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时间:2022-08-25 12:39:41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有肝肾不足,精血素亏,受伤后很容易造成此处骨折,加之患者多伴有脏器的退行性病变和并发心脏、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受伤后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护理起来比较棘手。我科自2008-2011年共收治本病5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2011年收治本病56例。男性36例,女性20例,有外伤史的40例,无外伤史的16例,病程一周-3个月。

2 护理

2.1 情志护理:祖国医学对情志护理非常重视,提出“三分治疗、七分修养”。如情志太过可导致气机不畅,经脉阻滞,乃至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因股骨颈骨折多是突然发生,患者心理上往往表现为恐惧、焦虑,对疾病的预后产生忧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应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原因、发展、治疗及预后,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饮食护理:饮食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早期由于创伤反应,导致患者情态不畅,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易消化,含丰富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米粥之类,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骨折复位和手术后中期,随着血肿的机化,逐渐形成骨小梁及骨痂,此期需高蛋白、高微生物和钙质食物。如鱼、牛奶、骨头汤、豆制品等营养丰富食物。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为了骨质牢固,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此时应恢复气血,壮筋骨益髓,多食滋养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脏、排骨及大枣、龙眼、炖鸡等食物。

2.3 牵引的护理:牵引时注意观察位置是否正确。牵引重锺应保持悬空,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或移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保持反牵引力,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尾15-30cm,若身体移位,应及时调整。告之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2.4 指导:患者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患肢都需取外展30度中立位,防止外旋和内收。可在两腿间放1个枕头,保持患肢外展,是穿“丁”字鞋,防止足外旋,若要侧卧应侧向患侧,凡能引起外旋和内收的,如坐矮凳,盘腿都应避免,以防脱位。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尤应注意此类骨折患者的特殊。

2.5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衰弱,加之部位供血差,骨折愈合慢,卧床时间长,因此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结石、便秘等都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所以需加强对受压骨突部位皮肤的观察和护理,由于持续牵引和长期卧床,骨突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足跟以防褥疮。鼓励病人每日定时利用牵引床上拉手抬起上身,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定时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由于长期卧床及水分摄入不足,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每日做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以防尿路感染及便秘。

2.6 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早期做双下肢踝关节、足趾的背伸及趾屈,骨四头肌的锻炼。被动的局部按揉,使经脉流通,气机和畅,活血散瘀、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4-6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进行直腿抬高运动,三个月后可扶柺下地行走,6个月后弃拐活动直至骨折愈合。

上一篇:糖尿病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下一篇:藏医药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