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08-25 06:35:10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课外实验的教学也更为重视。而在现有教学仪器的配备跟不上实际教学需要的情况下,课外实验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开展课外实验的教学是对学生实验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那么教师如何来有效地开展课外实验呢?下面从课外实验的分类及开发途径等角度出发来说明如何开展课外实验教学。

一、课外实验的分类及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物理课外实验,按照实验的性质可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按实验操作人数的不同可分为个人独立小实验和小组合作小实验;按教学环节不同,可分为知识引入型实验、知识巩固型实验和知识拓展型实验;按课外实验的开发可分为演示实验的延伸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延伸实验、小制作类课外实验;按实验场地可分为校内小实验、社区小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等。

一般来说中学阶段的物理课外实验有以下一些特点:

1.课外实验的规模小。2.课外实验的灵活性高。3.课外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4.课外实验的轻松性。5.课外实验的可重复性强。

二、课外小实验的开发途径

1.对教材实验演示不足的补充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知识只有理论的证明或说明而缺乏必要的实验验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对此进行必要的验证实验。例如在学习液体对光的折射内容时,由于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不易观察,教师可要求学生合作进行课外实验:用自己调配的香皂水和“激光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

2.对教材演示实验的变通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一般而言是一种教师“演”与学生“看”的过程,学生仅仅是一位旁观者。由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变通为学生的课外小实验。例如学习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将这一演示实验变更为学生的课外实验,留给学生课下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教师“演”、学生“看”。

3.课后习题和练习的课外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较为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习题,这些题目单纯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往往难于作出正确的解答,但如果借助于课外实验进行分析,就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便于问题的解决。如判断一个线圈通电以后线圈内部小磁针的指向时,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即可轻松解答。

4.以巩固知识为主的课后小实验。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验,为学生在学习了课本知识后的巩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学习了摩擦力后有筷子提米实验,学习分子力以后有用橡皮筋、玻璃板和水进行分子力的实验。

5.以开展科技小制作为主的活动。课堂的教学内容要受到考试成绩、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很多条件的制约,教师不能任意调节教学内容。而课外的科技活动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上,都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才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外学生自制指南针,用铅笔芯自制滑动变阻器,自制简易验电器,自制交通红绿灯,自制电铃,制作水果电池等。这些小实验都可以使物理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升华。

三、课外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1.课外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课外小实验的设置和安排都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展开的,通过课外实验的开展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外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实验的开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一个对知识领会、感悟、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2.开展课外实验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外实验的取材简便,操作简易,单就实验原料的寻取,学生都颇感兴趣,加之实验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展开,不受严格纪律的约束,自由空间很大,而且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一切成果都是学生自己的,这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3.课外实验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外实验的开展,不受实验地点和实验时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少了许多限制,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展现空间,诸多的奇思妙想都应运而生,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课外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

四、开展物理课外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

课外实验基本设计思路流程如下:

总之,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要求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美感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