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兰州市城关区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6 05:43:03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兰州市城关区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学校重视程度、家长态度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及分析,探讨了制约我区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对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自身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三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分析

1.前言

体育锻炼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而且能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以促进全面发展。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初三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学生的体育锻炼达不到国家锻炼水平,初三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发育突飞猛进,临近中考关键时刻,身心压力都非常大,体育锻炼 严重“缩水”,影响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利益。

2.结果与分析

2.1 初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2.1.1 在学校、师生心中的地位。

调查结果表明35.5%的初三学生鲜有机会参与体育锻炼。大多学校追求中考升学率,重化课学习,好多学校体育活动限制初三学生参加,因学习任务重而放弃锻炼的学生人数占22.5%。14%的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无任何意义。访谈中得知,初三体育课一般不安排学习项目,以自由活动为主,根本背离了体育课的目的。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校将初三第二学期的体育课减少或取消了。有些学校名义上安排了体育课,实则更多是自习或辅导课。

2.1.2 家长的态度。

表中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持反对态度,在走访调查中,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学习时间紧,体育锻炼花时间耗精力,暂不锻炼无大碍,上大学后有的是时间。访谈中家长表示,初三是学习的冲刺阶段,就应该副课少一些、主课多一些。“一星期2节体育课足够了,体育课只要成绩过关就可以了。”家长坦言,考高中、大学要看分数,当然应以文化课为主,语、数、外越多越好。

2.1.3 初三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

表中显示,初三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下的495人,占总数的55%,1小时以上的102人,占10%,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据调查,我市城关区中学排入课程表的“体育课”为每周三节共120分钟;有的学校安排有课间操,按每天20分钟计算,大约为100分钟;如果再加上下午的“课外活动”(每周按3次计算约120分钟),“理论锻炼时间”有300多分钟,符合规定。但随机采访部分体育教师的结果却显示,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周是不足100分钟。每周3节体育课的时间虽能保证,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常被辅导或自习,即使课程表上的体育课也常被加学科竞赛训练等占用。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缩水”。

2.2 影响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2.2.1 应试教育和中考制度。

教育部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为追求中考升学率,学校、老师和家长围绕中考指挥棒,重文化课轻体育,对体育教学工作仍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随意挤占体育课,课外活动只是挂在课程表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微乎其微,甚至有学校初三下学期不开体育课,国家教委规定的“在校学生每天必须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大多得不到保证。评价学校体育工作以运动会名次为准,至于成绩应付完成学生的体育达标即可。学校领导深谙办学方针,关键是学校不追求升学率,上级部门教学指标完不成,学校声誉不佳,生源不好,经济效益上不去,师资队伍就不稳定。只好专抓文化知识教育,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财政投入缺乏,学校家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乏以关心,只求体育课不出伤害事故就行了。

2.2.2 场地器材。

据调查,53.5%的学生认为锻炼条件差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我区没有一所中学的运动场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体育器材符合《配齐目录》的没有。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许多学校课间操按年级或班级轮流上。由于学生对项目的偏爱,加上锻炼时间又集中在课外活动,势必会对场地、器材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压力。学校体育工作得不到学校行政的有力支持,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很多学校连一个田径场也没有,在附近或校园中心的随意一块空地,老师一块秒表,一把皮尺来回上课很常见,即使配备的器械也是陈旧或用不上的,更加谈不上现时的快乐体育。“晴天一二一,阴天去自习”的现象随处可见。

2.2.3 个人因素。

由于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主观上对健康标准的定位不准确,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对于获得适应能力应是长期锻炼的结果认识不够,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两操两活动”开展不正常或缺乏严格的组织与管理,学生未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学习任务加重,致使初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逐渐失去锻炼兴趣。

3.结论

3.1 初三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正确,并和学习对立起来。

3.2 初三学生运动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并未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3 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作业量大是初三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积极的主要原因。

3.4 场地器材缺乏,制约学生的体育锻炼。

4.建议

4.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教育教学屏蔽的硬指标。

新课标的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终身体育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克服困难解决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保证初三开足体育课,将课间操、课外活动制度化,尽力为学生锻炼活动创造条件,科学规划运动场地,让阳光体育落到实处。

4.2 教师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组织趣味性体育活动,丰富课外活动,帮学生制定课外锻炼计划,激发其体育锻炼兴趣,养成练好锻炼习惯,缓解考试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乐观开朗性格,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4.3 家长要从教育成长目标长远考虑,不要急功近利,身心健康和学习同样重要,让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加强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提高耐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4 初三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的身体是有效学习的物质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先决条件。主动积极、有计划的锻炼能提高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初三学生要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锻炼目的,端正锻炼态度,制订科学的锻炼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坚持进行锻炼,尽量做到“三稳定”:运动时间稳定、运动负荷稳定、运动项目稳定,不断提高身体素质,锻造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若为.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现存问题与对策初探[J].体育师友,2007,5:26-28.

[2] 刘景黎.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9-11.

[3] 李伟.中学生体育健身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22-24.

[4] 谭小勇.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现状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7:66-65.

[5] 刘子强.南昌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3:54-56.

[6] 卢慧敏.青少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M].中学生体育与健康,2007,10:85-87.

[7] 熊祖成.浅谈运动与学生的健康[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1:16-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不要把高中语文课本当成“鸡肋” 下一篇: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