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转课堂为例谈信息技术引领教学创新

时间:2022-08-24 01:26:47

以翻转课堂为例谈信息技术引领教学创新

摘 要:在分析传统教学弊端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产生的翻转课堂以及翻转课堂中技术对教学创新之处,分析信息技术引领教学创新。最后以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突破为例,说明信息技术能够引领教学创新。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046-03

众所周知,技术可以引领创新,创新可以研究出新的技术,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提倡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等,比如:苹果公司一系列新的技术,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的发展,也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同样,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当中也有提到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等,[1]不断地提到创新一词。那么,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引领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教师(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了适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一个直接结果。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各种信息不断增长。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教学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当然,随之发展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会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电教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情景,同时能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1.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一个过程,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经丧失。

2.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先教后学,教了再学,老师教了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听众和配角,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偏科。

3.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当成是被教育者,一味地给学生传授各种考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变成了学校考试的工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严重限制学生的发展。

4.重视学习,忽视创新

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培养出来的都是“听话的学生”,导致很多学生照本宣科、头脑僵化等,失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翻转课堂中技术对教学创新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教学要素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创新,随之而产生的翻转课堂、泛在学习、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微课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下面以翻转课堂中技术对教学创新之处为例,简单阐述信息技术引领教学创新。

翻转课堂在美国著名的在线教育媒体一一电子校园新闻网评选出的2011年十大教育技术事件中榜上有名,也有专家提出翻转课堂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概念交互和参与式活动的场所,而课下则由学生在家根据教师提供的录像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自学,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同伴进行在线交流,并记录不懂的问题。[2]

1.翻转课堂是对教学理念的全面创新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的变化,教师从“课程内容的主人”转变为“教练(coach)”或“顾问(advisor)”。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的角色从幕前退到了幕后,但是并没有减少教师的作用,教师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对内容进行有选择学习,而不再是一遍遍地重复去听老师讲解的已经学会了的内容。学生可以对于自己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讲解。当然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还可以及时地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翻转课堂对教学组织形式有明显的影响

在翻转课堂中,虽然课堂的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明显增加了很多。在翻转课堂中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上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收获,然后完成教师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从而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并发现自己的疑难之处。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留言板和聊天室等工具来和同伴交流。课堂上,学生根据要求开展协作学习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答题的情况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向教师请教自己有疑惑的地方。

翻转课堂模式对学习者独立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设计相关的活动来培养学习者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

3.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颠覆的印象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因此,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消化是很重要的,翻转课堂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交流和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自定义学习的步调,而且利用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资源型学习、情景化学习等。

总之,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的创新实践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视频的制作手段、Moodle平台的操作技能,等等,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突破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在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依靠,当然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更新不断地创新改革,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

首先,学习方式的创新。融合数字技术,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而自主学习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依托,探究学习需要有问题情境探究才能建构知识,合作学习离不开会话协商工具等。[3]在信息技术没有进入教学实践中以前,这对传统教学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会话协商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不仅引发了教学创新,更是促进和支持教学创新。

其次,学生角色的转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个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Blog、WiKi等技术工具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4]

第三,生成性资源。学生不再是一味地从网络中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学习者可以在自己搜索的资源以及推送的资源基础上动态产生创造性知识,教师及时、准确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利用,使得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第四,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变,同时,网络也带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增长,其更新周期与半衰期不断缩短,而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知识。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

第五,终身学习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为终身学习提供平台,突破了传统课堂教育教学的弊端,转变了观念,实现了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 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2013.

[3] 张喜艳,解月光,杜中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2,307:24.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7.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研究生创新课程研究项目。

上一篇: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在二次函数及相关知识复习课... 下一篇:谈教师信息化教学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