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

时间:2022-08-25 08:14:49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

摘要:高新技术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现状总量与结构、静态与动态的分析,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依存度;TCI系数;MI指数

高新技术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从定量角度出发,以R&D占销售收入的比、科技人员比重、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使用年限在3年以内的资本份额(即新资本率)等作为指标;另一种则以行业划分为准,凡是在这些产业运用的技术就为高新技术。我国采用了后一种定义方法,在参照了美国的先进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和进口目录后,我国根据技术水平和应该优先支持的程度,把高新技术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包括46个大项,1421种产品,涉及电子信息、现代交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个领域。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整体贸易现状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历程

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从376亿和247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56.1亿和3418.2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2004年便扭转之前的逆差状态,到2008年,贸易顺差达737.9亿美元。

仿照世界银行的方法,我们用工业增加值代替GDP,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测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和开放度。这是条典型的抛物线,2004年以前,我国高新技术对外开放的程度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1998年的贸易依存度才21.08%,2004年时便达到49.34%,这和2001年我国加入WTO、开放国内市场的国情是相符合的;近几年来对外开放程度却趋于保守,而且大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潜力评价

我们用Michaely指数(MI指数)作为衡量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劣势的指标值,这可以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社会总出口中比重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社会总进口比重的差额计算得出。MI指数在-1-1之间,指数大于0时,表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在未来转化成现实的国际竞争力,MI指数为负数时,表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如图1所示。

我国MI指数处于上升趋势,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要素数量的变化带来了贸易格局的进一步改善,和发达国家的趋同性明显;但MI指数始终小于0,就目前来讲,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仍不具有比较优势。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国际竞争实力关系到国际贸易中产业的发展前景、创汇能力,和一个国家先天性资源禀赋赋予的比较优势不同,竞争实力是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后天性的培育才能拥有,因此也备受各国普遍关注。贸易特化系数(TCI)是衡量国际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在整个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贸易特化系数在-1-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出口额越大于进口额。

1997-2008年这12年中,我国贸易特化系数上呈上升趋势,高新技术产品竞争能力不断得到增强。2004年以前,我国TCI指数一直为负,却越来越小,虽然中间也有过短暂的波动(如1999年);1997-2003年,贸易特化系数的变动范围在-0.21至-0.10之间,国际竞争力很弱,之后虽有一定增强,但仍比较低,最高为0.10,最低才0.0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与MI指数,如图2所示: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从贸易方式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式比较单调,出口主要以来料、进料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比较小,如图3所示。以2006年为例,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达2458.2亿美元,占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的87.3%。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只是为其他国家代工的结果,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末端地位,附加值比较低。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分析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产业结构分布

通信、计算机、电子顺差很大,出口比重接近90%,从国际市场上看,这三个领域呈萎缩趋势,而极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出口比重却很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贸易特化系数都超过-0.5,电子技术也接近这个临界点,光电、生物、材料贸易特化系数也很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的贸易特化系数为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达到0.59,国际竞争力很强;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贸易特化系数都达到或接近-0.5,竞争力很弱。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按技术领域分布(2008),如表1所示。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主体分布

把我国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主体分为国有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其他,考察各出口贸易主体进出口中的地位。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占了绝对优势,占据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80%以上,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47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88.1%,而内资企业却仅仅为335.9亿美元,不足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14%。这其中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地区分布

从进口地区分布情况看,我国高新技术进口主要来自台湾地区(17.1%),韩国(15.3%)和日本(13.6%),占据半壁江山,美、日、欧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市场,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我国73.4%的进口来自与这三个地区,而航空航天技术仅欧美就占了其中的90.9%;出口方面,欧美市场达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的42.4%,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因此,保持周边的稳定环境,保持同西方国家良好的政经关系,切实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需要政府制定歧视性的税收政策和汇率政策,改变国内要素、商品的价格制定方法,加速资本折旧,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的配置;某些行业,国家可以给予政府购买、流动性贷款和出口信贷方面等资金融通方面的支持。

(二)关注市场需求,培育新型国际营销理念

在国际竞争中运用市场力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商战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产品的速度,减少产品从开发到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和交易费用;另外,还应重视市场调研与预测,创新营销手段,在许可证交易、特许经营等传统技术贸易手段外予以创新。

(三)加大科研投入,保护知识产权

扭转我国国内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体中的地位,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国内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需要我国对知识产权和人才重视起来,制定保护他们财产产权、知识产权的制度,尤其是对知识收益权的保护;调整外汇管理、居留制度和出入境管理,制定鼓励国内外科技专家、技术人员、企业家和金融家在我国研究、创业。

(四)加快国内制度建设,改善融资环境

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之初,往往行业标准比较模糊,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竞争力又比较弱,市场前景不清晰,所需的资金也很难从银行获得。因此,应加强对高新技术行业的管理,确定标准,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创立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创业投资机构建立规范的风险约束机制与产权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宋立刚.中国贸易改革:政策与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王国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发展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5).

3、杨良初.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及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5(5).

4、李建科,周云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措施[J].天津科技,2005(3).

5、范柏乃.发展高技术产业贸易政策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0(8).

6、张平.论我国政府在风险资本投入中的作用[J].经济体制改革,2003(5).

7、牛勇平.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5(2).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上一篇:议“建立农村非缴费养老金和养老保险为时过早... 下一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