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贵州扶贫攻坚四大模式

时间:2022-08-26 06:47:29

案例内容:贵州扶贫攻坚四大模式

1. 晴隆模式:科技扶贫、治理石漠化的成功之路

山高、坡陡、谷深的晴隆县,喀斯特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3%,人均耕地仅0.77亩,其中坡耕地占65%,是我国最贫困的县,同时也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特贫县之一。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思索最多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末,《贵州日报》刊发一篇名为《贵州草养肥云南羊》的报道,对晴隆县有着肥美的牧草资源而不懂得利用提出了质疑。该报道深深刺痛了县畜牧局一个叫张大权的干部,也使他看到了种草养羊的希望。经过多方考察,张大权在2000年组建晴隆草地畜牧中心,并在世界各地引进优质牧草31种,选择出适合晴隆种植的11种牧草,通过种植人工草地改变当地的地貌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此期间,他经组织选派到新西兰进行草地畜牧业生产学习,并用10万元从新西兰引进4只波尔山羊与74只本地母羊在光照镇水洋坪进行杂交肉羊生产,开始示范发展种草养羊。

但种草养羊示范过程并不顺利,老百姓听说要把在祖祖辈辈种庄稼的地拿出来种草,很是不理解、不支持。领衔实施项目的张大权只好向农户保证:如果收成在5000元以下的,中心负责补足5000元。不少农户冲着5000元赔偿,干起了种草养羊这个完全陌生的活路。在县草地畜牧中心的帮助指导下,试点的莲城镇江满村种草养羊效果立竿见影:到2003年,全村养羊户中,最高者收入18000元,最低的也有8400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草地畜牧中心在县内其他有条件发展种草养羊的村寨,发展大规模的科技扶贫生态畜牧业。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晴隆整合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只要适合种草养羊条件,水电路等各项投资就集中倾斜,实现投资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收获成绩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新益村村委会主任杨义学贷款养了几千只羊,眼看就要出栏,一场瘟疫到来,两天工夫羊全部死光,最后亏损了30多万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县草地畜牧中心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目前,晴隆已形成一个500多人的四级培训网络。

【图表说明】晴隆县形成的四级培训网络主要指:专家对中心技术员的培训;中心技术员对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农民技术员对农户的培训以及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四级培训,达到了“发展一户见效一户、发展一片成功一片”的效果。

2006年6月19~22日,国务院扶贫办在晴隆县召开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经验交流暨现场培训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将晴隆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总结为“晴隆模式”,并一致同意向全国推广晴隆经验。现场会后,“晴隆模式”被贵州省列入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内容进行推广。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晴隆调研,称赞这是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的好路子。晴隆县县委书记曾孔祥感慨地说:“晴隆模式变过去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扶贫、治理石漠化的成功之路,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表说明】为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晴隆县探索建立了基地带动模式、滚动发展模式和集体转产模式三种发展模式,带动了该县种草养羊业的快速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晴隆经验的重要意义,不仅探索出了喀斯特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同时还探索出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有效形式,是实用技术推广的整合,是基层农技推广的改革,也是西南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其中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不仅对西南种草养畜产业发展有指导意义,对整个科技扶贫工作的健康发展都有指导意义。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廖飞看来,“晴隆模式”的灵魂其实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其精髓就是:因地制宜,生态治理;扶贫开发,帮扶到户;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科技先行,集成创新。

如今,经过10年时间的积淀和提炼,种草养羊的“晴隆模式”又有了新的内涵与目标。种草养羊不光带富了农民,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晴隆当地的决策者也更新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并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中得到启发,2009年,矿产资源丰富的晴隆县制定了县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率先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规划,晴隆县将逐步改变对矿产资源过分依赖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贵州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此外,为加快发展步伐,晴隆县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设百万只羊基地县的意见》。计划到2014年,全县人工草地达50万亩,改良草地达52万亩,羊存栏达100万只。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资金,作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带薪带职到基层创办、领办、协办草地畜牧业。为延长产业链,该县还引进2亿多元,建设目前全国专业化程度最强,屠宰生产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年屠宰加工肉羊120万只,可辐射到周边的兴仁、普安、关岭等养羊县。“建成100万只羊基地县后,意味着每年仅在饲养环节,就可以为全县带来10亿元的收入,加上加工环节收入,拉动效应大为显现;25度以上坡耕地每年每亩可减少流沙流失量1.2吨,50万亩人工草场建成后,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绿色、秀美的新晴隆就会展示在世人面前。”晴隆县县委书记曾孔祥充满自信地说。

