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重塑精神世界的基点

时间:2022-08-24 07:03:11

精神文化:重塑精神世界的基点

摘要:精神文化作为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体验是精神文化内在的生命基础。用精神文化陶冶生命主体,并与制度文化相结合,对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建立心灵家园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精神文化;校园文化;陶冶;体验;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75-021基于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界说

单纯从伦理意义或政治目的上理解,可能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之中。一般理解上,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从生命角度阐述精神文化,在校园氛围中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用校园文化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才能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主要以物化形态——如高校的各种建筑装饰、环境布置与艺术设计、工艺用品等;物观形态:如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信息通报、报刊杂志等(以物质手段存在的观念意识形态与精神财富);活动形态:如高校的文艺活动、学术活动等(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心理与行为形态:教风以及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氛围、高校的集体舆论等(高校存在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依赖于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递与建设,高校在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精神财富和物化形态。

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地确立生命本体文化观。常常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而只是关心其外在文化形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精神、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只能走向制度文化依旧是传统的规范建设,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生命哲学视野中,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离开了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用“生命唤醒”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征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精神,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2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方式的特征,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高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大高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提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和重点,但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忽视了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感受,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体验者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教育文化对体验持更多的理解,而且需要对体验本身进行价值引导,高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体验-表达-理解"的三种生命过程,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综合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并发展教育的意义。

3教育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3.1 教育的生活世界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相反,还非常注重高校的文化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高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强调高校文化生活并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传统的文化观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要回到生命世界中。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中心。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生活世界的本质,还是日常生活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让课堂焕发生命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3.2 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心灵有关,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意义。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从心灵的视野看待高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文化和注重精神体验更容易让学生和德育老师达成良好的心理期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豁达、自信的心态。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教师们往往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教育管理形式并不常见,往往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更受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关注,这种教育管理形式可能比这些竞赛活动更重要,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实用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走进心灵,感受心灵,培育心灵,激活心灵力量,培育心灵根基。这项教育工作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意义无限。

4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途径

4.1 文化陶冶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高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德国教育家李特曾经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陶冶论的代表。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英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刍议提高农网用电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