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训练中情感启示的运用

时间:2022-04-16 12:05:22

论合唱训练中情感启示的运用

摘 要:在合唱训练中合唱指挥不仅仅需要一定的合唱技巧,同时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情感。一个好的指挥需要全面的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让队员们进行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情感的宣泄,而这也是合唱训练中情感启示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合唱训练;情感启示;情感内涵

中图分类号:J61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40-01

合唱艺术与个唱艺术不同,它是需要多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是一种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从改革开放带新时代的今天,合唱艺术的发展是十分良好的,他以各种各样吸引人们的方式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艺术是具有魅力的,而合唱艺术魅力则在于这不仅仅是一种急停性的艺术活动,还是人们集体的情感的宣泄,而情感的表达在音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在合唱训练中,合唱指挥不仅仅要千万遍的练习指挥的技巧,还要善于运用指挥中情感启示,把所有队员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才能使得整个合唱队的情感更加的饱满,更加的激昂。合唱的精髓不在于和声,而在于和情。如果合唱中仅仅和了声而不和情,那么这样的音乐就没有了灵魂,就吸引不了观众。一个人在唱歌时,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听出他是否在用感情唱歌,因为如果没有感情的歌唱,就像噪音一样,听得人身心俱疲,而一个合唱队在演唱时我们也不难听出是否有感情,因为有感情的音乐是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共鸣的。

一、要充分运用合唱艺术中的情感启示,就要对音乐的表现要素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探讨,要从整体上去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精神

尽管现在的科技发达的可以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十分详尽的乐谱,但是,在这份无论多么详尽的乐谱中,我们都不能清新的看到音乐的情感内涵,以及不同的音质、音色中的差别。我们就必须去面对、去寻找在乐谱中无法记载的东西,这就在于我们的思想情感可以升华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而合唱指挥就是这件事情中最重要的人物。

体裁的情感启示内涵。合唱的音乐作品中是充满情感的,无论哪一步合唱作品都往往与某一种情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的情感是豪迈的,比如《长江之歌》;有的情感是欢快的,比如一些儿童合唱的音乐作品;有的情感是激情洋溢的,比如《歌唱祖国》,还有一些情感是平静祥和的。

调式调性的情感启示内涵。歌曲的调式调性也是可以给人情感启示的。就拿《歌唱祖国》来说,像这样的激情洋溢的歌曲,一般都是非常能够震撼人心的。而像《小路》这样的歌曲则是十分的柔和的,虽不能震撼人心,但是却能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指挥者在合唱队伍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成员,指挥者就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样,引导着整个队伍的成员更好地进行合唱,通过运用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来总结出每部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从而更好的用心去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用心来聆听音乐的内在世界,同时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独特的因素,用理性的思维去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去演译作品。

二、深刻理解合唱作品的意蕴,通过一定的手势、身体动作、脸部表情、眼神等传达给队员,进行情感渲染

指挥者站在合唱队员面前时,都必须对所演出的合唱曲目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充分的准备,对合唱的作品要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中的深刻的意味,才能用自己的肢体来演绎出整部音乐作品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宣泄。

(一)指挥者的双手是最主要的情感表现工具。指挥者主要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带动整个合唱的任务的,用手去引导着合唱队员的情感,同时用手去和合唱队员进行情感的交流。在一般情况下,指挥者的双手是相互配合的,右手主要的作用是掌握力度和速度,左手的主要作用是描绘情感和色彩的变化。所以说,用双手来紧密的配合各个方面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或许用语言无法描述的情感,可以在眼睛里找到答案。一个指挥不仅仅其双手很重要,她的眼睛也是很重要的,在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人们是不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这个时候,眼睛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的眼神可以代表这不同的意义。

(三)在指挥过程中,合唱指挥是不能用语言与合唱对于进行交流的,他不能发出声音,这样会破坏所营造出来的音乐氛围,但是他可以用口型来与合唱队员进行交流。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十分在于指挥者与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四)脸部表情的表达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指挥者的面部表情直接影响着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能够表现出这个人是否开心或者不开心,而这在音乐作品的演奏中也是极为重要的。

(五)身体内在的律动表达。这一点对于指挥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指挥者必须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要用自己的身体的律动来表达出作品中的情感。

上一篇:促销频率对不同生命周期下产品品牌资产影响的... 下一篇:《徐九经升官记》对当代戏曲创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