截至2010年9月,晴隆县共投入科技扶贫资金447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400万元,共计投入草地畜牧业建设资金7870万元,种植牧草29万亩,改良草地16万亩,建成配套水窖5600口,公路75公里,优良种羊繁育基地等示范点35个。到2011年初,全县羊存栏达31万只,累计扶持养羊农户11800多户,75%以上已经脱贫致富。

2. 毕节模式:独具统一战线特色

贵州毕节地区地处乌蒙山系中段,喀斯特地貌占73%,山高谷深、生态脆弱,是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适宜人类生存区域”,20多年前,贵州省毕节地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84元。贫困、生态恶化和人口增速失控成为制约当地发展建设的三只拦路虎。

为了帮助毕节脱贫致富,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毕节进行了考察,提出要建立毕节试验区的设想,并针对该地区的三个难题,为试验区确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同年6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正式同意。试验区成立的第二年,还专门成立了由八个派、全国工商联和多个国家政府部门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为毕节地区煤炭、电力、化工、农业等方面发展建设献计献策。

总书记一直关心着毕节试验区的建设。2009年4月30日,胡总书记指出:“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20年如一日,积极支持和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统战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十分必要。望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10年5月26日,总书记批示:“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中央统战部积极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有关方面继续努力,把各项安排落到实处,加快支持毕节科学发展步伐”。

经过23年的改革探索,毕节试验区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1988年以来毕节地区经济总量翻了5番,增长32.7倍,地方财政收入名列贵州省前茅,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稳居第三的飞跃,贫困人口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土壤侵蚀量减少一半,在石漠化地区建起生态文明示范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6.55‰。毕节地区正从一个基础薄弱的地区向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迅速上升的地区转变,从一个贫困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传统农业大区向城乡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地区转变,从一个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的地区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地区转变。

总结该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走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毕节通过坡改梯、修建谷坊等办法,将造林绿化与特色林果发展结合、种草养畜和促进植被恢复结合、林草间作和林下畜禽养殖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走上了一条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山里人把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亲切地称为“五子登科”: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此外,为筹集生态建设资金,毕节改变以往只有国家投资的单一渠道,实行合股经营、引进能人投资经营等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初步形成国家、个人、企业多元化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二是扶贫开发独具统一战线特色。“毕节模式”是20多年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下,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贵州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贵州统一战线主动配合,毕节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实践,逐渐形成的独具统一战线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

198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到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各方力量会聚起来帮扶毕节。20多年来,统一战线肩负起“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重要使命,组织200多批考察组深入毕节调研,帮助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与8个县建立定点智力支边扶贫制度;派出300多批、28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帮助工作,有的还挂职指导;直接引进资金和捐赠物资6亿多元,帮助引进、联系和推动的项目100多个,涉及资金近500亿元。不仅如此,统战部门还为毕节培训各类干部1.8万人次,帮助新建、扩建各类学校120多所,帮助毕节顺利完成“两基”攻坚,支持毕节办起了毕节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在校学生达12000多人,源源不断地为毕节发展输入新鲜血液。通过艰苦奋斗,使毕节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以各派、工商联为参与主体,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独具特色的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已经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成功范例,成为各派、工商联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生动实践。

