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4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6]陈 璞.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4.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1-03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践行生态意识。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潜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思政部的教师主动担任各社团的指导老师,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西”的诵读和演讲活动,让同学们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生态环保义务劳动,通过植树造林、新修水利、清洁乡村,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美化家园的意识。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开展“抵制课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依赖高校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各自专业、环境、文化等特色资源相结合,走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之路。例如,我院结合电力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到水电站开展“探寻电力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企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在提升专业知识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借助环境资源的实体,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2014年我院思政部举行以“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以微电影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20部关于环保的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教育了自己也教育了他人,为我院的生态文明建设传播了正能量。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3

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和新任务,是党的十七大面对21世纪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部署。学术界关于文明问题的研究随即转向生态文明这个重点和难点课题,这里就近期建设性思路和观点进行概述。 一、从生态看生态文明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对于生态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单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广义的生态不仅指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指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统一。基于此,对于生态文明的本质涵义问题,有些论者从最宽泛意义上理解,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以自然生态领域为基础性层次的、扩展到整个社会有机体领域的文明形式,是社会的全面转型,包括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型,社会政治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社会文化转型。也有学者从马克思的唯物实践论、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三个角度透视生态文明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三重涵义:唯物实践论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历史唯物论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此论强调,唯物实践论抛弃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点,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概念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一个历史问题和发展问题,只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中才能实现生态文明。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促使人类充分地认识人自身和自然本质,积极地在从观念、态度、行动上展开实践,谋求人与自然的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发展。生态文明更加强调科学技术和制度保障对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下的制度,以人为本是核心,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共荣永存为目的。 与生态文明概念紧密联系的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范围。大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既不是传统的事后修补性污染控制,也不是生态恢复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而是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从生产的全过程探索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另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尊重自然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层面,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社会层面,倡导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在公众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推行低碳模式;文化层面,要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各种形态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行为自律。 二、生态文明特征的多样性体现 鉴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生态文明的特征就具有多样性的体现。从指导思路和发展宗旨来看,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不仅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整体发展。另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关乎人和自然真实存在,立足人和自然本身整体协调的文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真正超越,是对人类未来负责任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必然要在自然—社会的发展之维上体现合理性与持续性;必然要在人—自然的和谐共生上体现平等性;必然要在社会—制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性;必然要在与工业文明的相对与互补中体现优越性。也有学者提出和谐价值说。其大意是,生态文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减损文明的扩张性和对抗性因素,实现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就在客观上规定了和谐应当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本质属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体现出这一核心价值要求和本质属性。还有些学者认为,追求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色,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本质区别在于发展理念,即生态文明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是立足与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所需要的资源等进行整体的统筹:横向上强调资源用度的合理性,纵向上追求资源节约、再生、替代的连续性,而在其他领域则追求制度保障的公正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文化构建的共生性。再有论者指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以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切入点,将人类的利益关切点提升到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这些关系的协同一致,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性。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正确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批判吸收和借鉴以往社会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超越资本主义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学者们就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建设性思路和建议。 1、构建新型消费模式思路。论者认为,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机对应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转型既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为此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以往消费模式变迁、现行消费模式弊端和生态消费模式选择,以期进一步深化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论者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是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2、支持系统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个整体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概括来说就是要有生态化的物质基础、生态化的动力支柱、生态化的能量转换平台、生态化的规制机制和生态化的价值导向目标。生态化的物质基础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的方式、产业的基本布局、经济发展的计量标准等方面都要符合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生态化的动力支柱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科技体系。生态化的规制机制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管理体系。生态化的价值导向目标所强调的是要建立生态化的文教体系。#p#分页标题#e# 3、大战略设想。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迅速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为此,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能盲从西方话语霸权,不能脱离中国现有发展阶段,必须采取大战略:一是全面加速技术进步,二是以加速水循环为核心,提高国土的蓄水能力,三是积极探索从青藏高原调水的“大西线”工程,四是控制两极分化和奢侈消费,改变价值取向,五是提升军力扩展国家安全边界,使用更多的世界资源。 4、四个条件说。此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正确处理长远发展和短期发展、全面发展和单一增长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其次,积极探索合理的人口政策,努力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求政治的强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内化在执政党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形成执政党的生态政治。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需要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持。 5、三维度思路。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伦理维度、实践维度与主体维度多方位地系统推进。(一)捍卫自然权利,尊重自然价值—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维度。(二)建设幸福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维度。建设幸福经济就是从消费性幸福转型创造性幸福,从GDP发展指标转型幸福生活年限指数、生态足迹、快乐星球指数和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综合体系。(三)从经济人到幸福人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维度。 最后,一些学者感到,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是其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基础上,批判吸取历史上特别是同时代思想家有关生态环境思想的合理因素而创建的。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原则,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条件,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珍贵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4

