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30例超声诊断分析

时间:2022-08-26 04:37:14

急性心肌梗死30例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介入手术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加以分析。结果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阳性率80%;6例超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中国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①。但是,有些患者发病时,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为其他疾病症状说掩盖,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超声心电图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左心室功能及心内血流情况,检查简便、快速、经济、直观,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30例超声资料,并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介入手术结果对照,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超声诊断及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1临床资料

搜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85岁,平均65岁。临床病程记录,30例中,26例有持续性胸骨后疼痛,9例出现心律失常,3例出现低血压,其中有1例出现休克。

1.2方法

使用LG5000型超声诊断仪,频率为2.5MHz,在发病后6h~3w内进行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置于胸前区,依次扫查胸骨左缘左心室长轴切面,胸骨左缘左心室短轴切面(心尖部、肌、二尖瓣水平),心尖部四腔心切面,心尖部五腔心切面及心尖部二腔心切面,观察左室壁各节段厚度及运动情况。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进行M型检查,观察测定各项指标,评价心功能。并运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了解心脏内血流情况。以上病例后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介入手术后确诊。

2 结果

超声检查30例患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阳性率为80%;6例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24例均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18例伴有节段性室壁变薄,20例射血分数减低,3例室壁瘤形成,1例室间隔穿孔。

3 讨论

超声评价室壁运动的首要问题是左室壁节段划分。根据冠状动脉与各室壁节段间的对应关系,使用16节段划分法。该法在长轴切面把左室壁分为基底部、中部及心尖部;在短轴切面把左室壁分为前壁、前间隔、后间隔、下壁、后壁、侧壁;而心尖部短轴切面仅分为四段,即前壁、后间隔、下壁、侧壁共计16段。②

急性心肌梗死的超声特点:1、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幅度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超声诊断:1、室壁瘤:梗死区室壁变薄,局限性膨出,呈矛盾运动。真性室壁瘤的瘤壁与周围室壁有连续性,血流呈涡流状;假性室壁瘤可见室壁连续中断,血流自开口处进入瘤内。2、室间隔穿孔:多出现在室间隔肌部近心尖部,二维超声可见室间隔局部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于穿孔处可见花色过隔血流,频谱为正向湍流。3、肌功能不全:超声可见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肌附着处运动减低,收缩减弱。4、附壁血栓:左室腔内可探及不规则团块状回声,血栓附着区域运动消失,通常位于心尖部或室壁瘤内。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组病例中有6例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可能是缺血心肌周围的心肌收缩特别有力,使附近缺血心肌随之被动运动,就会掩盖缺血心肌的异常运动,导致假阴性。但超声检查可反复进行,随时观察病情进展,方便、直观,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4.

[2] 王新房,张青萍.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5.

[3] 王新房.超声心动图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8.

上一篇: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效果 下一篇:儿科病房上呼吸道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