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识谱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25 08:58:02

浅谈识谱教学的策略

摘 要:在各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表达人的内在情感。通过对不同年级段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识谱;策略

现代社会,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接触的音乐媒介很多。识谱能力作为一种知识技能,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低年级段识谱教学策略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要让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掌握识谱技能,教师必须以趣味、新颖的教学形式入手,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快地与乐谱交上朋友。

1.音乐游戏做切入点

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游戏是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针对低年级段学生好奇和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爱玩的特点,教师寻求趣味的教学方式,运用趣味性的音乐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

2.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教师要运用游戏、乐器,借助多变的教学手段等去吸引学生,使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帮助他们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将学生领进音乐的大门,掌握识谱知识。

二、中年级段识谱教学策略

升入中年级,越是熟悉的旋律越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演唱的兴趣。教师可以找寻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的乐谱来进行识读。

1.在节奏教学中练习、感知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识谱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节奏感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感知,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动”。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记忆。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学习,把节奏融入学生最常见的活动中,把节奏教学融入学生最熟悉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毫无负担地学习。

2.在歌曲教学中聆听、模唱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学谱的基础也应该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音模唱是识谱教学的第一步,可以先用“啊”来模唱,学生在唱时只需关注音高的变化。在模唱单音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把音唱得稍长一点,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在同样的高度。此做法要求学生不仅要听琴声,更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歌声,促使学生养成听的良好习惯。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编一些短小的、欢快的乐句让学生来模唱,这样既能让学生练听音模唱,又能很快组织学生开始教学活动,调动课堂氛围。

3.在欣赏教学中,画线条、做手势

中年级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一个具体的形象更能令他们接受,把音乐线条画出来是新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柯尔文手势这一教学手段,用手势在空间表示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学生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教师还可用手势的暗示(细微的升高或降低的调整)来帮助学生唱准音高。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一边唱音阶一边比划手势,有时穿插一个人比划一个人唱的游戏,或者采用比划手势的速度不断加快等方法,尽量不让学生感到乏味。

三、高年段识谱教学策略

1.先学唱歌,再识谱

部分学生对一些较难的流行歌曲,比如像节奏较难的Hip Hop音乐,或R&B说唱音乐随口就来,根本不用先学谱子念节奏。可音乐书上的歌曲先是拍节奏再是唱谱子,然后重难点的地方还要跟唱,即便是反复唱到最后很多学生还是不会。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并不是学生音准不行,只是他们没有唱名的音高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将先唱词再唱谱,即先有音高感再有唱名。这样学生唱谱时音准就不再是问题了。他们通过大量的训练,逐渐熟悉各个唱名之间的音程关系后,识谱唱谱就简单了。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音准与节奏是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其中音准是音乐学习最难入门的一个要素;节奏相对容易,且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展现。当视唱某一具体乐句或乐曲时,也可以先解决乐句中的节奏难点,再填入音符进行视唱。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节奏先行的办法,制定一个识谱教学的长远计划。可以在一年级时着重于节奏训练,二年级开始引入识谱视唱。

3.先教难点,逐一识谱

一般的教材,歌曲难易兼有,对于节奏复杂、音程变化大、篇幅较长的歌曲,教师如果要求学生马上全部视唱,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局部视唱,引导学生寻找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规律,让学生先学会唱歌曲中的部分曲谱。先解决歌曲的难点,而后再分句、分段逐一解决。

上一篇: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下一篇:微直播,还是“伪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