深刻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特别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凸显了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面对中国今天环境的挑战,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科学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有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有以“两山论”为代表的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思考,有体现着深切人文关怀的关于民生福祉的新概括,还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治理的新视野。这些论述中充分体现了的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力指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下将这一思想简称为“两山论”)“两山论”思想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难题,形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式。

2005年8月24日,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到丽水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论述了实践中人们对“两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他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经济优势,变成一种完全浑然一体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三个阶段论,蕴含着对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诠释和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展望,体现了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两山论”进行了一次全面阐述。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理论上看,“两山论”在分析“发展与环境”这对矛盾中看到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统一之法,在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对立中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系统化的应用和发展;“两山论”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理论,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实践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总结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他θ死辔拿鞣⒄沟缆飞羁谭此寂判的思想结晶。

“两山论”思想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这一思想中包含辩证思维,在超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之道,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突破了“先发展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窠臼,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是我国当今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环境生产力”的观点。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到许多地方考察时都一再叮嘱,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广东考察时他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海南考察时他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 ‘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黑龙江伊春考察时他鲜明地指出,“生态就是生产力,我国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具有战略意义。伊春森林资源放在全国大局中就凸显了这种战略性。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森林是很不容易的,人们要对有限林业资源实行保护。”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关于生产力的“两个就是”的阐释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观点的发展,拓宽了我们对生产力概念涵义的理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成为当代民众的重要民生诉求。以人为本就应让人民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需求。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所以“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生态思想中包含着深切的人民情怀,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镇江市调研时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出执政党深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意识。

“五位一体”与全球生态治理。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它的有效推进需要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与其构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文明系统。

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来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他认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可以独自完成的,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同志呼吁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他认为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战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变革相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尤其需要改革阻碍生产力绿色化发展的w制机制。十之后,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严守生态红线。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时指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深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基本要求;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官方文献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和新目标,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人类文明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的基本定位、丰富内涵、模式选择和发展思路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科学把握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也就是生态文明在文明结构中的定位。鉴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生态债务的巨大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相一致,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其他文明形式平起平坐,成为独立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将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交融并存的局面。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三个文明”主要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的强调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目标和构成部分予以强调。近年来,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人类文明,新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意义上,生态文明比“三个文明”高一个层次,它的次一级的层次是:制度层次的选择,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层次的选择,物质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层次的选择,建设精神生态文明。因而,在它的二级层次,仍然是“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另有人认为,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也有学者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丰富多彩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创造和积累着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政治财富、科技财富和生态财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基本文明及政治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3个从属文明。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文明和3个从属文明是有层次之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而派生的政治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则是通过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间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再有人指出,生态文明既是物质文明的支柱,也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当然更是政治文明的基石。生态文明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是现代文明的升华和最高境界。“四个文明”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4个基本构成部分,又是现代社会文明的3个基本层次。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层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处于中间层次,生态文明处于最高层次,生态文明在其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层次性和复杂结构

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具有丰富的层次和从多方面的规定性。

(一)天人关系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社会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具体表现在人和环境关系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体制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资源的节约型、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生活的简朴性,以及公众的参与性和系统的和谐性。生态文明包括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二)理论体系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生态价值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