三是参与式扶贫由农民做主。所谓参与式扶贫,就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脱贫,做什么项目,怎么来做,不是由专家、官员来定,而是发动群众,发动村民,让他们来作选择。在贵州毕节试验区纳雍县一个贫困的村落,15张图片一字排开,有的画着牛,有的画着井……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项目。每一张图片的下面都有一个碗。参与“投票”的农民,每人发6颗玉米豆,喜欢哪个项目就往哪个碗里面放上一粒。最终选出来的6个项目将会付诸实施。许多农民都把玉米豆投给了水井。当年民革中央按着村民的选择做的第一个项目是水窖工程,他们给每一户村民1000元钱,解决水泥和钢筋问题,在帮助做了13个示范井以后,让农民自己打水井,做水窖。如今这个村已经有近400口井。村民们春天不是等水、背水,而是耕地种菜。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原荣誉副主席厉以宁委员表示,“过去的扶贫,我们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不是这样,我们8个派和工商联,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参加毕节的扶贫。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地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而在农工贵州省会副主委、贵州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光奇委员看来,参与式扶贫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农民间的互帮互助。农工在贵州省大方县有个1+1养牛项目。参与项目的农户必须签合同,第一批农户养的牛生的第一只小牛要送给其他农户。这实际上是一种滚动式发展,不仅融洽了农户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相互监督。

四是尝试小额贷款,解决资金瓶颈。为了解决农民、农村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毕节在小额贷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以纳雍县核桃寨村为例,当时该村农民用电是1.4元/度。而要完成电网改造,一家先要交180元的启动资金,村民交不起钱。派就从社会上筹集了3万多元资金,改造电网以后先按1.4元/度收费,再把收上来的钱作为发展基金。从3万元钱启动,农民得到了2000元、3000元的发展贷款,他们成立了一个管理组织,把这个钱很好地用起来、管起来。现在这个资金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支持,已经滚动到将近30万元。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兼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何丕洁表示,他们之后去调查,发现村民们把钱管得非常好,都是农民自己审查项目,自己来管理,自己来收回。他认为这是解决农民、农村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

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关键是矢志不渝地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一届接一届苦干、实干、科学干,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实现共赢,最终探索出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毕节模式”。

2011年5月21日,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省委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面对贵州贫穷和落后的现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一点一点改变面貌,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终究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毕节试验区办好。推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真正发挥试验区“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

会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毕节试验区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争取“十二五”期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突破,重点闯出9条新路子: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加快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三化同步”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实现全覆盖的民生保障机制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进多党合作、共促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贵州省委、省政府表示,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要力争两年有明显变化,向党的十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贵州省发展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力争突破1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增长40%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3. 印江经验:整体推进、连片开发

印江属典型的山区贫困县。杉树乡,地处印江的西北隅,距县城25公里。全乡17个行政村,贫困村就高达14个,其中一类贫困村12个,居印江自治县乡镇之首。这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泥泞,2007年,全乡仍有8个村不通公路。这里,水金贵如油,工程性缺水严重。这里,曾流传一首民谣:“杉树乡,穷地方,守着大山闹水荒,姑娘小伙去刹广,老爹老妈等皇粮。”穷在山,困在路,苦在水。2006年,杉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80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87.5%。2007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印江被列入全国首批“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为试出经验,试出效益,县里决定在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收入低下的杉树乡14个村全面开展试点工作。仅仅3年多时间,14个村1.7万人,人均纯收入从实施前的1580元提高到2350元,增长48.7%;贫困人口由实施前的6685人下降到345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0%。印江的扶贫开发模式被多家媒体和专家称为“印江经验”。

在试点工作中,该县构筑了以县为单位的统筹平台,领导和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县委组织部部长为指挥长的试点工作指挥部,再分设多个项目实施工作组,由13个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深入调研,前后历经15次专题会议反复研究后,指挥部制定了试点区总体规划,统筹规划了粮食自给、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社会事业和产业配套等五大类建设项目和190个子项目,使小区域之间协调发展,项目之间互相配套和支撑。改变了以往“各炒一盘菜、共坐一桌席”的拼盘式扶贫方式,采取了“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模式。

