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8-24 09:12:51

对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要:在高职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学生高效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五个方面的观点,以期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思考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高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学问,它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西方经济学对高职学生来说,一方面为经济管理类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理解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此外,学习西方经济学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启发创新思考,所以,在高职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

但是,在现实的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问题,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或者是学习内容选择不适当;其次,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的原因,它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理论课,有时显得深奥、难懂,比如效用理论等,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其观点可能完全相左;第三,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新太快使教师和学生很难处理其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第四,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容易被忽视;最后,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时显得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编制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要备课充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日渐发展,从产生到今天,修正、补充了很多内容,一般而言,教学计划的几十个课时根本无法详细讲授全部的经济学理论。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其相适合的授课内容,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微观部分,比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而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宏观部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因为西方经济学涵盖内容广阔,所以更加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防止出现授课内容无核心,内容过于发散。

其次,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众从容不迫阐述观点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以点带面,利用现实中的经济案例,讲解理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学生看起来更直观,理解起来更深入。

二、要把西方经济学建设成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

从本质上说,西方经济学就是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弱化数学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在讲课过程中多穿插一些实例,要联系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感觉更直观。

从外在条件上说,西方经济学是以一定的数学工具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的学科。在学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首先要先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级的概率论以及统计学课程,然后再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较好。如此,教师才能有时间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在处理经济问题时更有效。

结合生源特点选用教材。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生源的学生来说,授课内容要有所侧重,应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不一定有名教师的教材就是最好的。对于理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数学功底扎实,逻辑思维较强,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较多的教材,而对于文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思维较活跃、发散,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少,但实例较多的教材。

三、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强调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也不例外,应该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前沿性知识,这样讲授效果才好。

其次,从课程的基础性方面讲: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并结合案例,使理论和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课程的前沿性方面讲: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做一些前沿学术讲座,或者给学生介绍一些即时的经济专家网络视频资料与博客信息,使其有机会及时跟踪当前经济学的最新动态。

最后,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知识扎实,可以加快课程基础性内容的讲授,拿出一部分课时去讲前沿性的知识,而对于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课程内容要以基础性为主,前沿性的简单提一提就可以了。

四、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总体上讲,理论是基础,基础一定要扎实,这样才能够为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重视理论教学之外,也不能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比较重要的。因此,要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竞争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从理论方面来说,理论基础特别重要,只有掌握了很好的理论,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基本的供求模型非常重要,利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经济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基础,所有的高职学生都应该掌握。但是,西方经济学中有些理论比较复杂,比如博弈论部分,它作为一种工具虽然能处理很多问题,可理解起来,较困难,对于基础一般的高职学生可以不做要求。

从实践方面来说,学以致用,最终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学生只有以应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高效率学习。2000年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也决定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观摩、讨论高效率成功人士的人生效用最大化,可以参观优质企业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使员工有最大的归属感,可以直接去海关学习进出口贸易部分等等。

五、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

学校的定位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所以课程教学和改革,一定要围绕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来设计,不然的话就背离了学校的大方向,培养的学生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目前,我们国家所有的高职院校定位还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因此,一般是以围绕这样的定位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先进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通过教材建设来实现,这样教材的选择也显得很重要,要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

根据学校定位和学生培养目标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经济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并应配以大量社会经济生活案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西方经济学方法和研究手段,能够建立起实用的、系统的用经济学观点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注重的是方法的应用,而不是理论模型的推导。

上一篇: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下一篇:6sigma管理思想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借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