1、生态价值观。主要内容是: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自然的权利。

2、生态经济观。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生态系统观的主要体现为生态经济资源观、生态经济生产观和生态经济消费观。

3、生态政治观。政治生态化倡导政治形态多样化,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4、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观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同进步。

(三)文化伦理的生态文明观

“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生态文明应该是以生态及其保护为主线的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生态文明,体现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四)4个层次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层次:即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和产业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和具体对策

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人们就当代中国发展生态文明的切实途径和可行措施建言献策:

(一)和谐双赢思路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发展模式。当务之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高度重视资源安全,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自然、有序、适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采用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要逐步加大投入,突出抓好几个方面: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约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2、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抓好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用高新技术改造大量消耗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的产业,继续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传统的“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加强生产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抢救性地恢复、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把绿色环保产业培植成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二)融入建设思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通过大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进和落实。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之中,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包括保护资源环境,严格资源开发管理,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三)3个维度路向

生态文明建设有3个维度:

1、践行生态伦理,理解和尊重自然。

2、坚持生态正义,实施生态补偿,承担补偿自然的责任。生态补偿伦理有两大主要原则:一是环境污染和透支自然资源者必须承担生态修复的补偿。二是生态环境受益者必须对受损者或未受益者进行相应的补偿。

3、提高人性修养,消除人性的贪婪。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2006(8).

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4(3).

5、曹新.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J].社会科学辑刊,2002(2).

6、田启波,赵蔷.文明范畴辨析[J].江汉论坛,2003(11).

7、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1).

8、甘泉.论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7(3).

9、李世东.论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10、傅晓华.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演化: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系统学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7(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五位一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管理;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1-0037-08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形成“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五位一体”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新高度。理解和把握“五位一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在总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切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以及充实与完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极为重要。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与意义

“五位一体”是党的十报告的新认识与新内容之一,涵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构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关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与特点

中共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①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折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个建设”相融合,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协调相互关系,稳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社会公正、生态优良的稳健、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新思路,是长期治国理政经验的积累,具有鲜明的时代与理论特征。

1. 全面性。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与经验中不难发现,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内容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充与完善,由开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再到融入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涵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掌控和规划的各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得到突出体现。

2. 总体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律性,不能只着眼于个别方面或个别环节,致使发展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

3. 开放性。内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无法割裂,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既是对现代化事业的实践探索,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体现包容性发展的开放性。

4. 关联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建设是彼此关联、相互依存、不断促进的整体与系统,只有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协调、稳定、平衡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

5. 科学性。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五位一体”提出,总体布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切实、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与规律认识的科学概括总结。“五位一体”既是统筹考虑现代化建设内在逻辑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建设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的基本反映。

“五位一体”的实质内容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整体掌控与总体方略,其特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五位一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趋于系统性与包容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充实、丰富与拓展。

(二)“五位一体”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过60多年的总结和开拓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而更加适合、有效地应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两个文明”。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人们思想上的某些迷茫,“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必要,提出了“两手一起抓”。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首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将民主与法制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同时明确阐述了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相互关系。邓小平在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敏锐意识到物质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创造性提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只手,只有一只是不行的,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两个文明”是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开端。

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代化建设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开始充实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并提出“总布局”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从这三个方面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基本路线的坚持和展开”。②2000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把政治文明建设纳入到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正式将“两位一体”上升到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构成的“三位一体”总布局。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升为“四位一体”。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表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最新构成。而后,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了科学的界定,并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升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意在强化社会建设与管理,消除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形成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讲话中,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新概括为“四个建设”,从而“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而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正式写入了。

4. 党的十报告全面概括为“五位一体”。2005年,(同志2005年2月19日讲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已确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后,又提出经济方式应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原来“四位一体”的总布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并成为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向“五位一体”的转换,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伟大的创举,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重大创新,也是世界首例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目标与布局的执政党。

