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病何药

时间:2022-08-25 07:01:29

老人心病何药

案例一:张先生的母亲退休前是位爱岗敬业、爱说爱笑的老师。张先生是独生子,父亲早已去世,去年他把母亲接来同住。孝顺的张先生说:“我早出晚归,妈妈每天都要打电话问我晚饭回不回来吃,而回答总是让她失望。我每个月都会按时给母亲一笔钱,但母亲却从不取用。直到春节在家里陪母亲呆了几天,才发现母亲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经常说自己活着没意思。”张先生很吃惊,带着母亲去了医院,才得知母亲患上了轻度忧郁症。

案例二:“我老公自认是个孝子,却经常把婆婆训哭。”在某银行工作的王小姐说,“每当发生分歧,婆婆总会被老公指责‘什么都不懂’,我好几次看到婆婆被呵斥之后偷偷流泪。老公觉得是自己的妈妈,说他是为了她好。但老人慢慢地不敢和我们说话了,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也不太和外人交往。”

分析:

像张先生的母亲、王小姐的婆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患有孤独症、自闭症和忧郁症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老人多数虽然衣食无忧,但由于生活方式不同,子女嫌老年人思想过时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老年人一开口说话就被子女不耐烦地打断,给老年人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子女则忙于工作,一个月跟父母也说不上几回话。

当代老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期的失落感导致精神压抑,患上忧郁症;二是很多老人患上了疑病症,总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三是老人的孤独感、对死亡的恐惧感越来越强烈。对于老人的这些心理疾患,心理专家认为,治疗老人的心理疾病关键在沟通。老人要相信子女对养育之恩的回报之心,相信他们的爱,大胆讲出自己的需要。子女要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对父母的关爱不止是给钱,更要给予心理上的尊重,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要鼓励父母与同社区的老年人交往,通过倾诉来缓解苦闷;鼓励父母参加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运动和益智活动;也可参加一些培训班,让老人有所追求,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除了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外,儿女更应尽到“精神赡养”义务。只有做到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并重,才能算是真正尽了孝道。

上一篇:主角与配角 下一篇:最好的长寿武器是培养老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