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制作需提高即兴伴奏之能力

时间:2022-08-24 08:58:58

音乐制作需提高即兴伴奏之能力

电子音乐制作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注重学生钢琴的动手训练,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应以钢琴即兴伴奏实训教学为任务,使学生具备为歌曲或器乐曲配弹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技术与能力,能够胜任社会音乐活动中大量的即兴伴奏工作。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并没有重视起来,一些钢琴专业的学生,虽然非常重视钢琴独奏作品的技巧练习,但是却无法为一首简单的歌曲伴奏,在日后工作中,也无法胜任音乐制作一职。对于非钢琴专业的其他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特别是音乐制作专业的学生,即兴伴奏更为重要,在今后自己的练习、教学中,都是离不开的。那么,作为高校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学生,面对这门专业的必修课,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呢?

一、钢琴弹奏基础的重要性

钢琴弹奏基础是音乐制作专业必备的条件。高校音乐制作专业的学生在开设课程之前,都会开设《钢琴基础》课程,奠定钢琴演奏的基础,掌握一些基础的指法运用、节奏掌握、双手协调、速度控制,以解决伴奏中的演奏技巧问题,钢琴基础的程度深浅、水平的好坏,都对制作电子音乐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钢琴基础的学习中,要注意加入二十四大小调的音阶练习,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钢琴即兴伴奏中简谱伴奏的演奏问题。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较好的钢琴弹奏能力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钢琴伴奏。但是,钢琴基础的演奏与钢琴伴奏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钢琴基础好并不等于即兴钢伴好。钢琴基础是以不断的手指练习为主,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而钢琴即兴伴奏,则具有很强的即兴性,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过程,创造性非常强,既要有技巧,又要有能力。由此可见,学好钢琴即兴伴奏,一定要在具备钢琴演奏的基础上,并且加上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完成。在钢琴基础的教学中,也要适当的加入一些正谱伴奏的练习,在演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一些成熟的伴奏编配,掌握后逐渐运用到自己的伴奏中。

二、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学习音乐制作,要具备一定得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和声基础、乐理、复调、曲式分析、音乐史等,这些课程的程度深浅,都对音乐制作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理论课程中,首先要重视和声基础。即兴伴奏就是为单一的旋律配备良好和声的过程,从而丰富旋律的变化性,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和声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即兴伴奏中和声的运用与做和声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注重功能与连接,更要主要表现力,注重和声的功能性、色彩性、节奏性、风格等等特点。同时,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运用也比书本上的和声灵活的多。曲式分析这门课也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依据。只有能分析出音乐结构,才能知道歌曲的曲式、和声、调式调性等,从而能对作品具体、细致、准确的分析,加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理解能力。另外还要注意从音乐内容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知道歌曲表现了什么,是歌颂的还是抒情的,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伴奏选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情感。

三、提高即兴伴奏能力

伴奏音型是和声运用到即兴伴奏中的具体陈述形式,不同的伴奏音型有着不同的表现力,伴奏音型多种多样,而且变化无穷,为不同风格,不同结构的音乐服务,即兴伴奏是否能够弹好,与是否处理好与伴奏音型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一首歌曲选择伴奏时,要通过分析该歌曲的体裁、风格、结构、情绪等方面,选择与歌曲音乐形象相符的伴奏音型。

歌曲大致可以分为进行曲、抒情性歌曲、舞曲、叙事曲等。不同体裁的歌曲有着不同的音乐特征。例如: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节拍主要有2/4,4/4的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它的特点。为进行曲选择伴奏音型时,就常采用和弦式伴奏,可以诠释音乐坚定有力的音乐形象。舞曲性歌曲主要的特征是欢快、轻松、活泼、且节奏感较强,节拍常见的有2/4以及三拍子的类型。为这种歌曲选择伴奏音型时,多采用半分解式的伴奏音型,演奏时,也常以断奏的方式进行演奏,突出欢快、跳跃的情绪。抒情性歌曲是抒感为主的歌曲,速度较缓慢、感情细腻,旋律性较强,通常表达了思念或赞美之情。

要想把电子音乐制作出精品之作,必须掌握好音乐基础理论,键盘演奏,乐器音响,硬件掌握等多学科的高技能现代技术。

上一篇: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与特征 下一篇:论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