(三)“五位一体”论的意义

“五位一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它的确立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的形态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其发生作用的最终结果,都必然表现为某种程度与意义的“发展”,自然界是这样,社会领域也是这样。差异是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为民生。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如此,民生与发展立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问题导向,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一个合理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客观规律不断探索、认识与深化的过程。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再深化为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位一体”总布局不但是社会规律使然,而且是自然规律的必然!毫不奇怪,对于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类问题的认识,自然也是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逐步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并不断深化与升华。

2.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出发,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成一条生活富裕、美好,生态健康、优良的和谐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与方面,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所面临的基本内容。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健康、稳定、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利保障。

3. 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五位一体”具体地对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总体布局与新的战略安排:政治制度层面,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经济发展层面,强调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文化建设层面,要服务人民、树立先进文化意识;社会建设层面,注重民生与发展,发展是为了民生;生态建设层面,要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五大层面”几乎涵盖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基础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高度。

4.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布局。“五位一体”开启了我国全面、系统、开放、深化的改革,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制度建设,全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切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落实“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过去单兵突进式的改革,也不是忽视共享改革成果的改革,而是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领域的深刻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共享性,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进,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整体合力,惠及民众百姓。

“五位一体”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与归宿点,建立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基础上,是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为前提和基础的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确切表明了执政党在掌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方面的能力与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的升华。不仅如此,“五位一体”论的确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层面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体现。

二、“五位一体”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五位一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布局,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但为治国理政提出了新内容,而且为治理现代化创建了新模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形成、发展、创新的新学科,其内容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过程中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各方面,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现代化事业总布局及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

(一)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应当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

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主要是被受人为活动影响、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养护、改善、恢复和重建,是根据生态学进行的人工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自然规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旨在中国现代管理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发展,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作为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率、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服务社会,理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不仅如此,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亦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建设与管理过程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人文的复杂性、地域的差异性和生态与环境的多样性等多种因素也要求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应当置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视野之中。

(二)“五位一体”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核心范畴的具体化

核心范畴作为研究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要件性内容,能够充分体现该理论体系的特征、过程及其趋势,①“科学化”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其展开与实现是具体的、持续的,并不断丰富与完善。“五位一体”总布局战略不仅是科学管理的具体化,还是管理实践和过程的科学化,体现了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方向与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忽视生态及其文明建设与管理,“”期间曾直接毁坏生态,造成严重生态破坏;“”时期,不仅“”过程中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尚未恢复,而且其后的“恢复与调整”时期刚刚有所喘息的微弱生态系统再次受到严重影响。新时期以来,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各方面建设开始得以全方位、立体化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与现代治理的原则――在基本要求上践行科学化,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在落实上实施深化改革、统筹兼顾;在管理方面推进治理现代化;在发展目标上全面实现小康。这些重要内容与方面均构成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核心范畴的具体内容。

(三)“五位一体”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的操作面

理论主线是贯穿并渗透于学科体系一般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作用的基本理论,其研究有助于明确该学科及研究领域的实质内容与理论方向,也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及其理论的认知④。当今中国最值得探讨,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民生不仅指生活与收入,还涵盖了安居就业、医疗保障、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五位一体”的提出几乎涵盖了民生与发展的各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发展,发展是多层面、多环节、多元性、多需求的,是民生的基础与保障,但概括而言,无外乎这五个大方面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的践行与实施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管理,因此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之理论主线的具体与实际体现。

(四)“五位一体”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内容的基本遵循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与理论系统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以及现代国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五位一体”论是我党在总结历史、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发展思路、战略与布局,其本质内容实际上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实践、经验与理论的深化、细化与具体化,换言之,“五位一体”论其实就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五位一体”论还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开放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全方位性。管理活动体现在实践的各个方面、层次与环节。从改革开放初的“两位一体”到党的十提出的“五位一体”,是认识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与理论日益科学化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都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实践性、科学性、全方位性的体现。

