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应让学生“在水中学游泳”

时间:2022-08-25 09:42:17

品德课应让学生“在水中学游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一课程目标,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在于教师能否依据该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特点,创设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的机会。这同“在水中学游泳”的道理是一样的,无论如何细致观摩,如果没有亲自下水实践摸索,游泳是永远学不会的。因此,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一、教学目标要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没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低效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坚持“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预期水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背景和个性差异,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使具体教学目标既反映课程标准关于本课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并获得充分发展。正如指导游泳,不会游泳的人可以让其在浅水池戏水,经过系统训练后,逐渐游向深水池。而会游泳的人则可以在深水池提高自己的泳技,以备将来可以在大海中搏击。

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均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要明确活动目的是什么,活动价值在哪里,活动与教学目标相关性如何,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教学目标,活动是否必需,是否发挥了教育价值等。例如,《家乡的风味小吃》(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这一主题,教材呈现的是“臭豆腐”“辣椒萝卜”等地方小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饮食习惯差异很大,而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对社会的认识较浅,对当地特色小吃的认知也各不相同。据此,教师可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了解家乡一些风味小吃的特点和做法,知道家乡的饮食文化特色,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培养收集信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以下活动环节。

(1)课前让学生查找家乡风味小吃的资料,学做一样家乡小吃。

(2)点评自带的家乡小吃,交流制作时的体会。

(3)说说有关风味小吃的来历或典故。

(4)小组合作设计包装或广告,为自带的家乡小吃作模拟广告宣传。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每项活动都基于学生的生活背景,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都能得到发展,目标指向也非常明确。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对家乡风味小吃的认知水平,又让他们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熏陶,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

儿童的生活经历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其思想品德的社会性发展便不可达成,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了解儿童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有教师在教学《坐、立、走有精神》(教科版二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前拍摄了实际生活场景中学生正确和不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让学生领悟姿势好坏与人的精神面貌的关系。由于录像来自学生生活,学生普遍感到亲切可信。再通过教师提出坐、立、走姿势的明确要求及个别学生的示范练习,使学生很快掌握生活规范的行为要领,最后组织全体学生在课内操练,自我展示。这一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中的知行统一。

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在自身活动中获得体验与反思,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在课前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让学生在“准真实生活”中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教学活动要指向学生的实践体验

练习游泳需要下到水中,品德养成也需要个体的实践体验。一个人知道再多的游泳理论,却不下水实践,他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同理,一个人知道再多的道德知识,没有生活的实际体验,也是不可能得到社会性发展。学生品德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把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中,教材和课堂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教师要善于链接课堂内外的生活,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课上的认知内容,并通过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

教师在教学《家乡的打工族》(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工厂了解打工族的生活、劳动状况及他们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听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关心、理解、尊重他们。在上《社会生活有规则》(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一课后,可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看看,或者查查有关的资料,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则,如家庭生活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生活小区的规则,让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体会生活中各种规则对人们所提出的要求,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类似这种富含生活性的体验活动,体现了品德教学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基本理念,将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督导室)

上一篇: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下一篇:劳动教育需适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