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时间:2022-08-26 11:12:19

论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摘 要: 模糊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某些局限性。语言模糊性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是思维模糊的语言体现。了解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具有完善思维、深化认知、提升审美等重大哲学意义。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言模糊性 哲学意义

一、模糊语言综述

对模糊的思考源于“麦堆”悖论,即如果N粒麦子形成麦堆,那么N-1粒麦子同样会形成麦堆,最终推出0粒麦子形成麦堆。显然,这是违背常理的。但我们又不能否定这一命题。问题关键是不确定质变究竟发生在哪一点上。

模糊语言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或者说概念的外延不确定性。例如,“红色”这一概念虽然内涵明确,但确实存在一些颜色,我们不能肯定它是红色还是非红,尤其是在明显的红色与其相邻色之间的过渡色。

其实不仅是颜色词具有模糊性,任何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模糊性是所有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因为词就是概念的符号具体化,而概念的形成必定涉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分类。类别的划分就必定与人的认知工具、认知需要、认知目的、认知参照物、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我认为,模糊现象反映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局限。认知世界不能仅靠真值二元论,不能完全依赖概念、判断、推理这一逻辑分析思维。

二、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1.完善思维

人类的思维本质上有逻辑分析和直觉顿悟两大类。西方人擅长逻辑分析,将认知对象进行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切分,对每一个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判断,从而进行推理,发展知识。中国人自古以直觉顿悟为主,对认知对象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而是将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并与其他认知对象进行联系,在感觉差异中寻找共同本质,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逻辑分析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量分析,直觉顿悟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性分析。逻辑分析适合普罗大众,直觉顿悟适合少数精英。模糊的出现是概念化认知的必然,是逻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根本解决方法应借助直觉顿悟,将两者思维有机结合。

金岳霖曾说:“哲学就是概念游戏。”所谓的概念游戏是说,哲学家的职责是对概念做精深细致的分析,揭示出被分析概念的种种含义及其与其它概念的联系。正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金岳霖指出,概念越是分明,就越不能具有暗示性。中国哲学非常简洁,很不分明,观念彼此联结,因此它的暗示性几乎无边无涯。冯友兰也有同样看法。他说:“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于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正的方法的传入,就真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了。它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一个完全的形而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神秘主义不是清晰思想的对立面,更不在清晰思想之外。它不是反理性的,它是超越理性的。”在冯友兰看来,逻辑是哲学的入门,但要达到哲学的最高的境界却不能依赖于逻辑分析方法。

2.深化认知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正是这种联系使世间万物构成一个整体,也使整体中的所有元素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并相互影响和交流。我们之所以能够认知世界,最根本的前提是我们正处于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在与世界发生作用的方式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区别之一是人类可以运用语言符号间接地认识世界中元素间的彼此联系。正因为作为元素的人类与整个世界的接触不可能是瞬间全面性的,有限时间内的局部接触就必然使人类的反应结果“意义”只能是人类认知的一个过程集合而不是最终的认知结果。语义模糊或说类属不清现象必定会随着认知的深化而凸显,也必定会随着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得到解决并走向更高层次的模糊。模糊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模糊同时警示人们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不断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人与自然逐步达到同构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3.提升审美

《庄子・秋水篇》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模糊现象的出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感觉主导下的物物分别,在感觉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识别万物、认知万物、形成概念、建立联系并赋予万物人为的价值和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客观世界即在面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一种主观感觉,这种主观感觉最初来自人的生理体验,进而由人造概念进一步强化,最终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知识”。知识是证实了的真的信念。(柏拉图:Knowledge is a justified true belief.)知识首先是信念,同时这种信念必须是真的且是经过证实的。信念即个人认识,感知系统正常的人都会存在。信念真假,以及证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证实是一种方法问题,不同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结果,而且完全充分的证实是一个永远不能完成的过程。真假与否当且仅当存在真假对比时方可言论,在没有发现反例之前可以说一切为真。然而,某些反例超出人的认知系统,对于不能认知的事物进行肯否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可我们又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事物超出人类的认知系统就去否定他们存在的可能,因为除了感觉人类还有更为复杂的抽象思维。知识是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期待所导致的主观认知差异。模糊必定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在矛盾的价值选择中,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渐渐摆脱习惯和偏见,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认知世界。

参考文献:

[1][美]E.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The Logic of Metaphor:Analogous Parts of Possible Worlds).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Bertrand Russell.Human Knowledge:Its Scope and Limit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3]Joanna Channell.Vague Language(模糊语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波.逻辑学是什么?(What Is Logi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1):30-35.

[6]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从“客观主义”到“经验现实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8-14,80.

[7]程千山.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外语研究,1995,(2):6-9.

[8]王星拱.科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1):7-14,79.

[10]伍铁平.语言中所反映的思维的模糊特点.福建外语,1985,(2):1-9,28.

上一篇: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下一篇:略论老子的军事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