“五位一体”论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内容的基本遵循:首先,自古经济与管理不分家,经世济民、治邦理政之间相辅相成,政治与经济从来不可分割,如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质就是国民经济与市场管理。之所以现在一些领域经济与管理被分科,是为了解决知识的纷纭繁杂和学习效率问题。管理本身就应该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其次,社会管理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前提。国家治理现代化集中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乃至全部社会关系协调的思路与程度。管理(治理)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是国家的软实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分工不断深化与协作日益强化的过程,亦是一个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的过程。国家机构自觉地实现协商民主,广泛实行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与社会的有效治理,是保证国家政权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根本措施,当然也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宗旨与任务。再次,文化是民族与社会的灵魂,是国家的血脉。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新发展,也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先进文化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生态亦然,随着沙尘暴、荒漠化、雾霾、酸雨、垃圾、城市病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越来越重视。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被纳入“五位一体”,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方面,从而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增添了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生态爱护、维护、养护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还涉及到各种组织及其结构、运作、产品等若干方面的生态化,管理主体、行为、过程的生态化,管理理念、绩效、效益的生态化等多方面,包括一系列的绿色理念与实践。

三、“生态管理”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以往基本上没有涉及生态管理的内容,而生态管理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凸显其必要与重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把研究“生态管理”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与理论创新,深入研究自然生态管理、社会生态管理、精神生态管理意义重大。

(一)“生态管理”纳入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理论界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后人类更高的社会文明形态,是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化解和改善经济增长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于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科学、有序、协调、统一的关系过程中获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我国一味地追求又多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甚至放任对于自然与环境的损害。面对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侵袭,终于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重要性,开始培养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党的十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3年国家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以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制化为基础,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法制保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再一次对生态问题提出新观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更加明确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⑥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到“环境就是民生”,其中的道理既深刻又明显,既客观实在又富有哲理。应当说,这些重要论述都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真知灼见,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尊重自然的价值理念和治理经验。还应当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的生活不只限于丰衣足食,社会和谐,意识、文化、环境、生态的健康也是人民的美好愿景,党和政府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的切实践行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稳定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与自然之间协调程度低,无所谓生态管理,但人们出于本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崇拜与养护理念一直与社会的进步同行。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负担与损害日趋严重,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处。特别是当下的中国,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换取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当人们认识到自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严重性时,生态文明的管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将生态文明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首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高成本、高污染、高浪费换取经济增长带来的雾霾、酸雨、荒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社会的内部矛盾及发展方式等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就在于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破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科学化”呼应了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发展战略,从现代管理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其次,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的适合性、有效性与科学性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与社会、与自己和谐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并消除随物质文明建设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各类威胁与损害,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生活美满是人民的向往。这里,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法规,特别是其引领与指导作用是不可能的。制度要外化为管理,法规本身就是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于现代化建设既具有保障作用,又具有指导意义。再次,更加丰富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内涵,使其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系统、更科学。应当说,现代管理既是生产方式进步与发展的内涵,也是生活方式进步与发展的内涵。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如若离开了生态与环境,则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亦如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一门正在创建中的新学科,学科体系虽已成型,但具体内容与方面还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其内容与过程实施有效管理,不仅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也能因此更丰富、更系统,从而展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更客观、更完整的理论内容与体系。

(二)“生态管理”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

随着“五位一体”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生态管理在现代化建设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亦引起重视。作为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学科,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无可选择地把生态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与方面纳入了研究系统。

1. 生态管理的内涵。生态一词,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况,也指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现今,生态理念渗透到社会与知识各领域,而且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涵义也越来越丰富,有时讲自身,有时讲环境,有时是内涵,有时指条件。

西方的生态管理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90年代成为践行和研究的热门。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依据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的研究,可以将生态管理大致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特别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规范人类行为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平衡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现代管理理论虽已具体为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管理、风险管理、文化管理等,但尚未涉及生态管理。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我国生态管理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生态以及产业生态管理的研究方面,且研究成果鲜有系统性。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为生态管理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架设了桥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所谓的生态管理,就是运用相应、系统、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养护、改善、适应、协调生态与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之间实现均衡的行为与过程。实际上,环境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精神生态等都非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而是人文科学层面上的一种关系性存在,属于异质同构。精神生态影响着社会生态,社会生态影响环境生态,环境生态又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协同都需要通过管理达到和谐。

