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化学思维障碍突破浅析

时间:2022-08-24 03:51:17

学生的化学思维障碍突破浅析

【摘 要】化学思维障碍是由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我定位、努力方向或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没能及时纠正所引起的,它是学生不能学好化学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学生的化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解题思路;思维障碍;障碍突破;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上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无从入手,实际上并不是问题很难,也不是解答过程十分复杂,而是学生没有思路,即化学思维存在着障碍。

一、学生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知问题考察什么知识点

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繁杂,尽管学了很多知识,但不知试题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不会学以致用,也就无从下手。

2.概念、定义、公式在考试时常常用错

课本上的概念、定义、公式都会背,但在考试时常常用错,比如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用c=n/V,但却用成了c=n/22.4。

3.题目很熟,但往往做错或做不全对

在考试时,考生经常遇到一些熟题,一看就明白,但做出来往往不是做错就是做不全对。

4.在关键的解题思路处卡住,出现“思维盲点”

5.综合性问题没有头绪,无从下手

只会做一些简单题,遇到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思绪乱,找不到突破口,不知从哪里开始下手求解。

二、高中化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掌握基础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主动去想,这比单纯被动的去记效率要高得多,学生掌握的才更牢固,才能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比如高一讲授氧化还原知识时,就不能讲练过偏过难的题,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化学失去信心。学生有信心,才会有兴趣,才会乐于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经常做实验,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平台,对实验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实验变得更有趣。比如做喷泉实验,可以做成彩色喷泉,做SO2的漂白实验时,可以用剪的花朵或卡通图像代替纸条,学生肯定记忆更深刻,对化学也会更感兴趣。

2.理清知识思路,构建合理知识网络

如何塑造良好的知识结构呢?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构建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学会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学会总结。这包括:

(1)准确掌握概念、原理、定理、定义和重要事实。每一概念要掌握其核心实质,如燃烧热,概念的核心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

(2)对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氧化剂与还原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离反应与水解反应、燃烧热与中和热等,都可列表进行联系和对比。区别相似、相反概念间的异同点,使学生形成较清晰的局部概念体系。

(3)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应是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抓规律、记特殊。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知识概括归纳,构建知识块、知识链,形成知识网络。

3.重视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化学意识

化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化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化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模仿做过的题型下手,是化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化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有这样一道题: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要想解决此题,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筛选有用信息。Fe2+是淡绿色,在空气中会变为棕黄色,加入维生素C可防止淡绿变为棕黄色。然后分析联想,棕黄色是Fe3+的颜色,淡绿变为棕黄色,说明Fe2+被氧化为Fe3+,加维生素C可防止淡绿变为棕黄色,也就说明维生素C能防止Fe2+被氧化,维生素C肯定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排除C、D,再想,既然防止被氧化,肯定不能有氧化性,那就是还原性了,进一步考虑,若Fe2+被氧化为Fe3+,维生素C可将Fe3+转化为Fe2+,也就说明它具有还原性。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加强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化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所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突破学生化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例如考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的中影响。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满足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不断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实践探新路,以科研求发展,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提高学生心理、知识和能力水平。授之与渔,这样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2002.(2)146―150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年第1-2期

[4]《中学化学》2002年第5期

[5]刘知新:《中学化学教学论》

上一篇:梦回雪域 大象无形,至情至性 下一篇:让课堂引导“亮”起来