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8-24 09:35:23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内容摘要】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落后、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策略不当、巩固练习被忽视。为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中应该采取改进对策: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并注重课堂练习和巩固。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方法创新 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促进该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任课老师不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忽视教学方法创新,对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式落后

在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听课、做笔记等方式获取知识。课堂师生互动局限于简单的提问与回答,忽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应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通过任课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多数任课老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任务安排、内容设计、重难点讲解时,围绕任课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展开,忽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制约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课堂教学围绕任课老师开展,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不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忽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料。也不注重将初中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积累历史知识。

4.巩固练习被忽视

课堂上忽视课后练习的训练和讲解,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中,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异同点的对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不仅能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增进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从而更为有效的融入学习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将历史人物和故事搬上讲台。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学习“遵义会议”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的片段,让学生对遵义会议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再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遵义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等,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又如,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通过这种话题的引入,不仅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

4.注重课堂练习和巩固

课堂教学完成后,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例如,让学生利用网络习题库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网络习题库具有自动阅卷功能,能对习题进行详细讲解,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了解,可以对习题有全面的了解,查漏补缺,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改进和提高。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什么”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浅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