2. 生态管理的特点。生态管理不同于其他方面的管理,从总体看,其特点在于:

(1)和谐共存。生态管理的要旨在于实现社会组织与自然与环境的共存、共处、和谐,其基本理念包括以崇尚与养护生态环境为指导,采用合理与合适的方式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实现共存、共处、协调、友好,从而相对满足人们基于发展的需求。

(2)活动环保。人或组织应以最小污染从事各种活动,行为与过程实现节约、简约、集约、公约的绿色性,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

(3)方式科学。生态管理的科学性,包括理念、模式、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环节、层次。生态管理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往往造成管理理念及组织的目标、计划、战略、决策等各个方面与环节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态管理的科学性。

(4)责任主动。指组织或个人承担生态责任的主动、积极态度,包括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度和组织从事生态管理的外部实现度。组织和个人要注重自我社会责任、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把握好生态管理。

(5)协调共处。即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与自然生态之间形成优化型的和谐发展趋势。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单个环节与整体之间的生态性协调共进,是生态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与命运共同体,“人定胜天”不过是一种志气,“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追求。

(6)生态管理的原则。生态管理是要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为实现生态管理的目标,包括国家、企业、家庭及个人应践行一系列生态管理的相关原则,构成协调共处的有机系统。

(7)天人合一。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协调发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难困境”,“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生态管理提供观念遵循。

(8)以人为本。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和第一资源,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依赖人展开的。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也要尊重自然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人自身。生态管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把组织成员的精神生态培养至优良状态,组织内外的生态管理才能有效实施。此外,对人的尊重可以大大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及其对组织的忠诚度,从而提高组织的和谐度、优化组织生态。

(9)生态红线。生态红线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依据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要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由于生态环境的物理与空间特征,生态管理主体必须注意并划定自然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底线”。

(10)系统科学。系统性要求组织从生态的整体角度和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以保证管理的全面性和连贯性,有助于解决组织局部与整体的冲突,使得组织在横向方面具有统一性。科学性是生态管理的本质要求,即用客观正确的方式进行管理活动,它既是组织的制度面,也是其运行面,保证生态管理的正效性和有效性。只有在系统科学的前提下,组织的生态管理制度、模式、方式等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预期目标。

(11)多元联管。在实施生态管理过程中,组织内部不仅要规定职务或职位以明确责权关系,组织外部更要形成全社会总动员,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实施严格的生态管理,异体监督、互相督促、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组织与组织之间达成共识,确立公约,多元联动,齐抓共管,促进生态管理科学、高效运行。

(12)过程绿色。生态管理的行为与过程应该体现并实现“绿色管理”,即以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消除和减少组织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为前提,通过节约、简约、集约、公约等绿色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而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生态化管理。绿色管理的本质是搭建组织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联系的生态性桥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组织的绿色管理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社会属性是指绿色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对组织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实现组织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损害补偿。应依法进行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给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与损失的行为,必须对生态及受损者给予补偿。对生态与环境的损害不仅要补偿环境客体,即因环境受到损失的人,更要补偿到环境本身,如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草还牧等。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这些进步却是以高耗能、高浪费、高污染为代价的。应当承认,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质与根本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善,资源消耗在时间及空间上的矛盾、社会行为与生态环境在经济与发展上的冲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与完善生态管理进行协调与耦合,以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人与自然既和谐又能持续发展。生态管理不仅可以保护、维护、养护自然生态,而且可以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与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于《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②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武、李晓琳:《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④陈丕衡、张静:《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⑤引自:《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讲话》,载于《海南特区报》,2013年4月11日。

⑥引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贵州代表团审议讲话》,新华社北京分社,2015年3月6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武.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6).

