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5 02:02:25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在完成典型的任务中实现,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出切实可行,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模式,可以说任务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一个巧妙设计的任务,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演示和讲解的课堂主体角色,而成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完成任务的引导者、协作者、作品的评价者等多种主导角色于一身。教师更像是信息技术课堂的导演,而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

2.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结果,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明显提高。

3.学习内容的目的性、建构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构建起来的。任务驱动教学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新知识和旧知识,以任务活动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自主探索,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

1.目标明确、具体细化。课堂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而进行的。教师要根据总的学习目标再逐步细化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将一个模块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多个容易实现的小任务,学生在一步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例如“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这个大的模块,我们可以继续细分成多个子任务:如何将一个网页保存起来,实现脱机浏览;将网页中的图片单独保存;把网页中的大段文字复制下来等等。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注意给学生下达任务时,要具体明确,防止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保存网页上的一张图片”,学生就会迷惑,网页上这么多图片,到底保存哪张呢?如果教师将任务明确,保存“长颈鹿”的图片、“熊猫”的图片,学生理解就不会有偏差,提高了课堂效率。

2.难度适中、体现层次性。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设计任务时,也要考虑全班同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如果任务太简单,不经思考和努力就能完成,就失去了任务的意义;任务太难,只有极个别同学能完成的话,又打击了大多数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所以遵循维果斯基的”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设计难易适中的任务,能够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需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布置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鼓励小伙伴们互帮互助、相互讨论,基础好的先完成的同学充当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的小老师,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3.充满趣味、具有创新性。如果教师布置的任务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学生就不会产生动手操作的热情和欲望。只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和权威,不自愿的去参与。那么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充满趣味的任务才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另外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任务,给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例如在学习网上搜索时,让学生通过关键字、全文、目录搜索等不同方式搜索“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在学习画图时,让学生制作母亲节的贺卡送给妈妈;在学习word时,让学生制作一张简单的课程表,制作图文并茂的班报等等类似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去探索。

4.结合其他学科、具有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工具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设计任务时,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内容,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作品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作品的展示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务后,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对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展示,师生点评,在取长补短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创造激情。完成较好的同学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被表扬和肯定的自豪感,会激励他们进一步提高的积极性。而对完成欠佳的同学也是一种鞭策和鼓舞,便于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探讨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及运... 下一篇:天鹅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