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评课教师的师德修炼

时间:2022-08-25 11:04:51

如何提升评课教师的师德修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75-02

前沿:教师的评课是一种对话、反思与研究的专业行为,它能够有力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然而,现实的听评课却存在着一种去专业化倾向,诸如任务式、疏离式与无思式的听评课,使听评课的专业价值丧失殆尽。专业化的听评课则需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全面透视教学,增强反思意识,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教师听评课的教育意义。

一、现场直击

这是在一学校观课的丙位教师的谈话。

镜头一:教师甲:“你怎么才来啊,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教师乙:“呵呵,顺便去了趟银行,所以才到,最近怎么样?”教师甲:“天天还不是在忙孩子吗?马上要中考了,天天都围着他转。”教师乙:“那是啊,小孩重要啊,他学习怎么样啦……”

镜头二:“你看,你看的那个小胖的武术动作像不像个傻子,哈哈。”教师甲拉着正在和其他教师聊天的教师乙,让教师乙看。教师乙回头笑着说:“还真XX像啊。”

镜头三:“某老师你还记听课笔记啊,真是认真啊,记它有什么用啊,到教研员那签个到,不就行了吗?”

二、问题解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评课时要本着一个理念,即评课探讨,是想通过评课,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在评课过程中,不能带有个人感情的倾向和好恶来判定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好与不好。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学校,教师的评课也应该有所区别。

工作近五年来,笔者参加了一些区、市级公开体育课的观摩活动。为了上好公开课,执教教师开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几十位体育教师也风尘仆仆地跑来观课。但是,不少体育教师反映观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就像在案例中提到的,在观课时,一些体育教师拉家常、走神、对执教者或者学生指手画脚,甚至就是来签个到就走了,就是为了应付参加区里教研活动的次数。在对课进行评议时,有的体育教师就是说几句客套话,对于课的成功之处都说不出所以然来。这种流于形式的观课,没有起到交流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观课的消极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听评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经常会带有一些盲目性,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评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甚至不清楚听课前应准备什么,记录什么。评课时就会信口开河,毫无重点;又或者是以偏概全,评课程式化。

2.公开课评价机制老化。教师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观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导致观课、评课的效果较差。

3.教师教研精神匮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教学大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带来的惰性与中庸心理。教师们宁愿在集体的观课与评课活动中采用比较中庸的做法,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即使发言也不想使自己锋芒太露,力求保存和气的集体氛围。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许多地方缺乏有关观课、评课的规范运作机制,观课、评课变成了框框、死水一潭。如此,教学科研自然很难真正开展起来,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意义。

三、对策锦囊

1.明确评课目的。评课时一定要围绕确定的目的而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在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执教老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使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借鉴经验,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把握评课内容。

(1)评教学理念。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课堂教学中体现了那些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相信学生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承认学生的智力潜能差异。面向全体的思想: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思想:学生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相互研讨,从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2)评教材处理。评议教者对教材把握是否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内容确定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

(3)评教法运用。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如何收集、筛选与评判,形成何种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采取何种偏差纠正反感与应对措施等。

(4)评学法指导。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进行相应的指导,是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5)评教学过程。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变,教学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紧凑,教师点拨是否适时适当,现代教学手段使用是否合理、科学等。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6)评教学效果。评议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

上一篇:内部控制审计文献综述 下一篇: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