培养紧跟时代变化、时时顺应社会发展的人,还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培养具有引导性价值且最终意在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呢?有很多人主张德育应该“从天上回到地上”,认为理想人格只是统治阶级或上层文人提出并极力推崇的一种道德,注重理想化德育的培养目标只会更让人感到德育的空洞和无力。但是,道德本身就是源于现实同时又是高于现实的,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超前引导性相结合的特征。它不只是对现实的阐释和说明,更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前瞻和预测的功能。

(二)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认识

结合专家、学者的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笔者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出以下几种再认识。

1. 内外结合的高校德育定位

首先,高校德育相对于外部环境,应准确把握自己的德育成效能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如今,当整个社会的风气出现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特别是高校,进而质疑高校培养了什么样的人,高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德育的作用发挥在何处。但是,高校德育也仅仅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它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的层面。高校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把社会中的形形照搬进校园,让学校成为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小社会”中去探索“大社会”的生存法则。所以,相对于外部环境,高校德育也不必去盲从、去逐流,而应该以清醒的头脑、科学的判断与外部社会良好地沟通,当然,绝不能封闭、保守。高校自始至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去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并且能够在接受挑战的同时,适时地抓住发展的机遇,认清发展的方向。

其次,高校德育相对于高校内部,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各育中的地位。关于德育在这个层次的定位,人们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但是,这是一种模糊的界定。其实德育最不同于智、体、美、劳等其它几育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不可能脱离其它几育而单独存在,或者说,其它几育都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如果仅仅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来谈有效性,囿于德育而谈德育,反而会使德育孤立,形成不了德育所需要的合力。这样,德育的重要位置根本无从体现。由此可见,德育在其内部的准确定位是在于一方面加强、改进德育队伍建设,使其有别于其它几育的独特性能够更好地体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它智、体、美、劳诸育的育德功能。

2. 层次分明的高校德育目标

在文章的前面提到过“道德人”和“经济人”,这可以看作是两个对立的道德培养目标。但是,高校德育的目标难道仅限于非此即彼的限定中吗?中国传统的德育理论中,把“圣人”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这里的“圣人”就相当于“道德人”,“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5],但是中国传统的德育目标不仅仅只是培养圣人,他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格的同时,也把德育目标分层细化,“可欲之为善;有诸之为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由此可见,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要求人们去统一达到某一个目标,不管是“道德人”也好“经济人”也罢。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将个体伦理道德目标分为三个层面:自然义务、职责义务和份外义务。这里的自然义务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求,职责义务是制度对生活在这个制度中的人的要求,份外义务是较高层面的人类美德追求。在德育的某个阶段人们会预想设定一个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略高于大家的道德水平但又是大家努力就可实现的。

3. 权责分明的高校德育实践

无论高校德育如何定位,目标如何设置,高校德育工作有很大部分都落实在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具体实践。离开课程,学校教育无法全面地标显它的系统性和计划性;离开课程,学校教育也就丧失了人才培养所必须依托的基本形式。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理论课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围绕其课程的理论性质展开,学生首先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获得能力进而规范自己的价值取向。但理论的讲解必是枯燥乏味的,并且,理论注重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意识,而在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理论规范着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但正确的认识并不必然能带来正确的行为。正确行为能力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一定制度的约束,以及外在环境的长期熏陶。

4. 清晰明确的高校德育者的主体意识

德育者作为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重要因素,是高校德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德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调控者,而德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空间的大小将决定着德育者能否确定以及多大程度上确定活动中德育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即在何种程度上将德育对象作为活动中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决定着能否将整个德育的客观过程作为自己的认识和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德育者在这里所要凸显的就是其“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德育者能在德育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承担什么责任。那么,作为教师,面对外界关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质疑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德育包括其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其区别于其它诸育以及其它课程的独特性,最明显的特征是理论性和长期性。理论课的讲解必定会枯燥乏味,笔者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这门课就该枯燥,而是意在提醒大家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回避的特性即理论性,而且理论本身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更关键的是,无论是作为这门课还是更为广泛的德育过程,它们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的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因此,它的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德育的前瞻性和个人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作为德育者应该卸下思想包袱,认清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自己的德育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8.212.331.

[2]沈壮海.简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

[3]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4-57.

[4]劳逊.世界道德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5]颜渊集・习斋言行录.

[6]孟子・尽心下.

上一篇:以人文主义情怀为指导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职高专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高等学校英语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