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

时间:2022-08-25 10:00:11

论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

摘 要: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并没有把林业生态纳入其中,存在很多的弊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森林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以木材为中心经济效益,因此把很有必要把森林生态效益纳入到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更好的反映实际情况。因此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把林业会计核算作为研究对象,探析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生态林业理论;林业会计核算;浅析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03-01

1 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的必要性

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从生态林业理论角度来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是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需要,也是避免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弊端,或者是对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缺陷进行弥补,让其与实际情况及和谐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的必要性:

(1)对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弥补传统林业会计核算的缺陷。传统林业会计核算计量收益时,只计量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但是对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没有得到反映,对林业的外部经济性不予以考虑。

(2)林业生态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更加凸显林业会计核算需要从生态理论角度考虑。学者周冰冰在上世纪末对北京林业生态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森林提供的无形生态价值是森林木材实际价值的十几倍,由此可见,很有必要把生态效益纳入到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生态方面的价值信息,而且可以使得人们重新认识林业的地位和作用。

(3)给予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依据。林业提供无形的生态效益,林业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当前林业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并没有计入收益,导致林业具有很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此情况下,林业经营与管理的价值循环和资金周转不符合实际,需要政府提供价值补偿以弥补林业经营与管理的部分开支。

2 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用生态林业理论指导林业会计核算,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看

对于林业的正确认识应该从三大效益出发,即从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着手,对具体的指标进行会计核算。第一、生态效益层。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从历史数据和新测定数据进行对比,主要指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涵养水源。不仅可以存储水资源,而且可以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林业树木通过生化反应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通过根系保持大量水土不流失,降低水滴对表层土壤的冲击和防止地表径流的侵蚀。(2)天然氧吧。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压力。同时对空气中污染有毒物质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净化空气、提供高离子氧的目的。(3)改善气候。比如在北方,森林可以有效的降低沙尘暴带来的危害。第二、社会效益层。同样对于林业取得什么样的社会效益,可以从数据比较中得出。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林业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带动就业,缓解当前就业的压力。如果有条件可以开发林业旅游业务,建立旅游点,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创造餐饮、住宿、娱乐等大量就业机会,能够有效的保障社会安定。第三、经济效益层。开发旅游项目创造旅游收入。同时对森林木材资源进行有效的采伐,实现经济效益。

2.2 以林业生态为首要林业会计核算目标

前面谈到林业发展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者统一和协调,但是前提条件是要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因为只有林业生态是健康的,提供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不流失等方面功能,才能保障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林业生态不健康,处于资源枯竭状况,那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林业生态方面的开支都应该计入林业会计核算。

2.3 以林业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为基础

如果把林业森林资源分为两种,即公益林与商品林,那么在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时候就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不同的核算方式。对于公益林而言,属于公共物品,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把这功能价值计入林业收益中,而公益林的管理活动造成的森林资源消耗应该计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成本项,对其投入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按收支平衡的方式来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对于商品林而言,也能够提供生态和社会效益,产生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应该计入收益项,为获得政府的补贴提供理论和实际数据依据,对商品林的运作采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阵平留,刘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刘梅娟,温作民,石道金.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

[3]刘丽,王阅兵.浅谈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J].农业经济,2008.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