统筹整合,资金是最好的“黏合剂”。该县打破“部门利益”,坚持上级扶持政策不变、单位资金项目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的原则,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为平台,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方法,严格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申报入库、统一分配使用、统一组织实施“五个统一”要求,把试点资金作为“酵母”,将各部门分散的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用于连片试点建设,真正形成了“目标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连片区”资金整合捆绑机制。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整合投入的各类资金共计6443.9万元。

【图表说明】从6443.9万元的投入情况看,印江自治县县直部门投入的各类资金总额最高,为3883.2万余元,其次为群众自筹资金、省扶贫办试点专项资金,体现了印江扶贫机制和模式,带动了多方力量参与,撬动了各方的资金投入,显现了强大的支点效应。

与此同时,该县还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高效运转。该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立了工作调度制,及时准确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并根据实情及时作出调整;实行了资金整合联席会议制度,最大限度整合部门项目和资金,为试点工作提供保障;建立了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任务,严格奖惩,确保项目有序实施;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定期视察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此外,该县立足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扶贫开发实现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围绕产业发展布局,该县通过土地流转和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和能人大户领办,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2008年10月,投资500万元的勇创牧业公司商品猪生产基地落户联营村,年产值可达1600万元。目前,杉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畜―沼―茶(果、林)为主导产业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试点区的农业生产已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现代的“工商文明”迈进。

县委书记肖洪说:“过去为什么‘年年扶贫不脱贫’?最主要原因就是‘撒胡椒面’,缺乏整体谋划和集合力量,资源散乱,收效就慢。”他认为,整体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模式,是对过去以村为主的扶贫方式的提升,在一个区域内整合各类资源,有效缓解了以村为单位的小、散、弱问题,从根本上为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自然就容易由事倍功半变成事半功倍。

2009年底,印江县萌生了“整县推进”的大胆想法,2010年,印江向贵州省提出初步想法。今年,县委常委会召开三次专题研究会议,4月,正式启动实施扶贫开发整县推进。今年,印江用于农村产业发展资金1.47亿,其中用于整县推进的县级专项扶贫资金达2000万,并安排全县“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的100个试点村,每村安排专项产业发展资金20万,重点发展生态茶产业、生态畜牧业和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发展立县支柱产业。印江实施整县推进,探索的是一条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之路,而从“整乡推进”扩展到“整县推进”,这无疑是扶贫开发领域中一个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图表说明】“印江经验”的精髓所在,即是做到了领导高度重视与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与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三个结合”,“印江经验”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嬗变,并由此成为破解区域贫困、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的“试金石”。

4. 长顺模式:石漠化重灾区产业化扶贫新路

长顺县是国家592个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县,这里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资源相对匮乏,全县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其中喀斯特面积占93.9%,石漠化面积占77.9%;总人口25.78万人,2009年末,全县尚有贫困人口5.1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19%以上;辖17个乡镇,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就有1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88个。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扶贫开发是长顺县“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长顺县长寨镇竹子托村地处深石山区,是一个石漠化较为严重的贫困村,全村有245户997人。2007年末,总书记了解到长顺县长寨镇竹了托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后,提出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2007年以来,长顺县积极抢抓被列为贵州省43个草地生态畜牧试点县、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的机遇,积极探索水利、生态、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长顺特色的“竹子托喀斯特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通过扶贫开发,竹子托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32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316元,全村贫困人口从576人减少到440余人,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硬化通村公路14公里,串户路10000平方米,新建13.7公里通组路;完成12处饮水工程,修建蓄水池150口,集雨棚水池8口,缓解了该村12个组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困难;完成3个组的坡改梯工程200亩,修建坡改梯便道7公里,危房改造86户,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发展草地连片种植4400亩,核桃15.6万株,草地生态养鹅9890只,养羊5000余只,搭建佛手瓜架和藤类蔬菜架10余万平方米。