[4]钟冠,朱蓉.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特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4).

[5]皮永华,陈哲.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2).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观 合理消费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群体生态意识淡薄、知行脱节较为明显,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合乎时代要求,顺应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

一、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观

在生态文明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准确定位,生态文明的内涵逐步明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其生态文明观必须厘清相关范畴。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对工业化深刻反思而得出的一种概括和凝练。具体而言,生态文明的内涵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上,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共同构成社会的文明体系。无论是广义维度还是狭义维度,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都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三者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与生态文明相伴而生。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生态文明的研究而产生,90年代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对所生存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是人类认识自然、人、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观,主张和倡导以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理为基本观点和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党的十后,生态文明战略的完整确立,使生态文明观受到高度重视。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宣传普及生态文明观,不断强化国民的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

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就是从宏观的社会环境熏陶与约束微观的学校教育,在理论宣传、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等多维度下工夫,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从而积淀生态文明知识,提升生态文明情感,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等观念,并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特定的时代背景,“90后”大学生有个性特征。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应遵循特定的基本原则,以基本原则规定生态文明观培育方向和内容,指导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理论指引与实践培育相结合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深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实践工程。当前,大学生深感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但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他们却暴露出生态知识匮乏、知行脱节等问题。维护生态环境并没有成为自觉行为,他们热衷于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和监督者,却懈于身体力行。这要求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提升认识,设计实践途径,内化其价值观念。

(二)整体系统性与微观科学性相结合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复杂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内在地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因此,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应遵循整体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不同主体之间的优势和作用,达到最优效果。党的十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是以一N整体系统性的视角,将生态价值与经济、政治、社会等价值置于整个系统考量。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中坚持整体系统性原则,就是把大学生个体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社会从顶层设计、理论宣传、法制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以社会导向调整个体的微观生活,以科学的生活方式关照宏观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

(三)时代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具体治理都具有时代性,是对西方和我国发展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由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要把握时代性,立足于我国的阶段性特征,汲取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国外率先开启工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国外集中爆发,其开启生态文明实践,培育生态文明观较早较为系统。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可以移植过来为我所鉴。而“90后”大学生有自身的身心特点,他们思维活跃,视野较为开阔,尤其对网络工具的运用非常娴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面对庞大的信息群,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他们,对价值的判断和信息的取舍能力却有一定欠缺。为此,在坚持时代性的同时,要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到把握时代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具体路径

大学生的成长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来自校园,社会大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和校园协同发力。

(一)营造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1.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工程,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党的十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尤其强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最重要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当前,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在全社会和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股强劲的势头,进行全方位、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极为必要。

一是综合运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网络纵深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社交、娱乐的新空间和获得便利公共服务的新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良性互动,提升生态文明宣传的形象性和即时性是时代所趋。结合报纸、电视、电台等魍呈侄危开发利用新的网络媒介,如微信、论坛等方式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知识的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通过网络了解民众诉求,接受民众监督,通过扎实持续的媒体宣传和监督,助推人人关注生态、人人践行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打造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近几年,国家推出了很多经典的红、红色纪录片,社会反响非常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可以充分借鉴这些经验,挖掘和打造优秀的生态主题纪录片。一部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不仅画面精美,主题也发人深思。以这种形式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可以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形式让公众了解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激发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强烈愿望,强化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2.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法律法规。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文明观培育已经摆上国家日常议程。国外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工作启动较早、较为系统。将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上升到法律高度,以严肃立法严格执法保障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美国最早制定了环境教育专门法《环境教育法》,之后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日本制定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韩国制定了《环境教育振兴法》。将生态文明观培育法制化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趋向。党的十以来,在国家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出台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法规。国外经验和做法我们可以鉴别吸收,但根本上还是要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生态现状,适应民众特点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观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地方政府应立足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制定地方法规,严格监督法律实施。此外,还要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机构,创造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建构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校园体系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理应成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主体。高校具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建构、生态实践、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等方面要有所作为,与社会举措实现良好对接,协同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1.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的生态知识还相当匮乏。某种程度而言,自觉的生态行为源自生态认知所激发的动力和意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传输非常必要。因此,高校要积极构建生态理论知识的“第一课堂”。一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汇领域,使生态文明知识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得以传播和深化。二是积极开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选修课程,如生态伦理学、生态法规、生态文化史等,引领大学生系统了解生态文化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方法。三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国家的历史、国情、未来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的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大势,做好角色转变。积极关注生态热点,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理念和法律法规,将国家宏观战略与大学生的微观生活相结合,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及个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责任担当。

2.加强消费观念的科学引导。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动中国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加之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开放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丰富的消费产品。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下,人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没有经历过国家经济衰落、物资匮乏的年代,消费观念本身就比较时尚,加之外界的物质刺激及诸多诱惑,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表现出新的特点: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日益多样化。一些大学生除了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消费外,在网络、通讯、娱乐、旅游、恋爱、交际等方面开支较大,而且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警示我们要培育其生态文明观,就必须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引导。

高校学生工作各部门应协同育人,以“节能减排、低碳校园”为主题,倡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做到“俭而有度、绿色低碳、全面健康”。一要引导学生简而有度。要在大学生个人与家庭的高度联系中进行教导,高消费将会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双重压力,加重家庭负担,不利于个人学业。二是引导学生绿色低碳消费。在大学生与社会的高度联系中进行教导。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从小事做起,个人的绿色行为可以累积成巨大的社会能量。绿色消费即以低能量、低排放为标准,生活中不乱扔垃圾,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步行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三是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消费。物质消费是生存基础,精神消费则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崇尚精神消费,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适度统一。

3.创建生态道德实践宽广平台,提高大学生生态环保实践能力。

培育生态文明观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生态文明上的“知行脱节”现象,高校要积极创建生态道德实践平台,通过多种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实践能力。一是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开展生态宣传。通过“微话题”、“微互动”等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在网络互动中锻炼大学生的生态实践思维能力。二是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学者长在了解国内外的生态前沿问题,邀请学者进校园开展学术讲座,能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生态领域的理论动态。也有必要邀请一些生态领域的专家,尤其是有生态治理实战经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如地方环保局局长等进校园传达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示,开展生态治理的实战技术。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技能。三是建立生态实践基地,切身体验。可以在校园内划定一个“生态实践基地”,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基地亲身体验、开展志愿环保活动,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行为。四是充分发挥社团的组织带动作用。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社团活动,他们更有热情,也更有责任担当。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环保活动,可以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为契机开展活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应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终身的教育。需要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让大学生深切体验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的安身立命是一个耦合与互动的过程,从而增强其生态认知,激发其生态情感,坚定其生态意志,自觉将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刘振清,刘晓文.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

[2]初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3]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8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阐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目标的优化,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它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更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我们要全面理解“五位一体”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出发,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树立全局观念的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领域的体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我们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五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才能真正形成“一体”的格局。

二、依据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正确性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里的“突出地位”,就是强调抓主要矛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牛鼻子”。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在逻辑层面上所处的位置应当更高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是特殊重要的,它在总布局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贯穿性,具有更高层次的指导性。生态文明建设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出我们党对制约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唯GDP论英雄等现象,已使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而要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突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这些智慧对今天的发展仍有启示。今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四、依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知识,阐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先进性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当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历次重要会议都是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12年,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也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幸福发展和永续发展。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和世界未来负责。

五、依据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总体来看,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思,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提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它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谋划长远,搞好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立足现实,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具体而言,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重点需要从转型发展、惠及民生、拓展市场、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方面付诸实践。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其基本实践途径是:在立法和制度建设上,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在政治领域,要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在经济领域,要大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在社会领域,要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领域,要将生态文明等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环境保护领域,要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主题,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为主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环保部门的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

生态文明也是一种生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抵制奢侈、挥霍、浪费,丰富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品位,保持纯净心境,是需要倡导和普及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商务英语词汇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