竹子托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脱贫效果,源自于该村多方整合农业、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源自于建立产业党支部,推行党员“一对一”帮扶带动承诺制,使村里的26名党员在创业上带好头,做好示范;源自于建立协会及农村专业合作社,让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切实发挥广大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源自于农业产业化的扶贫政策,这个政策不单为该村打造产业,还派驻工作队长期指导群众。2008年以来,长顺县以竹子托村为突破口,立足于农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群发展,高标准地在各乡镇规划了四条产业扶贫致富带(即:凯佐―广顺―种获―长寨―威远“果、猪、沼”生态农业产业带;白云山―广顺―马路―新寨优质烤烟产业带;羊角屯―竹子托―中坝―睦化―代化―鼓扬―交麻喀斯特扶贫开发产业带;威远―广顺农产品加工产业带)。通过打造产业致富带,带动群众扩大产业规模,增加收入,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竹子托村只是长顺县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2009年,长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比2008年净增350元,其中产业化扶贫带来的收益占62.62%。产业化扶贫成效喜人,是因为:2009年,在省、州党委政府及扶贫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长顺积极抢抓被列为国家“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试点县的机遇,按照“探索因地制宜开发扶贫新路子”的总要求,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基固本,一手抓产业化扶贫输血造血,逐步走出了一条石漠化重灾区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

产业化扶贫的关键在于要能够为贫困群众找到一条有效的、可持续的增收路子,变“长远扶”为“扶长远”。长顺紧密结合黔南州委、州政府提出的“185”工程,邀请专家编制了相关规划,并根据全县不同区域、不同资源条件,重点打造四条产业带,一是北部优质烟叶产业带,集中连片面积近5万亩;二是中北部果猪沼立体循环农业产业带,规划种植优质苹果5万亩;三是中南部喀斯特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产业带,以种草养畜养禽为主;四是中北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带,延长产业链,走加工增值的路子。

在试点项目区,采取连片开发的方式,积极探索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一品为主、多品共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路子。目前,沿公路线4个乡镇16个村,已连片种植人工牧草2.4万亩,发展草地生态养羊和林下养畜(鹅、鸡)农户1600户(场),羊存栏8.8万只,核桃1.7万亩,绿壳蛋鸡“万元坡”山地种植养殖示范区2938亩20万羽,养鹅3.1万只,核桃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优质产品。环线120公里的百里喀斯特扶贫开发产业带呈现出“山地织绿毯,岩山变林园;满坡牛羊壮,遍地鸡鹅肥”的生动景象。许多群众尝到了甜头后,都说:以往“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挣盐巴钱”、如今“喂好一只鸡,胜种一亩地”,以往“烧一坡、种一坡,收成不到一背箩”、如今“养好一只羊胜过开荒半匹坡”、“一亩草养鹅胜过种十亩包谷坡”。

该县按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思路,培育以红色苹果、黑色山羊、绿色鸡蛋、黄色生姜、白色蘑菇、金色烤烟、褐色核桃为主的“七彩产业”,按照“点轴衍生”的模式,结合草地生态畜牧业,构筑石漠化综合治理百里长廊。长顺县通过石漠化治理找到了一条生态治理与扶贫开发双赢的路子,长顺县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态势。2010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36亿元,同比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8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财政收入7708万元,同比增长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亿元,同比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80元,同比增长11.3%。

2011年3月12日,长顺县召开整县率先“脱贫摘帽”动员大会,吹响扶贫开发总动员的“号角”。该县紧紧围绕赵克志省长在长顺县调研时提出的“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和“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战略部署,决定通过“七大计划”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号角吹响,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长、长顺县委书记杨永英要求举全县之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搞好“脱贫摘帽”工作,敢于“摘帽”惠民生、“摘帽”抓生产、“摘帽”促发展,依托“七大计划”,2011年脱贫1.5万人,2012年脱贫3.83万人,实现2012年整县“脱贫摘帽”。

【图表说明】 长顺县决定通过“七大计划”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包括千元增收计划、百村万户帮扶计划、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农民素质提升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社会保障计划、生态治理修复计划,可以说涉及长顺县经济、民生、生态的方方面面。

上一篇:案例启示:打造“小巨人”大有可为 下一篇:案例内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新机制的文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